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落尽,春芽初绽,朝堂之上的暗流却比严冬更为酷烈。姜玖璃在宴后,借着更衣的间隙,于廊下与前来赴宴的李沐白短暂交汇。她指尖看似无意地拂过鬓边一枚新簪的赤金点翠凤钗,眸色沉静如水,只低语一句:“东风已至,池鱼可烹。”
李沐白心领神会,这是行动的信号。
他点头“太子妃娘娘保重凤体”,面上依旧是那副温润谦和的臣子模样,心底却已开始盘算如何将这池水彻底搅浑。
接下来的日子,李沐白周旋于皇帝与太子之间。
他明面上为姜仲宸殚精竭虑,处理漕运、盐铁积弊,手段雷厉风行,博得“能臣干吏”之名,深得帝心。暗地里,他对姜成钰交办的事项也无不尽力,甚至主动为其出谋划策,稳固东宫势力,让姜成钰虽心存芥蒂,却也不得不倚重其能。
然而,一些看似“意外”的消息,开始通过不同渠道,悄然流入姜仲宸的耳中。先是都察院一位素以刚直着称的大臣因着几件小案子查出几个人,这几个人一查背景了不得,竟是太子之人,并与很多大臣牵扯太多,拿到了很多太子姜成钰与他们密切来往的证据,从他还是宸王就开始了。陆八带领的皇锦卫专为皇上密查也搜出一些现太子在以前是宸王时,故意挑唆前太子与皇上之间感情的密件。更有甚者,关于前太子在宗庙并非病故,而是“急症暴毙”,且死状蹊跷似是中毒,更有人看见太子姜成钰在大婚后私自见姜弘毅的流言,不知何时起,也在宫廷隐秘的角落悄然传播开来。
这些零散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被多疑的姜仲宸一一拾起,串联成一条令他心惊肉跳的脉络——难道,弘毅当年的“谋逆”,背后另有推手?难道,他那看似恭顺的儿子,早在自己还是宸王时,就已开始觊觎这九五至尊之位,甚至不惜构陷兄长?!
一股寒意自脚底窜上脊梁。姜仲宸独坐于空旷的养心殿内,望着跳跃的烛火,忽然召来李沐白,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沙哑:“李爱卿……朕近日读史,见那曹丕曹植兄弟相争,煮豆燃萁,实乃人间至痛。若……若我皇家,亦出现此等悖逆人伦之事,朕……该如何是好?”
李沐白心中凛然,知道皇帝已然入彀。他立刻躬身,神色无比恳切真诚,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忧国忧民:“陛下!切莫作此想!太子殿下仁孝纯厚,对陛下向来忠心可鉴,天地共睹!前太子之事,乃其自身行差踏错,与太子殿下绝无干系!臣愿以性命担保,太子殿下断不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想必是有些小人,见陛下与太子父子情深,心生嫉妒,故意散布流言,意图离间天家骨肉,动摇国本!陛下万不可中了奸人之计啊!”
他句句都在为姜成钰开脱,字字都在强调太子“仁孝”,然而听在本就心生疑虑的姜仲宸耳中,却更像是欲盖弥彰,反而坐实了太子的“野心”与“伪装”。姜仲宸看着李沐白那“赤诚”的模样,心中更是烦躁,挥挥手让他退下,眼底的阴霾却愈发浓重。
就在此时,又一记重锤砸下!几名之前因漕运、盐铁等案被姜成钰抛出来顶罪、本该早已“病逝”或“流放”的弃子,竟如同鬼魅般,在刑部和大理寺联合清查旧案时,被人“意外”地揪了出来!这些人为了活命,或是为了报复太子的无情抛弃,竟纷纷吐露出大量惊人内幕——姜成钰如何利用漕运中饱私囊,如何在盐铁司安插亲信垄断利权,更可怕的是,如何早在姜仲宸还是宸王时,就已开始在六部、军中暗中结党,培植私人势力,其触角之深,布局之早,令人咋舌!
一份份带着血泪和恐惧的供词摆在姜仲宸的御案前,他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心寒!原来,他这个儿子,早已不是需要他羽翼庇护的雏鸟,而是一头早已磨利了爪牙、时刻准备着弑父夺位的恶狼!他这皇帝宝座之下,早已被挖空了基石!
“查!给朕密查!朕倒要看看,他究竟背着朕,做了多少好事!”姜仲宸勃然大怒,砸碎了最心爱的和田玉镇纸,秘密下令心腹暗卫,彻查太子一党所有动向。与此同时,一道不起眼的旨意发出——命久居皇陵、几乎被人遗忘的三皇子禹王姜毓斓,即刻回京“探亲”。
李沐白“恰如其分”地将皇帝暗中调查,以及召回禹王的消息,“忧心忡忡”地透露给了姜成钰。
东宫之内,姜成钰闻讯,如坐针毡,一股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父皇开始怀疑他了!甚至召回了那个一直被他视为无能、却同样拥有继承权的三弟!这皇位本就是他费尽心机,踩着兄长尸骨才得来的,难道如今也要失去吗?不!他绝不能坐以待毙!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告诉自己不能像姜弘毅那般冲动行事,必须谋定而后动。
恰在此时,姜玖璃前来请安,闲聊间“无意”提起:“殿下,臣妾近日协助戚贵妃打理冷宫事务,听里面一些神志不清的先帝旧人疯言疯语,说什么……先帝当年中毒其实早就被太医院诊出,却无人敢声张,只用温补药养着,说什么‘静养’,才拖到后来毒入膏肓,药石无灵……真是骇人听闻,也不知是真是假。”
姜成钰心中猛地一咯噔!他是知道一些先朝隐秘的,此刻听到姜玖璃这番话,如同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父皇的皇位……来得就那么名正言顺吗?若先帝之死真有蹊跷……一个更大胆、更狠毒的计划,在他心中悄然滋生。他面上却厉声训斥:“放肆!此等疯话也是你能乱议的?以后不得再提!”然而,他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却未逃过姜玖璃的眼睛。
而此时的李沐白,仿佛对这一切暗流汹涌浑然不觉。他依旧兢兢业业,同时完美地完成着皇帝和太子交办的、甚至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差事,每一件都办得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半分错处。
他在姜仲宸面前,是忠心耿耿、能力卓绝的股肱之臣;在姜成钰眼中,虽是威胁,却也是目前不可或缺的得力臂助。两人竟都生出一种“李沐白终究是自己人”的错觉。
姜仲宸看着案头堆积的、关于太子结党营私、野心勃勃的密报,又感受着自己近日来明显不济的精神、日渐衰老的身体,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悲凉涌上心头。他一生筹谋,弑兄篡位,踩着至亲的尸骨才坐上这龙椅,如今却要面对儿子们的虎视眈眈。三个儿子,一个(前太子)谋逆被自己亲手逼死,一个(现太子)看似恭顺却包藏祸心,一个(禹王)庸碌无为远离朝堂……他紧紧握着龙椅百年不变的黄灿灿的扶手,眼中充满了对权力流逝的恐惧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朕……是不是老了?”他喃喃自语。
侍立一旁的李沐白敏锐地捕捉到了皇帝眼中那抹对衰老的恐惧与对长生的渴望。他适时地躬身,语气充满了关切与“赤诚”:“陛下乃真龙天子,万岁之躯,何言老矣?只是近日为国事操劳过甚。臣……臣听闻海外有仙山,山中有术士,精通炼丹长生之术。更听闻铄国皇帝也在探寻,若陛下不弃,臣愿不惜代价,为陛下寻访仙踪,求得灵药,助陛下龙体康泰,永享天年!”
这番话,如同甘霖洒在姜仲宸干涸的心田。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准了李沐白所请,不顾朝中重臣等人以“方术误国”为由的激烈反对,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支持李沐白“寻仙问药”。
不久,所谓的“海外术士”被“请”回京城,丹药很快“炼制”出来。姜仲宸服用后,在药物和心理作用下,竟真觉得精神焕发,仿佛年轻了十岁!他大喜过望,对李沐白的信任与依赖达到了顶峰。
于是,在一个春光烂漫的日子,一道震惊朝野的圣旨颁布:户部尚书李沐白,忠诚体国,才干卓绝,屡立奇功,特晋为丞相,总领中书门下,统摄六部,赐爵国公!
年仅二十四岁的李沐白,身着紫金丞相袍,立于百官之首,成为了大黎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丞相。他微微垂首,掩去眼底那丝一切尽在掌握的冷光。棋盘已布好,猎网已张开,这看似荣耀的巅峰,正是他与姜玖璃,向仇敌发起最终清算的号角。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
喜欢凤凰玦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凤凰玦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