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酱国防部的记者发布会现场,气氛前所未有地凝重。台下满是西方主流媒体的驻访记者,镜头早已对准讲台中央那位着军装的发言人。
发言人神情严肃,语调却压不住其中的怒意:“我们强烈谴责大夏空军对我方执行正常侦察任务的F-22战斗机采取极端武力行为,此举极具挑衅性质,严重威胁区域稳定与航空自由原则。”
随后,他停顿半秒,刻意加重语气:“这是一场蓄意挑衅,不是演习,不是误会。三名飞行员被迫跳伞并遭非法扣押,鹰酱不会对此坐视不理。”
全场一片安静,闪光灯接连响起,西方舆论机器迅速开动,各大媒体网站首页一夜之间被“F-22遭击落”“大夏武力扩张”“鹰酱将作出回应”等标题刷屏。
数小时后,大夏外交部举行简短发布会。场地不大,布置却一如既往的庄重。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照常进行,背景板依旧是深蓝底金字,话筒排列整齐,闪光灯不时闪烁。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发布会座无虚席,来自鹰酱的各大媒体和驻华使馆代表早早抵达,神情严肃,等着大夏如何回应“击落三架F-22”的重大事件。
主持人念完开场词后,外交部发言人缓步走上讲台,神情平静,动作不紧不慢。他翻开稿件,甚至没有抬头看在场任何一个人,只是用一贯温和的语调开口道:
“据我空军通报,昨日凌晨三时许,有三架身份不明飞行器,在未进行任何通报或协商的情况下,自我方向以不明目的进入我方凌空。”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等翻译耳机中的语言处理器完成第一段内容,然后抬头,语气仍不紧不慢,却隐含一丝微妙的意味。
“当时我军正在例行进行高强度夜间空战演练,训练任务强度较高,精神高度紧张,在未能第一时间识别目标的情况下……对相关飞行器进行了打击。”
发言人将手中稿件合上,面带歉意地微微一笑:“对于发生坠落一事,我方表示遗憾。实属意外。”
这句“实属意外”,说得格外清晰,还略略加重了语气,仿佛特地是说给某些人听的。
“事后我们了解到,这三架飞行器来自某国,飞行路径完全未通报、不透明、不合作,我方地空协调系统认为其行为具有高度风险。考虑到飞行员安全,我方已依法将其保护并拘留,并将依据国际相关法理进行人道妥善处理。”
他顿了顿,眼神扫向记者席那一排脸色铁青的鹰酱媒体,忽然语调一转:
“我们建议有关国家,在未来军事活动中,适当重视飞行员安全,合理规划飞行路径,严格遵守国际边界常识,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非战斗性飞行事故。”
“尤其是,不要再在我方演训时段、预警空域、夜间高风险气象条件下,以‘圣诞巡航’为名进行模糊接近。我们真的会以为那是……演练靶机。”
话音刚落,台下一片死寂,记者群中数名鹰酱随员低头记录的手一顿。同步翻译耳机中那句“演练靶机”尚未结束,鹰酱国防情报局的现场翻译官脸色已经僵硬,喉结滚动,脸颊肌肉一抖,差点把翻译稿拍在桌上。
鹰酱参谋总部,临时战情会议室内气压如铁。巨大的高清屏幕还停留在大夏外交部发言人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画面中那句“我们真的会以为那是……演练靶机”依旧在回放着,仿佛一根钝钉,一点点敲进每个人的脑壳里。
参谋长脸色青中泛红,额头青筋跳动,双手按在桌沿,指节发白。屏幕上那副从容姿态简直像一巴掌,一遍遍抽在他脸上。他猛地扯下耳机,砸在桌上,声音在会议室里炸响。
“意外?靶机?这特么在骂我们!”
话音未落,顾问团一片死寂,无人接话。有人低头翻着外交部通稿,语气干巴巴地念出那句:“建议有关国家重视飞行员安全。”
他抬起头,眼神有些发直:“他们在讽刺我们……派人来送死。”
空气如冻结,连呼吸都小心翼翼。屏幕旁的情报参谋不安地整理手中的文件,试图回避任何视线。
沉默,像一层厚厚的灰被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有年轻军官忍不住嘀咕了一句:“鼻子都快被气歪了……”
没有人笑得出来。因为他们都清楚,这次不仅是鼻子被气歪了,是整张脸都被赤裸裸地按在桌面上狠狠摩擦了一遍。
参谋长缓缓坐下,声音沙哑却带着压不住的怒火:“我想知道——”
他一字一顿,瞳孔中透着近乎暴怒的寒意:
“为什么我们最先进的隐身战机,号称‘世界空中霸主’的F-22,会被大夏那个‘演习部队’在不开雷达的情况下,一枚一枚打下来?”
他扫视会议桌上的每一位情报官员,声音陡然拔高:
“情报局都是干什么吃的?大夏研发了什么?他们手上到底有什么?我们是不是到现在连他们那套‘秘密武器’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式——黑进他们的卫星也好,调航母资源也好,跟踪飞行测试也好——给我查!”
他猛地一拍桌子,文件震落在地,像一连串被掀翻的脸面。
“查!必须查清楚——到底是谁,把我们的F-22,变成了他们演习的靶子!”
对于J-20的表现,大夏国防部内部反应非常一致:两个字,满意。
战后评估小组刚将简报上交至总参联席会议,会议室内短暂寂静后便爆发出一阵低声却兴奋的交谈。坐在最上席的那位将军敲了敲桌面,眼中闪着罕见的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从不可见中现锋芒’。隐身杀隐身,不靠雷达,零伤一击全清……干得漂亮。”
军方高层当即下达指示,暂不对外公布任何关于J-20出动的细节,一切按最高级别保密程序执行。
除了参战飞行员、现场指挥系统和相关科研保障链条,外界无权得知任何一丝关于“出手者”的真实身份。
但民间的情绪,已经悄然沸腾。
外交部发布会刚刚结束,社交平台就炸了锅。
“凌晨三点,击落三架F-22”“飞行员被当场捕获”“大夏称其为‘误入’”等关键词在十分钟内冲上热搜第一。
而最让人惊讶的,是那句被外交发言人用近乎无辜的口吻讲出的回应:“演习中误伤……实属遗憾。”
“误伤F-22?那是什么演习?能把世界顶级隐身战机‘顺手’击落的演习?这得多不小心啊!”
“到底是谁动的手?我们不是只有歼-10和歼-11吗?怎么可能?”
“我爸还是空军退役的,他当年说三代机碰F-22要靠群架,现在居然直接击落了三架?怎么做到的?”
评论区仿佛点燃了火药桶,各种脑洞和热血猜测层出不穷。
有人信誓旦旦地搬出各种“老八卦”:“其实J-14早就列装了!但我们不说!”
有人调侃式地分析:“是不是J-11躲在云里扔板砖?”
也有人眼神独到地盯上了那条通报中“演习部队”的措辞:“你们发现没,外交部不是说‘防空部队’、‘空军中队’,而是‘演习部队’……这说法很不正常。”
整个网络仿佛被点燃。原本对大夏空军印象还停留在歼-7高原伴飞、歼-10低空绕飞、歼-11在黄海冲线的画面中的民众,忽然意识到,也许他们从未真正了解过,今天的大夏空军。
而一条被疯转的视频评论写得尤为精彩——
“当你以为我们还在用旧地图翻新飞机的时候,我们已经悄悄把你最先进的战机当成了练靶子。”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