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重天,昔日妖族天庭之所在。
伏羲穿过天界之门,映入眼帘的并非仙家盛景,而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破败与死寂。
昔日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凌霄宝殿,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巨大的玉石柱倒塌碎裂,其上精美的浮雕被恐怖的力量抹平。
仙池干涸,仙草枯萎,处处是一片焦土。亭台楼阁化为齑粉,仙山福地灵脉断绝。
放眼望去,虚空之中布满着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裂痕,那是祖巫自爆与周天星斗大阵崩毁时留下的空间疤痕,
至今仍有混乱的地水火风能量以及残留的煞气、星辰碎片从中渗出,发出令人心悸的呜咽之声。
整个天界的法则都显得紊乱不堪,清灵仙气稀薄,反而弥漫着一种末日的衰败气息。
曾经象征至高权柄的三十三重天,如今就像一件被打碎后随意丢弃的瓷器,勉强维持着形态,却已失去了所有的神韵与功能。
伏羲静立虚空,神识扫过这满目疮痍,眼中无喜无悲,唯有见证历史兴衰的沧桑与承担重建重任的决然。
“旧的时代已然落幕,新的秩序当由此重建。”他轻声自语:“在洪荒我为天皇,在天上我为天帝!”
“河图,定地水火风!”
“洛书,梳理周天星辰!”
伏羲一声敕令,河图洛书自其体内飞出,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
河图化作一道包罗万象的玄奥图卷,瞬间扩张,覆盖下方残破的大地根基。
图卷所过之处,狂暴喷涌的地水火风如同被无形的大手抚平,纷纷平息、归位。
断裂的灵脉被接续,崩塌的仙山被重塑根基,干涸的池水再次涌现出蕴含生机的仙泉。
大地法则在河图的梳理下,开始重新稳固,焕发出勃勃生机。
洛书则冲天而起,直入天界最高处,化作一片浩瀚的星空幕布。
其上星轨流转,道韵天成,与外界真实的周天星辰遥相呼应。
那些因大战而偏离轨道、光芒黯淡的星辰,在洛书的引导下,缓缓回归正位,垂下精纯的星辰之力。
弥漫在虚空中的混乱星辰碎片被洛书的力量吸引、炼化,融入天界壁垒,修补着那些空间裂痕。
破碎的星辰法则开始重新凝聚,编织成一张稳定而有序的星辰网络。
然而,仅凭河图洛书,尚不足以完全修复这涉及洪荒根本的三十三重天。
伏羲深吸一口气,将自身融合两大道果的磅礴法力毫无保留地注入其中!
属于人皇道果的浩荡人道气运,如同金色的洪流,冲刷着天界的每一个角落,驱散残留的煞气与怨念,为这片死寂的世界注入“人定胜天”的蓬勃朝气与文明之火。
属于妖皇道果的无上权柄,沟通过去,唤醒过去的漫天星辰之灵。
引动冥冥中的亿万星辰之力加持,道道秩序神链自虚空垂落,如同针线般,将破碎的天界法则一一缝合、加固,使其重新与洪荒主体大道相连。
伏羲操纵周天星辰的运转、对天庭架构的理解,仿佛与生俱来。
他信手拈来,以无上法力凝聚星辰精华,重塑一座座巍峨的宫殿雏形;
引动太阳星、太阴星之力,化为天界新的光源,驱散黑暗;
重新勾勒那庞大无比的“周天星斗大阵”的基础阵纹。
这是一个浩大无比的工程。
伏羲的身影在三十三重天的废墟中不断闪现,时而以八卦神通分解顽固的混沌能量团,时而以星辰之力浇筑新的南天门基石,时而以造化妙法点化枯萎的仙根,使其重新发芽。
时光在修复中悄然流逝。
洪荒大地之上,神农氏已继承地皇之位,带领人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天界的重建,也在伏羲日复一日的努力下,逐渐显现出成效。
虚空裂痕被逐一抚平,紊乱的法则重归有序。
一座座崭新的、融合了星辉、云霞与道纹的宫殿楼阁拔地而起,继承了妖族天庭的宏伟,人族审美的神圣,
更显庄严、宏大与神圣。
星光汇聚,化做星辰之水,干涸的天河再次流淌起星辰之水,破碎的瑶台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千六百五十年,当最后一道主要的空间裂痕在伏羲手中弥合,当新的“凌霄宝殿”在原本的废墟上巍然屹立,绽放出统御诸天的煌煌神威时,
“嗡!”
整个三十三重天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
无穷无尽的仙灵之气自洪荒四海八荒、自诸天万界汇聚而来,如同百川归海,涌入新生的大罗天!
霞光万道,瑞彩千条,仙鹤翔集,龙飞凤舞!
一种圆满、和谐、至高无上的气息,自三十三重天弥漫开来,笼罩整个洪荒!
新的天庭,重新修复完成!
它不再仅仅是妖族的天庭,而是统御三界、维系洪荒秩序、代表天道威严的新天庭!
虽然目前尚且空旷,神职未立,但其根基已固,框架已成,只待未来的主人与神官入驻。
伏羲独立于新生的凌霄宝殿之前,俯瞰着下方云海翻腾、宫阙连绵的盛景,感受着天界重新与洪荒完美交融的圆满道韵,轻轻的笑了起来。
难掩心中的激动,慢慢的走向那最中心的宝座。
羲皇伏羲,人皇伏羲,天帝伏羲,只需要再坐上天帝之位,则为三道圆满,以三大准圣道果合一,或可得一圣之位!
就在伏羲即将踏上那凌霄宝殿最中央、象征着三界至尊的天帝宝座,完成人、妖、天三道果最终合一,窥望那无上圣境的刹那——
“嗡——!”
一股漠然、高远、仿佛凌驾于万物众生之上,代表着洪荒绝对秩序与规则本源的意志,骤然降临!
整个刚刚修复一新的三十三重天,时间与空间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
翻腾的云海静止,流淌的星辉定格,就连伏羲体内奔腾欲合的两大道果光华,也出现了瞬间的滞涩。
一道紫霄神雷无声无息地划过天界,并非攻击,而是化作一道古朴、威严的紫色法旨,悬于凌霄宝殿上空,缓缓展开。
法旨之上,并无繁复纹饰,只有蕴含无上道韵的箴言,每一个字都仿佛由最本源的法则凝聚而成,其声淡漠,响彻诸天万界,传入所有大能者心神深处: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
“今,三十三重天重塑,天庭当立,维系洪荒秩序,运转天道纲常。”
“然,天帝之位,关乎三界平衡,非功德气运可独擅。
伏羲氏,尔为人族天皇,已得人道极致;掌妖皇遗泽,再修天道权柄。若再兼天帝,三道过集于一身,恐失衡天道运转之基,非洪荒之福。”
“故,天帝之位,当另择贤能。”
法旨上的道文至此微微一顿,仿佛在昭告一个既定的事实。
“吾之座前,有童儿‘昊天’,心性纯厚,跟随亿万载,明悟天心;
有童女‘瑶池’,秉性温良,执掌蟠桃,滋养万物。
此二者,可承天帝、天后之位,执掌天庭,总理三界,调和阴阳,当为‘昊天玉皇大帝’与‘瑶池金母’。”
“敕令:伏羲氏,功德圆满,当隐退火云洞,镇压人族气运,非天地大劫,不可轻出。
尔其钦哉!”
法旨宣读完毕,紫霄神雷缓缓收敛,那紫色卷轴化作点点紫芒,消散于虚空之中。
那股笼罩天地的绝对威压,也随之散去。
然而,整个新生天庭,却陷入了一片死寂。
伏羲抬起的脚,缓缓落下,并未踏上天帝宝座。
他站在那至高宝座之前,仅仅一步之遥,却仿佛隔着无法逾越的天堑。
无论心中是如何的愤怒,这一步,都无法落下。
体内的双道果可以非常清晰的告知他,再往前踏出一步,则灰飞烟灭,就算是女娲也救不了他。
“原来如此……三道合一,触及根本,可以成圣。只是鸿钧不允,天道不容!”
“我这一步踏出,证的不是圣人,而是混元无极大罗金仙!”
伏羲立于凌霄宝座之前,周身汹涌澎湃的双道果之力缓缓平复,那即将踏出的最后一步,终究没有落下。
他抬头,望向那紫霄法旨消散的虚空,眼中最初的震惊与一丝不甘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明悟与淡然。
“道祖……天道……”伏羲心中低语,“不容三道合一,不容混元自成。此路,在洪荒已绝。”
他并未愤怒咆哮,也未颓然失意。
历经万劫,身为天皇,他的心志早已坚如磐石。
既然明路不通,那便另辟蹊径!
他对着虚空,亦是向着冥冥中的紫霄宫方向,深深一揖,姿态从容,声音平静无波:
“伏羲,谨遵道祖法旨。”
话音落下,他不再看那近在咫尺的天帝宝座一眼,转身,一步踏出,身形便已离开这新生却与他无缘的天庭,化作一道流光, 投向火云洞。
昊天与瑶池,亦在道祖伟力加持下,正式入主凌霄宝殿,开始以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之名,招募仙神,梳理三界秩序。
新的天庭纪元,看似平稳地开启了。
……
火云洞内,并非寻常洞府,而是一处自成天地、隔绝外界窥探的先天秘境。
这里祥云缭绕,灵泉潺潺,奇花异草遍地,更有先天道韵弥漫,是绝佳的清修之地。
伏羲盘坐于云床之上,神色平静。他并未因道祖的干预而道心受损,反而更加澄澈。
“洪荒之内,天帝道果已被鸿钧钦定,不容我染指。
然,‘天帝’之称,‘天帝’权柄,非只洪荒独有!”
“大罗就可开辟小世界,准圣便可开辟大千世界!我为何不能于世界之中证道,在万千世界之中做天帝,汇权柄,证道果!
于不可为之时,三道合一,证就混元无极!”
一个大胆而决绝的念头在他心神中升起。
他心念微动,一道无形的涟漪自火云洞中散出,跨越无尽虚空,直抵那至高无上的娲皇宫。
无需言语,血脉相连的感应,以及共同经历万古的默契,已传递了他全部的意图与请求。
下一刻,一股温润、浩瀚、充满造化生机,却又带着圣人超然物外气息的力量,悄然降临火云洞,无声无息地融入伏羲即将散开的心神意志之中。
是女娲!
她并未真身降临,甚至未曾显化投影,只是以圣人权柄,引动了自身散布于诸天万界的“道痕”与“传说”,为伏羲的神念之旅,铺就了一条更为隐秘、更为宽广的道路!
伏羲心中一定,不再犹豫。
他缓缓闭上双目,将自身那庞大无比、历经双道果洗礼而极致升华的心神意志,开始主动地、小心翼翼地分散、剥离。
主意识稳坐火云洞,如同定海神针,维系洪荒根本,镇压人族气运。
而亿万万缕承载着其对“统御”、“秩序”、“法则”感悟的神念丝线,则在那股温润圣人力量的庇护与引导下,循着河图洛书推演出的、与洪荒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无数世界坐标,更循着那冥冥中与“女娲”之名、之德、之创世传说相关联的时空印记,悄然遁出洪荒!
这些神念,并非盲目散落。
它们仿佛拥有了灵性的指南针,优先投向那些在自身神话、历史、天道规则中,存在着“女娲”投影的世界!
在这些世界中,“女娲”或许是创世神,是补天者,是人族之母,是至高神明之一……
她的存在,她的道痕,便如同灯塔,为伏羲的神念提供了最佳的“锚点”与“庇护所”。
有女娲圣人传说流转之处,便有伏羲神念悄然潜入。
无穷的世界,无穷的可能。
但凡有“女娲”传说烙印之地,伏羲的神念便如鱼得水,更容易融入世界本源,更顺利地践行其“统御”之道。
女娲的圣人伟力,不仅提供了坐标和庇护,更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天机,使得伏羲这浩大而隐秘的行动,如同水滴入海,难以洞察。
每一个“他我”化身的经历、感悟、成功与失败,都化作最本源的道韵,
通过那玄妙的心神联系,以及女娲道痕构筑的无形桥梁,跨越无尽时空,源源不断地汇入火云洞中伏羲的本体意识深处。
来自诸天万界的“统御”经验,与他在洪荒身为天皇的感悟相互印证、补充、升华。
一种更为广义、更为本质的“天帝”概念,开始在他的道心中缓慢而坚定地孕育、凝聚。
“陆渊……我的二弟,我似乎记起来……你是谁了!”
喜欢从小李飞刀开始纵横诸天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从小李飞刀开始纵横诸天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