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首页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明朝当国公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崇祯聊天群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调教大宋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邪王追妻抗日之兵魂传说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5章 北燕吏部尚书马弗勤:一个贪官的朋友圈与老板的权衡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序幕:一块神秘的宫门石碑

公元5世纪初的某个清晨,北燕国都龙城(今辽宁朝阳),皇宫大门刚刚开启,侍卫们便发现门前的石碑上,被人连夜刻上了一段新鲜热辣的文字。内容并非歌颂天子英明,而是详细记述了当朝吏部尚书、广宗公马弗勤大人,如何笑纳前朝工匠李训的巨额贿赂,并为其量身定做,安排了一个“方略令”的官职。

这无异于一份贴在中央机关公告栏上的实名举报信,还是石刻版,删都删不掉!一时间,朝野哗然,八卦纷飞。吃瓜群众们兴奋地交头接耳,政敌们则暗中冷笑,准备看一场好戏。

我们的主角,马弗勤马大人,就此以一种不太光彩的方式,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他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并非雄才大略的君主,也不是算无遗策的谋臣,更不是冲锋陷阵的猛将。他,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乱世之中,一个初创政权在理想与现实、法治与人情之间的微妙平衡与无奈抉择。

第一幕:龙城开局——从创业小弟到人事总监

故事要从头说起。时间拨回到公元407年,当时的龙城还属于后燕。那位以荒淫暴虐着称的后燕昭文帝慕容熙,正为他的宠妃苻训英举行一场极其奢华的葬礼。悲剧的是,这位皇帝要求百官痛哭流涕,没有眼泪就要治罪,搞得大臣们一边拼命挤眼泪,一边在心里骂娘。

就在这出荒诞剧达到高潮时,一个关键人物登场了——冯跋。他和他的一群兄弟们,策划了一场惊天政变。他们混入送葬队伍,甚至搞来了一辆运尸车,藏在车下潜入皇宫。时机一到,冯跋从车底钻出,振臂一呼,如同后世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不过场景从大泽乡换成了龙城皇宫,口号可能更接地气:“兄弟们,跟我干,有肉吃!”

这场“龙城起义”的核心团队,据史书记载,共有二十二位功臣。他们就像一家初创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押上全部身家性命,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在这份“二十二罗汉”的名单里,就有我们今天的男主角——马弗勤。

史书对马弗勤的早期事迹着墨不多,我们无法得知他在那场政变中是负责喊口号还是负责撬门。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属于冯跋的“核心班底”,是信得过的自己人。所以,当冯跋成功上位,建立北燕政权,开始“论功行赏,分股份”的时候,马弗勤获得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位——吏部尚书,并封爵广宗公。

这吏部尚书是干嘛的?简单来说,就是中央组织部部长兼人事总监。全国的官员选拔、考核、任免、升降,都归他管。位高权重,堪称“管官的官”,是皇帝之下最具实权的职位之一。在那个门第观念依然残存的年代,一个寒门子弟能坐上这个位置,绝对是逆袭的典范,堪称“北燕职场”的励志传奇。

此时的马弗勤,可谓春风得意。从起义时的“创业小弟”,一跃成为国家“人事总监”,手握无数人的仕途前程。他大概会觉得自己走上了人生巅峰,却不知道,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第二幕:珠宝与官印——李训行贿案的神转折

北燕初建,百废待兴,同时也意味着秩序混乱,有机可乘。这就引出了本案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李训。李训原本是后燕宫廷里的工匠,大概相当于皇家装修队的老师傅。后燕灭亡时,政局一片混乱,李师傅凭借其职业便利和过人的“胆识”,顺手牵羊,窃取了大批宫廷珍宝,成功实现了“财务自由”。

然而,在那个乱世,光有钱没有权,就像小儿抱金于闹市,随时可能被人抢走。李训深谙“权力是最好的护身符”这个道理,他决定“转型”,弄个官当当,把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洗白”。

于是,他盯上了手握人事大权的马弗勤。某日,李训抱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走进了马尚书的办公室。当包裹打开,里面宫廷珍宝的光芒,据说差点闪瞎了马大人的眼。据《十六国春秋》记载,这批赃物的价值惊人,堪比龙城半年的税收。

考验人性的时刻到了。马弗勤的手,想必在官印上摩挲了许久。他可能第一回想的是党纪国法(如果当时有的话),第二回想的是寒窗苦读的艰辛与起义创业的风险,第三回……他的目光可能被珠宝的流光牢牢吸引住了。最终,人性的贪婪战胜了制度的约束(或者说,当时的制度约束力本身就不强)。大笔一挥,李训就从一名在逃的“皇家盗贼”,摇身一变,成了北燕的“方略令”(一个具体职能不详,但肯定是政府编制的官职)。

这个操作,后来被史官冷静地浓缩成一句话:“弗勤受其赂,立为方略令。”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不过是历史长河中无数起权钱交易中不起眼的一桩。但有意思的转折来了——这事被人捅出去了!而且是以一种极其戏剧化的方式:有人将此事详细刻在了宫门的石碑上。这相当于今天的“微博热搜第一”,加上“今日头条”推送,还是官方地段实名举报,想压都压不住。

当时的宰相,是冯跋的弟弟冯素弗。这位皇弟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主,得知此事后,据说气得拍碎了好几张案几(心疼当时的家具)。他立刻找到哥哥冯跋,义正词严地进言:“大哥!这事儿要不严肃处理,咱们这朝廷不成土匪分赃窝点了?以后谁还跟咱们讲规矩?”

压力给到了皇帝冯跋这边。一边是铁证如山的腐败行为,一边是自己创业的老兄弟;一边是朝廷法度,一边是团队人情。怎么判?

冯跋的处置方案,堪称帝王级平衡术的经典案例,值得后世管理者反复揣摩。

对行贿者李训——斩立决! 所有行贿的珠宝,全部充公,归入国库。这一招,既彰显了打击不法行为的决心,又充实了刚刚建立的、可能还比较空虚的国库,可谓一石二鸟。

对受贿者马弗勤——批评教育,继续留用! 冯跋亲自出面为马弗勤开脱。他在朝会上发表了一番高论,大意是:各位爱卿啊,咱们国家刚刚创立,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大业草创,彝伦未叙”)。马爱卿呢,是寒门出身,从小日子过得苦,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所以一时糊涂,犯了点“君子之志”上的错误。我们要理解,要给他改正的机会。

对舆论和制度——借题发挥,整肃风气! 冯跋借着这个案子,大力整顿官场风气,严令禁止贿赂行为。史书记载,效果居然出奇的好,“请赇路绝”,意思是行贿受贿的门路被彻底堵死了。

这个判决,现代人看来可能有点“双标”,甚至有点“魔幻”。杀鸡儆猴,杀的是行贿的“鸡”,饶了受贿的“猴”。但深入分析,冯跋有其深意:李训是前朝余孽,无足轻重,杀了既能平民愤又能立威;马弗勤是创业兄弟,核心团队,杀了会寒了老臣们的心,动摇统治根基。用现代管理学术语来说,这叫“保护核心骨干,牺牲外部合作方以维护组织稳定”。

冯跋那番“寒门子弟难守节”的论调,也被网友戏称为“五世纪最硬核的职场pUA”——你看,不是我不想严办,是你自己出身不好,境界不够,我得包容你。既做了人情,又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第三幕:生存密码——在创业公司的腥风血雨中稳坐钓鱼台

如果我们把北燕政权看作一家刚刚完成天使轮融资的“创业公司”,那么其内部的权力斗争,绝对比任何商战片都精彩。冯跋的团队,并非铁板一块。在巩固权力的过程中,他清洗了不少当年的“联合创始人”。

比如,同样是“二十二功臣”之一的孙护,因为他的三个弟弟都被封了县公,势力太大,引起了冯跋的猜忌,最终被赐死。另一位功臣务银提,仅仅因为抱怨自己的封地太偏远,就被冯跋找借口杀掉。可以说,北燕初期的朝堂,弥漫着一股“兔死狗烹”的肃杀之气。

然而,我们的马弗勤马大人,在经历了如此严重的行贿丑闻之后,居然安然无恙。他不仅没有在后续的政治清洗中倒下,反而似乎稳坐钓鱼台,继续做他的吏部尚书。这就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生存智慧”了。

分析下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站队绝对正确,忠诚毋庸置疑: 从起义时开始,马弗勤就是冯跋的坚定拥护者。在后续的所有政治风波中,他都紧紧跟随冯跋的脚步,从未表现出二心。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能力固然重要,但忠诚永远是第一位的。一个有瑕疵的忠臣,远比一个完美的墙头草要好用。

业务能力过硬,岗位不可或缺: 吏部尚书这个位置,需要熟悉政务,懂得平衡各方势力。马弗勤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坐这么久,说明他的业务能力是得到冯跋认可的。乱世之中,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需要专业人才,找一个能干活的心腹并不容易。

“污点”有时也是“护身符”: 一个有过受贿案底的干部,他的把柄牢牢攥在皇帝手里,反而让皇帝更加放心。因为这样的人,皇帝随时可以翻旧账收拾他,所以他只能更加死心塌地地效忠,不敢有非分之想。这就像《水浒传》里,宋江要想让朝廷降将死心塌地,往往要先让他们去干点“脏活”,大家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关系才稳固。

对比同时期其他政权的清官能臣,如北魏的崔浩,最终因功高震主而被杀,马弗勤这种“有缺陷的实用主义者”,反而在乱世中活得更加长久。他的存在,就像现代公司里那个业务能力超强但有点贪小便宜的总监,老板虽然时常头疼,但考虑到他手里的客户资源和项目推进能力,也只能一边骂一边给他涨薪。

第四幕:历史的哈哈镜——从马弗勤案看北燕制度困境

冯跋对马弗勤的“原谅三连”,表面上看起来是徇私枉法,但实际上深刻暴露了北燕这个初创政权面临的现实困境。

人才荒: 当时中国北方,北魏日益强大,高门士族和精英人才多倾向于投奔更具实力的北魏。北燕偏安一隅,在人才市场上竞争力不足,不得不大量任用寒门士子和本土豪强。马弗勤作为早期合伙人,属于“稀缺人才”,处理他成本太高。

制度虚: 当时北魏已经开始系统性地推行《魏律》,而北燕作为一个在动荡中建立的政权,其法律制度、监察体系都极不完善。很多时候,“领导批示”和“内部规定”代替了成文法,这就给“人治”留下了巨大空间。

维稳贵: 政权初建,人心未附。如果因为一个受贿案就处死核心功臣,很容易让其他老臣人人自危,甚至可能引发团队崩盘。相比之下,杀掉一个无足轻重的行贿者李训,既能整肃风气,又能安抚团队,成本最低,效益最高。

更有趣的是,这种看似“和稀泥”的处理方式,竟然取得了“请赇路绝”的良好效果。

杀李训的震慑效应: 向所有潜在的行贿者发出了明确信号——行贿风险极高,可能钱花了,官没当成,命还丢了。从此没人敢再走行贿路线,断了受贿的源头。

马弗勤的“活体广告”效应: 马弗勤本人经历了这场风波,想必也吓出一身冷汗,此后定然夹起尾巴做人,不敢再轻易伸手。他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在官场中时刻警示着同僚。

借机推进制度建设: 冯素弗等正直大臣,很可能借此机会推动建立了一些反腐机制,加强了监察力度。

这就像一个现代互联网公司,虽然cto用了盗版软件开发产品被曝光,但公司没有开除cto,而是借此机会全面采购正版软件,建立严格的It管理制度,反而一举解决了公司的知识产权合规问题。

第五幕:现代启示录

第一课:管理者对犯下非原则性错误的核心技术骨干的处理方式

冯跋的“戴罪立功”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权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于核心的技术骨干或业务大佬,当其犯下非原则性错误(甚至有些触及原则但未造成不可逆损失)时,是“挥泪斩马谡”还是“给机会改造”,永远是一个难题。有时,学冯跋,保护骨干,但通过严厉处罚关联方(如不合格的供应商)并借此完善公司制度,可能比简单开除更能维护组织的整体利益和稳定。当然,这需要极高的管理智慧和权威,且绝不能滥用。

第二课:给职场人的警醒

马弗勤若活在当代,大概率会是那种朋友圈里晒加班、晒努力,但私下里却忍不住收点购物卡、接受点超规格接待的“戏精”干部。但在大数据和全民监督的时代,他的事迹恐怕撑不过三集就会成为反腐纪录片里的典型素材。某地产公司高管,模仿马弗勤“只收礼不办事”的套路,结果被行贿者在知乎上写了万言举报信,细节详实,证据链清晰,结局比李训还要惨淡。这说明,时代的进步,就是监督渠道的拓宽和腐败成本的无限提高。

第三课:制度设计的幽默思考

北燕后来似乎也意识到光靠“杀鸡儆猴”不行,史书记载其曾推行“令百官互查”之类的措施,这堪称古代版的“官员财产公示”和“同事互评”。可惜,随着北燕在436年被北魏所灭,这项制度创新和其他许多东西一样,湮灭在历史尘埃中。这告诉我们,没有持续稳定的政权和法治环境,再好的内部管理创新也可能昙花一现。

尾声:青史留名的一粒尘埃

马弗勤,这个名字在《晋书》、《资治通鉴》等煌煌史册中,仅仅闪现了寥寥数次。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隐匿于历史的帷幕之后。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或奸雄,他更像是一粒普通的尘埃,却在不经意间,飘落于历史的天平上,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那个时代权力、人情与法理之间的微妙重量。

他既非《人民的名义》里祁同伟那样彻底堕落的悲剧,也非海瑞般刚正不阿的典范。他是一个在乱世官场中努力生存的“现实主义者”,有功劳,有能力,但也有无法克服的人性弱点。他的幸运在于,他遇到了一个更需要“稳定”而不是“纯粹”的老板。

当我们在一千六百年后,以轻松诙谐的笔调调侃他的事迹时,或许也不应忘记那些坚持在宫门石碑上刻字揭发的“匿名举报者”。正是这些不畏强权、追求公正的微小力量,推动了历史的透明与进步。再微弱的监督之光,也能照亮黑暗的角落,让后世的历史,留下不一样的、更接近真实的印记。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叹曰:

金碗初开聚腐萤,乌纱价列簿如屏。

龙城忽作崩雷夜,青史谁悬照胆冰?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甜宠贴身辣妻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锦衣御明小鲜肉从军记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我家娘子在修仙恶鬼训练营妖妃其实是药引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太子妃必须骄养快穿:总裁攻略手册纯情校医雷裂苍穹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糜汉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
经典收藏南唐晚来风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大宋祖王爷凤霸天下女皇威武大宋说书人生子当如孙仲谋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大明,我以族谱变法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朱门华章录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隋唐八卦史【精华版】大宋第一太子我在古代逃荒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最近更新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大唐躺平王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寒门状元路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冰临谷唐代秘史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史上最强县令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历史中的酒馆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真理铁拳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大明辽国公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云起惊鸿客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