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成为了“利剑”集群残存将士们最残酷的庇护所,也是最漫长的煎熬。被围困在敌阵深处的各个支撑点,如同惊涛骇浪中几座随时可能倾覆的孤岛。无线电信号时断时续,传来的多是坏消息:某个支撑点被敌军坦克和步兵的联合突击淹没,全体玉碎;某个连队弹药耗尽,官兵们拉响了最后一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油料短缺,部分坦克和装甲车彻底成了固定炮台……
王大柱所在的车组和临时聚集起来的几十名战友,据守的洼地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美军的迫击炮和狙击手像阴魂不散的幽灵,不断袭扰。白天被击退的敌军步兵,在夜间又组织了数次小规模的渗透,都被战士们用刺刀、工兵铲和仅剩的手榴弹顽强击退。坦克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王大柱腿上的伤口因为没有及时处理,已经发炎肿胀,传来一阵阵钻心的疼痛和灼热感,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装填手在之前的战斗中也被弹片划伤了胳膊,动作变得迟缓。车长老兵和炮手是仅存的完好战力,但两人眼中也布满了血丝,疲惫到了极点。
“车长……还有……还有水吗?”王大柱声音嘶哑地问。
车长默默地将自己的水壶递过去,里面只剩下最后几口带着铁锈味的浑水。“省着点喝,天快亮了。”
炮手透过破损的潜望镜观察着外面漆黑一片的战场,只有远处偶尔升起的照明弹和曳光弹划破夜空,映照出阵地前横七竖八的敌我尸体。“他们肯定在调兵遣将,天一亮,恐怕……”
没人接话,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天亮的进攻,将是决定生死的一刻。他们的坦克主炮只剩两发穿甲弹,机枪子弹也所剩无几。
与此同时,在“利剑”前进指挥所里,林文澜同样彻夜未眠。他面前的地图上,代表被困部队的红色标记正在一个个黯淡下去或消失。每一份损失报告,都像一把刀子扎在他心上。周志宏和其他参谋人员也在极力维持着指挥体系的运转,协调着炮火支援,试图与被困部队建立更稳定的联系。
“司令员,炮兵团报告,储备炮弹消耗超过六成,尤其是大口径炮弹……”周志宏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忧虑。
“告诉炮兵团,就是打光最后一发炮弹,也要保证火力遮断的效果!”林文澜的语气不容置疑,但他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焦灼。他知道,炮兵是他们唯一的远程支援,一旦炮火减弱,被困的“利剑”瞬间就会被敌人的潮水淹没。
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两支力量上:一是杨文涛的“猎犬”分队,他们能否找到并引导炮兵摧毁敌人的关键节点,比如指挥所或炮兵观察哨?二是按照原定计划,应该在这一天清晨于战线其他地段发起的、旨在策应“利剑”行动的侧翼佯攻部队,他们能否有效牵制敌军,迫使敌人从“利剑”正面抽调兵力?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煎熬。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电台里突然传来了杨文涛激动而略显失真的声音!
“鹰巢!鹰巢!猎犬呼叫!发现目标!重复,发现目标!坐标……(一串加密数字),疑似敌团级前进指挥所及主要炮兵观察哨!请求立即火力覆盖!重复,请求立即火力覆盖!”
指挥所里瞬间沸腾了!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快!把坐标发给炮兵团!所有能打到的火炮,给我集中火力,覆盖这个区域!五发急速射!快!”林文澜几乎是吼出来的。
几分钟后,远方敌军纵深传来了闷雷般连绵不绝的爆炸声,火光将那片天空都映成了暗红色。“猎犬”分队引导的炮火急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几乎在同一时间,战线左右两翼,也如期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友邻部队的策应攻势开始了!虽然规模不大,但攻势凶猛,摆出了一副要全面突破的架势,果然吸引了部分美军预备队的注意力。
天色微明,晨雾混合着硝烟,弥漫在战场上。预料中美军的总攻如期而至,但势头明显减弱了许多,显然是指挥协调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并且部分兵力被调往了两翼。
王大柱所在阵地面临的压力同样减轻了不少。进攻的美军步兵显得有些犹豫,缺乏有效的协同。
“穿甲弹!最后两发,留给敌人的坦克!”车长老兵冷静地命令,“步兵靠近了,就用高爆弹和机枪!”
当一辆美军m4“谢尔曼”坦克在步兵簇拥下试图靠近时,炮手用仅剩的穿甲弹,精准命中了其炮塔,将其击毁。这极大地鼓舞了守军的士气。
然而,他们的弹药也彻底告罄。坦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钢铁掩体。王大柱因失血和感染,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但他仍死死握着操纵杆,用最后的力气保持着坦克的朝向。
“同志们!”一名步兵排长,也是阵地上军衔最高的军官,嘶哑地喊道,“弹药打光了,但我们人还在!就是用手榴弹,用刺刀,用牙齿,也要守住阵地!援军……援军一定会来的!”
就在这最后的危急关头,在地平线的尽头,在弥漫的晨雾和硝烟之中,突然传来了一阵低沉而熟悉的引擎轰鸣声!那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响,仿佛滚雷一般!
紧接着,一面鲜艳的红旗,率先冲破了烟雾的阻碍!紧随其后的,是一辆辆涂着志愿军标志的t-34\/85坦克!它们排着冲击队形,如同从地狱中杀出的复仇之神,履带碾过焦土,炮口喷射着火焰,向着围困王大柱他们的美军侧后方猛冲过来!
是“利剑”集群的预备队!在林文澜判断敌军防线已经动摇、反击时机成熟的瞬间,他将手中最后的力量,全部押了上去!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坦克!我们的坦克来了!”阵地上,幸存下来的战士们发出了劫后余生的、带着哭腔的欢呼!许多人相拥而泣,几乎虚脱。
新投入的坦克部队如同猛虎下山,瞬间冲垮了已经士气低落、陷入混乱的美军围攻部队。他们与被困的残部里应外合,迅速肃清了洼地周围的敌人。
一辆涂着“101”编号的t-34坦克(王铁柱的座车)冲到了王大柱他们瘫软的坦克旁。王铁柱跳出坦克,看着这辆遍布弹痕、炮塔歪斜、几乎被打成废铁的t-34,看着从舱口爬出来的、浑身是血、摇摇欲坠的车组成员,以及阵地上那些衣衫褴褛、却眼神明亮的步兵,这位铁打的汉子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好样的!你们都是好样的!”他用力拍了拍车长老兵的肩膀,又看向被战友搀扶下来的王大柱,“兄弟,撑住!医务兵!快!”
当林文澜在指挥所接到“被困部队已与预备队会合,当面之敌正在溃退”的报告时,他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积压在胸中许久的浊气,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被周志宏一把扶住。
“命令……全线转入追击!扩大战果!但……注意防空,保持队形,不要冒进!”他强撑着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太阳终于完全跃出了地平线,金色的阳光穿透硝烟,洒在这片刚刚经历了一场炼狱般血战的焦土上。“密苏里”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的、无法弥合的缺口,美军的春季攻势计划被彻底打乱,其前沿装甲突击集团遭受重创,被迫全线后撤。
“雷霆”行动,以志愿军的惨胜告终。
战后统计,此役“利剑”集群伤亡近半,技术装备损失巨大,尤其是作为尖刀的先锋部队。但他们的牺牲和坚持,换来了整个东线战局的主动权,证明了人民军队同样能够驾驭现代化的装甲洪流,在正面交锋中撼动世界最强的陆军。
在后方野战医院,王大柱因伤势过重,被迫截去了左腿。当他从麻醉中醒来,看着空荡荡的裤管,沉默了很久。团政委来看望他,带来了总部授予他所在车组“英雄车组”荣誉称号的消息,并告诉他,组织上会安排他回国,进入荣军学校学习。
王大柱摇了摇头,看着窗外操场上那些正在训练的、生龙活虎的新兵,轻声而坚定地说:“政委,我不回去。我虽然开不了坦克了,但我还可以教新兵怎么开,怎么打。我的命是班长、是车长、是那么多战友换来的,我不能就这么走了。”
浴火重生的,不仅仅是“利剑”这支队伍,更是每一个经历了这场血战的灵魂。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功勋,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之上,也昭示着一支强大陆军未来的发展方向。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