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首页 >> 白话三国志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风入邺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那些年西游的兄弟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唐:吃货将军将军好凶猛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糜汉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 白话三国志全文阅读 - 白话三国志txt下载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章 董刘马陈董吕传(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董允,字休昭,是掌军中郎将董和的儿子。

刘备立太子的时候,董允被选做太子舍人,后来又改任洗马。后主刘禅即位后,他升任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准备北伐,驻军汉中,担心后主年纪轻,分不清是非好坏,又知道董允为人公正坦诚,就想把宫廷里的事务交给董允负责。诸葛亮还上奏说:“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都是先帝精心挑选出来留给陛下的。至于权衡事务、提出有益建议、进献忠言,这都是他们的职责。我认为宫廷里的事,不管大小,都该跟他们商量,这样一定能弥补疏漏,有不少好处。要是没听到能发扬德行的话,就治董允等人的罪,来惩戒他们的怠慢。”

没多久,诸葛亮请费祎做参军,董允则升任侍中,兼任虎贲中郎将,统领宫中的警卫亲兵。郭攸之性格向来温和顺从,其实就是个凑数的。(《楚国先贤传》说:郭攸之是南阳人,当时因为才能和功业出了名。)所以向君主进言、采纳合理建议的事,全由董允负责。

董允处理事务很注重防范约束,在纠正君主过失、补救朝政缺陷方面做得很到位。后主曾经想挑选美女充实后宫,董允认为古代天子的后妃数量不超过十二个,现在宫里的嫔妃已经够数了,不该再增加,始终坚持不答应。后主因此越来越敬畏他。

尚书令蒋琬兼任益州刺史时,上奏请求把职位让给费祎和董允,还上表说:“董允在宫中侍奉多年,辅佐王室有功,应该赏赐爵位和土地来表彰他的功劳。” 董允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后主渐渐长大,宠爱宦官黄皓。黄皓会献殷勤,又乖巧狡猾,想往上爬。董允常常对上严肃地纠正后主的过失,对下多次斥责黄皓。黄皓害怕董允,不敢做坏事。直到董允去世,黄皓的职位都没超过黄门丞。

有一次,董允和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人约好出去游玩宴饮,车马都已准备妥当,可郎中襄阳人董恢来拜访董允。董恢年纪轻、官位低,见董允为了自己停下出门的脚步,犹豫着想离开,董允不答应,说:“我本来出去,就是想和好朋友游玩聊天,现在您屈尊来访,正该好好聊聊积攒的想法,要是丢下您去赴宴,不合适啊。” 于是下令卸下驾车的马,费祎等人也停下行程不去了。他坚守正道、礼待地位低的人,大多像这样。(《襄阳记》说:董恢,字休绪,襄阳人。进入蜀地后,以宣信中郎的身份做费祎的副手出使吴国。孙权曾经大醉后问费祎:“杨仪、魏延就是些村夫小人,虽然对当前事务有过些微薄功劳,可既然任用了他们,形势上就不能轻视。要是哪天诸葛亮不在了,他们肯定会作乱。你们这些人糊里糊涂,竟然不知道防备,这难道是为子孙后代考虑吗?” 费祎惊讶地四处张望,没法立刻回答。董恢给费祎使眼色说:“可以赶紧说杨仪、魏延不和是因为私人恩怨,却没有黥布、韩信那种难以驾驭的心思。现在正要扫除强敌,统一天下,功业要靠人才成就,事业因人才兴旺,要是放着他们不用,防备他们以后作乱,就像怕有风浪就先把船桨扔了,不是长久之计啊。” 孙权听了大笑,很开心。诸葛亮听说后,认为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董恢回来不到三天,就被征召为丞相府属官,后来升任巴郡太守。裴松之按:《汉晋春秋》也记载了这话,没说是董恢教的,措辞也稍有不同,这两本书都出自习氏却这样不一样。本传里说董恢 “年少官微”,要是已经做了丞相府属官,又出任巴郡太守,官位就不算低了。因此怀疑习氏的话不太准确。)

延熙六年,董允加官辅国将军。延熙七年,以侍中身份代理尚书令,做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董允去世。(《华阳国志》说:当时蜀国人把诸葛亮、蒋琬、费祎和董允称为四相,也叫四英。)

陈祗接替董允做侍中,和黄皓互相勾结,黄皓这才开始参与朝政。陈祗死后,黄皓从黄门令升任中常侍、奉车都尉,操纵大权,最终导致国家灭亡。蜀国人没有不怀念董允的。等到邓艾到了蜀地,听说黄皓奸诈阴险,把他抓起来关了,准备杀他,可黄皓用重金贿赂邓艾身边的人,才得以幸免。

陈祗,字奉宗,汝南人,是许靖哥哥的外孙。他从小成了孤儿,在许靖家长大。二十岁左右出了名,逐渐升到选曹郎,为人庄重,有威严的仪表,还会不少技艺,懂得些占卜方术。费祎很看重他,所以破格让他接替董允在宫中任职。吕乂死后,陈祗又以侍中身份代理尚书令,加官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然官位在陈祗之上,可常常率领军队在外,很少参与朝政。陈祗对上迎合后主的心意,对下勾结宦官,很受信任宠爱,权力比姜维还大。

景耀元年,陈祗去世,后主特别悲痛,说起他就流泪,还下诏书说:“陈祗担任官职十二年,温和善良又守规矩,办事干练严肃有条理,待人平和讲道义,对万物有益,各项事业都处理得很出色。他寿命不长,我很哀悼。活着时有好名声,死后就该加美好的谥号,谥为忠侯。” 还赏赐他的儿子陈粲关内侯的爵位,提拔次子陈裕为黄门侍郎。

自从陈祗受宠后,后主越来越怨恨董允,觉得董允轻视自己,这都是因为陈祗讨好后主,黄皓又不断挑拨离间的缘故。董允的孙子董宏,在晋朝做巴西太守。(裴松之认为:陈群的儿子陈泰,陆逊的儿子陆抗,传记都把儿子附在父亲后面,不另外写姓氏,还有王肃、杜恕、张承、顾劭这些人,都是这样,只有董允不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是因为董允名声地位高,事迹超过父亲吧?夏侯玄、陈表都有出众的才华,却也像陈泰他们那样附在父亲传后,《魏书》把这卷总名叫《诸夏侯曹传》,所以不再另外加以评论。陈武和陈表都做到偏将军,因为官位差不多,所以也附在一起。)

吕乂,字季阳,南阳人。他的父亲吕常,当年送老将军刘焉进蜀地,正赶上天下大乱,道路阻断,再也没能回中原。吕乂从小没了爹娘,就喜欢读书弹琴。

刘备平定益州后,设了个盐府校尉,专门管盐铁买卖赚钱。后来校尉王连请吕乂和南阳人杜祺、南乡人刘干等人,一起当典曹都尉,负责具体事务。吕乂后来升为新都、绵竹县令,这地方的百姓打心眼儿里念他好,说他是全益州各县令里最拔尖的。

后来吕乂调任巴西太守。丞相诸葛亮年年出兵打仗,向各郡调兵,大多郡县都凑不齐人,吕乂却招募了五千士兵送到诸葛亮军营。他还耐心安抚士兵,严格管理,没一个人逃跑。之后他又转任汉中太守,还兼着督农的活儿,专门负责给军队供应粮草。

诸葛亮去世后,吕乂一步步升到广汉、蜀郡太守。蜀郡是大都会,人口密密麻麻,而且诸葛亮死后,不少士兵逃跑,还互相冒名顶替,耍的花样层出不穷。吕乂一到任就立了规矩防着这些事,又开诚布公地劝导百姓,几年下来,有一万多漏网的、逃跑的人主动站出来登记。

后来吕乂进朝廷当尚书,接替董允做尚书令。他处理公务从不拖延,门口也没排队等着的客人。吕乂在朝廷内外都任过职,自己过日子特别俭省,为人谦和安静,不爱说话,处理政务简单不繁琐,被称为清廉能干。但他执法太严,喜欢用那些只会写公文的俗吏,所以当了大官后,名声反倒不如在郡县时响亮了。延熙十四年,吕乂去世。他的儿子吕辰,景耀年间当成都令;吕辰的弟弟吕雅,做谒者。吕雅为人清正严厉,有文才,写了十五篇《格论》。

杜祺后来当过郡守、监军、大将军司马,刘干官做到巴西太守,都和吕乂关系要好,在当时也有点名气。但论起俭朴守法,都比不上吕乂。

评论说:董和像《诗经》里那只洁白的羔羊,坚守本分;刘巴一身清白高尚的气节;马良忠诚老实,称得上优秀人才;陈震忠心耿耿,越老越坚定;董允纠正君主过失,正义都写在脸上 —— 这些都是蜀国的好臣子。吕乂在郡县当官时名声响亮,到了朝廷反而口碑下降,也算得上是黄霸、薛宣那样的人物,有长处也有短板。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白话三国志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小鲜肉从军记和离后王爷真香了颜语最新小说先缅北后樱花,我在全球搞事情我靠穿书拯救世界甜宠贴身辣妻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神权之上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我家娘子在修仙太子妃必须骄养英雄联盟:我的时代三国:东归志!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恶鬼训练营奶爸搬运工旧金山往事大清之祸害原配宝典
经典收藏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帝国联盟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秦有锐士我在古代逃荒万界之我是演员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终极潜伏秦时韩公子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人在三国也修真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春秋发明家大明,我以族谱变法骑砍三国之御寇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
最近更新铜镜约三藏还俗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铁骑红颜:大秦霸业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穿越古代异界争霸唐代秘史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笔架叉将军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 白话三国志txt下载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 白话三国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