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江中燕子

首页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春云暖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影后的嘴开过光壹佰章不良之年少轻狂四合院:我何雨柱逆天改命重生之都市仙尊(洛书)从卖鱼摆摊开始的幸福生活我家娘子,不对劲反派退婚,绝美女总裁哭着求复合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江中燕子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全文阅读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txt下载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409章 鱼汤飘香邻里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刚蒙蒙亮,寅时的光景,川省盆地还浸在一片浓淡不均的晨雾里。

这雾不像北方的雾那样厚重刺骨,带着盆地特有的温润,像一匹被清水洗得有些透亮的粗布,又似刚从井里捞出来的纱巾,湿漉漉地笼罩着红光公社东风大队长冲第三生产队。

远处的稻田连成一片墨绿的剪影,雾霭在禾苗尖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风一吹,便簌簌地往下掉,打湿了田埂边的野草。

近处的土坯房、茅草顶,都被这雾气晕染得模糊不清,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鸡叫,刺破了清晨的静谧,让这片沉睡的村庄有了几分生气。

秦嫣凤是被柴房外的鸡啼声唤醒的,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先下意识地侧头看向炕边的摇篮。两个粉雕玉琢的双胞胎正睡得香甜,小脸红扑扑的,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盖在眼睑上,呼吸均匀而绵长,偶尔还会在梦里砸吧砸吧小嘴,像是梦到了什么好吃的。大女儿的小手攥着拳头,紧紧贴在胸口,小儿子则把腿伸得笔直,蹬开了盖在身上的粗布小被子。秦嫣凤心里一软,伸手轻轻把小儿子的腿放进被子里,又掖了掖边角,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空气。

生下这对龙凤胎开始,秦嫣凤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清晨。她不敢有丝毫耽搁,生怕惊醒了孩子,轻手轻脚地掀开身上的薄被,赤着脚踩在微凉的泥土地上。简易的木板床离房门不远,几步路就到了,她推开那扇简易的木板门时,门轴发出“吱呀”一声轻微的响动,在寂静的晨雾里格外清晰。

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夹杂着稻田的清香扑面而来,还带着几分井水的凉润和野草的青涩。

秦嫣凤深吸一口气,这家长田野的味道比任何香料都让人心安,沁人心脾,连日来照顾孩子的疲惫仿佛都被家乡这清晨的空气冲淡了些。

她拢了拢身上的蓝布褂子,这褂子是去年过年时江奔宇从公社供销社扯的布,自己缝的,穿了大半年,袖口和领口都有些发白,但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污渍。

柴房前的荒地不大,以后可以做个院子,做个典型的川北农家小院,用黄土夯筑的院墙不高,刚好到成年人的胸口。

荒地上爬着几株牵牛花,藤蔓顺着高的荒草蜿蜒,只是现在还没到开花的时节,只有几片嫩绿的叶子顶着露珠。

荒地中央是昨晚众人一块用石板铺成的平地,被脚步磨得光滑,石板缝里粘着几丛不起眼的青苔。

靠墙的地方搭着一个简易的柴火灶,用砖头垒砌而成,灶口对着院子,烟囱是用泥土、木板和稻草混合糊成的,直直地伸向天空,顶端还沾着些许黑色的烟灰。

此刻,柴火灶已经被江奔宇提前拾掇得干干净净,灶台上没有一丝柴灰,铁锅也被擦得发亮,倒映出晨雾的影子。灶台边堆着几块干松枝和一捆稻草,松枝是昨天江奔宇和弟弟秦宏良从后山拾回来的,劈得长短均匀,上面还带着松脂的清香,是最好的引火材料;稻草则是从旁边邻居家借用引火的,这是割稻谷的时候收的,晒干后捆成一束束,烧起来火力温和,适合慢炖。

秦嫣凤知道,江奔宇的习惯总是这样,不管怎么忙,晚上都会把第二天要用的柴火准备好,让她早上能少忙活些。

她的目光落在墙角那只沉甸甸的鱼篓上,鱼篓是她弟弟秦宏良借来的,用竹条编的,纹路细密,带着竹子特有的清香。里面的鱼儿还很有活力,时不时地蹦跳一下,溅起的水珠落在篓壁上,又顺着竹条滑下来,沾湿了她的蓝布袖口。袖口凉凉的,带着几分水汽,秦嫣凤却毫不在意,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昨晚江奔宇带着小舅子秦宏良去田埂边的水沟里抓鱼,她还担心天太黑,抓不到多少,没想到收获这么丰厚。

秦嫣凤弯腰提起鱼篓,鱼篓的重量让她下意识地挺了挺腰。她走到荒地中央的水池边,拿起旁边的木盆,这木盆边缘已经有些磨损,是分家得到家里用了好几年的老物件。

她把鱼篓放在木盆旁边,小心翼翼地掀开篓口的稻草,里面的鱼儿一下子活跃起来,鲫鱼、白条、还有几条小鲤鱼,在篓子里挤来挤去,鳞片在微弱的天光下闪着银光。秦嫣凤拿起一根细竹条,轻轻拨开鱼儿,把它们一条一条捞出来,放进木盆里。鲫鱼的鳞片滑溜溜的,沾在手上凉丝丝的,带着水汽,一不小心就会从指缝里溜走。她耐心地抓着鱼,指尖能感受到鱼儿的心跳,那种鲜活的生命力让她心里暖暖的。

木盆里的水渐渐浑浊起来,秦嫣凤又去井边舀了两瓢清水,把鱼反复冲洗了几遍。然后她搬来一个小板凳,坐在柴火灶旁,拿起放在灶台上的剪刀。这把剪刀是家里的宝贝,还是当年秦父从部队里带出来,刀刃锋利,用了这么多年依然锃亮。秦嫣凤左手按住一条鲫鱼,右手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给鱼去鳞。她的动作娴熟利落,手指捏住鱼身,剪刀贴着鱼鳞的方向轻轻刮动,银白色的鱼鳞纷纷落在地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银。刮完鳞,她又用剪刀在鱼肚子上划开一道小口,把里面的内脏掏出来,鱼鳔鼓鼓的,带着几分透明,她随手把鱼内脏放在旁边的小碗里,留着给荒地里的鸡当食物。最后她用剪刀挖掉鱼鳃,再用清水把鱼肚子里冲洗干净,一条处理好的鲫鱼就放在了案板上。

案板是用一块整块的木头凿成的,表面已经被切得凹凸不平,却异常干净。秦嫣凤一共处理了十几条鱼,其中有两条最大的鲫鱼,每条都有巴掌那么大,肉质饱满。她打算用这两条大鲫鱼炖汤,给孩子们补补营养。双胞胎自从出生后,虽然身体还算健康,但毕竟是有些早了点时间出生,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瘦弱些,秦嫣凤一直想给他们多补补,可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肉蛋都是稀罕物,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点,那怕手里有钱也不敢常去买。

这鲫鱼汤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最适合给孩子和她自己补身体——她还在哺乳期,需要足够的营养才能有充足的奶水。剩下的小鱼则用盐腌起来,她从灶台上的陶罐里舀出一小勺粗盐,均匀地撒在小鱼身上,用手揉搓几下,然后把鱼摊放在竹编的簸箕里,等太阳出来后晒干,以后可以煎着吃,能存上好些日子,也能给家里添一道荤菜。

清洗鱼的水声淅淅沥沥,“哗啦啦”地落在木盆里,在清晨安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这声音引得院墙角的几只鸡循声围了过来,它们是附近邻居养的土鸡,羽毛颜色混杂,有黄的、有黑的,还有花的。领头的是一只大公鸡,红冠子、绿尾巴,昂首挺胸地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几只母鸡,它们咯咯地叫着,伸长脖子盯着木盆,眼睛里满是渴望,时不时地往前凑两步,盼着能捡到些鱼内脏。秦嫣凤看了它们一眼,笑着把装鱼内脏的小碗放在地上,大公鸡立刻扑了上去,其他母鸡也跟着围了过来,争抢着食物,发出“咕咕”的叫声,给院子里增添了几分热闹。

“姐,我来帮你烧火!”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秦宏良揉着眼睛从房间里出来,头发还有些凌乱,身上穿着那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粗布褂子,褂子的袖口磨破了边,裤腿也短了一截,露出了脚踝。他是秦嫣凤的弟弟,今年正是半大不小的年纪,精力旺盛,对什么都充满好奇。

秦宏良走到柴火灶边,看到木盆里处理干净的鱼和簸箕里的小鱼,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昨晚抓鱼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姐,这么多鱼啊!昨晚姐夫可真厉害,那条最大的鲫鱼,还是我先看到的呢!”他一边说,一边伸手想去碰木盆里的鱼,被秦嫣凤拦住了。

“别碰,刚洗干净,一会还要炖汤呢。”秦嫣凤笑着摆手,“不用你烧火,你再睡会儿,等下还要去生产队上工呢。”她知道弟弟年纪小,平时在生产队上工已经够累了,早上想让他多休息会儿。

“不去,今天不去上工了!”秦宏良连忙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姐夫跟我说了,一会去公社上拿鱼换点东西,让我跟他一起去。”他说着,指了指墙角的板车,板车上已经放好了几个竹筐,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

秦嫣凤摇摇头,没有说话。她知道江奔宇的心思,父母家里的刚分家什么东西都没有,直接拿钱出来,又怕那些人眼红举报这些东西来路不正。再说这些都需要用东西去公社换。她从灶台上的陶罐里舀出一小勺昨晚煎出来的猪油,这陶罐是用陶土烧制的,表面有些粗糙,却能很好地保存猪油。这猪油可是家里的宝贝,平时舍不得吃,只有逢年过节或者炖补品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秦嫣凤拿着勺子,小心翼翼地把猪油放进烧热的铁锅里,生怕浪费了一点。

猪油放进烧热的铁锅,很快就融化了,发出“滋滋”的声响,一股浓郁的油香飘了出来,带着油脂特有的醇厚香气,弥漫在院子里。秦嫣凤从案板旁边的竹篮里拿出一块生姜,生姜带着泥土的气息,表面有些粗糙。她用刀把生姜切成薄薄的几片,又从窗台上的篮子里掐了几根葱段。这盆葱是她母亲特意种的,在地里,阳光充足,长得绿油油的,平时炒菜、炖汤都能用上。秦嫣凤把姜片和葱段放进油锅里,“滋啦”一声,姜片和葱段的香味立刻被激发出来,混合着猪油的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柴房附近,连院墙外都能闻到。

接着,她把两条最大的鲫鱼放进锅里,鲫鱼刚一接触热油,就发出“滋滋”的声响,油花溅了起来,秦嫣凤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然后用锅铲轻轻翻了翻,让鱼身均匀地裹上油。鲫鱼在热油中慢慢煎至两面金黄,鱼皮变得酥脆,发出诱人的香味,那香味比刚才的油香和葱姜香更加浓郁,带着鱼肉特有的鲜美,让人忍不住想流口水。

秦嫣凤趁机往锅里舀了几瓢井水,井水冰凉,刚一碰到热油,就“咕嘟”一声沸腾起来,白色的水汽顺着锅盖的缝隙往上冒,像一缕缕白烟,带着鲜美的鱼香,飘得越来越远。她盖上锅盖,只留了一条小缝,让蒸汽慢慢氤氲,把鱼肉的鲜味都炖出来。

“火候别太大,用文火慢慢炖,汤才会白。”秦嫣凤一边往灶里添着松枝,一边叮嘱凑在旁边看热闹的秦宏良。松枝放进灶膛里,立刻燃起了红色的火苗,“噼啪”作响,红色的火苗舔着锅底,将热量源源不断地传递给锅里的鱼汤。秦宏良点点头,眼睛紧紧盯着锅盖,鼻子嗅着飘出来的香味,脸上满是期待。

江奔宇穿着件蓝色劳动布褂子,他手上拿着藤条,正准备去把板车捆牢实,看到秦嫣凤在炖鱼汤,便走到灶台边,闻了闻飘出来的鱼香,咧嘴笑道:“真香啊,等下去公社回来,我可得多喝两碗。”他的笑容很爽朗,眼角的皱纹因为笑容显得格外亲切,黝黑的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眼神明亮,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

“给你留着呐,”秦嫣凤抬头看他,眼里满是笑意,语气温柔,“路上慢点,注意安全。”她知道去公社的路不好走,全是土路,早上雾大,视线不好,心里难免有些担心。

江奔宇点点头,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动作轻柔,带着几分安抚。他又转头叮嘱站在一旁的秦春竹:“春竹,看好你姐和娃,别让娃醒了哭闹,要是醒了,就先给他们喂点水。”秦春竹是秦嫣凤的妹妹,今年十四岁,性格文静,平时很会照顾孩子。

“知道了,姐夫,你放心去吧。”秦春竹点点头,乖巧地说道。

江奔宇说完,便和秦宏良一起推着板车,板车上装着几筐腌好的小鱼和几条新鲜的大鱼,走进了晨雾中。板车的轮子在土路上滚动,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渐渐消失在雾霭深处。秦嫣凤站在门口,看着他们的身影越来越远,直到被晨雾完全笼罩,才转身回到柴火灶边,继续添柴。

柴火在灶膛里燃烧着,火苗忽明忽暗,映照着秦嫣凤的脸庞,她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心里盘算着江奔宇能换回来多少东西,想着孩子们喝到鱼汤时的可爱模样,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

没过多久,锅里的鱼汤就炖得发白了,像牛乳一样浓郁,又似融化的奶酪,醇厚而诱人。鲜美的香味顺着锅盖的缝隙往外钻,越飘越远,漫过院子,飘向了隔壁的几家邻居。这香味在晨雾中弥漫,带着几分穿透力,不管是睡梦中的人,还是已经起床忙活的人,都被这诱人的香味吸引了。

“嫣凤家这是在炖啥呀?这么香!”隔壁的张大妈正端着木盆准备去井边洗衣服,木盆里装着几件脏衣服,她刚走到院门口,就闻到了这浓郁的香味,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朝着秦嫣凤家的柴房张望。张大妈今年五十多岁,头发已经有些花白,梳成一个简单的发髻,用一根木簪固定着,身上穿着一件灰色的粗布上衣,袖口和裤腿都打着补丁。她是生产队里出了名的热心肠,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都乐意帮忙,平时也喜欢串门,和邻里们聊聊天。

张大妈顺着香味走到秦嫣凤家院门口,隔着篱笆就喊:“灵秀,在家吗?”灵秀是秦嫣凤的母亲,平时在家操持家务。

秦嫣凤听到声音,掀开锅盖看了看鱼汤,里面的汤汁已经翻滚起来,乳白色的汤汁里,两条鲫鱼浮在汤面上,鱼肉已经炖得软烂,用筷子轻轻一碰,就能撕下一块肉来。她笑着应道:“张大妈,我妈不在家呢,不在呢!快进来坐。”

张大妈推开门走进院子,院子里的鱼香更浓了,她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陶醉的神情。一眼就看到了灶台上冒着热气的铁锅,连忙走了过去,凑近闻了闻,忍不住赞叹:“我的乖乖,这是炖的鱼汤吧?真香啊!隔着两条巷子都闻到了!昨晚抓的鱼?”

“是啊,昨晚奔宇带着宏良去田里抓的,运气好,抓了不少。”秦嫣凤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答道,手上的动作不停,眼神里带着几分自豪。

“还是奔宇有本事,”张大妈笑着说,语气里满是羡慕,“咱们队里的田埂沟里,我家那口子去了好几次,每次都是空着手回来,连条小鱼苗都没抓到。奔宇不仅能干,对你和孩子也好,真是个好女婿。”她一边说,一边目光落在了简易门口的摇篮上,“双胞胎还没醒呢?”

“还没,估计得再睡会儿。”秦嫣凤点点头,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大妈,等下鱼汤炖好了,你盛一碗回去尝尝。”

“那可不行,那可不行!”张大妈连忙摆手,语气坚决,可眼睛却忍不住往锅里瞟,那浓郁的鱼香实在太诱人了,让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你们家俩娃正是要补营养的时候,你和奔宇也辛苦,白天要上工,晚上还要照顾孩子,这鱼汤你们自己留着吃,补补身子。”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平日里能吃上一顿饱饭就不错了,能吃上一顿肉更是奢侈,更别说这么鲜美的鱼汤了,平时就算是过年,也未必能喝上这么地道的鱼汤。

就在这时,西边的李嫂子也抱着孩子走了过来,她怀里的小丫头才一岁多,梳着两个小小的羊角辫,脸上带着几分红晕,正吸着手指,小鼻子嗅了嗅,朝着鱼汤的方向伸了伸脑袋,嘴里还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李嫂子穿着一件蓝色的粗布褂子,头发用一根红头绳扎着,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难掩眼里的好奇。

“嫣凤姐,你家这香味都飘到我家院子了,我还以为是谁家炖肉呢!”李嫂子笑着走进来,脚步轻快,怀里的孩子也跟着咿咿呀呀地叫着,伸着小手想要去够灶台,显然是被鱼汤的香味吸引了。

“是鱼汤,快进来坐。”秦嫣凤连忙招呼道,顺手拉过一把小板凳放在旁边,“快坐下歇歇,抱着孩子怪累的。”

张大妈见又来了人,便笑着说:“李嫂子,你也闻着香味来了?嫣凤家奔宇昨晚抓了好多鱼,这鱼汤炖得,香透了!我刚才还说让嫣凤留着自己吃,她非要让我尝尝呢。”

李嫂子凑到灶台边闻了闻,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脸上露出了惊叹的神情:“这香味,真是绝了!嫣凤姐,你手艺真好,光是闻着就觉得饿了。”她怀里的小丫头也跟着扭动起来,小嘴巴张着,像是也想尝尝这鲜美的鱼汤。

秦嫣凤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笑着说:“没啥手艺,就是清水炖鱼,放点姜葱去腥,慢慢炖就行了。”她掀开锅盖,里面的鱼汤已经炖得浓稠,乳白色的汤汁翻滚着,冒着热气,两条鲫鱼浮在汤面上,鱼身已经炖得有些发白,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尝一口。秦嫣凤拿起一只粗瓷碗,这粗瓷碗是家里常用的,碗边有些磕碰,却很干净。她用勺子舀了满满一碗鱼汤,又夹了一块鱼肉,仔细地挑掉里面的鱼刺,才递到李嫂子手里:“给孩子尝尝,小心烫。”

李嫂子连忙接过碗,碗壁有些烫手,她下意识地换了换手,然后吹了吹碗里的鱼汤,用勺子舀了一点鱼汤喂给怀里的孩子。小丫头喝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小嘴巴砸吧砸吧,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张着小嘴还想要。“慢点喝,别呛着。”李嫂子笑着说,眼里满是温柔,自己也忍不住喝了一口,鲜美的汤汁在嘴里化开,带着淡淡的姜葱香和鱼肉的鲜甜,回味无穷,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被这一口鱼汤冲淡了。“太鲜了!嫣凤,这鱼汤比肉还香!”她忍不住赞叹道,语气里满是真诚。

张大妈在一旁看着,眼里满是羡慕,却还是坚持着不肯要。秦嫣凤见状,又拿起一个粗瓷碗,盛了一碗鱼汤,递到张大妈手里:“大妈,你也尝尝,家里还有不少鱼呢,昨晚抓了二十多条,够我们吃好几天了,你就别客气了。”

张大妈推辞不过,只好接过碗,碗里的鱼汤冒着热气,香味扑鼻。她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鲜美的味道瞬间在嘴里散开,让她忍不住连连点头:“鲜!真鲜!嫣凤,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比公社食堂的大师傅做得还好吃!”

院子里越来越热闹,又有几家邻居闻到香味走了过来,有带着孩子的王二嫂,有刚从地里回来的刘大叔,还有闲着没事串门的赵奶奶。大家围在灶台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天,话题从鱼汤聊到了生产队的农活,又聊到了村里公社上的各种八卦。

“嫣凤,你们家奔宇真是能干,这鱼抓得也太多了,我们家那口子,让他去抓鱼,他说没时间,天天就知道在地里忙活,也没见忙活出来啥。”王二嫂抱着孩子,笑着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抱怨,却没有恶意。

“刘大叔,你今天怎么这么早从地里回来?”秦嫣凤笑着问道,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和邻居们搭话,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

刘大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今天去地里看看秧苗子的长势,眼看夏收估计增产一些,得提前准备准备。你们家这鱼汤真是香啊,我在地里就闻到了,忍不住就过来看看。”

赵奶奶年纪大了,走路有些蹒跚,秦嫣凤连忙扶着她坐下,给她倒了一杯温水:“赵奶奶,您慢点,小心脚下。”赵奶奶笑着说:“嫣凤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奔宇有福气啊。这鱼汤闻着就香,我老婆子好久没闻到这么香的味道了。”

秦嫣凤见状,又给王二嫂、刘大叔和赵奶奶各盛了一碗鱼汤,大家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喝着鱼汤,聊着天,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院子里的鸡还在咯咯地叫着,远处的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薄雾洒下来,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暖洋洋的。

这时,堂屋里传来了双胞胎的哭声,声音清脆,打破了院子里的热闹。秦嫣凤连忙放下手里的柴火,走进屋。张大妈和李嫂子也跟着进来,帮忙哄孩子。张大妈抱起一个婴儿,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动作轻柔,笑着说:“这俩娃长得真俊,大女儿像嫣凤,眉眼弯弯的,一看就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小儿子像奔宇,眼睛大大的,虎头虎脑的,以后肯定是个能干的小伙子。”

李嫂子则拿起旁边的拨浪鼓,那是江奔宇用木头做的,上面缠着几根红布条,摇起来“咚咚”作响。她摇着拨浪鼓,逗着另一个婴儿,嘴里还哼着简单的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秦嫣凤给双胞胎喂了奶,两个小家伙很快就不哭了,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人,小嘴巴还时不时地动一下,像是也闻到了鱼汤的香味,脸上带着懵懂的笑容。张大妈看着孩子们可爱的模样,笑着说:“这俩娃真是乖,吃饱了就不哭了,以后肯定好养活。”

秦父中午下工回来的时候,看到院子里坐满了邻居,每个人手里都端着一碗鱼汤,脸上带着笑容,热闹非凡。他身上穿着生产队的劳动服,衣服上沾着泥土和汗水,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被院子里的热闹气氛感染了,笑着打趣道:“今天咱们家可是热闹啊,都来尝尝我姑爷抓的鱼?看来我姑爷的手艺,比我当年还厉害啊!”秦父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抓鱼,只是现在年纪大了,体力不如从前,就很少去了。

“可不是嘛,秦大叔!”张大妈笑着说,“奔宇这鱼抓得好,又大又鲜,嫣凤炖得更好,这鱼汤鲜得掉眉毛,我们可是沾了你们家的光了!”

“是啊,秦大叔,”李嫂子也跟着说道,“这鱼汤太好喝了,我家孩子平时不怎么吃东西,今天喝了小半碗鱼汤呢。”

秦嫣凤把炖好的鱼汤端上桌,又炒了一盘青菜,这青菜是自家菜园里种的,绿油油的,新鲜可口。还蒸了几个番薯面窝头,窝头是用番薯和少量白面混合蒸的,表面有些粗糙,却很有嚼劲。秦父拿出家里珍藏的一小瓶白酒,这白酒是过年时亲戚送来的,一直没舍得喝,今天来了这么多邻居,他便拿了出来,给几个男邻居倒了点。

大家围坐在桌旁,桌子是用木头做的,表面有些陈旧,却擦得干干净净。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碗鱼汤、一个玉米面窝头和一碟青菜。大家喝着鲜美的鱼汤,吃着窝头,聊着天,话题从生产队的农活聊到了家里的琐事,又聊到了最近公社里的新鲜事。刘大叔说起了公社最近要提前组织夏收的事情,大家都纷纷表示会积极报名参加;王二嫂说起了自家孩子最近学会了走路,脸上满是自豪;赵奶奶则说起了以前的往事,引得大家阵阵感叹。

欢声笑语在院子里回荡,飘出了院墙,飘向了村庄的各个角落。阳光透过晨雾洒下来,变得温暖而明亮,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暖洋洋的。鱼汤的香味混合着邻里间的欢声笑语,弥漫在初夏的村庄里,构成了一幅淳朴而温馨的画面。

秦嫣凤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幸福感。虽然生活并不富裕,物质也很匮乏,每天要辛苦地上工,还要照顾孩子,日子过得很忙碌,但这样简单的快乐,这样淳朴的邻里情,这样温暖的家庭氛围,却让她觉得无比满足。她看着身边的孩子们,看着笑容满面的邻居们,看着辛苦劳作却依然乐观的父亲,心里暗暗想着: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日子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这份简单的快乐,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显得格外珍贵,也深深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许多年后,当大家回忆起那个清晨,依然会记得那弥漫在村庄里的鱼香,记得那份邻里间的温暖和情谊,记得那个简单却无比幸福的日子。而秦嫣凤也会常常想起那个清晨,想起江奔宇出门时的叮嘱,想起邻居们羡慕的眼神,想起孩子们喝鱼汤时的可爱模样,这些记忆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她平凡而幸福的一生。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浴火焚神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大明第一臣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十龙夺嫡永恒剑主一键修炼在线变强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剑道至尊剑无双亲亲总裁,先上后爱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重生90:辣妻要翻天斗破后宫,废后凶猛猎谍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丹道仙途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
经典收藏萌学园之星护之战军门辣妻官道天下美妆皇妃:我在古代直播带货穿成恶毒女配和反派he79开始我有话要说风水神医我真不想靠反串出名啊刚出狱,被迫和七个天媚之体合租斗罗之暗金斗罗木叶:重振宇智波荣光妖尾:开局捕捉妖精女王艾露莎娱乐:我这么帅你们竟然叫我狗贼国医: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王磊重生之锦绣美人谋我医武双绝,体内还有一条龙妻子的隐私惊婚失色,老婆跟我回家人道至尊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
最近更新只想好好捕鱼,可实力不允许啊兽穷则啮furry:我的猎物是白月光逆袭:从拒绝校花买单开始御兽师天赋差?我只是还在发育我的卡组画风清奇向上生长:草根的逆袭官场,不小心就升官了国运禁地:我,刺客柒穿越抗日1937神医胡老扁妻子背叛后,仕途一路开挂狂飙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我靠钓鱼开天门异能巨星之荒岛逆袭路僵尸仙帝都市崛起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地仙路有钱人的快乐,我感受到了楚新钓:开局迎娶何罗鱼老婆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江中燕子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txt下载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最新章节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