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首页 >> 二战那些事儿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女帝太监最风流大夏第一皇子运朝:开局赐婚,被封闲散王爷风入邺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神话版三国去大明扶贫明末:乱世崛起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 二战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二战那些事儿txt下载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6章 复仇的枷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一回咱们说到,纳粹德国的三个小弟——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芬兰——在1944年是如何花样百出地临阵倒戈的。

罗马尼亚,是个“完美主义者”。人家通过一场干净利落的宫廷政变,配合前线苏军的雷霆一击,时机抓得妙到巅毫,成功跳船,还顺手把德国老大的油管给拔了,堪称技术流的典范。

保加利亚,则像个“喜剧演员”。它在两大阵营间反复横跳,想玩中立,结果被苏联老大强行“收编”,最后还闹出了“同时对全世界宣战”的政治笑话,过程荒诞,但好歹是保住了小命。

芬兰,是个“硬骨头”。它没搞什么政治花样,硬是在战场上跟苏联红军死磕,打出了一场“防御性的胜利”,虽然代价惨重,但最终凭实力为自己赢得了谈判的资格,保住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这三位,虽然过程各不相同,结局有好有坏,但总归是跳下了轴心国这条正在沉没的贼船。然而,今天咱们要讲的这位主角——匈牙利,它的故事,就远没有那么“幸运”了。

在所有试图倒戈的仆从国里,匈牙利的结局可以说是最惨的一个。它既没有罗马尼亚的果断,也没有保加利亚的“好运”,更没有芬兰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顽强。它的犹豫、它的天真、它的历史包袱,最终让它付出了一场国家毁灭、首都变焦土的血腥代价。

要理解匈牙利为什么这么惨,咱们得把时钟拨得更远一点,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20年。

1920年,战败的匈牙利被迫签署了《特里亚农条约》。这个条约对匈牙利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国家级别的“凌迟处死”。

国土被肢解: 匈牙利失去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土,国土面积从奥匈帝国时期的一块大蛋糕,被砍得只剩下一小块面包心。

同胞被抛弃: 超过三百万的匈牙利族人,一夜之间发现自己成了外国人。他们明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一觉醒来,自己家乡的土地被划给了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自己成了别国境内的少数民族。

这种深刻的国家屈辱感和收复失地的渴望,像一把刀,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匈牙利人的灵魂上。这就是所谓的“特里亚农创伤”。从那天起,匈牙利几乎所有的政治活动,都围绕着一个终极目标:修正条约,收复失地!

这种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就像一堆干柴,只需要一个火星,就能熊熊燃烧。而这个火星,很快就从德国出现了。

在这段时期,统治匈牙利的是一位名叫霍尔蒂·米克洛什的海军上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一位典型的旧时代欧洲贵族。他曾经是奥匈帝国海军的总司令,打过胜仗,当过英雄,甚至还给奥匈帝国的老皇帝当过副官。他为人保守,脑子里装的全是19世纪贵族那套关于“荣誉”、“尊严”和“体面”的准则。

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位穿着笔挺的旧式军服、举止优雅、谈吐得体的老派绅士。而他将要面对的“合作伙伴”——希特勒,在他眼里,就是个从街头冒出来的、举止粗鲁、满嘴狂言的“下等人”。霍尔蒂从骨子里是瞧不起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的。

但是,在30年代的欧洲,只有希特勒的德国和墨索里尼的意大利,这两个“流氓国家”,愿意并且有能力帮助匈牙利实现收复失地的梦想。

德国人投其所好,搞了两次所谓的“维也纳仲裁”。说白了就是德国当大哥,把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叫过来,说:“把你那块地吐出来,还给你匈牙利兄弟!” 靠着德国的武力撑腰,匈牙利真的拿回了一部分失去的土地。

这些失地的回归,在匈牙利国内被看作是巨大的外交胜利,霍尔蒂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匈牙利就这么一步步地,在政治和经济上被德国牢牢绑定,最终滑向了轴心国的轨道。

这根本不是一场基于共同理想的“婚姻”,而是一次赤裸裸的政治交易。

德国的算盘是: 我需要你的资源(粮食、铝土矿),需要从你这儿过路去打苏联,需要你在我的东南边当个稳定的小弟,别给我捣乱。

匈牙利的算盘是: 我需要你的武力来帮我拿回属于我的土地。

1940年11月20日,匈牙利正式加入了德、意、日三国同盟。布达佩斯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却没人意识到,这份契约,无异于一份与魔鬼签订的契约。它把匈牙利的国运,和一个注定要失败的侵略政权,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这种联盟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当德国节节胜利,能不断给匈牙利带来“好处”时,联盟还能维持。可一旦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德国不行了,联盟的代价(比如匈牙利士兵在东线的惨重伤亡)超过了好处时,匈牙利想跳船,就几乎是必然的了。

与德国结盟的代价很快就显现了。1942到1943年的冬天,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被派到顿河湾地区的匈牙利第二集团军,几乎被苏军打得全军覆没。二十几万匈牙利青年,就这样惨死在了异国的冰天雪地里,其中还包括霍尔蒂自己的大儿子。

这场军事灾难,像一盆冰水,把匈牙利人彻底浇醒了。他们终于明白,跟着德国混,不仅拿不回所有土地,还可能把整个国家都赔进去。

从那一刻起,“跳船”的念头,开始在布达佩斯的高层中悄悄萌发。

在霍尔蒂的默许下,当时的匈牙利首相卡拉伊,开始了一场极其危险的“双重游戏”。他就像一个走钢丝的演员:

面向德国: 在公开场合,他继续表现出对德国的忠诚,说尽了好话。

面向西方: 在私底下,他通过各种秘密渠道,和英国、美国眉来眼去,试探能不能单独媾和,让英美出兵占领匈牙利,以避免被苏联占领。

这种自作聪明的策略,充满了致命的风险。你以为你能骗得了谁?希特勒的情报机构可不是吃素的。

希特勒对匈牙利的这些小动作了如指掌。他决定不再容忍这种“背叛”。

1944年3月18日,希特勒以“紧急谈判”为名,把霍尔蒂骗到了奥地利的一座宫殿里。这次“鸿门宴”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骗局。当希特勒在宫殿里对着霍尔蒂咆哮、威胁、拖延时间的时候,德军的装甲部队,已经悄悄越过边境,像潮水一样涌入了匈牙利。

这就是“玛格丽特行动”。由于行动极其突然,加上匈牙利军队高层根本没接到抵抗命令,这次军事占领进行得异常顺利。当霍尔蒂坐着火车,筋疲力尽地回到布达佩斯时,他震惊地发现,自己的王宫门口,站着的已经是德国士兵了。

德国人直接向他摊牌:

要么,你马上罢免那个叫卡拉伊的首相,任命一个百分之百听我们话的亲德政府。

要么,我们就撕破脸,对匈牙利实行彻底的军事占领,把你这个国家变成德国的一个省。

为了保住国家仅存的一丝主权,或者说,为了保住自己摄政王的位子和“体面”,霍尔蒂选择了妥协。他任命了一个狂热的亲德分子当新首相。

霍尔蒂的留任,是一个悲剧性的决定。 这位老派军人可能出于一种过时的责任感,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还在位子上,就能对德国人的暴行起到点限制作用。然而,他面对的是一群根本不按贵族规则出牌的流氓。他的留任,无意中为德国的占领和傀儡政府,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让很多匈牙利军人和民众搞不清状况,以为国家还是独立的。

而这次占领最直接、最恐怖的后果就是:它为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阿道夫·艾希曼打开了方便之门。在匈牙利新政府的积极配合下,短短几个星期内,超过43万匈牙利犹太人,被抓起来送进了奥斯维辛的集中营。

时间很快来到了1944年10月。苏联红军已经打到了匈牙利边境。霍尔蒂觉得不能再等了,他决定进行他最后的、也是最绝望的一次赌博——公开宣布停战。

然而,德国人也派出了他们的王牌。就是之前营救墨索里尼,然后尝试在德黑兰刺杀三巨头的奥托·斯科尔兹内的党卫军中校来到了布达佩斯。他的到来,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德国将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匈牙利跳船。

斯科尔兹内一到,就盯上了霍尔蒂最大的软肋——他唯一幸存的儿子,小米克洛什。

1944年10月15日上午,德国情报机构设下了一个圈套,谎称南斯拉夫铁托元帅的代表想跟小米克洛什秘密会面。小米克洛什信以为真,当他走进指定的会面地点时,斯科尔兹内的突击队员一拥而上。

他们没有当场杀死他,而是用一种更具侮辱性的方式:把他打倒在地,用一块大地毯紧紧地卷起来,像卷一捆货物一样,扔上卡车,直接拉到机场,用飞机劫持到了德国,当成了人质。

这场绑架,在最关键的时刻,彻底摧毁了老霍尔蒂的心理防线。一场国家级别的政治危机,瞬间转变成了他个人的家庭悲剧。

就在接到儿子被绑架的消息后,心烦意乱的霍尔蒂,还是按原计划推进了他的停战计划。匈牙利国家电台广播了他的停战宣言。

但是,这份宣言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它写得太含糊了!

宣言里虽然说了要停战,要军队忠于摄政王,但它没有发出一道清晰、明确、不容置疑的命令,比如:“匈牙利全体将士听令,立即调转枪口,向德国军队开火!” 这种模棱两可的话,在分秒必争的政变时刻,等于什么都没说,直接造成了指挥真空。

混乱立刻发生了:

军队高层反水: 匈牙利总参谋部里的亲德将领,立刻开始发布和霍尔蒂命令完全相反的指令,让下面的部队无所适从。

德军控制媒体: 德军迅速占领了国家电台,开始广播假消息,说“摄政王已经收回了停战命令”。

斯科尔兹内的“冲锋”: 这位党卫军军官,更是做出了惊人之举。他亲自率领一支只有四辆“虎王”重型坦克和几辆卡车的小分队,大摇大摆地就向霍尔蒂所在的布达城堡开去。

守卫城堡的匈牙利卫队,看着德军黑洞洞的炮口,又接到了上级“不要抵抗”的混乱命令,最终选择了放弃,一枪未发。

霍尔蒂成了自己宫殿里的囚徒。德国代表向他递上了一份事先打印好的退位声明,并冷酷地告诉他:“签字,不然你儿子明天早上就没命了。”

在爱子的生命受到直接威胁下,这位76岁、心力交瘁的老人,终于崩溃了。他签下了文件,宣布废除停战协定,辞去摄政王职务,并任命匈牙利法西斯组织“箭十字党”的头子萨拉希为国家元首。

随后,霍尔蒂被德国人带走,流放到了德国的一座城堡里,直到战争结束。

霍尔蒂为什么会输得这么惨? 这是一场典型的“秀才遇到兵”。霍尔蒂想靠的是自己传统的权威和一纸宣言。而德国人根本不跟你玩这个。他们用的是最直接的现代手段:心理战(绑架儿子)、信息战(控制媒体)、和闪电般的军事突击。德国人赢了,不是因为他们在布达佩斯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而是因为他们更懂如何利用对手的弱点,并以一种老派贵族无法理解的速度和残忍来行动。

霍尔蒂的倒台,把匈牙利彻底推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新上台的“箭十字党”,是一群比纳粹还狂热、还嗜血的本土法西斯分子。

在他们短暂而野蛮的统治下,匈牙利陷入了彻底的白色恐怖。他们最大的“业绩”,就是对布达佩斯城内幸存的犹太人,展开了疯狂的、无差别的屠杀。他们把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包括妇女和儿童,带到多瑙河边,让他们脱光衣服,然后用机枪扫射,尸体直接掉进冰冷的河水里。多瑙河,被染成了红色。

随着苏联红军兵临城下,希特勒从他柏林的地堡里,下达了一道不祥的命令:宣布布达佩斯为“要塞城市”,要求守军战斗到最后一人,一寸土地都不能放弃。

这个决定,等于直接宣判了这座“多瑙河明珠”的死刑。它将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美丽都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祭品,注定要在希特勒摇摇欲坠的帝国废墟上,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血祭。

1944年10月29日,苏联红军发动了规模庞大的布达佩斯攻势。这阵仗有多大呢?

指挥官: 苏联出动了两位王牌元帅,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马利诺夫斯基和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托尔布欣。

兵力: 两个方面军加起来,总兵力超过一百万人,配有数千辆坦克和火炮。

这支百万大军的钢铁洪流,从两个方向对布达佩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钳子,目的很明确:把布达佩斯和西边的德军主力彻底切断,关门打狗。

苏军的推进虽然遭到了德匈军队的顽强抵抗,但依然势不可挡。到11月7日,苏联和已经跳船加入盟军的罗马尼亚部队,已经打到了布达佩斯东郊,离市中心只有20公里了。

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和补给后,12月19日,苏军恢复了猛烈进攻。决定性的时刻在圣诞节后的第一天——12月26日到来。那一天,苏军切断了连接布达佩斯与维也纳的最后一条公路。

铁环,彻底合拢了。

布达佩斯成了一座巨大的孤岛和监狱。大约7万9千名德国和匈牙利士兵,连同超过80万无辜的平民,被死死地困在了这个巨大的包围圈里。

包围圈一形成,希特勒立刻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宣布:布达佩斯为“要塞城市”。他严令城内守军,战斗到最后一人,禁止任何形式的撤退或投降。

这个命令,等于给城里的军民都判了死刑。

12月29日,发生了一件预示着这场围城战将何等残酷的不祥之事。苏军方面,想在总攻前做最后一次和平努力。他们通过广播和高音喇叭劝降,并且派出了两组手持白旗的军使,前往德军防线进行谈判。

然而,这两组和平的使者,都遭到了德军的射击。包括苏军上尉米克洛什·斯泰恩梅茨在内的多名军官,当场牺牲。

这种公然违背战争法则、射杀军使的野蛮行径,彻底堵死了和平解决的最后一丝可能。一场毁灭性的、不死不休的城市巷战,就此拉开序幕。

苏军的主攻,首先在多瑙河东岸、地势平坦的佩斯城展开。

佩斯城宽阔的林荫大道,虽然方便苏联坦克推进,但也成了德军反坦克炮和“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的绝佳猎场。一辆辆苏联坦克在街道上起火爆炸,宽阔的大道变成了惨烈的屠宰场。

德匈守军虽然在数量和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但他们打得极其顽强。他们利用密集的建筑群,逐街、逐屋、逐个窗户地与苏军展开拉锯战。这里的战斗有多残酷?双方甚至利用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在黑暗和污秽中进行渗透、偷袭和肉搏。

随着战斗的持续,城内的物资供应变得极度困难。士兵们开始宰杀战马充饥。到1月中旬,佩斯城的防线已经难以为继。1月18日,在希特勒极不情愿地同意后,守军做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炸毁多瑙河上所有宏伟的桥梁,包括那座着名的链子桥。在一连串巨大的爆炸声中,连接佩斯与布达的通道被彻底切断,守军残部退往了西岸地势更险要、也更易防守的布达城。

就在城内激战的同时,城外的德军,发动了三次代号为“康拉德”的大规模解围行动。德国派出了精锐的武装党卫队第四装甲军,拼了命地想从外面撕开苏军的包围圈,把城里的弟兄们救出来。

康拉德1号和2号行动: 德军的虎式和豹式坦克集群,以巨大的突击力量发起进攻,一度打得苏军节节败退,最近的时候,离布达佩斯市区只剩下不到20公里。城内的守军甚至能听到城外救援部队的炮声。然而,苏军指挥部反应迅速,立刻调集重兵反击。在惨烈的坦克大战后,德军因筋疲力尽、补给跟不上而被迫停止了进攻。

康拉德3号行动: 这是最后一次,也是最猛烈的一次尝试。德军再次突破了苏军防线,向布达佩斯挺进。然而,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希特勒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再次拒绝了城内守军向外突围、与救援部队会合的请求。

救援部队在外面拼死往里打,城里的部队却不被允许往外冲。这种单方面的救援,注定要失败。最终,德军的攻势在巨大的消耗中再次停滞。

三次“康拉德行动”的失败,彻底封死了城内守军的最后一丝希望。他们的命运,被彻底决定了。

战斗的最后焦点,转移到了多瑙河西岸的布达城。

与平坦的佩斯不同,布达城建在山丘之上,地形崎岖。守军利用盖勒特山、城堡山这些制高点,以及城内的公墓,设置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给苏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多瑙河上的玛格丽特岛,也爆发了极其残酷的拉锯战,双方士兵的尸体层层叠叠。

然而,在苏军压倒性的火炮和兵力优势面前,这些抵抗最终都是徒劳的。2月11日,经过长达六周的血战,苏军终于攻占了关键的盖勒特山。从这里,苏军的火炮可以俯瞰并直接轰击守军最后盘踞的、不足两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此时,城内的守军已经弹尽粮绝,饥饿和伤寒像瘟疫一样蔓延。

当天晚上,城防司令普费弗·维尔登布鲁赫将军,决定违抗希特勒的命令,率领残部进行最后一次绝望的突围。

大约2万8千名德国和匈牙利士兵,夹杂着数千名平民,像一股黑色的洪流,从城堡山向西北方向的森林涌出,企图冲出包围圈。

然而,苏军早已在他们必经的塞切尼广场地区,布下了一个由火炮、火箭弹和重机枪组成的天罗地网。

当突围的人群涌入广场时,地狱降临了。苏军的炮火瞬间覆盖了整个区域,广场变成了一场一边倒的大屠杀。

突围人数: 约28,000人。

成功抵达德军防线人数: 约600到700人。

其余的人,要么被打死,要么被俘。城防司令本人也被苏军俘虏。1945年2月13日,城内剩余的守军正式投降。

长达50天的布达佩斯围城战,宣告结束。留下的,只有一座满目疮痍、尸横遍野的废都。

这场围城战的极端残酷性,并不仅仅是军事对抗的必然结果。它是由一系列非军事因素共同催化的一场“完美风暴”。

希特勒的疯狂执念: 他把布达佩斯定义为“要塞”,禁止撤退,这本身就不是一个理性的战略决策,而是一种源于意识形态的偏执。他用士兵的生命,来满足自己“寸土不让”的虚荣心。

斯大林的政治算盘: 他急于在雅尔塔会议(与罗斯福、丘吉尔分蛋糕的会议)召开前,拿下布达佩斯这座有分量的欧洲首都,以此作为自己在谈判桌上重要的政治筹码。这种政治上的“最后期限”,迫使前线指挥官不计代价地追求速胜,大大增加了伤亡。

苏军将领的内部斗争: 资料显示,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担心自己的功劳被托尔布欣元帅抢走,因此下令进行了一些准备不足的仓促攻击,导致了苏军自身“巨大的”不必要伤亡。

这三个因素——希特勒的狂热、斯大林的政治野心、以及苏军将领的争风吃醋——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毁灭性的循环,将布达佩斯这座美丽的城市,拖入了无尽的深渊,其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了纯粹的军事需要。

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对于幸存的匈牙利平民来说,一个更为阴险和漫长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之前我们提到,苏军指挥官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在上报战果时,可能为了邀功,严重夸大了抓获的德、匈战俘数量。当上级核查时,发现数字对不上,这可怎么办?

一场冷酷的、官僚主义式的暴行开始了。为了弥补报告上的数字缺口,苏军在布达佩斯及其周边地区,开始大规模地围捕平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看起来还健康,就可能在大街上、在家里被强行抓走,被当成“战俘”塞进统计报告里,以完成那个“配额”。

这种大规模的绑架和流放,在匈牙利有一个特殊的名字——“málenkij robot”,意思是“一点小活”。这个词,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充满血泪的欺骗。

欺骗: 苏军和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部队,会进入城镇和村庄,贴出布告,召集当地平民,理由是需要人力清理废墟、修理铁路,或者仅仅是进行身份文件核对。他们向人们保证,这只是几天甚至几小时的临时工作。无数匈牙利人,就这样被骗离家门,他们以为很快就能回来,却从此踏上了一条通往西伯利亚劳动营的地狱之路。

第7161号命令: 这场大规模流放,一部分还有明确的“理论依据”。1944年12月,斯大林亲自签署了绝密的第7161号命令。该命令指示,在红军控制区内,动员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德意志族人,作为“战争赔偿”,送到苏联进行强制劳动。

配额的实现: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苏联地方当局只关心一件事: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配额”。当一个地区的德裔人口不够凑数时,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将匈牙利人也抓进来充数。先抓那些姓氏听起来像德语的,如果还不够,就干脆不加区分地围捕任何健康的匈牙利人。

被捕者的经历是一场噩梦。他们被押送到临时的集中营,然后像牲畜一样被塞进不供暖的货运列车车厢。旅途长达数周,许多人因饥饿、严寒和疾病死在途中,他们的尸体被同伴们直接从飞驰的列车上扔下,不留任何记录。

幸存者最终抵达的,是苏联的“古拉格”劳动营网络。等待他们的是非人的生活: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死亡率极高。

据估计,总共有60万到70万匈牙利人(包括战俘和平民)被用这种方式强行带到苏联,其中,多达20万到30万人,再也未能回到故乡。

匈牙利在二战中的悲惨命运,像一本用鲜血写成的教科书,为后世,特别是那些夹缝中的小国,提供了深刻而痛苦的教训。

复仇主义是毒药: 一个国家如果被历史创伤所绑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复仇”和“收复失地”上,它的眼光就会变得狭隘,行为就会变得偏执,极易被更强大的侵略性国家所利用和操纵。

不要有“控制幻觉”: 霍尔蒂始终天真地认为,他可以利用德国,在两大巨兽之间玩转外交手腕,并在关键时刻抽身而退。历史证明,当一个小国与一个冷酷无情的极权主义大国结盟时,你永远不是平等的伙伴,你的利益永远是次要的,随时可以被牺牲。你以为你在“玩火”,其实你本身就是那堆柴火。

没有道德的“务实”,终将毁灭一切: 霍尔蒂为了收复失地的“务实”目标,选择与一个进行种族灭绝的政权合作。这种抛弃了基本道德准则的“务实主义”,最终不仅没能拯救国家,反而让国家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也为自己引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试图通过出卖灵魂来拯救躯体,最终往往是两者尽失。

在疯狂的时代,传统智慧是无力的: 霍尔蒂的悲剧,还在于他作为一个旧时代的政治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野蛮的、不讲任何规则的世界。他的那些贵族式的荣誉感、外交手腕和政治权谋,在赤裸裸的暴力和无情的意识形态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匈牙利的悲剧是一个永恒的警世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国家,在试图走出历史阴影时,如何迷失了方向,最终在两个时代的碰撞中,被碾得粉碎。它用自己的毁灭告诉世界:在巨兽的棋盘上,棋子的命运,从来由不得自己。

喜欢二战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二战那些事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家娘子在修仙快穿:总裁攻略手册青灯鬼语妖妃其实是药引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七零位面小军嫂一世之尊三国:东归志!仙缘寻仙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神权之上奶爸搬运工大唐:吃货将军朝阳警事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宋成祖错嫁成婚:总裁的私宠甜妻雷裂苍穹仙农宗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
经典收藏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秦时韩公子战国野心家大唐房二我在水浒开了个挂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极品妖孽兵王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贞观第一婿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三国之极品富二代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大明匹夫隋唐八卦史【精华版】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人在大唐本想低调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
最近更新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云起惊鸿客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大唐躺平王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大周第一婿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英烈传奇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清宫秘史十二章
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 二战那些事儿txt下载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二战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