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南派的神

首页 >>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吕颂梨秦晟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免费阅读全文文明之万界领主再战洪荒名柯:我不喜欢波本酒长门好细腰英雄联盟之疯狂主教陆浩苏敏王者:别刀了,孩子人都要傻了穿成疯批反派,万人迷皇子杀疯了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吕颂梨秦晟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南派的神 -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全文阅读 -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txt下载 -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第460章 新征程的号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清晨的安东,笼罩在一层薄薄的寒雾之中。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煤烟、晨霜和路边早餐摊点传来的食物混合气味。转运站却早已苏醒,比白日更加忙碌。高音喇叭反复播送着列车班次和部队集结的通知,引擎的轰鸣声、人员的口令声、行李的搬运声交织成一片,预示着新一天大规模转运工作的开始。

李云龙很早就醒了。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习惯了早起,即便是在相对安稳的环境里。他仔细地刮了胡子,换上了一套接待处发放的新棉军装——虽然样式普通,但厚实、干净,穿着身上暖烘烘的,带着一股崭新的棉布和染料的味道,这让他感觉精神了不少。他将那枚一级独立自由勋章端端正正地别在胸前,旧军装则小心地折叠好,准备带走留作纪念。

王参谋和小高也收拾停当。王参谋的黑眼圈淡了些,精神明显好转,小高则一如既往地沉默干练,将李云龙不多的行李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食堂吃过一顿实实在在的早饭——小米粥、白面馒头、咸菜,甚至还每人有一个煮鸡蛋——之后,接待处的那位年轻干事就小跑着过来了,手里拿着三张硬纸板火车票和一份文件。

“李团长,您的票办好了!上午十点整的火车,直通河北石家庄。到了石家庄站,会有军区办事处的人接您,安排您后续去军事学院报到的事宜。”干事将车票和一份盖着红印的介绍信递给李云龙,脸上带着笑容,“车程大概两天一夜,给您安排的是干部车厢卧铺,条件有限,您多担待。”

“这就很好了!辛苦你们了!”李云龙接过车票,看着上面打印的汉字和目的地,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激动。石家庄,那是华北军区的重要驻地,离他曾经战斗过的晋西北那片土地也不算太遥远了。

告别了接待站的同志,吉普车将他们三人送到了安东火车站。

火车站广场上人山人海,几乎全是即将登车归建的志愿军官兵和前来维持秩序、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绿色的军装汇成了海洋。尽管人数众多,但秩序井然,部队以团、营为单位,在指定区域列队等候,口令声此起彼伏。红旗招展,锣鼓队在一旁卖力地演奏着,营造出热烈而隆重的气氛。许多安东市民也自发聚集在广场周围,手里拿着鸡蛋、水果、熟食,拼命想塞给即将离去的战士们,表达着由衷的感激和惜别之情。

通过专门的军人通道进入站台,喧嚣声更大了。长长的绿色铁皮列车如同钢铁长龙,静静地卧在铁轨上,每一节车厢门口都挤满了准备登车的军人。蒸汽机车头喘着粗重的白气,发出呜呜的汽笛声,更增添了几分离别与远行的氛围。

找到了对应的车厢和铺位,这是一节老式的硬卧车厢,一个隔间六个铺位,已经有不少先到的军官在内。互相通报了单位和姓名,都是来自不同部队、不同岗位的归国干部,很快便熟络起来。大家的话题自然围绕着朝鲜的战事、回国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打算展开,小小的隔间里充满了热烈的交谈声。

李云龙话不多,大多时候听着,偶尔插上一两句。他发现,这些经历过战火考验的指挥员们,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对未来的军队建设充满了期待,也普遍感到了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让他对自己去军事学院深造的选择更加坚定。

十点整,伴随着一声悠长汽笛和站台工作人员挥舞的绿色信号旗,列车猛地晃动了一下,然后缓缓地、沉重地启动了。

“呜——哐当——哐当——”

车轮与铁轨有节奏的撞击声传来,车速逐渐加快。站台上送行的人群、锣鼓队、飘扬的红旗迅速向后退去,变得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视野中。取而代之的是安东市郊的景色:残破的厂房、逐渐恢复生机的农田、远处起伏的山峦。

车厢内的气氛渐渐平静下来。有人开始拿出书本阅读,有人拿出象棋棋盘厮杀起来,更多的人则是靠在铺位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脸上带着归家的憧憬和淡淡的疲惫。

李云龙也靠在自己的中铺上,目光投向窗外。华北平原冬日的景象是单调而辽阔的:裸露的黄色土地、落了叶子的灰色树林、星罗棋布的村庄、冒着袅袅炊烟的农舍……这一切看似平凡,却让他感到无比的亲切和安宁。这就是他和他无数的战友们为之奋战、为之牺牲的土地。

列车一路向南,穿过山川,越过河流,每到一个大站都会短暂停靠。站台上几乎都有欢迎和补给点,当地政府和群众会送上热水、食物和问候。沿途看到的城镇乡村,虽然大多显得朴素甚至贫困,但一种积极重建、努力生产的氛围无处不在。墙上刷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努力生产,支援前线”、“建设新中国”的大标语,田间地头能看到辛勤劳作的身影,新建的工厂烟囱冒着的烟也越来越密集。

这一切,都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古老国家在战争阴影下顽强复苏的脉搏。

两天一夜的旅程并不轻松。车厢里拥挤、嘈杂,饮食简单,夜晚睡眠也常被颠簸和噪音打断。但李云龙却毫无怨言,他珍惜着这难得的观察和思考的时间。他看到了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创伤,更看到了这个民族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的希望。

同车的军官们继续交流着。李云龙听到了一些他之前并不了解的战场细节,不同部队的作战风格和经验教训,也听到了许多关于国内土改、经济建设、剿匪反特等方面的情况。他的视野在交谈中进一步开阔,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部队和战场。

第三天下午,列车广播里终于传来了报站声:“旅客同志们请注意,前方到站:石家庄站!请下车的旅客做好准备……”

车厢里顿时一阵骚动。到石家庄的人不少,大家纷纷开始收拾行李。

列车缓缓驶入石家庄火车站。站台上同样聚集着欢迎的人群和接待人员,规模虽不及安东,但热情不减。

李云龙提着简单的行李,随着人流走下火车,双脚再次踏上了坚实的站台地面。王参谋和小高紧跟在他身后。

很快,一位穿着军装、戴着“华北军区办事处”臂章的中年干部就迎了上来,敬礼:“请问是李云龙同志吗?”

“我是李云龙。”

“您好李团长!我是军区办事处接待科科长,姓刘。奉上级指示,负责接待您。请跟我来,住处已经安排好了。”刘科长热情地说道,一边示意身后的战士接过行李。

走出喧闹的站台,来到车站广场。石家庄作为重要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显得比沿途城市更加繁忙和规整。街道上车辆行人如织,到处可见军人和政府工作人员。

办事处安排的住处是军区招待所的一个单间,条件比转运站好了很多,干净整洁,还有独立的卫生间。

“李团长,您先休息。关于您前往军事学院报到的具体时间和方式,上级还在协调安排。估计需要在这里停留两到三天。期间您可以自由活动,但最好不要离开市区。生活上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找我。”刘科长交代得很仔细。

送走刘科长,李云龙站在房间窗口,望着外面石家庄市的街景。这里没有安东那种前线城市的紧张痕迹,更多的是和平建设时期的忙碌景象。他知道,他的归途已经抵达了终点,但他人生中一段全新的、未知的征程,即将在这里,正式拉开序幕。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体内那股既熟悉又陌生的、对于新挑战的期待和渴望。

在石家庄军区招待所等待的三天,对李云龙而言,是一段奇特而珍贵的缓冲期。没有紧急军情,没有作战会议,没有需要立刻决断的危机。时间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让他有机会真正静下心来,回顾与展望。

他并没有一直待在房间里。大部分时间,他都在石家庄这座陌生的城市里信步而行。他走过喧闹的集市,看着百姓们为了一分一厘的精打细算和买到心仪物品的满足笑容;他路过新建成的小学校园,听着里面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他驻足在正在兴建的工厂围墙外,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高耸的脚手架;他也曾走到市郊,看到农民们冒着严寒在田间劳作,整理土地,准备迎接春天的播种。

这一切平凡甚至琐碎的景象,深深地触动着他。这就是和平时期最普通的日常,这就是他和无数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的东西。它们不像战场上攻占一个山头、歼灭一股敌人那样立竿见影、酣畅淋漓,却更加厚重、更加根本。他意识到,未来的挑战,将是如何建设和保卫这万千平凡而真实的生活,这需要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勇气、智慧和耐心。

第三天下午,办事处刘科长终于带来了确切的通知。

“李团长,安排下来了!”刘科长脸上带着笑容,“军事学院筹备处来电,第一期高级指挥系学员将于五天后正式报到。学院地点在南京。给您订了明天下午前往南京的火车票,还是卧铺。这边会派车送您去车站。”

南京……李云龙心里默念着这个陌生的南方城市名字。他知道,那里曾经历过惨烈的战火,如今将成为他汲取新知识、迎接新挑战的起点。

“谢谢刘科长,这几天辛苦你们了。”李云龙由衷地说道。

“您太客气了,李团长!能为您服务是我们的光荣!”刘科长立正敬礼,“预祝您在学院学习顺利,学业有成!”

第二天下午,依旧是石家庄火车站,只是这次站台上少了浩荡的归国队伍和喧天的锣鼓,更多的是行色匆匆的普通旅客。李云龙提着简单的行李,在王参谋和小高的陪同下,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王参谋和小高将护送他至南京,完成最后的交接任务后,再返回各自原单位报到。旅途依旧漫长,车窗外的景色从华北平原的苍茫辽阔,逐渐变为淮河流域的平坦沃野,继而出现江南水乡的婉约轮廓。气候也明显变得湿润温暖起来。

李云龙大部分时间依旧沉默地看着窗外,内心却不像北归时那样充满感慨和回顾,而是逐渐被一种对新环境的未知和对新知识的渴求所填充。

列车终于缓缓驶入了南京下关火车站。站台上,早有军事学院筹备处的工作人员举着牌子等候。一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年轻军官确认了李云龙的身份后,热情地接过行李。

“李云龙同志,欢迎您!我是学院筹备处干事,姓陈。车已经在站外等候了。”

走出车站,一股湿润而略带寒意的江南空气扑面而来。南京城展现在眼前,这座古老的都城同样留下了战争的伤疤,许多建筑上还能看到弹痕,但城市整体氛围宁静而有序,街道两旁的行道树依然保持着绿意,给人一种沉稳而富有底蕴的感觉。

吉普车穿过城区,驶向位于城东的军事学院所在地。那里原是民国时期的一所陆军军校旧址,经过紧张的整修和扩建,即将承担起培养新中国高级军事人才的使命。

车子驶入学院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操场、整齐的营房和庄重的中西合璧式教学大楼。虽然一切看起来都还很新,甚至有些地方还在进行最后的施工扫尾,但一种严谨、肃穆的军事学府气息已经弥漫开来。随处可见穿着新式五零式军服、佩戴着不同部队符号的军官们在走动、交谈,他们大多年纪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神情沉稳,目光锐利,显然都是来自各部队的优秀指挥员。

报到手续简单而高效。在筹备处,李云龙领取了学员证、宿舍钥匙、饭票以及一大摞崭新的教材和学习资料。教材的名称让他既感到陌生又充满期待:《战术学》、《战役学》、《军事地形学》、《军兵种知识》、《近代战争史》……他随手翻开一本,里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图表、符号,让他这个习惯了看地图、沙盘和直接下命令的老兵感到一阵眩晕,但同时,一股强烈的征服欲也被激发起来——再难啃的骨头,也得把它啃下来!

宿舍是两人一间,条件比招待所和前线军营好了太多。洁白的墙壁,木质的地板,两张单人床,两张书桌,一个书架,甚至还有独立的卫生间。他的室友还没到。李云龙将行李放在空床上,走到窗边。窗外正对着操场,远处是紫金山朦胧的山影。

这里,就是他未来至少一年要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了。环境陌生,挑战未知。

傍晚,他在学员食堂吃了第一顿饭。食堂宽敞明亮,伙食标准明显很高,四菜一汤,有荤有素,米饭管够。许多先到的学员已经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吃饭、交谈。李云龙独自坐在一角,安静地吃着,耳朵却捕捉着周围的谈话声。大家讨论的多是刚刚结束的战争、部队建设的体会以及对即将开始的学习的期待,不乏真知灼见和激烈争论。他意识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和他一样,是带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深深的思考而来的,未来的学习,不仅是向教员学,也是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第二天,李云龙起得很早,习惯性地在操场上跑了几圈。清晨的学院空气清冷,操场上已经有不少同样早起锻炼的学员。没有人组织,但一种无形的竞争和自律氛围已然形成。

上午,他按照通知,去领取了配发的学习用品:钢笔、墨水、笔记本、绘图工具等等。捧着这些对他来说比枪炮更显陌生的“装备”,他感到有些新奇,又有些沉重。

下午,他决定去学院的图书馆看看。图书馆是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里面安静异常,充满了书本特有的墨香。书架高大林立,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中外军事、政治、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籍,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是李云龙生平仅见。许多学员已经静静地坐在阅览桌前,埋头阅读或做着笔记。那种专注而渴求知识的氛围,深深地感染了他。他小心翼翼地走到军事理论类的书架前,抽出一本《合同战术概论》,找到一个角落的位置,坐了下来。

翻开书页,陌生的术语、复杂的推演、抽象的原则扑面而来。他读得很慢,很吃力,许多地方需要反复琢磨才能理解一二。但他没有烦躁,也没有气馁。他想起在朝鲜战场上,面对敌人铺天盖地的炮火和钢铁洪流时的那种无力感;想起谈判桌上,对方凭借技术优势带来的那种隐形的傲慢;想起那些因为装备落后、后勤不济而牺牲的年轻战士……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更加坚定,逐字逐句地啃着那些晦涩的文字。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他身边停下。李云龙抬起头,看到一位同样穿着学员军装、年纪比他稍长、气质儒雅的中年人正微笑着看着他。

“同志,刚来的?看你这眉头皱的,这书确实不太好啃。”来人声音温和。

李云龙连忙站起身:“是啊,第一天看。好多地方看不懂。李云龙,原志愿军xx军团长。”

来人伸出手:“李伟,原第一野战军xx师师长。你好,李云龙同志,你的名字我可是如雷贯耳啊,板门店回来的战斗英雄。”

两人握了握手。丁伟看起来像个教书先生,但眼神中自有军人的锐利和沉稳。

“互相学习,”李云龙说道,“以后少不了要向你请教。”

“谈不上请教,共同进步。”李伟笑道,“这些理论的东西,刚开始是有点摸不着门道,结合咱们自己的实战经验去理解,就好多了。有空多交流。”

“一定!”李云龙点头。他感到,在这里,他不再是那个独当一面、说一不二的团长,而是一个需要重新开始、虚心求教的学生。这种身份的转变,让他感到些许不适,但更多的是一种久违的、充满动力的新鲜感。

接下来的两天,李云龙逐渐熟悉着学院的环境。他的室友也报到了,是一位来自第四野战军的炮兵团长,性格豪爽,对火炮运用极有心得。他们很快便熟络起来,晚上常在宿舍里交流各自的战斗经历和对一些战术问题的看法,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又互相启发,获益良多。

正式开学的前一天晚上,学院组织全体学员观看了新拍摄的纪录片《伟大的抗美援朝》。银幕上,冰天雪地的长津湖、硝烟弥漫的上甘岭、钢铁呼啸的天空、战士们英勇冲锋的身影、谈判桌前严肃的斗争……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再次呈现,震撼着每一位学员的心灵。

电影结束时,全场静默无声,许多人眼中都闪烁着泪光。那不是悲伤,而是一种经历过巨大牺牲和考验后,沉淀下来的崇高与坚毅。

李云龙坐在黑暗中,胸中的情绪汹涌澎湃。他走过的路,付出的代价,追求的梦想,在这一刻变得更加清晰和具体。

第二天清晨,嘹亮的军号声划破了军事学院的宁静,不同于战场上的冲锋号,这号声更加悠扬、规范,带着一种属于校园的独特节奏。

李云龙和其他学员一样,换上笔挺的军装,佩戴好学员肩章,提前十分钟到达指定的教学楼教室。教室里桌椅整齐,黑板上方悬挂着国旗和军旗。学员们安静地入座,神情庄重而期待。

上课铃声响起。一位穿着军装、鬓角花白、目光深邃的教员走上讲台。他并没有立刻开始讲课,而是用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位学员的脸庞,这些脸孔大多年轻而坚毅,带着战火留下的风霜,也闪烁着求知的渴望。

“同志们,”教员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从今天起,你们的名字前面,可以加上‘学员’二字了。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呼的改变,它意味着你们肩负起了新的、也许更加艰巨的使命。”

“你们来自四面八方,来自不同的战场,你们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但是,”他话锋一转,“过去的胜利,不代表未来的胜利。过去的经验,不能完全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为什么要把你们这些功臣从战场上、从部队里请到这里来?就是要让你们暂时放下枪杆子,拿起笔杆子;就是要让你们把宝贵的实战经验,与科学的军事理论结合起来;就是要让你们从优秀的指挥员,成长为懂得如何建设现代化国防、能够指挥现代化战争的战略型人才!”

“这条路,不会比冲锋陷阵更容易,甚至可能更艰苦,更考验人的意志和智慧。你们将要学习的,是你们过去不熟悉、甚至不了解的知识领域。你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可能会感到困惑。但我希望你们记住,你们今天坐在这里学习,是为了明天我们的战士能少流血,是为了我们的国家能更强大,是为了我们的人民能永享和平!”

教员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一位学员的心上,也包括李云龙。他感到胸腔里有一股热流在涌动,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变得无比清晰。

教员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遒劲的大字:“求是”。

“这是我们学院的校训,也是你们未来学习和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探索真理,掌握规律。”

第一堂课,正式开始了。教员开始讲解《战役学》导论。李云龙打开崭新的笔记本,拿起那支还不太习惯使用的钢笔,深吸一口气,排除一切杂念,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讲台上,投入到了那片对他来说既陌生又充满吸引力的知识海洋之中。

他的笔尖在纸面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春蚕食叶,又如同新的征程上,悄然响起的、坚定而执着的脚步声。

窗外,阳光正好,照亮了整洁的校园,也照亮了教室里这些共和国未来将星们专注而渴望的面容。他们的战斗,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刚刚开始。

(全书完)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颜语最新小说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一世之尊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神剑无敌系统大唐:吃货将军我成了六零后二次元日常物语一品侍卫万界永仙一键修炼在线变强猎谍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十龙夺嫡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嫚嫚长途
经典收藏爱上霸道女总裁御兽:我的数码兽很淦崩铁,镜流师弟的我加入屠神组最强女主播之全民热追被迫时空回溯我成了世界冠军枪神信仰打游戏打成了天灾级Bug网游之海盗王伤病归来,我成了篮坛巨星SSS级雄虫亲晕军雌上将末世女配生活地球人真恐怖假太监:再不死我就当皇帝了绝地求生之最强审判烛照铠甲之重生最强差生甄嬛传:一代贤后杀穿前朝后宫!从红楼开始的时空旅行求生:我在冰原打造地下城反派兵王修远
最近更新斗罗:七宝弃女!武魂殿神罚圣女普攻斩杀,我全点攻速你不炸了?制霸NBA:从落选秀到超级巨星系统为我氪金后,大佬成榜一大哥海阔天舒萌学园:时空之轮拜托,超级英雄也会染上班味的斗破:焚穹九幽斗罗:转投武魂殿后,我内卷成神综穿平凡之旅综影视,准备好了吗?木心来也!网游:开局获得混沌体足球:奇葩任务,开局震惊德意志神印:我,白玲轩,强娶魔神皇大道污染:靠模拟杀穿克鲁苏!神豪养崽,参加综艺后我爆红全网三角洲:我是系统人机?将军啊!陆总跪地求饶,沈小姐偏要独美!机器人不语,只是一味的养娃穿书六零:军婚后的平淡日子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南派的神 -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txt下载 -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最新章节 -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