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蓝天冰牛奶

首页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三国:东归志!我在明朝当国公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北明不南渡紫鸾记大唐:吃货将军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谍海孤雁大清之祸害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蓝天冰牛奶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文阅读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txt下载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1章 天人感应,圣君不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音刚落,屋内突然传来一声冷嗤。

夏原吉吓得浑身一个激灵,手脚瞬间发冷。

这寒意不是来自苍天的怒火,而是来自朱棣!

他猛地反应过来:朱棣是天子,自己当着天子的面说是苍天的爹,岂不是变相说自己是永乐帝的爷爷?

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过!

夏原吉不敢再骂下去了。

苍天会不会降神罚他不知道,但再骂下去,朱棣绝对会让他尝尝天子之怒的滋味。

不过,有这一句实验也够了。

他抬头望向万里无云的天空,别说雷霆神罚,连一丝乌云都没有。

回到屋内,夏原吉整个人都有些木讷,三观仿佛被彻底颠覆。

他重新坐回座位,沉默了许久,才抬起头,将心底最后一丝疑虑问了出来:

“陈兄弟,若天人感应是假的,那为什么每当皇帝昏聩残暴、朝政混乱的时候,天上总会降下灾害,比如旱灾、水灾、蝗灾?”

“这又作何解释?”

天人感应之所以在天下人心中,占据着非常重的分量,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当天子是一个昏君,行了违背人伦、天理的事情后,民间会出现祸乱。

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天人感应才能延续千年,人们依旧深信不疑。

天子昏聩,天降灾祸。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不仅儒家子弟在学习儒家知识的时候,会被儒家老师讲解相关的例子,哪怕是皇室当中的皇子教育,大儒上课时,也会将天人感应拿出来说事。

哪怕是不信命的朱棣,在经过了自小的洗脑下,脑海中对苍天也是充满了敬畏。

但假的终究是假的,迟早会有被捅破的那一天。

方才,陈羽和夏原吉站在院落当中,当着皇天后土的面,指着所谓的苍天开骂。

结果呢?

骂完了之后,所谓的天降灾祸并没有出现,他们二人现在依旧坐在屋内,悠然的吃菜喝酒。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经过实践的佐证,已经证明了天人感应的虚假。

但陈羽证明了天人感应的虚假,可是儒家口口相传的天人感应在千年以来,惩戒昏庸君王的事情,又该作何解释?

二者都有相应的例子可寻。

这就让夏原吉更加的困惑。

而陈羽脸上平静,仿佛对夏原吉提出的这个问题了然于胸。

陈羽并不仅仅是通过一顿饭的功夫,消除二人心目中的神学思想。

而是要先通过这一段饭,消除二人的神学思想,后借此为跳板,去消除民间百姓的神学思想。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就是让民众的思想解放,从而给文艺复兴爆发做铺垫。

陈羽看着夏原吉,问道:

“老夏,你认为汉文帝、汉景帝,算是明君呢,还是昏君?”

夏原吉一愣,眼底闪过一丝疑惑。

这个问题问的实在太没有水平了。

汉文帝和汉景帝二人是什么样的君王,历史的史书上早就有了论断。

文景之治,这四个字的评价一出,汉文帝和汉景帝属于哪一种帝王,自然不言而喻了。

圣君,妥妥的圣君。

夏原吉迟疑片刻之后,开口说道:

“汉文帝、汉景帝自然算是圣君,他们二人治理下的文景之治,可是一个盛世!”

陈羽点了点头,并没有否认,反而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史书上对于汉文帝、汉景帝的评价是圣君就好。”

“既然他们二人是圣君,那么我们不妨以一个旁人的视角,去看看汉文帝和汉景帝治理下的文景之治,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盛世!”

陈羽说完,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汉文帝元年,齐楚地区因地震引发山体崩塌,导致次生洪涝;同年全国多地出现旱情,部分区域因干旱引发水源短缺,加剧民生困境。

“汉文帝三年,全国发生大旱,尤其是关中、河东地区,夏季降水极少,农田干裂,农作物大面积枯死,粮食减产严重,部分地区出现人相食。”

“汉文帝五年,爆发了最大、最严重的洪涝事件,黄河在酸枣决口,洪水向东冲毁黄河下游的金堤,导致周边数郡被淹,农田绝收,百姓流离失所。”

“汉文帝七年,发生蝗灾,蝗虫群飞过境,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农作物被啃食殆尽,原本因大旱受损的农业,再遭蝗灾打击,粮食产量雪上加霜,多地出现饥荒。”

“汉文帝八年,发生特大雨雪,关中及北方边郡降雪量远超常年,积雪深度达数尺,低温持续时间长,冻死百姓数千人,还冻死大量牲畜。”

陈羽顿了顿,继续说道:

“汉文帝九年,陇西发生地震,震感强烈,当地房屋多有损毁,部分山体滑坡堵塞河道,虽未引发大规模洪涝,但地区中断,农业生产受阻。”

“总的来看,在所谓的文景之治的盛世下,国家不是这个灾害,就是那个灾害,而且都是伤害极大的天灾!”

“那么我们再来看所谓的天人感应学说,去试着解释汉文帝、汉景帝治理下的文景之治,显然不合理。”

“毕竟,按照天人感应的解释来看,汉文帝、汉景帝不应该被称为圣君,而是应该被称为失德、昏庸的无能之君!”

“这个评价和天人感应学说当中的天子无德、施行暴政之时,上天就会降下惩戒,全部对应,全部吻合。”

“而若汉文帝、汉景帝是圣君,那么这些灾祸又当作何解释?”

“岂不自相矛盾!”

懵逼了。

夏原吉懵了,脑瓜子嗡嗡的。

朱棣也在一旁听麻了。

在他们的印象当中,一听到汉文帝、汉景帝治理下的文景之治,脑海中下意识的就会浮现出一个四海安平、没有天灾的盛世。

事实如何?

在汉文帝、汉景帝治理的盛世之下,竟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如此严重的天灾。

这些天灾,不应该出现在史书被称之为圣君的治理下才对。

不过他们二人脑海中拥有这种认知也正常,毕竟对于天人感应学说的研究,若是没有专人去查找盛世之下的天灾,人们都会下意识的忽略。

毕竟,在儒家千年潜移默化的口口相传下,天灾跟圣君二者没有关联。

包括一众皇亲国戚、夏原吉等儒家子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不会特意去了解所谓的盛世灾祸。

其实在几千年以前的大汉,也就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凭借着盛世治理下不断涌现出来的天灾,完全可以推翻新兴的天人感应学说。

毕竟,当天人感应学说无法解释与现实相违背的现象时,这个学说的理论,自然就会被不攻自破了。

但没办法,汉文帝和汉景帝能够被称之为圣君不是没有道理,他们两位君王,在行军打仗方面,虽然没有朱棣厉害,但若是论及治理国家内政,绝对算是皇帝当中,最为顶尖的一批。

所以,在国家爆发了如此多的天灾时,经过汉文帝、汉景帝的治理和各方调度,使得国家并没有遭受多么大的伤亡。

甚至还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文景之治。

像是汉文帝、汉景帝这样的圣君,和儒家所提倡的天人感应学说相违背。

儒家敢不敢为了保证天人感应学说的正确性,而将汉文帝、汉景帝打上昏君的标签?

自然不敢!

百姓不是傻子,在天灾下,汉文帝、汉景帝如何做的,百姓全部都看在眼中。

在那个时代,若是儒家敢将汉文帝、汉景帝通过百万儒生打上昏君标签,那么千万百姓就敢上演手撕儒家!

到那时,儒家会直接丧失在民间的公信力。

看着一脸怀疑人生的朱棣、夏原吉,陈羽笑了笑,淡淡的说道:

“其实举汉文帝、汉景帝的例子,说服力不是很好。毕竟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天人感应学说还没有被完善好。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的人,文景二帝时,儒家虽已复苏,但天人感应的核心框架如君权天授、灾异谴告的系统论述尚未成型。”

“所以,那个时代记载这类灾害事件,描述比较宽泛、细节不够详尽,也可以解释得通。”

说完,陈羽手指敲击了几下桌面,继续道:

“那么我们可以顺着汉文帝、汉景帝的时间线往后拉,看看汉武帝时期,天子和天灾之间的联系。”

“建元三年,发生黄河决口之灾,洪水从顿丘溃出,向东南蔓延,淹没十六郡,百姓流离失所者超十万,农田被淹达数年之久,多地因洪涝引发瘟疫,伤亡数千人。”

“元光六年,关东地区爆发大旱,持续半年无有效降水,小麦、粟米等作物绝收,齐鲁、梁楚等地出现‘人相食’的惨状,受灾百姓超百万,仅官府登记的饿死者就达三万余人。”

“元鼎五年,全国范围爆发蝗灾,蝗虫从西北草原入境,遮天蔽日,先啃食关中农田,后蔓延至关东,数千里庄稼被啃食殆尽,随后引发大饥荒,百姓逃荒者超五十万,边郡因粮草短缺,甚至出现士兵断粮的情况。”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且那个时候,天人感应学说经过了董仲舒的完善,已经很全面了,不仅明确灾异是上天对天子失德的谴告,还细化了修身、齐家、治国与天象、灾异的对应关系,比如君好战则旱蝗,君失德则地震。”

“按照常理来说,完善后的天人感应学说,能够清晰解释天子汉武帝和民间天灾的关系。但汉武帝时期的洪灾、地震、旱灾、蝗灾,数量已经不少。”

“《汉书》记载的汉武帝时期重大灾害就有十余次,波及范围覆盖全国,百姓伤亡、财产损失远超文景时期。”

“这样一来,岂不是说汉武帝也是一个昏君?”

说到这,陈羽突然想起来汉武帝好像和永乐帝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

比如汉武帝一生都致力于征伐匈奴,不是在打匈奴,就是全国备战在打匈奴的路上;而永乐帝则一生都致力于征伐漠北,而且还是御驾亲征的亲自带队,先后五次北伐。

结果二人的评价如何?

汉武帝是一个圣君,被赞雄才大略’‘开疆拓土;永乐帝则被扣上了一个穷兵黩武、耗费民力的帽子。

要知道,汉武帝为了打匈奴,可是打没了文景之治积累的三代人的积蓄。

文景时期: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到汉武帝晚年,官府粮仓空虚,为筹军饷甚至推行‘算缗’‘告缗’政策,搜刮民间财富,导致大量商户破产。

陈羽稍稍坐直,补充道:

“老朱,汉文帝在我的眼中,绝对是一位圣君;但若按照天人感应学说来看,恐怕在儒家子弟眼中,不是圣君,而是昏君,而且还是一个大昏君。”

“毕竟他在位时地震、洪涝、旱灾接连发生,按‘灾异谴告’说,这就是‘天子失德’的铁证。”

“要知道汉武帝为了打匈奴,多地出现‘村落空虚’的景象。”

“而且汉武帝晚年的时候,迷信巫蛊,造成了巫蛊之祸的惨烈局面。”

“单看这两方面,按照儒家天人感应学说,昏君的标签是逃不掉了,‘好战’引发旱蝗,‘迷信’导致灾异,‘滥杀’招来天谴,每一条都符合‘天子失德’的定义。”

“但儒家记载着对汉武帝的评价是什么,圣君,当之无愧的圣君!《汉书》称他‘雄才大略’,赞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西域、拓疆域,将他与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

“几乎不提他穷兵黩武、巫蛊之祸的过失,就算提,也会用晚年悔过轻轻带过。”

朱棣听着陈羽讲解汉武帝,整个人有些恍然。

汉武帝有过巫蛊之祸,自己也有过靖难之役;

汉武帝打匈奴,自己打漠北;

可为什么自己在儒家的口中,是那么的不堪,那么的残暴!

汉武帝杀的是儿子,自己怎么说杀的……呸,当年靖难,自己是‘清君侧’,救的也是大侄子朱允炆。

这一刻,朱棣突然感觉儒家非常的虚伪。

那个时候,虽然在董仲舒的努力下,将儒家的天人感应学说完善。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完成的,才让儒家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也就是说,若是这个时候,儒家用昏庸君王去纪载汉武帝,那么不用想也知道,儒家定然会被百家中的其他一家代替。

毕竟,那个时候,可是儒权君授的顶峰。

儒家的地位完全依赖于汉武帝的认可,没有皇权支持,儒家根本无法立足。

这么看来,儒家也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家伙!

这一刻,天人感应学说客观公正、以灾异评君德的理念在朱棣、夏原吉心中,开始逐渐崩塌。

原来这学说根本不是天的意志,而是儒家根据皇权强弱随意解释的工具!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离婚女人图鉴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浴火焚神锦衣御明悍明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甜宠贴身辣妻快穿:总裁攻略手册糜汉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魔法史记苏泽列传英雄联盟:我的时代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颜语最新小说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剑道至尊剑无双永恒剑主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
经典收藏三国之黄巾天下隋唐八卦史【精华版】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秦有锐士吕布有扇穿越门岭南宗师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老子就是要战争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贞观第一婿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绝对荣誉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宋第一太子大明群英传帝国联盟白话历史兴衰演义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穿越三国,匡扶汉室!
最近更新北宋第一狠人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浴血山河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衣冠谋冢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史上最强县令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蓝天冰牛奶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txt下载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最新章节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