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演义

公孙楚骏

首页 >> 苏定方演义 >> 苏定方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雄霸三国大夏第一皇子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十龙夺嫡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特种兵之神话传说武神主宰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不让江山明末:乱世崛起
苏定方演义 公孙楚骏 - 苏定方演义全文阅读 - 苏定方演义txt下载 - 苏定方演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3章 长安暗流滋祸乱 岭南烽火渐平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书接前回。秦王府的晨露还挂在阶前的兰草上,晶莹剔透,宛如夜来未干的泪痕。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宫城角楼上的更鼓声悠悠传来,三声清响,宣告着又一个风云暗涌的清晨降临长安。

李世民已整束停当,玄色朝服衬得他身形挺拔如松,腰间玉带扣环锃亮,映着晨光一闪一烁,仿佛心绪般起伏不定。长孙金凤送至府门石阶之下,素手轻抬,为他理了理衣领处微皱的锦缎,指尖不经意掠过他颈侧,那一瞬的温软,竟让他紧绷的心神微微一松。

“殿下早朝路上当心。”她声音低柔,却字字清晰,“东宫那边……近来似乎动静频繁。”

李世民颔首,目光投向朱雀大街尽头那巍峨的宫阙,眼中掠过一丝冷意:“我晓得。”他顿了顿,反手握住她的手腕,力道沉稳,“你在府中安心等候便是。无论风起云涌,秦王府自有根基不动。”

说罢翻身上马,乌骓嘶鸣一声,四蹄腾跃,带着亲卫队如一道黑云般卷入晨雾之中。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而沉重的回响,仿佛敲击在整座长安城的命运之上。

这半个月来,长安表面一派太平。朱雀大街车水马龙,东西两市商贾云集,胡商牵驼穿坊,酒肆茶楼笑语喧哗,仿佛天下真已归于大治。可在这繁华表象之下,秦王府与东宫、齐王府之间的空气,却比河北的寒冬还要凛冽三分。暗流汹涌,杀机潜藏,只待一声令下,便要掀起滔天巨浪。

东宫书房内,檀香袅袅,却掩不住一股阴沉之气。齐王李元吉又早早赶来,一身紫袍华贵异常,脸上堆着阴笑,凑近太子李建成耳畔低语:“大哥,你瞧李世民那得意劲儿,平定个河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我听说他回府那日,百姓夹道欢呼,有人焚香跪拜,直呼‘秦王千岁’,简直快把他当神仙供着了!”

李建成坐在案后,手中捻着一缕胡须,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脸色阴沉如铁,眸光深处燃着压抑已久的怒火。“他麾下那些人也越发没规矩。”他冷冷开口,“前日朝会上,秦琼见我入殿,竟只微微颔首,连个正式礼都没行;程咬金更是放肆,在御前替李世民邀功请赏,言辞激昂,仿佛天下太平全是他主子一人打下来的!真当我这太子是摆设?是泥塑木雕不成?”

“可不是嘛!”李元吉拍案而起,声音陡然拔高,旋即意识到失态,忙压低嗓音,“大哥,你再看看他的班底——文有房玄龄、杜如晦,一个个鬼主意多得很,专会蛊惑人心;武有秦琼、尉迟恭,皆是百战骁将,冲锋陷阵无人能敌!还有那个苏定方,虽远在河北镇守边关,可每逢奏报,字里行间皆显忠秦之意,谁不知道他心里向着谁?”

他踱步上前,靠近李建成,声音几近耳语:“更可气的是,咱们那三个堂哥——李孝恭、李道玄、李道宗,竟也都跟李世民走得极近。连亲姐姐平阳公主和姐夫柴绍,也在军中处处帮衬着他说话!如今连父皇召见,也常问起秦王政务处置如何……这般下去,这大唐的江山,早晚得改姓‘秦’!”

李建成听得心头火起,胸中怒焰翻腾,猛地一掌拍在案上,震得砚台跳起,墨汁泼洒满纸,如同泼开一片血痕。

“元吉!”他咬牙切齿,“你有什么主意?莫要只知煽风点火,却无良策!”

李元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笑意:“大哥,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不如寻个由头,削了他的兵权,再把他身边那些谋士武将,一个个调离京师,或贬或迁,让他们群龙无首。没了羽翼,看他还能飞得多高!”

两人低声密谋,窗外蝉鸣聒噪不休,似在应和这宫墙深处滋生的祸心。一阵风吹过庭院,卷起几片落叶,打着旋儿扑向窗棂,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

按下长安的暗流涌动不说,再看江南。

三原李靖率领大军平定江淮之后,并未稍作歇息,转而挥师南下,直指岭南。岭南之地湿热难耐,瘴气弥漫,蛇虫横行,自古便是中原将士望而生畏之所。沈法兴据守番禺,依山傍水,城池坚固,又得部分俚僚部族支持,仗着地形险要负隅顽抗,屡次击退唐军先锋。

然而李靖却不急攻。他在城外十里扎营,命将士修筑壁垒,操练兵马,每日亲自巡视营地,查看士卒饮食起居,严令不得扰民。同时派出使者,携重礼前往周边各部族寨落,宣谕朝廷恩德。

“沈法兴虽叛,实则不过一介逆臣,不得民心久矣。”一日军帐之中,李靖端坐主位,面对诸将侃侃而谈,“然其所以能久踞此地者,乃因部分部族为其所用。若我军强行攻城,势必激起众怒,死伤无数,非仁者之师所为。”

他目光炯炯,扫视众人:“传令下去——凡归顺朝廷者,免三年赋税;愿遣子弟从军者,编入唐军,待遇与我军将士等同;若有族长愿出面协助安抚者,奏请陛下赐爵授田!”

此令一出,四方震动。不过月余,已有十余个部族相继倒戈,献粮献马,助唐军围城。沈法兴孤立无援,外援断绝,军心涣散。

李靖见时机成熟,遂于某夜三更下令总攻。鼓声震天,火把如龙,唐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云梯架起,箭雨蔽空,短短两个时辰,番禺城便告破陷。沈法兴仓皇出逃,终被伏兵擒获,押解至中军大帐。

诸将纷纷贺喜,李靖却神色淡然:“胜不足喜,安民为先。”

平定岭南后,他并未急于班师。站在城头眺望远方山水,只见江河蜿蜒,稻田成片,炊烟袅袅升起于林间村落。他对副将道:“江南与岭南刚经战乱,百姓流离,民心未稳。若大军一撤,恐贼寇复起,地方再乱。你率一半将士,随李孝恭北返长安复命,禀报陛下:此地需驻兵镇守,设官治理,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待百姓安居乐业,我再回去。”

李孝恭领命,临行前握着李靖的手,郑重道:“李元帅,长安局势微妙,你在江南多保重。若有异动,我会尽快传信给你。”

李靖点头,目送大军启程。那一日,江南百姓夹道相送,老者捧着新收的稻谷,妇人提着织好的绸缎,孩童牵着母亲衣角,争相往将士手中塞些土产。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颤声道:“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好的官兵了……你们来了,我们才有活路啊。”

李靖立于船头,望着两岸青山绿水,心中感慨万千。风拂衣襟,吹动他鬓边灰发。他喃喃自语:“这天下的太平,从来不是靠刀剑换来的,而是靠一代代人用心守护。今日我种下一粒善种,他年或可长成参天大树。”

---

回到长安,秦王府中。

李世民正对着江南送来的军报沉思。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深邃的眉宇。房玄龄立于旁侧,轻声道:“李靖元帅镇守江南,恩威并施,实乃上策。只是东宫那边……恐怕不会让殿下安稳太久。今日齐王府暗中调动亲兵三百,借口‘巡防宵小’,实则布防于永兴坊一带,距我府不过三街之遥。”

李世民放下军报,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色,良久方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咱们行得正坐得端,他二人再怎么折腾,也掀不起大浪。”

话虽如此,他指尖却在案上轻轻敲击,节奏急促,显露出内心早已嗅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次日早朝,李建成果然发难。他出列奏请父皇李渊,以“突厥虽退,边疆未宁”为由,提议将秦琼调往朔方,任护边将军,美其名曰“老将镇边,威慑胡虏”。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李世民当即起身反驳:“河北初定,民心未附,秦琼曾在那里征战多年,深得军心民望,留于京师辅政,更利于稳定大局。况其年事已高,长途跋涉恐损健康,岂非弃良将于危途?”

李渊眉头紧锁,目光在太子与秦王之间来回逡巡,最终沉吟道:“此事重大,容后再议。”一句轻描淡写,暂时压下了这场风波。

退朝后,李世民回到府中,脚步略显沉重。长孙金凤见他面色凝重,便知朝堂之上定有波澜。她默默为他脱下朝服,换上便装,又亲手斟上一杯热茶,袅袅茶香氤氲升腾。

“殿下,不管发生什么,我都陪着你。”她轻声道,语气平静,却蕴含千钧之力。

李世民握住妻子的手,掌心相贴,暖意缓缓流入心间。他凝视着她清澈的眼眸,终于露出一丝笑意:“有你在,便是风雨如晦,我也无所惧。”

他知道,长安的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权力之争,兄弟阋墙,阴谋诡计,步步惊心。而远方的河北,苏定方正带着高慧英巡查边关,雪夜驰马,誓守疆土;江南的李靖,在稻田与部族之间奔走,以仁心化干戈;这些默默守护大唐的力量,或许正是他对抗暗流最坚实的底气。

风未止,云未散,棋局已布,胜负未分。

欲知东宫与齐王府将使出何种手段,李世民又如何运筹帷幄、化险为夷,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苏定方演义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苏定方演义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神通有技术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覆手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离婚女人图鉴我靠穿书拯救世界和离后王爷真香了悍明大明第一臣糜汉魔法史记苏泽列传小时候救的校花,长大后她倒追我宋成祖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浴火焚神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神权之上亲亲总裁,先上后爱诸天无限基地
经典收藏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吕布有扇穿越门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浪子列国历险记从伍千里开始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秦时韩公子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七十年代那场战争生子当如孙仲谋染谷君的异常老子就是要战争镇国二公子歃血大明群英传人在三国也修真战国野心家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最近更新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三国之青龙镇世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明末另类书生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中国古代奇闻录风起荆南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
苏定方演义 公孙楚骏 - 苏定方演义txt下载 - 苏定方演义最新章节 - 苏定方演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