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首页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华夏先祖屹巅峰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抗日之兵魂传说修罗武神调教大宋去大明扶贫邪王追妻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4章 北燕大司马姚昭:饕餮将军的荒诞人生与血色终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序幕:北燕“南部守护神”的“高光时刻”

公元418年,辽东的寒风凛冽得像刀子,刮得人脸生疼。北燕的边境线上,气氛比天气还冷——北魏的大军黑压压一片,如同钢铁洪流般压了过来。负责顶在前线的,正是我们的主角,北燕的“南部守护神”兼“珠宝鉴赏大师”,镇南大将军姚昭同志。

只见姚大将军身披猩红战袍(料子绝对上乘),屹立高处,眉头紧锁,目光如炬(也可能是在估算对面魏军将领的腰带扣值多少钱)。他一只手摩挲着腰间佩剑剑柄上那颗闪闪发光的硕大红宝石——别误会,这不是祖传的,是他上个月“热心帮助”一位富商“优化资产配置”时,“顺便”征收来的“战时特别税”。

副将皇甫执顶着风凑过来,声音被吹得七零八落:“将军!魏贼占着山头,工事修得跟铁桶似的,硬啃怕是要崩牙啊!”(皇甫执:专业泼冷水二十年。)

姚昭眯着眼,看着远处魏营连绵的灯火,内心可能在天人交战:是冲上去博个“万古流芳”(风险极大,可能当场流芳),还是战略性保存实力(以及他刚得的宝贝们)?最终,他一拍大腿(也可能是怕拍坏了玉带钩),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撤!”转身时,那华丽的斗篷“唰”地扬起,露出了腰间那条新得的、雕工精美的玉带钩——又一件“战备物资”入库。姚昭大概万万没想到,这场无功而返的撤退,竟成了他军事履历上最后的高光时刻。更讽刺的是,十四年后,正是这些闪闪发光的“战利品”,成了他饕餮人生的血腥注脚和定罪铁证。

第一幕:戎马青云路——踩着刀尖捞金子

要说姚昭的职场生涯,在十六国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绝对算得上是一部“草根(存疑)逆袭爽文”的模板。当北燕的开国老板冯跋(409年上岗)还在创业维艰、招兵买马时,姚昭就慧眼识珠(或者说运气爆棚),早早站对了队,挤进了核心朋友圈。

别人还在为一块巴掌大的封地拼死拼活时,姚昭已经轻松实现了“帽子戏法”:镇南大将军(管打仗)、司隶校尉(管纪检,相当于纪委书记兼京师警备司令)、上党公(爵位,有面子有票子)。好家伙,一手兵符,一手尚方宝剑(比喻意义),军政监察一把抓,成了北燕朝廷里响当当的“双料天王”,横着走都没人敢管(除了皇帝)。

他的日常办公画面:帅帐里挂满了北魏的军事地图,箭头画得密密麻麻;案几上呢?左边堆着边防急报,右边摞着各地“孝敬”来的珍宝清单和房产地契。姚昭同志的大脑堪称“多核处理器”,一边批着“某月某日魏军骑兵三百袭扰某堡寨,已被击退”,一边还能在礼单上潇洒地勾选“南海大珍珠一斛,和田玉璧一对,入库!”。效率奇高,公私“分明”。

在冯跋时代,姚昭的“业务能力”确实得到了组织的高度认可。从“镇南大将军”一路高升到征南大将军,这官名只变了一个字,权力却像是坐上了窜天猴,“嗖”地一下蹿进了北燕军事决策的最核心圈子。每当北魏的探马在边境线上溜达,朝堂上那些忧心忡忡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聚焦到这位“南部定海神针”身上。大家心里都默认:老姚在,南线稳(暂时)!

第二幕:权力的饕餮盛宴——贪欲的雪球越滚越大

升官,对姚昭来说,仿佛是打开了一扇名为“贪欲”的潘多拉魔盒。《十六国春秋》用四个字精准概括他——“贪暴无已”。这看似轻飘飘的四个字,落在北燕老百姓头上,那可就是倾家荡产、血泪斑斑的沉重现实。

姚氏家族(包括他那些如狼似虎的子侄们)的“生财之道”,简直可以编纂一本《古代官员花式创收指南》,其手段之“丰富”,脸皮之“厚实”,令人叹为观止。

“武装征税,使命必达”:姚大少爷、姚二侄子们,领着如狼似虎的亲兵,打着“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啊不,是紧急筹措军资”的旗号,遇到商队?直接“征用”!货物转眼就进了姚家的库房,比快递还快。商队老板?能保住小命就该偷着乐了。

“看地圈地,一气呵成”:姚将军(或其亲属)要是哪天郊游看上了谁家的良田美宅?恭喜你,中奖了!第二天准有“和蔼可亲”的士兵上门,进行“深入浅出”的思想工作:“老乡,你这地风水好啊,将军看上了,是你的福分!识相点,签了这份‘自愿转让书’,大家面子上都好看。不然嘛……嘿嘿……” 结局通常是老乡“自愿”带着全家老小哭哭啼啼搬走。

“司法拍卖,价高者‘活’”:牢里关了个有钱的倒霉蛋?姚家的“金牌中介”立刻上线:“兄台,在里面待着多遭罪啊?想出去呼吸自由空气吗?简单!把你家产(比如房产、店铺、金银细软)的一半……哦不,六成吧,充作‘赎罪银’和‘保释金’,我们立马放人!童叟无欺,效率一流!” 没钱?那您就继续蹲着吧。

就在姚昭同志沉浸在“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快乐巅峰时,老天爷似乎都看不下去了,决定给他提个醒。冯跋在位末年,发生了一件怪事:一股邪风(史称“飘风入宅”)打着旋儿,精准地卷过姚昭豪华府邸的大门,一路穿堂过户,吹得他家窗帘乱飞、杯盘狼藉,然后……头也不回地直奔当时的尚书令(后来的篡位者)冯弘家去了,到了冯弘家门口,风,停了!

皇家首席气象&玄学顾问(太史令)闵尚,捧着星图,一脸凝重地找到姚昭:“姚公!此乃大凶之兆啊!‘飘风’主不祥,入您宅邸又入冯弘门庭,这预示着权力更迭,血光之灾!您得赶紧修德行善,散财消灾啊!”(闵尚内心oS:求你了,做个人吧!别连累大家!)

你猜姚昭啥反应?他当时可能正把玩着一个新到手的、能在夜里发光的西域琉璃杯(夜光杯),闻言眼皮都没抬一下,嗤笑一声:“修德?散财?笑话!本将军手里的刀,就是最好的‘风水’!什么妖风鬼风,能奈我何?” 那股“妖风”仿佛就是命运导演拍的一个超现实预告片:冯弘即将踩着冯跋(不久病逝,冯弘夺位)的余温登基,而姚昭全家的丧钟,已然在风中叮当作响,可惜这位“珠宝鉴赏家”只听到了金币碰撞的悦耳声音。

第三幕:新老板的算盘与血色黄昏——饕餮的最终账单

公元430年,北燕的权力中心上演了一出“兄终弟及”(过程血腥,省略N字)的戏码。冯弘成功上位,成了新一任燕主。就在这个血雨腥风的夜晚,一件让姚昭大跌眼镜(如果他有眼镜的话)的事情发生了:新皇帝的使者,居然捧着代表文官最高荣誉的大司马(三公之首)印绶,深夜敲响了姚府的大门!

据说,姚昭一听深夜急报,还以为是抄家的来了,吓得差点从后墙翻出去跑路(可能担心他的宝贝们)。等哆哆嗦嗦听明白是升官加爵,不是抄家问斩,瞬间从惊弓之鸟变成了开屏孔雀。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连夜就在自家院子里摆起了流水席,喝得满面红光,举着酒杯对着宾客(和他满屋子的宝贝)大声嚷嚷:“看见没?啊?看见没!我就说那阵风是吉兆!大大的吉兆!冯弘陛下,圣明啊!跟着新老板,吃香喝辣……呃……建功立业!” 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了砧板上最肥的那块肉。

新老板冯弘同志,屁股刚挨着龙椅,就开始精打细算他的政治账本了。龙案上,关于姚昭的贪腐举报信和罪证材料,堆得比奏折还高。冯弘拿着朱笔,一条条划过:“贪污军粮四十万钱……强占民田一千两百顷……纵子行凶劫掠商旅……私设刑狱勒索富户……” 每划一条,嘴角的冷笑就加深一分。此刻,北魏的大军正在边境线上虎视眈眈,磨刀霍霍。冯弘急需做两件事:一是立威,震慑朝野;二是搞钱,充实军饷。还有什么比拿这个民怨沸腾、家资巨万的前朝(也是本朝)巨贪开刀更合适的呢?既能收割一波民心(看,我替你们出气!),又能充盈一波国库(抄家所得),还能顺便警告一下其他不老实的老臣(都给我小心点!),简直是一石三鸟的完美计划!姚昭的“贪暴无已”,正好是现成的、无可辩驳的罪名。

时间定格在公元432年的秋天。刑场上,阳光刺眼。曾经威风凛凛的征南大将军、大司马姚昭,此刻狼狈不堪。他腰间那条价值连城的精美玉带钩,在秋日的阳光下,依旧折射着冰冷而妖异的光芒,仿佛在嘲笑主人的末路。当刽子手那把沉重的鬼头刀带着风声落下时,“咔嚓”一声脆响传来——不仅人头落地,他腰间佩戴的绝世美玉也同时应声而碎(真是个败家玩意儿,死前还毁了一件珍宝)。史书记载得相当有画面感:同一天,姚氏宗族四十余口被集体处决,刑场上的鲜血流成了小河,场面极其“壮观”(《十六国春秋》:“并诛其子侄宗室四十余人”)。极具黑色幽默的是,随后公布的抄家清单里,赫然列着他当年“征收”的那颗硕大红宝石和这条玉带钩——这些曾象征着他无上权势和无穷贪欲的珍宝,此刻却成了钉死他罪证的最耀眼标签。他贪了一辈子,搂了一辈子,最后连本带利,全给新老板做了嫁衣裳,还搭上了全族性命。这买卖,赔到姥姥家了!

第四幕:历史评价——贪暴权臣的多维度解读

在正史记载中,姚昭的形象相当负面。\"贪暴无己\"四个字就足以概括史官对他的评价。确实,作为一个高级官员,他的行为不仅损害了百姓利益,也动摇了北燕本就脆弱的统治基础。

但如果我们将姚昭放在十六国时期的大背景下考察,或许能对他有更立体的认识。这个时期有个显着特点:道德底线普遍较低,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今天还是开国元勋,明天可能就身首异处。在这种环境下,许多人都抱着\"及时行乐\"的心态,趁着有权有时赶紧捞一把。

姚昭的贪暴行为,从道德层面当然应该谴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同时期其他政权的类似案例:后赵的石虎、前秦的苻生等,都是历史上着名的暴虐之君。在这种大环境下,要求姚昭独善其身,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不过,这绝不是为姚昭开脱。历史上同样有许多在乱世中坚守底线的名臣。比如北燕的开国君主冯跋,史书记载他\"勤于政事,劝课农桑\",是个比较清明的统治者。再比如同时期在东晋的谢安,在权倾朝野时仍能保持谦逊谨慎。

姚昭最值得诟病的地方,可能不是他的贪婪,而是他的愚蠢。在已经出现明确警告信号的情况下,仍然不知收敛,这充分暴露出他在政治智慧上的严重欠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情商太低\"。

第五幕:现代启示录

第一课:权力需要德性相匹配

姚昭从基层做起,凭借军功获得高位,这本是可敬的奋斗史。但他获得权力后,却放任自己与家人贪暴无度,最终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德行始终是立身之本。现代社会中,我们可能不像古代官员那样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但在各自的岗位上依然掌握着或大或小的权力。如何用好这些权力,考验着每个人的智慧与德性。

第二课:警示信号不容忽视

太史令的警告在今天我们可能一笑置之,但在当时却是严肃的预警。现代社会中,类似的\"预警信号\"同样存在——比如群众的投诉、审计发现的问题、纪律部门的提醒等。重视这些信号,方能避免重蹈姚昭的覆辙。很多落马官员在忏悔时都会提到,其实早就有人提醒过他们,但他们当时不以为然。

第三课: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姚昭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家族的。他纵容子侄作恶,最终导致整个家族覆灭。这警示为人父母者,对子女的严格管教才是真正的爱。现代社会中的\"官二代\"、\"富二代\"问题,其实在古代早有先例。如何教育下一代,是每个时代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第四课:懂得急流勇退的智慧

姚昭在冯弘上台后本可考虑功成身退,但他选择了继续追逐权力,最终引火烧身。这与同时代\"狡兔死,走狗烹\"的范形成鲜明对比。现代职场中,同样需要懂得在合适的时候激流勇退。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五课:历史的轮回与警示

姚昭的故事在历史上不断重演,只是换了不同的演员和舞台。明代的严嵩、清代的和珅,无不是权倾一时,最终却因贪得无厌而身败名裂。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权力和财富固然诱人,但若取之无道,终将招致灾祸。

尾声:饕餮的遗产——乱世生存法则的破产与历史的冷笑

回望姚昭这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主要是最后跌进深渊)的一生,其悲剧内核早已超越了他个人的得失荣辱,成了那个混乱时代的一个辛辣注脚。

能力VS品德:精分的双面人生:他确实是北燕防御北魏南线的重要支柱,构筑了防御体系(虽然418年没打赢)。但讽刺的是,他作为“国家栋梁”的另一面,却是一个疯狂蛀蚀国家根基、压榨百姓血肉的顶级蛀虫。能力与品德的严重撕裂,最终让他的所有功绩都蒙上了厚厚的污垢,被“贪暴”二字彻底掩盖。

乱世生存法则的破产:在胡汉政权像走马灯一样更迭的辽东乱世,很多人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先捞饱保命要紧”的生存哲学。姚昭无疑是这套哲学的“集大成者”。然而,他的结局血淋淋地证明了:在权力游戏的终极赌桌上,毫无底线地贪婪敛财,以为能保命发家,最终很可能成为新主立威祭旗的最佳牺牲品。这套法则,破产了!

权力生态的癌变缩影:小小的北燕,强敌(北魏、柔然)环伺,如同在狼群中求生。本应上下一心,共御外辱。但内部的腐败却像癌细胞一样疯狂扩散。姚昭,就是其中最恶性、最贪婪的那一颗肿瘤。他的存在和覆灭,都清晰地映照出这个割据政权末日的必然性——堡垒往往最先从内部腐烂崩塌。

更具历史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姚昭人头落地、血染刑场后不久,北魏那位雄才大略的太武帝拓跋焘,正对着北燕的地图运筹帷幄。当他听到姚昭被冯弘干掉的消息时,据说拍案大笑:“冯弘自断臂膀,愚蠢至极!此乃天助我也!”(脑补拓跋焘oS:感谢冯老板替我们清除了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历史的幽默感在此刻显得如此残酷:这位北燕最擅长给北魏制造麻烦的将领,最终竟用自己的项上人头和家族覆灭,替北魏扫清了南进的最大障碍之一!这波“神助攻”,冯弘和姚昭在地下得知,不知作何感想?

刑场上的血迹还没被秋风完全吹干,冯弘就手忙脚乱地开始重组南部防线了。然而,失去了姚昭这个虽然贪但还算知兵的老将(以及他家族那些能打的子弟兵),新提拔的将领面对北魏铁骑的狂飙突进时,防线脆得如同纸糊。短短四年后(436年),北魏大军就势如破竹地攻破了北燕国都和龙(今辽宁朝阳)。仓皇逃亡高句丽的末代燕主冯弘,在颠沛流离的逃亡路上,不知是否会想起刑场上姚昭最后那个眼神?那眼神里或许没有愤怒,只有一片巨大的、荒诞的虚无:贪了一辈子,抢了一辈子,搂了一辈子,最后连本带利,连命带族,都还给了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疯狂时代。早知如此,当初少捞点,多干点正事,会不会不一样?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姚昭的故事,就像一颗裹着糖衣(权力、财富)的毒药,在十六国那片血色弥漫的历史天幕上,划过一道诡异而刺目的弧光。他的佩剑曾为北燕守护疆土,他的双手却一刻不停地掏空着国家的根基;他能洞察战场上的伏兵与陷阱,却始终看不清自己内心欲望那深不见底、足以吞噬一切的深渊。当刑场上姚氏一门的鲜血渗入辽东的黑土地时,这些血珠里浸泡着一个永恒的、令人脊背发凉的历史悖论:在弱肉强食的乱世丛林里,生存与毁灭的界限,究竟在哪里?贪婪的尺度,又在哪里?

那些曾经被姚家巧取豪夺、沾满血泪的珠宝玉器,在北燕灭亡后的兵荒马乱中,最终散落四方。也许某个牧童在河边放牛时,会偶然捡到一枚沾着泥点、依旧温润的玉带钩,觉得花纹别致,便随手系在了自己破旧的腰带上。他蹦蹦跳跳,完全不知道,这件不起眼的小玩意儿,曾经是一个王朝腐败基因的冰冷载体,也曾是一个“饕餮”将军权力巅峰的耀眼象征,最终,更是所有被欲望吞噬的“权力怪兽”们无法逃脱的宿命标记——不是被更凶残的巨兽撕碎吞噬,就是在无止境的自我膨胀中,“砰”地一声,炸成历史的尘埃。历史的故事细节从不重复,但它所揭示的权力、欲望与毁灭的本质循环,却总在换着主角,一遍又一遍地上演。姚昭那场看似烈火烹油的饕餮盛宴,终究不过是通往地狱之路上,一场预热表演罢了。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叹曰:

征南铁甲早封侯,却纵金貂戏玉钩。

何料霜锋裁虎节,血湮辽水断燕舟。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大唐:吃货将军七零位面小军嫂和离后王爷真香了错嫁成婚:总裁的私宠甜妻猎谍太子妃必须骄养肌肉影帝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锦衣御明将军不容易大明第一臣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恶鬼训练营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皇道
经典收藏枌榆草木长我在水浒开了个挂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歃血大明群英传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盛世第一妾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秦时韩公子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帝国联盟万界之我是演员凤霸天下女皇威武贞观第一婿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染谷君的异常
最近更新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大乾风云起苍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北宋第一狠人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铜镜约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寒门状元路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明朝的名义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玉符传奇大周第一婿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水浒之往事随风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