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首页 >> 二战那些事儿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明日传奇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那些年西游的兄弟扶明录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古玉穿越公子崛起奥特格斗传说
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 二战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二战那些事儿txt下载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2章 硫磺岛家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一回咱们说到,在硫磺岛的登陆日,栗林忠道用他精心设计的“寂静陷阱”,给骄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上了一堂血肉模糊的欢迎课。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陆战队员们终于攻占了南端的折钵山,美联社摄影师乔·罗森塔尔也偶然间,拍下了那张后来举世闻名的《在硫磺岛上升起的星条旗》。

然而,对于岛上的数万名士兵来说,升起一面旗帜,仅仅是这场地狱之旅的开始。折钵山,不过是栗林忠道这座立体死亡迷宫的前院。真正的主菜,那座被后世称为“绞肉机”的、由无数地下堡垒和死亡陷阱构成的核心阵地,正在岛屿的北部,等待着他们的光临。

折钵山的陷落,标志着战役第一阶段的结束。美军的重心,开始转向了岛屿的中北部。陆战第三、第四和第五师的部队,开始向一片由破碎的岩石高原、险峻的峡谷和遍布硫磺喷口的、如同月球表面般的荒地,发起了总攻。

这片区域,很快就被陆战队员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赋予了一个恰如其分、也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字——“绞肉机”。

“绞肉机”的核心,是由三个互为犄角、火力可以完美交叉的制高点组成:382高地(日军称其为“二段岩”,美军因为山顶上有一座被炸毁的雷达站残骸,称之为“雷达山”)、一个碗状的洼地“圆形剧场”,以及一座名为“火鸡山”的小山丘。

栗林忠道将他手下最精锐的部队和最坚固的工事,全部部署在了这里。每一个机枪阵地、每一个炮垒、每一个洞穴,都被精心设计成,可以同时支援其他数个火力点。它们像一张巨大而复杂的蜘蛛网,形成了一个几乎无法从正面攻破的、立体的死亡三角。

在这里,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屡试不爽的传统战术,完全失效了。

陆战队员们很快就发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三维的、前所未有的战场。他们用炮火和炸药,好不容易摧毁了一个碉堡,然后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可就在几分钟后,他们常常会遭到来自背后那个刚刚被他们“肃清”的碉堡的猛烈射击。

日军的士兵,通过那些密如蛛网的地下隧道,像幽灵一样,在整个战场上神出鬼没地穿梭。他们可以在美军的炮火覆盖过后,迅速地从地下冒出来,重新占领阵地。这让美军的“战线”概念,变得毫无意义。

一名陆战队员,在写给家人的信中,绝望地写道:“在这里,你永远不知道前线到底在哪儿,因为前后左右,甚至你的脚下,都可能是前线。你甚至不知道五分钟后,你的背后会不会突然冒出来一个端着刺刀的敌人。”

战斗,演变成了一场最原始、最野蛮、最残酷的逐穴清剿。海军陆-战队被迫采用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拔塞战术”的、效率极高却也极其危险的战法。

工兵和步兵,组成一个个小分队,协同作战。他们先用强大的火力,压制住碉堡的射击孔。然后,一名工兵,会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前进,将一个沉重的炸药包,塞进碉堡的入口或是通风口,然后拉响引信,连滚带爬地跑回来。在一声巨响之后,手持m2火焰喷射器的士兵,会立刻冲上前,对准被炸开的缺口,向洞穴内,喷射出长达几十米、温度高达上千度的、粘稠的凝固汽油火龙。

这种攻击方式,极其有效。但同时,也将使用者,特别是那些背着沉重燃料罐的火焰喷射器手,暴露在了极大的危险之下。他们是日军狙击手最优先照顾的目标。

在这场血腥的攻坚战中,m4谢尔曼坦克的改装型号——“Zippo”火焰喷射坦克,成为了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性武器。这些恐怖的钢铁巨兽,用一根巨大的火焰喷射管,取代了原来的主炮。它们能够向150码(约137米)外的日军碉堡,喷射长达一分钟的、如同地狱岩浆般的致命火流。

日军对这种武器,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恐惧。一名美军连长在战后评价道:“在我看来,赢得这场战斗的,是火焰喷射坦克,它的作用,胜过任何其他支援武器。”

然而,即便是最强大的武器,也无法减轻士兵们所承受的、那种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巨大心理压力。

赫歇尔·“伍迪”·威廉姆斯下士,在队友的掩护下,背着重达70磅(约32公斤)的火焰喷射器,连续数小时,孤身一人,向着日军的碉堡群,发起了冲锋。他先后摧毁了7个坚固的火力点,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路。他的英勇,为他赢得了一枚宝贵的荣誉勋章。

但更多的人,则在无休止的、血腥的战斗中,精神崩溃。第四陆战师的一个连队,在攻击“绞肉机”核心阵地时,240人的满员编制,在战斗结束后,最后只剩下18人,还能继续站着战斗。

“绞肉机”,完美地实现了栗林忠道的战略意图。它将美军的技术优势,降到了最低,迫使这场战斗,回归到了最原始的意志与血肉的对抗。美军在这里的每一次前进,都是用堆积如山的、自己战友的尸体,铺就出来的。

进入三月,战局对日军而言,已然无望。美军攻占了岛上所有的机场,并控制了包括382高地在内的大部分制高点。栗林忠道的防线,被不断地压缩。他麾下的士兵,伤亡惨重,弹药、食物和水,也濒临耗尽。

3月5日,他被迫将自己的总指挥部,从岛屿中部的岩洞,转移到了岛屿西北海岸的一个更大的洞穴中。

从这个最后的、阴暗潮湿的指挥所里,栗林忠道通过无线电,向东京的大本营,发出了他最后的、也是最绝望的电报。电文中,不再有任何胜利的幻想,只有对现实的冷酷描述,和最后的请求:

“请给我海空军支援,我将守住此岛。没有它们,我守不住。”

东京方面,只能回报以空洞的嘉奖和毫无意义的鼓励。他们承诺的支援,从未到来。

3月16日,栗林忠道向他残余的、仍在各个洞穴中坚持抵抗的部队,下达了最后的作战指令,要求他们各自为战,战斗至最后一人。

3月17日,东京大本营,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授他为陆军大将。这使他成为当时日本帝国陆军中,最年轻的大将。

当然这其中的意思在明显不过了!

在发给他恩师莲沼蕃大将的诀别电报中,他写下了充满悲壮与武士道精神的、最后的文字,并附上了三首他早已写好的“辞世诗”:

“国之重任尚未完成,我辈将在此地倒下。箭尽粮绝,唯有以身殉国……纵使此身腐于沙场,若不击杀顽敌,亦死不瞑目。我将七次转世,手握利剑,再返战场……”

3月25日深夜,栗林忠道平静地,脱下了他将军服上所有代表军衔的标志。他决心,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与他最后的部下们,一同赴死。

他亲自率领着大约300名幸存的士兵,对美军陆战队和陆军航空兵的宿营地,发动了最后的攻击。

这并非一次传统的、狂热的、大喊大叫的“万岁冲锋”。而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的、寂静的、致命的渗透作战。日军的士兵,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睡梦中的美军营地,用刺刀和手榴弹,制造了最后的混乱与杀戮。

在随后的、激烈的白刃战中,栗林忠道战死。他的尸体,从未被美军正式确认。这或许,也正是他本人所希望的、最后的结局——即使是死亡,也拒绝给予敌人任何形式的、可以用来宣传的胜利象征。

1945年3月26日上午8时,在激战了整整三十六天之后,美军正式宣布,硫磺岛被完全占领。但零星的战斗,仍在继续。一些幸存的日军士兵,仍然在那些不为人知的洞穴中,坚持抵抗,直到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被发现或投降。

这座充满了硫磺味的火山岛,终于归于沉寂。但空气中弥漫的,除了硫磺的气味,还有数万名阵亡将士的、不散的亡魂的叹息。

1945年3月4日,当硫磺岛上的战斗,仍在“绞肉机”区域,激烈地进行时,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场景,为这场血腥到几乎失去意义的战役,赋予了最直观的、最震撼的意义。

一架庞大的b-29“超级空中堡垒”——正是我们开篇提到的那架“黛娜麦特号”——拖着长长的浓烟,挣扎着,出现在了硫磺岛的上空。它的燃料即将耗尽,机身在东京上空,被高射炮严重击伤。

在地面上,那些正在浴血奋战的、浑身沾满了黑色火山灰和战友鲜血的陆战队员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武器,抬头仰望。

他们看到,这架银色的巨鸟,在日军零星的炮火下,摇摇晃晃地,对准了那条刚刚被海军工兵们,用推土机抢修出来的、简陋的1号机场跑道。

飞机重重地着陆,一侧的机翼,甚至撞断了一根路边的电话线杆。最终,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它在跑道的尽头,险险地停住了。

地勤人员,冒着日军的零星射击,仅用了短短半个小时,就修复了飞机受损的燃料阀。随后,在跑道两旁、成千上万名陆战队员的欢呼声中,“黛娜麦特号”,再次艰难地升空,向着南方、提尼安岛家的方向,安全地飞去。

对于那些在岛上奋战的士兵们来说,这一刻,他们所有的牺牲,他们所有的恐惧和痛苦,都有了最直接的、最真实的意义。他们亲眼见证了,自己正在用生命和鲜血,所换取的东西——一个能够拯救自己同胞生命的、宝贵的避风港。

战争结束后,冰冷的统计数据,似乎更加印证了这场战役的价值。在战争结束前,共有2251架次的b-29,在硫磺岛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紧急降落,成功地拯救了超过24,000名空军机组人员的生命。从这个角度看,硫磺岛战役,无疑是一场伟大的、充满了人道主义光辉的胜利。

然而,这份胜利的账单,是惊人的,是沉重到令人窒息的。

在整整三十六天的战斗中,美军的总伤亡人数,超过了人,其中阵亡6821人。这意味着,在硫磺岛这片仅有20平方公里的、贫瘠的土地上,平均每平方英里,就有超过850名美国军人阵亡。

这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唯一一场美军的伤亡总数,超过了日军的登陆战役。在所有踏上硫磺岛的海军陆战队员中,平均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人伤亡。

而日军方面,约人的守备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仅有1083人,在战斗结束后被俘,其中许多,还是因为重伤昏迷,才被美军俘虏的。

在硫磺岛上阵亡的日军当中,有一个名字,尤其特殊,他的故事,也让这场残酷的战争,更增添了一抹令人唏嘘的悲剧色彩。

他的名字,叫西竹一。

他曾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马术障碍赛的金牌得主。直到今天,那枚金牌,依旧是整个奥运会历史上,亚洲国家获得的唯一一枚马术项目的金牌。

西竹一出身于日本的贵族世家——男爵家族。他仪表堂堂,气质优雅,能说一口流利的、带着加州口音的英语。他在国际上,以“奥运骑士男爵”而着称,曾是无数欧美上流社会名媛少女憧憬的偶像人物。他代表着那个时代,日本人心中,贵族精神与现代文明最理想的结合体——一个穿着军装的绅士,一个骑在马背上的世界英雄。

但战争,最终吞噬了一切美好的、浪漫的幻象。

1945年,硫磺岛战役爆发。西竹一男爵,以陆军大佐的身份,担任第26坦克联队的司令,率领部队参战。他指挥着岛上仅存的二十余辆轻型坦克,数次在夜间,向美军的阵地,发起勇猛的突袭。他不仅是一位指挥官,更是一名真正冲锋陷阵的军人。

当美军通过战场情报,确认了这位大名鼎鼎的“西男爵”,竟然也在岛上时,许多人都感到震惊——因为他们认识他,甚至有人曾经把他视作偶像。美国的广播中,甚至有人用英语向他喊话劝降,表示如果西竹一愿意投降,整个世界都会为他的性命而感到欣慰,不应该让一位“奥运英雄,死在这片肮脏的火山灰中”。

然而,西竹一并没有回应。他始终没有走出那片火焰与弹雨。据推测,他可能于1945年3月21日至22日之间,战死于硫磺岛的某处。他确切的地点、死因,都已不可知,他的遗体,也从未被找到。

这是战争最令人唏嘘的悲剧之一。

试想一下,你曾经喜欢的、甚至崇拜的某位异国明星——不论他是一位演员、运动员、抑或是一位骑士——有一天,却突然出现在了战场上,穿着敌方的军装,举起枪对准你,甚至要与你拼个你死我活……那一刻,你的内心,将经历怎样的一种复杂的冲突?是惊讶?是惋惜?还是出于本能的、毫不犹豫的开火?

西竹一的陨落,是硫磺岛战役中,一段特别的插曲。他的死亡,不只是一个军官的阵亡,更像是一个时代、一种浪漫幻象的彻底破灭。

这场战役的残酷性,也催生了空前的英雄主义。在硫磺岛的战斗中,共有27枚代表美国军人最高荣誉的荣誉勋章,被授予给了参战的海军陆战队员和海军医护兵。这一数字,超过了海军陆战队历史上,任何一场单一战役。

1968年,在日本政府获得美军的许可后,一支施工队,在硫磺岛上,进行道路修复和“战没者遗骨归还”的工程。期间,一台推土机在施工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塌陷的、被掩埋的岩洞口。

在这个岩洞中,施工队员们,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东西:

大量的、堆积在一起的遗骨,推测为日军阵亡士兵。

将近200封,没有来得及投递出去的家信,信上的日期,大多写于1945年的2月中旬至3月初。

许多被整理得很好的布包,里面有信纸、家人的照片、护身符,以及从护国神社求来的御守。

小型的日记本,以及士兵们从家里带来的、自己孩子画的、稚嫩的画作。

信件的纸张,虽然大多已经泛黄破碎,但因为洞内环境相对干燥,仍然可以辨认出大量的文字内容。

这些在战后多年才重见天日的信件,其内容,极为感人。它们展现了那些被我们标签化为“狂热的日本兵”的、普通士兵们,在生命的尽头,最真实、最朴素的思想与情感:

一位士兵,对家人的平安祈愿:“愿母亲大人身体健康。我若未能归来,也请您一定照顾好弟妹。”

另一位士兵,对战争的怀疑:“弹药已尽,补给全无。敌人如地狱之鬼,从四面八方涌来。我已不知,我为何仍要坚守在此地?”

一位年轻的父亲,对自己孩子的思念:“小一郎,你将来可否长大成人,会不会怨恨,父亲没有能够回来?”

还有一位士兵,对死亡的平静:“今夜之后,恐怕再无明日。但我心中,已无遗憾。只愿此信能够寄达,让你们见到我最后的思念。”

这些信件,后来震撼了整个日本,也被翻译后,部分收录进了美军的研究资料中,成为今天,人们研究硫磺岛日军心理状态、地下据点生活,以及战斗强度的,最重要的一手资料。

2006年,好莱坞着名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拍摄了两部关于硫磺岛战役题材的电影。一部,是以美军的视角,讲述那张着名照片背后故事的《父辈的旗帜》;另一部,则是完全以日军的视角,来展现这场战斗的《硫磺岛家书》。两部电影,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共同构成了对这场战役最完整、最深刻的影像记录,非常值得一看。

硫磺岛被成功占领后,美军的战争机器,已经将矛头,对准了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目标——琉球群岛。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冲绳岛战役。那将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场,也是规模最大、最血腥的一场登陆战役。

此时的日本,已经是山穷水尽,日暮途穷。而冲绳,已经逼近了日本的本土。面对亡国的危机,日本军国主义的丧心病狂,也必将达到顶峰。

不过,在讲述那场最后的血战之前,下一回,我们将再次把镜头,暂时从太平洋,转向遥远的欧洲战场。此时此刻,纳粹德国的丧钟,也已经敲响。在盟军东西两线的夹击之下,第三帝国离最后的覆灭,已经不远了。

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这个共同的、强大的敌人,快要消失的时候,盟军内部,特别是美苏之间的裂痕,也同样,在慢慢地被放大……

《二战那些事儿》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二战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二战那些事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皇道嫚嫚长途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魔法史记苏泽列传离婚女人图鉴一觉醒来我隐婚了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重生90:辣妻要翻天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大神驾到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诸天无限基地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纯情校医
经典收藏万界之我是演员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三国之极品富二代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贤王传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大宋第一太子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盛世第一妾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老子就是要战争大明匹夫大明,我以族谱变法我在水浒开了个挂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我在古代逃荒
最近更新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唐代秘史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大唐躺平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 二战那些事儿txt下载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二战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