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霄

竹晴园

首页 >> 逸霄 >> 逸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后,我靠超市喜提躺平人生灾荒年!我成了嗷嗷待哺的小奶崽重生之不被书写的人生Hello,小甜心(后来偏偏喜欢你绑定系统只为重回世界梦境新生恋上冷艳女上司斗破之从微末到斗帝快穿:病娇反派别害怕异世界英雄传说
逸霄 竹晴园 - 逸霄全文阅读 - 逸霄txt下载 - 逸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491集:非遗保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糖衣之下,保障之上

老周的手在接触到熬糖锅的瞬间顿了一下,不是因为滚油般的温度——四十年来,他的手掌早已练就对糖液火候的精准感知——而是因为手腕处突然传来的刺痛。那痛感像极了去年冬天在雪地里摔断桡骨时的余悸,让他下意识地缩回手,半锅刚熬到琥珀色的糖液顿时失去了掌控,在锅底微微晃动。

“师父!”徒弟小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还拿着刚清洗好的糖龙模具,“您没事吧?要不要歇会儿?”

老周摇摇头,重新握住长柄木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是糖龙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手里这套光绪年间传下来的紫铜熬糖锅,比小林的岁数还大两倍。去年冬天为了赶制非遗申报用的“百子龙灯”糖雕,他在结冰的作坊门口摔了一跤,不仅错过了申报材料录制,还花了近万元医药费。更让他心疼的是,那套伴随他三十年的牛角塑龙刀,在摔倒时磕在门槛上,刀刃崩了个小豁口,找遍全城的老木匠,都没人能修复那老牛角的弧度。

“没事,老毛病了。”老周把糖液重新搅匀,目光落在作坊墙角的铁皮柜上。柜子里锁着他视若珍宝的“传家宝”:除了紫铜锅和牛角刀,还有民国时期的糖画模板、父亲传下来的竹制晾糖架,每一件都带着岁月的包浆,也藏着他的顾虑——万一哪天自己再出点意外,这些宝贝要是损坏了,糖龙技艺到他这代,怕是要断了根。

这样的担忧,不止老周一个。

三天后,双生谷糖龙传承基地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十来位传承人围坐在长桌旁,面前摆着各自带来的“宝贝”:有老吴的祖传糖料配方本,纸页都已泛黄发脆;有陈姐的手工糖筛,竹编的网眼早已磨得发亮;还有年轻传承人阿杰的3d打印糖龙模具,虽然是新物件,却是他花了半年工资定制的。

“上周我去邻县做展演,路上遇到追尾,后备箱里的熬糖炉直接撞变形了,修了两千多。”老吴把烟蒂摁灭在烟灰缸里,语气里满是无奈,“这要是哪天我人出事了,家里老婆孩子连生活费都成问题,还谈什么传承?”

“我那本配方本,上次孙子打翻了水杯,我差点没吓死。”陈姐摩挲着配方本的封皮,眼眶有些发红,“这上面记的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秘方,要是真毁了,我都没脸见祖宗。”

坐在主位的李馆长听着大家的吐槽,眉头越皱越紧。自从糖龙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后,基地虽然争取到了一些扶持资金,但大多用在展馆建设和教学上,传承人个人的保障问题,一直是个盲区。上个月他去参加非遗保护论坛,听同行说起某剪纸传承人因突发脑溢血,不仅花光了积蓄,还让即将成型的剪纸作品成了半成品。这件事让他心里一直打鼓,总想着得为糖龙传承人们做些什么。

“各位,”李馆长清了清嗓子,把手里的一份文件推到桌子中间,“我这次去市里开会,跟保险公司的人聊了聊,他们说可以为咱们非遗传承人定制专属保险。”

“保险?”阿杰率先抬起头,他去年刚买了重疾险,知道保险的用处,但从没听说过专门给非遗传承人做的,“是跟咱们平时买的那种一样吗?”

“不一样。”李馆长翻开文件,指着上面的条款,“这份‘非遗传承保险’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给传承人本人的意外保障,不管是在作坊里受伤,还是外出展演出事,都能报销医药费,要是严重到没法工作,还能拿到误工费;另一部分是给咱们手里的珍贵工具投保,不管是摔坏了、丢了,还是遇到火灾、水灾,都能获得赔偿,还能找专业机构修复。”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都带着一丝怀疑。老周拿起文件,手指在“工具投保”那一行反复摩挲,他想起自己那把崩了口的牛角刀,要是早有这保险,是不是就能找到更好的修复师傅了?

“李馆长,这保险得花多少钱啊?”老吴最关心费用,“咱们这些做糖龙的,赚的都是辛苦钱,要是保费太高,怕是承担不起。”

“这点大家放心。”李馆长笑着说,“我跟保险公司谈了,他们考虑到咱们是非遗项目,给了很大的优惠,个人部分政府还能补贴一半,工具投保的费用也按物件的价值分级,像老周的紫铜锅,一年保费也就两百多块。”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热闹起来。陈姐拉着李馆长的胳膊,追问配方本能不能投保;阿杰则关心他的3d打印模具算不算“珍贵工具”;老周没说话,却悄悄把文件揣进了口袋,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一周后,保险公司的客户经理张薇带着合同和评估工具来到传承基地。她刚踏进院子,就被空气中飘着的焦糖香裹住——不远处的作坊里,有人正在熬糖,甜香里混着一丝炭火的暖意,让她原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李馆长带着张薇先去了老周的作坊。推开门,就看见老周正弯腰给紫铜锅加热,阳光透过木窗棂,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洒下一层柔光。听到动静,老周直起身,看到张薇手里的合同袋,眼神亮了亮,却还是先把木勺轻轻放在锅沿上,生怕溅出的糖液烫到人。

“周师傅,我今天来,是想跟您详细说说‘非遗传承保险’的细则,顺便给您的工具做个初步评估。”张薇递过一份彩印的条款解读,上面用红笔标出了重点,“您看,像您这紫铜锅,属于‘历史传承工具’,估值会参考它的年代、工艺和保存状况,保费按估值的0.5%算,要是后续需要修复,保险公司还能对接非遗修复机构,费用报销比例能到80%。”

老周接过解读册,手指在“修复报销”那栏停了很久,突然抬头问:“我那把牛角刀,崩了个豁口,要是投保了,能找师傅修好吗?”

张薇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当然可以。我们已经和省文物修复中心的老师傅合作了,他们对传统工具修复很有经验,您要是同意,咱们今天就能登记刀具信息,后续我帮您预约修复时间。”

老周没再说话,转身从铁皮柜里拿出牛角刀。刀身泛着温润的浅棕色,豁口处的纹路有些凌乱,像是一道愈合不了的伤疤。张薇接过刀,小心地放在评估箱里的软布上,拿出卡尺量尺寸,又用相机从不同角度拍照,动作轻得像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

“周师傅,您这把刀的工艺很精细,牛角的质地也紧实,修复后应该能恢复九成以上的使用功能。”张薇一边记录信息,一边说,“后续修复的时候,您要是想在场看着,我也能帮您协调。”

老周点点头,眼眶微微发热。他原本以为这把刀就这么废了,没想到还能有修复的机会。他走到桌边,拿起笔,在投保合同的“投保人”栏里,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名字,字迹虽然有些颤抖,却格外用力。

签完老周的合同,张薇又跟着李馆长去了陈姐家。陈姐的配方本用蓝布包着,打开的时候,纸页发出“沙沙”的脆响,像是随时会碎掉。张薇拿出专业的纸张检测仪,对着配方本照了照,眉头轻轻皱了起来。

“陈姐,您这配方本的纸张是民国时期的宣纸,纤维已经很脆弱了,而且之前沾过水,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估值可能会受影响。”张薇尽量放缓语气,“不过您别担心,我们可以先给配方本做个防潮防虫的预处理,再投保‘文物级纸质档案险’,后续要是需要修复字迹,也能找专业的古籍修复师。”

陈姐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把配方本紧紧抱在怀里:“这可是我爹传下来的,里面记着‘桂花糖龙’的老方子,现在市面上根本没人会做,怎么就估值低了?”

张薇连忙解释:“陈姐,估值低不代表方子不值钱,是因为纸张保存状况影响了物件本身的完整性。但我们可以给配方做数字化存档,再加上保险保障,这样既能保护原件,又能让方子传下去,您说是不是?”

李馆长也在一旁帮腔:“张经理说得对,上次我去省图书馆,看到他们把古籍都做成了数字版,既不影响研究,还能防止原件损坏,咱们的配方本也能这么办。”

陈姐沉默了一会儿,低头摸了摸配方本上的蓝布封面,那是她出嫁时母亲缝的,上面还绣着一朵小小的糖花。她抬头看着张薇:“那数字化存档的时候,能让我儿子也来看看吗?他在外地读大学,总说想了解家里的手艺。”

“当然可以!”张薇立刻答应,“我们可以安排专业的摄影师上门拍摄,还能给您儿子发电子版,要是他想学习配方,我们也能帮着对接传承基地的教学课程。”

陈姐这才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把配方本交给张薇,像是交出了自己的心头肉。张薇接过配方本,用提前准备好的无酸纸包裹起来,放进特制的档案盒里,轻声说:“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保护好它。”

接下来的几天,张薇跑遍了双生谷的十几家作坊,遇到的问题远比想象中多:老吴担心熬糖炉的折旧率影响理赔,阿杰纠结3d打印模具算不算“传统工具”,还有几位年轻传承人觉得保费太贵,想再等等看。张薇耐心地一一解答,有时候为了一个估值问题,要跟公司的评估部门反复沟通,直到传承人满意为止。

半个月后的一个清晨,张薇刚到公司,就接到了老周的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带着急慌:“张经理,不好了!我的紫铜锅被人撞了!”

张薇心里一紧,赶紧问清地址,抓起公文包就往老周的作坊赶。到了地方,就看见老周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块碎铜片,脸色发白——紫铜锅的锅底被一辆送货的三轮车撞出了一个大洞,糖液洒了一地,在地上结成了一层硬硬的糖壳。

“怎么回事啊?”张薇蹲下来,看着变形的锅底,心里也跟着揪紧。

“送货的小伙子没看清路,直接撞进了作坊,锅就成这样了。”老周的声音带着哽咽,“这锅传了五代人,从来没出过这么大的事,要是修不好,我怎么对得起祖宗啊?”

张薇赶紧拿出手机,对着锅底拍了照片,又联系了公司的理赔部门,说明情况:“周师傅,您别着急,咱们已经投保了,现在我就帮您申请理赔,评估完之后,要么找师傅修复,要么根据估值赔偿,肯定不会让您吃亏的。”

她一边安抚老周,一边帮着清理地上的糖液。小林也赶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块布,默默地帮着擦锅身上的污渍。老周看着张薇忙碌的身影,心里的慌乱渐渐平复下来——要是以前,遇到这种事,他只能自己认栽,现在有了保险,终于有人能帮他一把了。

三天后,理赔评估结果出来了:紫铜锅的修复难度较大,但可以找非遗铜器修复师进行补铜和加固,修复费用由保险公司全额承担,修复期间,还能给老周补贴一台临时熬糖锅,保证他的作坊能正常运转。

老周拿着评估报告,激动得手都在抖。他拉着张薇的手,不停地说:“谢谢你,张经理,要是没有这保险,我这作坊怕是要停了,这手艺也没法传下去了。”

张薇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能帮着你们保护手艺,我们也觉得很有意义。”

修复紫铜锅的那天,老周特意请了假,守在修复师的工作室里。看着修复师一点点把铜片补在锅底,再用特殊的工具打磨光滑,老周的眼睛一直盯着锅身,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修复师笑着说:“老周,你这锅是好东西,材质纯,工艺也精,修复后再用几十年没问题。”

老周咧开嘴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极了糖龙身上的鳞片。

紫铜锅修好的那天,双生谷的传承人们都来老周的作坊看热闹。老吴摸着修复好的锅底,感慨地说:“还是张经理靠谱,我也赶紧把我的熬糖炉投保了,省得以后出问题心慌。”

阿杰也说:“我之前还纠结3d打印模具的事,现在想通了,不管是老工具还是新工具,只要能传手艺,都该保护好,我这就去找张经理签合同。”

张薇看着热闹的场面,心里暖暖的。她想起刚接手这个项目时,同事还劝她:“非遗传承保险没什么利润,还麻烦,别太较真。”但现在她明白了,这份保险保护的不只是工具和人,更是一代代人坚守的手艺,是流淌在骨子里的文化根脉。

又过了一个月,传承基地举办了一场“糖龙文化节”,老周带着修复好的紫铜锅,熬了一锅最正宗的琥珀糖液,现场制作了一条两米长的“祥龙献瑞”糖雕。阳光照在糖龙身上,泛着晶莹的光泽,引来不少游客拍照。

张薇也来了,她站在人群里,看着老周专注的神情,看着小林在一旁认真学习,看着陈姐拿着数字化的配方本,给游客讲解“桂花糖龙”的故事,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成就感——她做的不只是一份保险,更是在为这些古老的手艺,撑起一把“保护伞”,让它们能在时光的风雨里,继续绽放光芒。

文化节快结束的时候,老周把张薇拉到身边,递给她一块小小的糖龙,那是用新熬的糖液做的,龙身上还刻着一个“保”字。

“张经理,谢谢你,这糖龙你拿着,甜个嘴。”老周笑着说,“以后咱们的手艺有保障了,我要把这手艺好好传给小林,让它一直传下去。”

张薇接过糖龙,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心里也跟着甜了起来。她看着眼前的老周,看着远处热闹的人群,突然明白:糖衣之下,是传承人的匠心坚守;保障之上,是文化的生生不息。而她,愿意一直做那个守护这份甜蜜与坚守的人,让更多的非遗技艺,能在时光里,甜甜蜜蜜,长长久久。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逸霄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世之尊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二次元日常物语七零位面小军嫂和离后王爷真香了嫚嫚长途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我成了六零后仙农宗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大唐:吃货将军肌肉影帝小鲜肉从军记悍明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诸天无限基地
经典收藏遇缩小版自己兵王发现被去父留子在生存游戏里卷生卷死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逆天改命了一人:闪闪果实赏你们一人一下与僧同行现实世界走出的宗师星星总会来护我闺蜜同嫁被抄家?空间在手啥都有我们不是冬日限定重生在死前一小时危险生物收容所禁止宿主当渣男后,炮灰被宠上天甄嬛传之千万面华夏大宗师救命!算的太准,被全球首富盯上了嫁给万年老妖,想短命都不行玄学千金算命太猛,借渣男命用用人在港综,一路狂飙全能门将哇,老祖宗看我刷视频全都惊呆了
最近更新团宠镇不住:爸爸,我要吃糖恶毒师姐被嫌后,全宗门火葬场重生七零:赖嫁相亲男小叔我来自东零雨其蒙1金漆令快穿:团宠大佬掉马甲了季少,劝你从了我回京认亲被嫌,听劝换爹后成团宠病从梦中惊坐起,反派竟是我自己玄学大佬:别拦我,这钱让我赔!陆逢时万人迷娇又媚,勾得儿郎们心尖颤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灵魂互换之别样人生快穿:反派男神超苏甜嫡女会读心?改嫁皇叔渣男悔断肠孕妻住进门?我退位你随意!京夜娇宠领证爽约?我转嫁你哥哭什么三国:小乔,把你姐叫进来
逸霄 竹晴园 - 逸霄txt下载 - 逸霄最新章节 - 逸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