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韩王睁开眼,眼中已是一片死寂:“罢了,罢了。老子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寡人这一生,终究是太过执着于那些虚妄的道理,忘了脚踏实地。”
他转身对张平说:“张相,去传令,开城门,投降。”
“大王!”张平泪流满面,“臣不能……”
“你不能,寡人能。”韩王摆手,“寡人是韩王,寡人要为韩国百姓负责。这一战打不得,也没必要打。韩国亡于寡人手,也好过亡于战火之中,生灵涂炭。”
他回头看向李斯,声音中带着一丝讽刺:“李廷尉,你赢了。秦国的‘刚强’,击败了韩国的‘柔弱’。但老子的智慧没有错,错的是寡人这个人。寡人没有真正理解‘柔弱胜刚强’的真意,只是把它当成了逃避的借口。”
“如今想来,真正的柔弱,是像水一样能屈能伸,能方能圆。而寡人,不过是个懦弱的凡人罢了。”
说完,他转身下了城楼,再也没有回头。
午时三刻,新郑城门大开。
韩王率文武百官出城投降,将王印亲手交给李斯。李斯接过王印,对韩王安行了一礼:“韩王深明大义,李斯代秦王向您致敬。”
韩王安惨然一笑,没有答话。
秦军入城,秋毫无犯。李斯下令张贴告示,安抚百姓,宣布三日内免税,开仓放粮。一时间,新郑城中虽有哀叹,倒也没有太大骚乱。
傍晚时分,李斯在韩王宫接见了被俘的韩国官吏。大部分官吏选择归顺秦国,只有少数几人宁死不屈,被李斯好生安置,放归田里。
“启禀廷尉。”一名秦卒进来禀报,“在宫中搜出此人,他说要见您。”
李斯心中一动:“带进来。”
片刻后,一个削瘦的身影被带了进来。那人约三十余岁,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锐利。正是韩非。
“师兄。”李斯起身相迎,神色复杂。
“李斯……师弟……好手段。”韩非苦笑,“一战而下韩国,你这廷尉,当真是名不虚传。”
“师兄过誉了。”李斯让韩非落座,“师兄这些年在韩国如何?”
“如何?”韩非端起水杯,却没有喝,“不外乎着书立说,却无人问津。眼看着韩国一日日衰败,却无能为力。如今国破家亡,也算是解脱了。”
他抬眼看着李斯:“倒是你,那日新郑一别后,竟能在秦国做到廷尉高位,还能统军灭国。”
“师兄说笑了。”李斯叹息,“李斯不过是顺应时势罢了。倒是师兄,满腹才华,却生不逢时,实在可惜。”
“可惜?”韩非放下茶杯,“也罢。胜者王侯败者寇,没什么好说的。师弟今日找我来,不会是叙旧这么简单吧?”
李斯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师兄,秦王政仰慕你的才学,想请你去咸阳,辅佐大秦。”
韩非愣住了,继而大笑:“哈哈哈!辅佐大秦?师弟,你这是在羞辱我吗?我韩非是韩国公子,如今韩国已亡,你让我去侍奉灭国仇人?你当我是什么人?”
“师兄!”李斯正色道,“韩国已亡,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师兄的才华不应该就此埋没。秦王政雄才大略,志在一统天下。若师兄能助秦王一臂之力,则不仅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更能为天下苍生造福。”
“造福?”韩非眼中闪过悲凉,“师弟,你可知我这些年在韩国都做了什么?我想变法强韩,却被视为祸害。我想整肃吏治,却被说成是苛刻。我着《孤愤》《五蠹》,想唤醒韩国,结果呢?”
“如今韩国已亡,我的理想也随之破灭。师弟让我去辅佐秦国,可秦国需要的不是我韩非,而是我的学问。你们要用我的思想去统治天下,去征服六国。可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些被征服的国家,那些被统治的百姓,他们会如何?”
李斯沉声道:“师兄,天下大势已定。秦国统一六国,这是历史的必然。与其让六国继续纷争,不如让秦国一统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这难道不是我辈读书人应该追求的吗?”
“太平?”韩非摇头,“师弟,‘人之初,性本恶’,但人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变善。法家治国,不应该只有刑罚,还应该有教化。可你看看秦国,除了严刑峻法,还有什么?”
“秦国能强大,正是因为法度。”李斯反驳。
“那秦国也会因为严刑峻法而灭亡。”韩非断言,“师弟,秦国确实强大,确实能一统天下。但一统之后呢?能维持多久?十年?二十年?还是百年?”
他站起身,背对着李斯:“韩国今日亡了,但韩国的灭亡,不是因为韩国太弱,而是因为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我韩非生在这个时代,是我的不幸。”
“但我不会去辅佐秦国。不是因为我高傲,而是因为我看不到希望。秦国的强大,建立在无数尸骨之上。师弟你的功业,也沾满了鲜血。这不是我想要的。”
李斯沉默良久,终于叹息:“师兄既然如此决绝,李斯也不勉强。只是,秦王那边,李斯不好交代。”
“你如实禀报就是。”韩非转身,直视李斯,“告诉秦王,韩非宁可一死,也不会背叛韩国。”
“师兄!”李斯站起,“何至于此?”
“就是如此。”韩非淡然道,“师弟,你我各为其主,本就是敌人。与其苟活于世,被人指指点点,不如死得有尊严些。”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有一句话,我想留给师弟。师弟如今少年得志,前程似锦。但切记,治国,不能只有法,还要有情。否则,韩国的今天,就是师弟的明天。”
说完,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瓶,仰头喝下。
“师兄!”李斯大惊,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
韩非身形晃动,嘴角溢出黑血,却依然保持着站立的姿态。他看着李斯,眼神渐渐涣散,嘴角却带着一丝笑意:
“师弟,珍重……韩国虽亡……但法家思想……永存……”
话音未落,他轰然倒地。
李斯呆立当场,久久说不出话来。
窗外,夕阳西下,将整个新郑染成一片血红。一个存续了数百年的国家,就此消亡。一位旷世奇才,也随之陨落。
这是韩国的悲歌,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李斯闭上眼睛,脑海中回响着韩非最后的话:“韩国的今天,就是师弟的明天。”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