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之谏的彻底失败,像一盆冰水,将李寻心中最后一丝对南朝的幻想也浇灭了。他不再试图去说服、去争取,转而将全部心神投入了对天道的探寻。或许,在那浩瀚无垠的星空中,在那变幻莫测的气运流转里,能找到这末世景象的注脚,能找到他个人前行的微光。
他彻底拒绝了所有的宴饮邀约,对外宣称闭关参悟玄机。秦淮别院那方小小的观星台,成了他唯一的寄托。清虚子、岳镇、云尘曾联袂来访,他们同样对朝局感到失望,但受限于仙门古训,无法直接干预凡俗王朝更替,只能与李寻交换魔门活动日益频繁的讯息,并约定必要时刻联手应对。送走他们,李寻更感孤独,这是一种清醒者置身于醉梦人群中的孤独。
李寻这段时间加深了星象的学习研究,发现自己查阅的资料隐隐约约和老道留下的半部道德经中的星图一一对应,道德经中的内容更加的全面,特别是运用功法线路图感应效果更是显着。李寻结合自己的功法特性运用乾坤眼惊奇的发下自己不需要达到超凡地境运用神识去感知,只需要用眼睛就能直观的看到星辰轨迹和变化。再加上次云尘和清虚子到来后,李寻的虚心请教和学习,让李寻的星象观察能力得到了更高的提升。
正因为有了这个能力,李寻观察星象的能力更加的突出。今夜,天穹如墨,月隐星繁,正是夜观星象的最佳时机,逐渐思绪融入那冥冥漠漠的宇宙韵律之中。
首先锁定的是帝星紫微。那颗代表人间帝王、王朝气运的核心星辰,本该光华万丈,稳定中天,统摄四方。然而,李寻看到的,却是一颗光芒涣散、色泽浑浊的星辰。其光非是纯正的紫金之气,而是夹杂着大量的灰、黑、粉等驳杂色调——灰是官僚体系的僵死与腐败,黑是民怨与魔气的侵蚀,粉是君主与贵族的奢靡与欲望。更令人心惊的是,帝星并非静止,而是在其轨道上微微震颤、飘移,这是国本动摇、皇权不稳的极致体现!星周笼罩的衰败云气,几乎形成了一道隔绝内外、阻碍新生的屏障。
他的心念转向代表兵戈杀伐的将星,尤其聚焦于北方边塞对应的星域。那里,确有数颗星辰光芒锐利,带着一股不屈不挠、欲刺破苍穹的战意,其中对应韩擎天的那一颗,更是炽亮如燃烧的火焰,显示出其破釜沉舟的决心。然而,这些将星的光芒,却被从南方、从帝星方向弥漫过来的,一片厚重、粘稠、昏黄暗淡的厄运之气死死缠绕、压制!这厄运之气,并非天灾,而是人祸——是庞青之流的掣肘,是粮饷的断绝,是来自后方的冷箭。将星左冲右突,光芒在压制下明灭不定,如同风中之烛,其势虽勇,其境堪忧。
最后,他将灵觉投向北方,锁定那些代表着胡人势力与北地气运的胡星(多与北斗、狼星等凶煞之星关联)。只见那边星光芒赤红如血,带着原始的野蛮与侵略性,虽然星群内部光芒强弱不一,偶有冲撞(显示其内部矛盾),但整体光焰依旧炽盛,并且那血色光芒之中,如同混入了墨汁,缠绕着丝丝缕缕、不断蠕动增长的漆黑魔气!这魔气非但没有削弱胡星,反而使其更添几分诡异、暴戾与坚韧。这表明,胡人不仅武力强盛,其与魔气的结合已深入气运层面,变得更加危险难测。
三星共现,气机交织,构成了一幅无比清晰的、令人绝望的星图:
帝星晦暗衰败,王朝中枢已朽;
将星受制于内耗,忠勇难展,孤立无援;
胡星得魔气加持,凶威正盛,势不可挡。
这星象所昭示的,绝非仅仅是北伐失利那么简单。它指向的是一个更加冷酷的天命预言:南朝国祚将尽,气数已衰!任何试图逆天而行的努力,在这庞大的衰亡气运面前,都显得徒劳而悲壮。韩擎天的北伐,在天道层面,就像是一滴试图投入沸水的雨滴,瞬间便会被蒸发,甚至连一丝涟漪都难以留下。
李寻缓缓收回心神,睁开双眼,脸色在星光下显得异常苍白。一股宏大的、非人力所能抗拒的宿命感,如同无形的巨山,压得他喘不过气。在这王朝兴衰、天道轮转的宏大叙事面前,个人的力量、智慧、勇气,显得何等渺小与微不足道?
他想起了史书中记载的无数末世景象,那些忠臣义士的泣血呼喊,那些力挽狂澜的最终失败……原来,并非他们不够努力,不够忠诚,而是他们所处的时代,那架名为“国运”的马车,已经驶向了无可挽回的悬崖边缘。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如今,天命是否已弃我汉家?”他仰望着星空,发出无声的诘问。星空沉默,只有冰冷的星辰按照既定的轨迹运行,仿佛在嘲笑着人世间的一切挣扎与努力。
一种深沉的悲观的预言在他心中成型:北伐必败,韩擎天凶多吉少,而南朝,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在内外交攻下,步上那些短命王朝的后尘。这非是他所愿见,却是他依据天道气运推演出的,最可能发生的未来。
个人无力回天。这种认知带来的不是解脱,而是更深的痛苦与迷茫。如果他的一切努力,最终都无法改变这注定的结局,那么他修行、他寻道、他试图济世救人的意义,又在哪里?
难道真要如某些隐士般,“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独善其身吗?
喜欢凡人寻道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凡人寻道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