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首页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特种兵之神话传说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神话版三国十龙夺嫡大夏第一皇子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章 牡丹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本文改编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经典之作《牡丹亭》,该剧为“临川四梦”之冠,以“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故事,打破封建礼教的桎梏,成为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巅峰。

- 柳梦梅:岭南书生,怀才不遇,重情至性,坦荡不羁,对美与真情有着执着的追求,因一场跨越梦境的缘分,甘愿为挚爱打破生死界限。

- 杜丽娘:南安太守杜宝之独女,自幼受封建礼教束缚,养在深闺却藏着对自由与真情的渴望,一场游园惊梦让她深陷相思,最终以生命为赌注,奔赴一场跨越阴阳的爱恋。

暮春时节,南安府衙后园的牡丹开得正盛,重瓣叠蕊,映着青砖黛瓦,十分美丽。杜丽娘坐在临水的绣榻上,望着窗外那片姹紫嫣红,呆呆出神。

“小姐,您都瞧半个时辰了。”春香放下茶盏,凑到她身边,压低声音笑道,“前日我听张妈说,城西的万花楼新到了批洛阳红,比府里的还要艳呢——”

话未说完,便被杜丽娘轻轻瞪了一眼。“又胡言乱语,女儿家岂能妄议那些地方。”她拢了拢月白绫罗的衣袖。身为南安太守杜宝的独女,她自小被规训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框子里,读书只许读《女诫》,出门须得蒙面纱,连后园这满园春色,也是母亲今日松口,才敢来赏半日。

可春色是锁不住的。风卷着牡丹的甜香扑进窗,拂过她腕间的银钏,叮当作响。杜丽娘起身,提着裙摆踏出绣阁,青石板路被晨露润得发潮,沾湿了她的绣鞋尖。她沿着花径往前走,忽见前头有座朱红栏杆的亭子,匾额上题着“牡丹亭”三个墨字,笔力清俊。

亭下石凳上,竟坐着个青衣书生。他背着光,侧脸的轮廓浸在暖融融的春光里,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手里握着卷书,指尖还夹着支刚折的白牡丹,花瓣上的露珠顺着指缝往下滴,落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圈湿痕。

杜丽娘心头猛地一跳,忙要转身退开,却听得那书生温声开口:“姑娘且慢。”

她脚步一顿,回过头时,书生已站起身,手里捧着那支白牡丹,缓步朝她走来。他身上带着淡淡的墨香与花香,混在一起,竟比园里的春色还要醉人。“在下柳梦梅,途经此地避雨,不知姑娘是府中何人?”他声音温润,目光清澈明亮。

杜丽娘脸颊发烫,垂眸盯着自己的绣鞋尖,小声道:“妾乃杜氏。”话音刚落,手腕便被书生轻轻握住。他的掌心温热,带着薄茧,触到她微凉的肌肤时,竟让她浑身一颤。

“杜姑娘,”柳梦梅的声音离得极近,带着几分急切,又几分珍重,“这白牡丹配你,再合适不过。”他将花递到她面前,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指腹,那触感像是电流般,顺着指尖窜进心口,让她连呼吸都乱了。

她鬼使神差地接过牡丹,抬眼时,正撞进柳梦梅含笑的眼眸里。他伸手,轻轻拂去她鬓边沾着的一片牡丹花瓣,指尖蹭过她的耳垂,留下一阵灼热的痒。“牡丹亭下,与卿相逢,当是三生有幸。”他说着,伸手将她揽进怀里。

杜丽娘没有挣扎。他的怀抱温暖而坚实,裹着春光与墨香,让她忘了平日里的规训,忘了父亲严厉的眼神,忘了母亲苦口婆心的教导。她靠在他胸前,听着他有力的心跳,鼻尖萦绕着他身上的气息,只觉得这满园牡丹,都成了他们的背景。

这时,只听得春香在远处喊:“小姐!小姐您在哪儿?”

杜丽娘猛地惊醒,睁眼时,还躺在自己的绣床上。窗外天光已亮,春香正站在床边,手里捧着洗面的铜盆。“小姐,您昨儿在园子里睡着了,还是我把您背回来的呢。”春香笑道,“您还说梦话呢,喊着‘柳郎’,那是谁呀?”

杜丽娘攥紧了锦被,心头还残留着梦里的悸动。那书生的眉眼、掌心的温度、怀里的气息,都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她掀开被子坐起身,快步走到窗边,望着后园的方向,牡丹亭下空空如也,只有春风卷着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一场无人知晓的梦,可那梦,在她心底生了根。

自那日游园惊梦后,杜丽娘便像丢了魂。她常常坐在窗前,望着后园的牡丹亭发呆,饭不想吃,觉也睡不安稳,夜里总梦见柳梦梅,梦见他在牡丹亭下递花,梦见他揽着自己的腰,梦见他在耳边轻声唤“丽娘”。

“小姐,您这几日脸色差得很,要不要请个大夫来瞧瞧?”春香端着燕窝粥进来,见她又对着窗外出神,忍不住担忧道。

杜丽娘摇摇头,接过粥碗,却只舀了一勺,便放了下来。“我没事,只是有些乏。”她轻声说,目光却又飘回了牡丹亭的方向。那梦里的书生,到底是谁?是真有其人,还是自己凭空想出来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杜丽娘的身子日渐消瘦。原本圆润的脸颊陷了下去,眼底也添了青黑。杜宝见状,只当她是读《女诫》伤了神,斥她“心思不端”,让母亲严加看管;杜夫人急得团团转,请了好几位大夫来,都只说“气血亏虚”,开了些补药,却不见好转。

只有杜丽娘自己知道,她是得了“相思病”。那梦里的柳梦梅,像一粒种子,在她心底发了芽,越长越旺,枝枝叶叶都缠着她的魂,让她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她想再见他一面,哪怕只是在梦里,可近来连梦都少了,只有空荡荡的思念,在夜里啃噬着她的五脏六腑。

“春香,”一日午后,杜丽娘靠在绣榻上,声音虚弱得像一阵风,“你去把我的画具拿来。”

春香虽疑惑,还是依言取来了笔墨纸砚。杜丽娘挣扎着坐起身,握着笔的手微微颤抖。她对着铜镜,看着镜中憔悴的自己,又闭上眼,回忆着梦里柳梦梅的模样——眉是怎样的弯,眼是怎样的亮,连握着白牡丹时的姿态,都记得分毫不差。

她先画自己。淡扫蛾眉,轻点朱唇,穿着那日游园时的月白绫罗裙,手里捧着支白牡丹,眼神里带着几分羞怯,又几分怅惘。画完自己,她又换了张纸,开始画柳梦梅。青衣书生,手持书卷,站在牡丹亭下,春风拂起他的衣袂,眼底含着笑,像是正望着自己。

一笔一画,都耗尽了她的力气。画完时,夕阳已落在窗棂上,将画纸染成了暖金色。杜丽娘看着两幅画,轻轻叹了口气,将自己的那幅卷起来,塞进锦盒里。“春香,”她声音发颤,“等我走了,把这幅画送到城外的梅花庵,交给庵里的清圆师太。”

春香听得眼圈发红:“小姐,您说什么胡话呢!您会好起来的。”

杜丽娘笑了笑,笑容里带着几分释然。她知道自己的身子撑不了多久了,这相思,早已熬干了她的气血。她只盼着,若是有朝一日,那梦里的柳梦梅真的出现,或许能凭着这幅画,认出她来。

当晚,杜丽娘便发起了高热。她躺在床上,意识模糊间,仿佛又看到了柳梦梅。他还是穿着青衣,站在牡丹亭下,手里捧着白牡丹,朝她笑道:“丽娘,我来接你了。”

她伸出手,想抓住他的衣袖,却只抓到一片虚空。“梦郎……”她轻声唤着,眼泪从眼角滑落,滴在枕头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第二天清晨,春香进来时,发现杜丽娘已经没了气息。她躺在锦被里,脸色苍白,嘴角却带着一丝浅浅的笑,像是终于卸下了所有的牵挂,去赴那场未完的梦。

杜夫人哭得肝肠寸断,杜宝虽面色凝重,却也只叹“红颜薄命”。他们按照杜丽娘的遗愿,将她的肖像送到了梅花庵,又在庵后选了块地,将她安葬,碑上只刻着“杜氏丽娘之墓”六个字。

春香在坟前烧了那幅柳梦梅的画像,火光里,她仿佛看到小姐正跟着那个青衣书生,朝着牡丹盛开的方向走去,再也没有回头。

三年后,柳梦梅背着书箱,骑着一头瘦驴,风尘仆仆地走在南安府外的官道上。他自幼丧父,靠着邻里资助,才有了赴京应试的盘缠。

“前面好像有座庵堂,”柳梦梅眯眼望向前方,雨丝织成的薄雾里,山腰处隐约露出灰瓦飞檐,“正好去歇歇脚。”

他沿着泥泞的山路慢慢往上走。山路两旁的野草沾着雨水,打湿了他的布鞋,裤脚也溅上了泥点。约莫半个时辰,终于走到庵前,庵门木匾上写着“梅花庵”三个大字,字体清雅,带着几分禅意。

柳梦梅将驴拴在庵外的老梅树下,整了整衣襟,轻轻叩了叩庵门。片刻后,门内传来一阵轻缓的脚步声,一位身着灰布僧衣的小尼打开门,双手合十道:“施主何事?”

“小师父有礼,”柳梦梅拱手回礼,语气温和,“在下柳梦梅,赴京应试途经此地,恰逢春雨连绵,想借贵庵歇脚,讨碗热茶,还望行个方便。”

小尼见他眉目清朗,举止端正,不似歹人,便侧身让他进来。

柳梦梅跟着小尼走进庵内,只见庭院里种着几株老梅,虽非花期,枝干却苍劲挺拔,雨珠挂在枝头,透着几分清寂。穿过庭院,便是大雄宝殿,殿内香烟袅袅,一位白发师太正坐在蒲团上,手里捻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师太,这位柳施主是赴京的书生,想借庵中歇脚。”小尼轻声禀报。

清圆师太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柳梦梅身上,上下打量了片刻,才点头道:“施主既是读书人,便住东厢房吧,莫要随意走动,以免扰了庵中清净。”

“多谢师太成全。”柳梦梅连忙道谢。

小尼领着柳梦梅往东厢房走,路过一间偏殿时,柳梦梅忽然瞥见殿内墙上挂着一幅女子肖像,脚步不由顿住。那画像上的女子,身着月白绫罗裙,手里捧着一支白牡丹,眉眼弯弯,眼神里带着几分羞怯与怅惘,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仿佛早就见过一般。

“小师父,”柳梦梅忍不住问道,“这幅画是……”

小尼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叹了口气:“这是三年前,南安太守杜大人的千金杜丽娘小姐的画像。杜小姐生前与我庵颇有缘分,去世后,她的侍女便将这幅画送来,说是小姐遗愿,要挂在庵中,了却一段心事。”

杜丽娘……柳梦梅默念着这个名字,目光紧紧锁在画像上。画中女子的容颜,越看越觉得熟悉,仿佛昨夜还在梦中见过。他伸手想去触碰画纸,指尖却在离画一寸的地方停住,只觉得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又酸又胀,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施主,厢房到了。”小尼的声音将他从怔忡中拉回。

柳梦梅收回目光,勉强笑了笑:“多谢小师父。”可那幅画的模样,却像刻在了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当晚,柳梦梅躺在东厢房的硬板床上,辗转反侧。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他却满脑子都是画中杜丽娘的容颜。他想起自己年少时,曾做过一个模糊的梦,梦里有个穿着月白裙子的女子,站在牡丹花丛中,朝他微笑,可醒来后,却再也记不清女子的模样。如今见了这幅画,才惊觉梦中女子,竟与画中丽娘一模一样。

柳梦梅越想越觉得心痒难耐。他披衣起身,借着窗外的月光,悄悄走出厢房,朝着白日见到画像的偏殿走去。

偏殿里静悄悄的,只有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画像上,给画中女子镀上了一层银辉。柳梦梅走到画像前,细细端详,只见画右下角题着一行小字:“南安杜氏丽娘,癸卯年暮春作于绣阁。”

他伸出手,轻轻拂过画纸上女子的眉眼,指尖传来纸张的微凉,却仿佛触到了真人的肌肤,让他心头一颤。“丽娘小姐,”他轻声呢喃,声音温柔,“不知你生前,曾有过怎样的心事?为何要将这幅画留在这清冷庵中?”

话音刚落,窗外忽然吹来一阵风,卷起殿内的烛火,明明灭灭。柳梦梅只觉得肩上仿佛有片轻柔的衣袂拂过,他猛地回头,殿内却空无一人,只有那幅画像,静静地挂在墙上,画中女子的眼神,似乎含笑望着他。

柳梦梅的心,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他知道,从见到这幅画的那一刻起,自己便再也无法将这个叫杜丽娘的女子,从心底抹去了。

接下来的几日,柳梦梅每日都会去偏殿看望那幅画像。他会给画像前的香炉添上清香,会轻声读自己写的诗文,有时甚至会对着画像,说起自己一路北上的见闻。仿佛画中的女子是活生生的人,能听见他的话语,能感受到他的心意。

清圆师太见他日日流连偏殿,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未曾多问。只有小尼偶尔会打趣:“柳施主,您对杜小姐的画像,可比对圣贤书还上心呢。”

柳梦梅听了,只是笑而不答。他自己也说不清,这份突如其来的牵挂,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命中注定。他只知道,每当他望着画像,心中便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柔,连旅途的疲惫与应试的焦虑,都消散了大半。

这日傍晚,柳梦梅又在偏殿对着画像说话,说着说着,竟趴在桌案上睡着了。梦中,他又见到了那个穿着月白裙子的女子,她站在牡丹亭下,手里捧着白牡丹,朝他笑道:“梦郎,我等你好久了。”

他快步走上前,想要握住她的手,却见女子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丽娘!”他急得大喊,猛地从梦中惊醒,却发现殿内的烛火不知何时已经熄灭,只有月光洒在画像上,而他的肩上,竟真的落着一片带着牡丹香气的花瓣——那是白日里他放在画像前的白牡丹,不知为何,竟轻轻落在了他的肩上。

柳梦梅拿起花瓣,放在鼻尖轻嗅,他抬头望向画像,郑重地说道:“丽娘,不管你在何方,我定要找到你,哪怕……哪怕你已在九泉之下。”

他不知道,这番话,早已被殿外一个纤细的身影听在耳中。那身影身着月白绫罗裙,正是杜丽娘的魂魄。自从柳梦梅来到梅花庵,她便日日在暗中看着他,看着他对着自己的画像低语,那份深情,早已让她冰封的魂魄泛起了暖意。此刻听到他的誓言,她再也忍不住,轻轻推开殿门,缓步走了进去。

柳梦梅听到脚步声,猛地回头,只见月光下,一个女子正站在殿门口,容颜与画像上的杜丽娘一模一样,只是周身带着一层淡淡的光晕,显得格外空灵。

“丽娘……”柳梦梅惊得站起身,手中的花瓣悄然落在地上,“你是……你是丽娘小姐?”

杜丽娘望着他,眼中含泪,轻轻点头:“梦郎,我便是杜丽娘。”

柳梦梅愣在原地,一时竟分不清是梦是真。

“丽娘,我终于见到你了。”柳梦梅的声音带着哽咽,一把将她揽进怀里。杜丽娘的身子很轻,像一片羽毛。她靠在他的胸前,听着他有力的心跳,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滴在他的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殿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静谧而温柔。这一刻,跨越了生死的距离,跨越了阴阳的阻隔,两颗渴望真情的心,终于紧紧贴在了一起。

自那晚相见后,杜丽娘的魂魄便日日与柳梦梅相会。白日里,柳梦梅在厢房苦读,杜丽娘便坐在他身边,为他研墨铺纸;夜里,两人便在偏殿相依,说着各自的过往。

“那时我躺在病榻上,总想着,若有来生,定要找到那个梦里的书生,”杜丽娘靠在柳梦梅的肩头,指尖轻轻划过他的衣袖,“没想到,今生竟真的能与你相见,只是……我已不是活人了。”

柳梦梅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的微凉让他心疼:“不管你是生是死,在我心里,你都是我柳梦梅唯一的妻子。丽娘,我不会让你一直做孤魂野鬼,我要让你活过来。”

杜丽娘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又很快黯淡下去:“梦梅,生死有别,哪有那么容易……我听庵里的师太说,我的尸骨就葬在庵后的松林里,若想还魂,需得有人掘墓开棺,将我的尸骨取出,再以阳气滋养才行。”

“我不怕!”柳梦梅打断她的话,眼神坚定,“为了你,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心甘情愿。丽娘,你告诉我,你的墓在哪里,我这就去准备。”

杜丽娘望着他决绝的模样,眼眶又红了。她知道柳梦梅是真心待她,可掘墓之事风险极大,若是被人发现,不仅他的功名会毁于一旦,甚至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梦梅,你再好好想想……”

“丽娘,我不怕,你比什么重要。”柳梦梅捧着她的脸,认真地说,“没有你,就算我高中状元,又有什么意义?丽娘,相信我,我定能让你活过来,我们一起去京城,一起看遍天下的美景。”

见他心意已决,杜丽娘不再劝阻,只是轻声叮嘱:“我的墓在庵后松林最东边,墓碑上只刻着‘杜氏丽娘之墓’。你需得在今夜子时找到它,将我棺木挖出,开棺后,将我的尸骨抱出,放在阳气最盛的地方,待鸡鸣三声后,我便能渐渐恢复肉身。”

柳梦梅一一记下,又与杜丽娘约定,子时在松林相见。

当晚,柳梦梅趁着庵中众人都已睡熟,提着一把铁锹,朝着庵后松林走去。夜风吹过松林,发出“沙沙”的声响,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找到丽娘的墓,让她活过来。

按照杜丽娘的指引,他很快找到了那座刻着“杜氏丽娘之墓”的石碑。石碑旁长满了杂草,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打理过。

他拿起铁锹,开始掘土。泥土湿润,挖起来并不费力,可每挖一下,他都觉得心跳加快几分——他知道,每多挖一寸,他离丽娘就更近一步。挖了约莫一个时辰,终于听到“咚”的一声,铁锹碰到了棺木。

柳梦梅心中一喜,连忙加快速度,将棺木周围的泥土清理干净。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低声道:“丽娘,我来了。”

说完,他双手抓住棺盖,用力一掀,棺盖“吱呀”一声被打开。棺中铺着一层丝绸,杜丽娘的尸骨静静地躺在里面,虽已过三年,却依旧完好无损,只是周身透着一股寒气。

柳梦梅俯身,轻轻将她的尸骨抱起。尸骨很轻,这是他的丽娘,是他要用一生去守护的人。

他抱着尸骨,快步走出松林,朝着庵外的一座破庙走去。那座破庙位于山腰,平日里少有人去,阳气却很盛,是杜丽娘早就选好的地方。

刚走到破庙门口,便听到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柳梦梅连忙走进破庙,将杜丽娘的尸骨放在庙中央的供桌上。

第二声鸡鸣响起时,他忽然看到,杜丽娘的尸骨上,渐渐泛起一层淡淡的光晕。光晕越来越浓,将尸骨包裹在其中,隐约间,他似乎看到光晕中,一个纤细的身影正在慢慢成形。

第三声鸡鸣响起的瞬间,光晕散去,供桌上不再是尸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杜丽娘。她闭着双眼,躺在供桌上,面色虽依旧苍白,却已有了血色,胸口微微起伏,显然已经有了呼吸。

“丽娘!”柳梦梅惊喜地大喊,快步走到供桌旁,小心翼翼地将她抱起。杜丽娘缓缓睁开眼,看到柳梦梅,眼中闪过一丝迷茫,随即露出笑容:“梦郎,我……我活过来了?”

“是,你活过来了!”柳梦梅抱着她,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丽娘,你终于活过来了!”

杜丽娘伸出手,抚摸着他的脸颊,感受到他脸上的温度,心中充满了暖意。她靠在他的胸前,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轻声说:“梦梅,谢谢你,让我重新活了过来。从今往后,我杜丽娘,便是你的妻子,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柳梦梅重重点头,在她的额头上轻轻一吻:“好,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几日后,柳梦梅带着杜丽娘离开了梅花庵。他没有告诉清圆师太杜丽娘还魂的事,只是留下一封书信,感谢庵中多日的收留。离开南安府后,柳梦梅怕杜丽娘身子虚弱,便找了个僻静的小镇住下,一边照顾她,一边继续温习功课,准备赴京应试。

杜丽娘的身子渐渐恢复,脸色也越来越红润。她不再是那个养在深闺的娇弱小姐,而是学会了洗衣做饭,学会了照顾柳梦梅的起居。

“梦梅,再过些日子便是应试的日子了,你准备好了吗?”这晚,杜丽娘端着粥走进书房,轻声问道。

柳梦梅放下书卷,接过粥碗,笑道:“放心吧,这些日子我日日苦读,定不会让你失望。等我高中状元,便去你家提亲,让你父亲认可我们的婚事。”

杜丽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我父亲性子固执,又极重礼教,他若是知道我死而复生,又与你私定终身,恐怕……”

柳梦梅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我知道岳父大人可能会反对,可我会用我的诚意打动他。丽娘,我们经历了生死,难道还怕这点困难吗?”

杜丽娘望着他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她相信柳梦梅,相信他们的爱情,能战胜一切阻碍。

应试的日子很快到来。柳梦梅收拾好行囊,与杜丽娘约定,待他在京城站稳脚跟,便派人来接她。离别时,杜丽娘将那幅自画像交给柳梦梅:“你带着这幅画,就像我陪在你身边一样。梦梅,一路保重,我在这儿等你回来。”

柳梦梅接过画像,紧紧抱了抱她:“丽娘,等着我,我很快就会回来接你。”

京城的考场外,柳梦梅背着书箱,随着人流走进考场。他望着高耸的贡院大门,心中既有紧张,又有期待——他不仅要为自己博取功名,更要为他和杜丽娘争取一个光明正大的未来。

考场上,柳梦梅不敢有丝毫分神。他将这些年所学,尽数倾注在试卷上,字迹工整,论述精辟,每一笔都写得格外认真。走出考场时,他只觉得浑身轻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接下来的日子,柳梦梅在京城找了家客栈住下,一边等待放榜,一边打探杜丽娘父亲杜宝的消息。他得知,杜宝如今已调任京城,担任礼部侍郎,官居三品,在朝中颇有威望。

“岳父大人竟在京城任职,这倒是省了不少事。”柳梦梅心中暗喜,可转念一想,杜宝官越大,恐怕越难接受他与杜丽娘的婚事,心中又不由得泛起一丝担忧。

放榜那日,京城的街道上挤满了考生和看热闹的百姓。柳梦梅挤在人群中,目光紧紧盯着榜单,从榜首往下看,当看到“柳梦梅”三个字赫然出现在第一名的位置时,他激动得几乎跳起来——他中了状元!

众考生纷纷向他道贺,店家也连忙端出好酒好菜,招待这位新科状元。柳梦梅却无暇顾及这些,他只想立刻派人去接杜丽娘,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可就在他准备派人去小镇接杜丽娘时,却收到了杜宝派人送来的请柬,请他明日过府赴宴。柳梦梅心中一动,心想这正是与杜宝见面的好机会,或许可以趁此机会,向他提及自己与杜丽娘的婚事。

第二日,柳梦梅身着状元红袍,带着丰厚的礼品,来到杜府。杜府门第显赫,庭院深深,处处透着官宦人家的气派。杜宝身着官服,坐在正厅的主位上。

“柳状元年少有为,真是可喜可贺。”杜宝起身相迎。

“大人过奖了,学生不过是侥幸得中。”柳梦梅拱手回礼,态度恭敬。

两人寒暄了几句,柳梦梅便鼓起勇气,说道:“大人,学生今日前来,有一事,想向大人禀明。”

“哦?柳状元有何事?”杜宝放下茶杯,目光落在他身上。

柳梦梅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学生与大人的千金杜丽娘小姐,早已私定终身。丽娘小姐曾因相思成疾而逝,后经学生设法,得以还魂复生,如今正在城外小镇等候。学生恳请大人,成全我们的婚事。”

话音刚落,杜宝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柳梦梅!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此胡言乱语!我女儿丽娘三年前便已去世,你竟敢编造还魂的鬼话,还说与她私定终身,这简直是对我杜家的羞辱!”

“大人,学生所言句句属实,绝非编造!”柳梦梅连忙解释,“丽娘小姐如今确实还活着,学生可以带她来见您,让您亲眼确认。”

“不必了!”杜宝打断他的话,语气冰冷,“我看你是中了状元,便得意忘形,你给我滚出去,从今往后,不许你再提及丽娘的名字,否则,休怪我对你不客气!”

柳梦梅还想再解释,却被杜宝身边的管家赶了出去。他站在杜府门外,望着紧闭的大门,心中又气又急。他没想到,杜宝的态度竟如此强硬,连见丽娘一面都不肯。

“看来,想要让岳父大人认可我们的婚事,还需从长计议。”柳梦梅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他知道,现在不能急,若是激怒了杜宝,会更麻烦。

回到客栈后,柳梦梅立刻派人去小镇接杜丽娘。几日后,杜丽娘终于来到了京城。当她见到身着状元红袍的柳梦梅时,眼中满是欢喜:“梦郎,你真的中了状元!”

柳梦梅走上前,握住她的手,却有些愧疚地说:“丽娘,对不起,我去见了你父亲,可他……他不肯相信你还活着,也不同意我们的婚事。”

杜丽娘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她早知道父亲会反对,却没想到父亲会如此绝情。“梦郎,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柳梦梅抚摸着她的头发,安慰道:“别担心,我已经想好了。明日我要进宫面圣,到时,我会向皇上禀明我们的事,恳请皇上为我们做主。皇上圣明,定会认可我们的真情。”

杜丽娘望着他,点了点头:“好,我相信你。”

第二日,柳梦梅按照惯例,进宫面圣。当今皇上是位开明的君主,早已听闻柳梦梅才华横溢,见他仪表堂堂,谈吐不凡,心中十分欢喜,当即任命他为翰林院修撰,并赏赐了不少珍宝。

面圣结束后,柳梦梅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跪在地上,大声道:“皇上,臣有一事,恳请皇上做主!”

皇上一愣,问道:“柳爱卿有何事?但说无妨。”

柳梦梅便将他与杜丽娘的故事,从头到尾细细禀明——从游园惊梦的相遇,到相思成疾的离世,从掘墓还魂的相守,到杜宝的坚决反对,每一个细节都讲得情真意切,连一旁的太监宫女,都听得眼眶发红。

皇上听完,微笑说道:“柳爱卿与杜小姐的爱情,可谓感天动地。‘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这般至情,实属难得。杜侍郎虽重礼教,却也不该如此固执,不顾女儿的幸福。”

说完,皇上便传旨,宣杜宝与杜丽娘进宫。

杜宝接到圣旨,立即进宫见驾。当他在皇宫大殿上,看到活生生的杜丽娘时,整个人都愣住了。他走上前,颤抖着伸出手,想要触碰女儿的脸颊,却又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丽娘……你真的……活过来了?”

“父亲,女儿不孝,让您担心了。”杜丽娘跪在地上,泪水潸然而下。

皇上看着父女相认的场景,笑着说道:“杜爱卿,你看,你的女儿确实还活着。柳爱卿与杜小姐历经生死,情深义重,朕今日便做主,赐他们二人成婚,你看如何?”

杜宝望着跪在地上的女儿与柳梦梅,又看了看皇上的神情,知道自己再反对也无济于事。更何况,他也确实想念女儿,如今女儿平安归来,他心中的怒气早已消散大半。

“臣……遵旨。”杜宝拱手说道,语气中带有几分欣喜几分释然。

皇上见杜宝应允,十分高兴,当即下令,为柳梦梅与杜丽娘举办盛大的婚礼,并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作为他们的贺礼。

柳梦梅与杜丽娘欣喜若狂。他们相拥在一起,泪水再次滑落,这一次,却是喜悦的泪水。他们知道,他们的爱情,终于得到了认可,他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了。

婚典前一日,杜府上下张灯结彩,红绸挂满了整个庭院,连门口的石狮子,都被贴上了大红的喜字。杜丽娘坐在绣房里,由春香和几个丫鬟伺候着,穿上了大红的嫁衣。嫁衣上绣着百鸟朝凤的图案,金线勾勒,珠光宝气,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眼如画。

“小姐,您今天真美。”春香看着镜中的杜丽娘,忍不住赞叹道。

杜丽娘望着镜中的自己,眼中满是幸福的笑容:“是啊,若不是梦郎,我恐怕早已化作尘土了。春香,能嫁给梦郎,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正说着,门外传来丫鬟的声音:“小姐,柳公子派人送来了一样东西,说是给您的定情信物。”

杜丽娘心中一喜,连忙让丫鬟把东西拿进来。那是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支玉笛,正是柳梦梅一直带在身边的那支祖传玉笛。玉笛旁,还放着一张纸条,上面是柳梦梅熟悉的字迹:“丽娘,明日便是我们成婚之日,此笛伴我多年,今日赠予你,愿它能像我一样,日夜陪伴在你身边。”

杜丽娘拿起玉笛,指尖轻轻拂过笛身的纹路,心中满是暖意。她将玉笛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柳梦梅的心意。

婚典当日,天还未亮,杜府外便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吉时一到,迎亲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从翰林院出发,朝着杜府而来。柳梦梅身着大红的喜服,骑着高头大马,胸前戴着大红花,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队伍前有锣鼓开道,后有彩车随行,一路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引得百姓纷纷驻足观看。

到了杜府门口,柳梦梅翻身下马,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杜府。杜丽娘早已盖着红盖头,坐在正厅的椅子上,等着他来迎接。柳梦梅走到她面前,伸出手,轻声道:“丽娘,我们走。”

杜丽娘握住他的手,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心中充满了安全感。她站起身,在柳梦梅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出杜府,坐上了迎亲的彩车。

彩车缓缓驶向翰林院,一路上,百姓们纷纷抛洒着花瓣,祝福这对历经生死的新人。到了翰林院门口,柳梦梅小心翼翼地将杜丽娘从彩车上扶下来,牵着她的手,走进了早已布置好的喜堂。

喜堂中央,悬挂着皇上亲赐的“天作之合”匾额,两旁摆放着亲朋好友送来的贺礼,琳琅满目。吉时一到,司仪高声喊道:“一拜天地!”

柳梦梅与杜丽娘并肩而立,朝着天地深深一拜。

“二拜高堂!”

杜宝与杜夫人坐在高堂之上,看着眼前的新人,眼中满是欣慰的泪水。杜宝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芥蒂,他知道,女儿找到了真正爱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的人,这就足够了。

“夫妻对拜!”

柳梦梅与杜丽娘相对而立,深深一拜。四目相对,眼中都映着彼此的身影,没有太多的言语,却胜过千言万语。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便是真正的夫妻,将携手共度余生,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都将不离不弃。

夜深人静,宾客散尽。柳梦梅轻轻揭下杜丽娘的红盖头,看着她娇羞的容颜,心中满是爱意。他拿起桌上的酒壶,倒了两杯酒,递了一杯给杜丽娘:“丽娘,这杯交杯酒,我们一起喝。”

杜丽娘接过酒杯,与柳梦梅的手臂缠绕在一起,将酒一饮而尽。酒液甘甜,却不及心中的甜蜜。

柳梦梅将她揽进怀里,在她的耳边轻声说:“丽娘,谢谢你,愿意陪我走过生死,陪我走到今天。往后余生,我定会好好待你,不让你受半点委屈。”

杜丽娘靠在他的胸前,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轻声回应:“梦梅,我也是。往后余生,我都会陪在你身边,永远不离开你。”

窗外,月光皎洁,洒在房间里,温柔而静谧。烛火摇曳,映着相拥的两人,构成了一幅最美的画面。

这场跨越生死的爱恋,终于在盛世的婚典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中国野史大甩卖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雾都侦探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神剑无敌系统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甜宠贴身辣妻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七零位面小军嫂仙农宗一世之尊重生90:辣妻要翻天魔法史记苏泽列传一品侍卫快穿:总裁攻略手册凌天狂婿和离后王爷真香了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锦衣御明我家娘子在修仙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
经典收藏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贞观第一婿我于历史中长生人在大唐本想低调护国驸马爷从伍千里开始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骑砍三国之御寇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湛湛露斯卿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穿越三国,匡扶汉室!大明匹夫终极潜伏三国之献帝兴汉朱门华章录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
最近更新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三藏还俗浴血山河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笔架叉将军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玉符传奇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冰临谷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