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首页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洛蓝冷钰王爷王爷邻家大小姐看上你了最新章节在线阅读林默安幼鱼我的养成系女友最新章节在线阅读艾泽拉斯阴影轨迹李牝安婉怡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诡案奇闻昨夜:我的敌人竟然是故人,我的绝美房东纯情校医网游:治疗与守护吕颂梨秦晟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免费阅读全文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青娥笑罢髭须绿:明贤药诗补骨记(上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青娥笑罢髭须绿:明贤药诗补骨记

楔子

明嘉靖二十三年深秋,苏州吴县的斜塘镇飘着冷雨,青石板路被淋得发亮,倒映着街边药铺的杏黄旗。“济世堂”药铺的后屋,一个身着洗得发白青衫的男子正埋首整理旧卷,指尖沾着墨痕与药香——他叫苏墨卿,本是书香子弟,因家道中落,又染了畏寒腰痛的毛病,便来药铺帮掌柜抄录药方,换些米粮度日。

窗外的雨敲打着竹窗,苏墨卿搓了搓冰凉的手,刚要把一叠泛黄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放回书架,书页却“哗啦”一声散开,一张折叠的笺纸掉了出来。他弯腰捡起,笺纸边缘已磨损,上面用瘦金体写着一首诗:“七年边戍向金微,身上将军赐衣。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落款是“唐·郑愚”。

“这诗……倒像是写药效的?”苏墨卿喃喃自语。他自幼熟读诗文,却不知郑愚还有此作。正琢磨着,药铺掌柜周老丈端着碗姜汤进来:“墨卿,天凉,喝碗姜汤暖暖身子。你这腰痛的老毛病,要是能寻个温肾的方子,也能少受些罪。”

苏墨卿把笺纸递过去:“周伯,您看这诗里‘夺得春光’‘白髭须’,会不会和补养的药有关?”周老丈接过笺纸,眯着眼看了半晌,忽然拍了下大腿:“哦!我想起来了,《和剂方》里有个‘补骨脂丸’,专治肾阳虚的毛病,能让人白髭转青!郑愚是唐代的官,听说他常年戍边,许是用了这方子,才写了这首诗!”

苏墨卿眼睛一亮,赶紧翻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补益门”里找到了“补骨脂丸”的记载:“补骨脂(酒炒)四两,胡桃仁(去皮)二两,杜仲(姜汁炒)四两……治肾气虚损,腰膝冷痛,发白齿摇。”他摸着自己酸痛的腰,又想起镜中满是白霜的髭须,忽然生出个念头:若是能验证这方子的功效,不仅能治好自己的病,或许还能为这民间常用的药,添一段诗文佳话。窗外的雨渐渐停了,一缕月光透过竹窗,落在笺纸的诗句上,像是为这桩心事镀了层温柔的光。

上卷 一 斜塘镇初遇病案 补骨丸初试温肾

第二日清晨,苏墨卿刚到药铺,就见个老者拄着拐杖站在柜台前,脸色苍白,捂着腰不停叹气。老者姓张,是镇上的私塾先生,年过花甲,白髭垂胸,最近总说腰痛得坐不住,夜里起夜三四回,连给学生讲课都得靠在椅背上。

“周掌柜,您再给我开点药吧,”张老丈声音发颤,“之前的‘肾气丸’吃了半个月,还是不管用,再这么下去,我这私塾都要关了。”周老丈皱着眉,刚要说话,苏墨卿上前一步:“张老丈,晚辈有个方子想请您试试——《和剂方》里的补骨脂丸,或许能解您的烦忧。”

张老丈愣了愣:“补骨脂丸?我倒没听过。这方子能治我的腰痛?”苏墨卿点点头,从袖中掏出昨晚抄的方子:“您这是‘肾阳虚’的症状——肾主骨,肾气虚了,腰就不结实;肾主封藏,封藏不住,夜里就老起夜。补骨脂能温肾助阳,像给肾里添把火;胡桃仁能益精健骨,像给火里添柴;杜仲能强腰脊,三药配伍,正好对症。”

周老丈接过方子看了看,有些犹豫:“这方子是官修医书里的,可民间用得少,会不会……”“周伯,我愿陪张老丈试药,”苏墨卿笑着说,“我自己也有腰痛的毛病,正好一起用,若是有不适,咱们再调整。”张老丈见他诚恳,便点了点头:“那我就信你一次!”

苏墨卿跟着周老丈炮制药材:先把补骨脂倒进黄酒里泡,泡了三天,直到籽儿吸饱酒气,再倒进锅里用文火炒,炒到褐色的籽儿微微发黄,散出香气;胡桃仁去皮后,放在石臼里捣成泥,连带着细小的胡桃壳碎一起留着——周老丈说,胡桃壳也有健骨的功效,民间用的时候从不扔;杜仲则用姜汁炒,炒到表面发焦,这样能去它的涩味,还能增强温肾的效果。

药材备好后,三人一起把补骨脂粉、胡桃泥、杜仲粉混在一起,加了些蜂蜜揉成丸,每颗有弹子大小,装在瓷罐里。张老丈每天早晚各服一颗,用温水送服;苏墨卿也按同样的法子,每天服一颗。

过了五天,张老丈兴冲冲地来药铺:“墨卿!你这方子太神了!我现在夜里只起夜一回,腰痛也轻了,昨天给学生讲课,整整站了一个时辰都不觉得累!”苏墨卿摸了摸自己的腰,果然也不那么酸了,手脚也比之前暖了些。周老丈看着两人的模样,笑着说:“没想到这官修医书里的方子,经你这么一说,倒比我这老掌柜还管用!”苏墨卿赶紧把张老丈的情况记在本子上,在“病案”二字下面,写了“张老丈,六十二岁,肾阳虚,腰痛、夜尿多,服补骨脂丸五日,症状大减”,字迹里满是郑重。

上卷 二 药铺里再遇新疾 加减方显民间智

又过了几日,周老丈的妻子李氏抱着个襁褓来药铺,脸色苍白,眼眶发黑。李氏刚生了孩子满一个月,却总说腰痛得不能抱娃,浑身发冷,连奶都少得很,孩子饿得直哭。周老丈给她开了“当归补血汤”,吃了七天,还是没效果。

“墨卿,你帮我看看你周婶,”周老丈急得直搓手,“她这身子要是好不了,我这药铺都没心思开了。”苏墨卿上前给李氏诊脉,手指搭在她腕上,只觉得脉象沉细得像没力气的溪流,又摸了摸她的额头,凉得像浸了井水。

“周婶这是‘产后肾阳虚’,”苏墨卿思索着说,“女人生孩子的时候,会耗掉‘先天之阳’,阳气不足,就会怕冷、腰痛;奶是‘气血所化’,阳气不够,气血生得少,奶自然就不够。补骨脂丸能温肾助阳,只是得加些东西——加红枣补血,生姜暖脾胃,脾胃好了,才能把药的劲儿吸收进肾里。”

李氏半信半疑:“加红枣和生姜?这是民间的用法吗?”苏墨卿笑着说:“晚辈之前听乡下的阿婆说,妇人产后补养,常把红枣、生姜和补养的药一起用。红枣能补气血,生姜能散寒,正好配补骨脂丸的温性。”周老丈赶紧点头:“我也听过这说法!之前镇上的王阿婆产后腰痛,就是用生姜煮水熏腰,熏了几天就好了。”

于是,苏墨卿调整了方子:补骨脂丸的药量不变,每天服一颗,另外用三颗红枣、两片生姜煮水,送服药丸。李氏按方用了三天,再来药铺时,脸色红润了些:“墨卿,我现在腰不那么冷了,奶也多了点,孩子能吃饱了!”又过了四天,李氏抱着孩子来,孩子在她怀里睡得安稳,她笑着说:“我现在不仅能抱娃,还能帮着铺里抓药呢!”

苏墨卿把这个病案记在本子上,标注“李氏,三十岁,产后肾阳虚,腰痛、少乳,补骨脂丸加红枣、生姜,七日见效”。他忽然发现,官修医书里的补骨脂丸只写了基础配伍,却没说根据病症加减——这些加减的法子,都是百姓在生活里摸出来的,像斜塘镇的溪水,悄悄流着,却滋养了不少人。

这天晚上,苏墨卿坐在灯下,翻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看着补骨脂丸的记载,又看了看自己记的病案,忽然生出个念头:要是能把民间的加减用法、病案都整理下来,再配上诗文,让更多人知道这方子的妙处,该多好。他抬头望着窗外的月亮,想起郑愚的诗,手指在纸上轻轻敲着,心里渐渐有了写诗的念头。

上卷 三 乡下访农探源起 外用法补文献缺

苏墨卿听说乡下的药农对补骨脂的用法更熟悉,便趁着秋收后的空闲,跟着周老丈去了十几里外的“胡桃村”。村里满是胡桃树,树下种着成片的补骨脂,褐色的籽儿挂在枝头,像串着的小灯笼。村口的晒谷场上,一个穿着粗布短衫的老者正在晒补骨脂,正是村里的老药农王老栓。

“王老伯,晚辈苏墨卿,想来向您请教补骨脂的用法,”苏墨卿作揖道,“我们在镇上用补骨脂丸治病,效果很好,只是想知道更多民间的用法。”王老栓放下手里的木耙,笑着说:“你们说的补骨脂丸,我也用过!我年轻时在山里砍柴,淋了雨,腰痛得不能动,就是靠补骨脂治好的。”

三人坐在晒谷场的草垛上,王老栓慢慢讲起往事:“二十年前,我得了‘寒湿痹痛’,腰像被冰裹着,连走路都得扶着树。村里的老郎中给我开了个方子:把补骨脂煮成汤,先喝一碗,再用棉布蘸着汤熏腰,熏到皮肤发红。我用了三天,腰就不疼了;连熏带喝了七天,就能去山里砍柴了。”

苏墨卿眼睛一亮:“您是说,补骨脂还能外用?”王老栓点点头,从屋里拿出个陶锅,往锅里放了把补骨脂,加了些水,放在灶上煮:“你看,外用的时候,补骨脂不用酒泡,直接煮水就行——酒泡的补骨脂偏于内服温肾,生煮的补骨脂偏于外用散寒。这是民间的老法子,官修医书里可没写!”

周老丈凑过去看:“我之前翻《便民图纂》(明代农书),里面只说补骨脂‘温肾,治腰痛’,没提外用法。王老伯,您这法子是怎么知道的?”“是我爹传下来的!”王老栓笑着说,“我爹也是药农,他年轻时治过不少寒湿痹痛的人,都是用这个内服加外用的法子,从来没失手过。”

正说着,村里的赵二郎扛着柴回来,见了王老栓,笑着说:“王伯,您上次教我的法子真管用!我前阵子腰痹,用补骨脂煮水熏了五天,就好了!”赵二郎今年三十多岁,常年在山里扛柴,得了寒湿痹痛的毛病,之前吃了不少药都不管用,听王老栓说的法子,试了试就见效了。

苏墨卿把外用法和赵二郎的病案记在本子上,又问王老栓补骨脂的采摘时间:“老伯,补骨脂什么时候采最好?”“霜降后三天!”王老栓指着地里的补骨脂,“霜降前采,药性不够;霜降后采,霜气能让它的温性更足,还能去点燥性。采回来后不能暴晒,要阴干,暴晒会让药效跑掉——这些都是农书里没写的,是我们药农一代代传下来的。”

苏墨卿恍然大悟:原来农书和官修医书里的记载,只说了补骨脂的基本功效,却没提采摘、炮制的细节,更没说外用法。这些细节,都是百姓在实践里摸出来的,像胡桃村的胡桃树,栽在土里,没人特意管它,却年年结果,滋养着村里人。

回去的路上,周老丈笑着说:“墨卿,今天没白来!这些用法要是写进书里,比官修医书还周全。”苏墨卿点点头,摸着怀里的本子,心里越发觉得:民间的实践,就像补骨脂的根,扎在土里,默默吸收养分,而文献记载,是补骨脂的枝丫,要靠根的滋养才能长得茂盛。

上卷 四 灯下和诗初得韵 药香伴笔润华章

从胡桃村回来后,苏墨卿把收集到的外用法、采摘细节、加减病案都整理到本子上,密密麻麻写了十几页。这天晚上,他坐在灯下,翻着郑愚的诗,忽然想:要是能和一首诗,把补骨脂丸的功效写进去,既符合格律,又能传扬这方子,该多好。

郑愚的诗是七言绝句,押“微、衣、须”的韵。苏墨卿摸着下巴,琢磨着首句:郑愚写“七年边戍向金微”,说的是自己戍边七年用了方子;他想写民间用补骨脂丸的时间,不如改成“三年时节向边隅”——“三年”是说民间用这方子的时间久,“边隅”则对应百姓在乡野间的实践,既和原诗格律相同,又有新意。

第二句该写什么呢?苏墨卿想起张老丈服了药后,腰痛好了,能重新开课;李氏服了药后,能抱娃抓药。这些都是“药力”的功劳,不如写“人信方知药力殊”——只有亲身用了,才知道这方子的奇特,既扣住了“药”的主题,又符合韵脚。

第三句,郑愚写“夺得春光来在手”,苏墨卿觉得这句写得极好,“春光”对应补骨脂温肾助阳的效果,像把春天的暖意握在手里,不用改,直接用正好。第四句,郑愚写“青娥休笑白髭须”,苏墨卿想起张老丈的白髭最近竟有了些青色的绒毛,便稍作调整,还是用“青娥休笑白髭须”,既和原诗呼应,又贴合张老丈的情况。

“三年时节向边隅,人信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苏墨卿把诗写在纸上,反复读了几遍,觉得既符合格律,又写出了补骨脂丸的功效。他又在诗后加了段小注,写了张老丈和李氏的病案,还有王老栓的外用法,算是对诗的补充。

第二天,苏墨卿把诗拿给周老丈看,周老丈读了几遍,笑着说:“好诗!既写了药的功效,又有文人的风雅,比单纯的药方好记多了!”镇上的书友柳彦臣来看他,见了这首诗,也赞不绝口:“墨卿,你这诗把‘药’和‘文’融在一起,真是别出心裁!要是能多写几首,编成一本‘药诗集’,定能传扬开来。”

苏墨卿听了,心里越发坚定:他要把补骨脂丸的民间实践、病案、用法都整理成集,配上和诗,让这方子不仅能治病,还能成为中医药文学的一段佳话。他把诗笺和病案本放在一起,窗外的阳光照在纸上,补骨脂的香气从药铺飘进来,混着墨香,像在为这桩“药诗传薪”的心事,添了几分绵长的诗意。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猎谍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永恒剑主大仙官穿书后和反派boos同生共死了诸天无限基地快穿之盈满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我的神通有技术二次元日常物语我家娘子在修仙浴火焚神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一键修炼在线变强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糜汉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旧金山往事覆手
经典收藏今天的我依旧没有退役[重生]王者荣耀:大神,快接招都市最强兵王柯南之我在名柯戏耍柯南从红楼开始的时空旅行王妃脾气不太好强穿七零:军哥和空间让我躺赢了异动而活荣耀王者之超能直播间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原始迷踪御兽:我的数码兽很淦被迫时空回溯我成了世界冠军烛照铠甲之重生SSS级雄虫亲晕军雌上将怪物猎人之狩途志氪金快穿:反派男神,别乱来!盖世小村医伤病归来,我成了篮坛巨星全民转职:成为法神的我只会禁咒
最近更新好难啊,快穿拯救病娇男主向阳而许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综影视,准备好了吗?木心来也!说好的综漫世界,漫威是什么鬼?斗罗:开局携天道拐走唐三亲爱的沈老师,请回头万界魂途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虚拟纪元往事火影:我纲手之夫,统战木叶异界的灵魂在迷宫末世世界求生用读档专抢敌人机缘后,我飞升了港片太子:女厕藏枪认错人聊天群:骷髅岛靓仔的诸天之旅斗罗:转投武魂殿后,我内卷成神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传奇法爷:开局隐身戒指足坛中场神!世一中横空出世斗破:焚穹九幽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