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软软是被一阵震耳欲聋的钟鸣唤醒的。
不是系统001熟悉的电子音,而是来自宫殿深处,浑厚而庄严的钟声,一声接着一声。
撞在朱红宫墙上,又反弹回来,裹着明黄琉璃瓦反射的晨光,落在铺着云锦软垫的龙椅旁。
她猛地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头顶繁复的蟠龙藻井,金丝勾勒的龙纹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龙涎香,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庄重得让人窒息。
【宿主,你醒啦!这次原主的记忆冲击强度是S级,要不要先缓一缓再接收?】系统001的声音带着罕见的紧张,显然是清楚这段记忆有多沉重。
沈软软摇了摇头,撑着龙椅扶手坐起身。
身下的龙椅宽大而冰冷,铺着三层厚厚的明黄锦缎,却依旧挡不住那深入骨髓的威严。
这不是权力的威压,而是原主留在这具身体里的,对万里河山的执念与悔恨。
她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这是一双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
肤色是常年居于深宫的冷白,指尖带着薄茧,显然是常年批阅奏折、握持朱笔留下的痕迹。
这就是原主“凤临”的手。
大凤皇朝唯一的女帝,以女子之躯登基,凭一己之力开创盛世,却又在晚年亲手将其推入深渊的传奇帝王。
沈软软闭上眼,系统001立马传送记忆,原主的记忆如同缓缓展开的绢帛长卷,带着血与泪的温度,清晰地铺陈在脑海里。
凤临出生于大凤皇朝最动荡的年月。
彼时先帝昏庸,外戚专权,地方藩王割据,百姓流离失所。
她的母亲是先帝的不受宠的才人,在她三岁时便病逝,留下她在深宫中艰难求生。
别的皇子公主锦衣玉食,她却只能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躲在藏书阁的角落里,偷偷学习经史子集、兵法谋略。
她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十岁便能背诵《孙子兵法》,十二岁便能对朝堂局势侃侃而谈。
可她是女子,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的才华不仅不被认可,反而成了别人攻击她的把柄。
外戚首领——她的舅父,曾多次想将她嫁给藩王,以此巩固自己的势力。
可凤临偏不认输,她暗中联络忠于先帝的大臣,培养自己的势力,等待着翻盘的机会。
十五岁那年,先帝驾崩,舅父欲立年幼的皇子为傀儡皇帝,自己垂帘听政。
凤临抓住这个机会,联合禁军统领,发动宫变,一举诛杀舅父及其党羽。
将年幼的皇子推上皇位,自己则以“皇姐”的身份,摄政掌权。
那时的大凤,早已千疮百孔。
外戚专权留下的烂摊子、地方藩王的割据势力、连年灾荒导致的粮荒,每一件都足以压垮这个摇摇欲坠的皇朝。
可凤临没有退缩,她以女子之躯,扛起了整个皇朝的安危。
她首先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哪怕是皇亲国戚,也绝不姑息。
她亲自批阅弹劾奏折,将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员一一揪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接着,她改革土地,将外戚和藩王手中的闲置土地分给农民,鼓励垦荒,提高农业生产力。
她还大力发展商业,开通丝绸之路,让大凤的丝绸、茶叶、瓷器远销海外,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
在军事上,她重用有能力的武将,训练新兵,平定了地方藩王的叛乱,收复了被外敌侵占的领土。
她甚至亲自带兵出征,身着鎏金凤袍,手持长剑,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大败外敌,让大凤的威名传遍四方。
“谁说红颜难掌江山?本宫偏要这万里河山,皆随我意流转!”
金銮殿上,她的声音掷地有声,让所有质疑者都噤若寒蝉。
经过二十年的励精图治,大凤皇朝终于迎来了盛世。
百姓安居乐业,粮食丰收,国库充盈,边境安定。
朝堂上,文臣武将各司其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勾心斗角;
民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姓们提起女帝凤临,无不竖起大拇指,称她为“千古一帝”。
凤临以为,她的皇朝会一直这样繁荣下去,她会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将这万里河山完好地交给他。
可她没想到,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体越来越差,精力也大不如前。
更可怕的是,她的脑子开始变得糊涂,常常记不清事情,甚至会做出一些荒谬的决定。
她开始听信奸臣的谗言,怀疑那些忠于她的大臣,将他们一一罢官流放;
她废除了自己亲手推行的土地制度,让那些充满野心的番王和贪官地主又悄悄的掌握住了导致百姓再次流离失所;
她停止了对边境的支援,导致外敌再次入侵,领土沦陷。
她的亲生儿子——太子凤曜,曾多次劝谏她,希望她能清醒过来,不要再做出错误的决定。
可凤临却以为太子是想夺权,将他打入天牢,废黜太子之位。
短短几年,大凤皇朝便从盛世跌入深渊。
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怨声载道,藩王再次割据,外敌虎视眈眈。
凤临直到临死前,才终于清醒过来。
她看着宫外百姓的哀嚎,看着朝堂上奸臣的嘴脸,看着自己亲手毁掉的皇朝,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不甘。
她尽力的去补救,虽然有所缓和,但是她的时间已经不够了,没有办法再让王朝盛世起来,不过好在没有在恶化下去。
她写了罪己诏,陈述了自己的过错,和自己的反思。
“若有来生,本宫定要守护好这万里河山,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让大凤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这是凤临临死前,最后的心愿。
所以,当她的灵魂飘到时光局,看到沈软软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向她提出了请求:“请你帮我,回到我晚年糊涂之前。
我要重新整顿朝政,清除奸臣,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让大凤的皇朝永远昌盛,让百姓永远安居乐业!”
【宿主,这就是原主凤临的所有记忆和愿望了。】系统001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
【这个世界的任务,就是帮凤临完成她的愿望:一是清除奸臣,整顿朝政;
二是培养合格的继承人,确保皇权顺利交接;三是延续大凤的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
沈软软睁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坚定。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雕花的窗棂。
外面的天色已经大亮,初夏的阳光带着暖意扑面而来,吹动了她身上的鎏金凤袍。
袍上的五爪金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活了过来一般。
庭院里的牡丹开得正盛,红色的、粉色的、白色的,争奇斗艳,好看得让人心醉。
远处传来了太监们尖细的唱喏声,还有宫女们匆匆走过的脚步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庄重而有序。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除了龙涎香和墨香,还带着一丝初夏的清新。
她知道,凤临的愿望,她一定会完成。她会代替凤临,站在金銮殿上,执掌朝政;
她会代替凤临,清除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奸臣;
她会代替凤临,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她会代替凤临,延续大凤的盛世,让这万里河山永远昌盛。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太监小心翼翼的声音:“陛下,太子殿下已经在殿外等候了,说是有要事启奏。”
沈软软的心跳微微加快。
她知道,那个让凤临既疼爱又愧疚的儿子,那个被废黜太子之位的凤曜,来了。
她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鎏金凤袍,对着殿外说道:“让太子进来吧。”
很快,一个穿着青色太子袍的年轻男子,在太监的陪伴下,走进了殿内。
他看起来二十岁左右的样子,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眼间与原主有几分相似。
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却又努力地挺直了背脊,看起来既沉稳又让人心疼。
“儿臣凤曜,参见母后,母后万岁万岁万万岁。”凤曜走到殿中,单膝跪地,声音恭敬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沈软软看着他,心中一疼。
她知道,在原主的记忆中,凤曜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太子,他聪明、善良、有担当,深得大臣和百姓的喜爱。
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太子,却因为凤临晚年的糊涂,被打入天牢,废黜太子之位,最后在战乱中被奸臣所杀。
她走上前,轻轻扶起凤曜,模仿着原主平时的语气,却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温柔一些:“曜儿,起来吧。你说有要事启奏,是什么事?”
凤曜抬起头,看着沈软软,眼神里带着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一向对他严厉甚至有些刻薄的母后,今天竟然会亲自扶他起来,语气还这么温柔。
他愣了一下,才连忙说道:“母后,儿臣昨日收到江南的急报,说是江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沿岸百姓流离失所,急需朝廷支援。
儿臣恳请母后,即刻调拨粮草和银两,派遣官员前往江南赈灾,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沈软软的眼神一沉。
她知道,江南水灾是大凤皇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原主的记忆中,当时凤临因为听信奸臣的谗言,认为江南官员夸大灾情,想要骗取朝廷的粮草和银两,所以不仅没有派遣支援,反而将前来上报灾情的官员打入天牢。
结果,江南的水灾越来越严重,百姓们走投无路,纷纷揭竿而起,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大凤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她看着凤曜,语气坚定地说道:“曜儿,你做得很好。
江南水灾事关重大,百姓的安危更是重中之重,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凤曜的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一丝惊喜。
他没想到,母后竟然会这么快就同意他的请求。
他连忙说道:“母后英明!儿臣已经准备好了赈灾的方案,恳请母后过目。”
说着,他从袖中拿出一份奏折,递到沈软软面前。
沈软软接过奏折,仔细一看,眼中露出了一丝赞赏。
奏折上详细写了江南水灾的情况、需要调拨的粮草和银两数量、派遣的官员名单以及赈灾的具体措施。
方案考虑得非常周全,不仅考虑到了百姓的温饱,还考虑到了灾后的防疫和重建工作。
“曜儿,你做得很好。”沈软软笑着说道,“这份方案非常周全,就按照你说的办。
你即刻前往户部,调拨十万石粮草和五十万两白银,派遣工部尚书和吏部侍郎前往江南赈灾。
另外,传母后的旨意,江南地区今年的赋税全免,让百姓们能安心重建家园。”
“儿臣遵旨!”凤曜开心地说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没想到,母后今天不仅同意了他的请求,还对他如此赞赏。
他感觉,那个曾经英明神武的母后,好像又回来了。
看着凤曜开心的样子,沈软软的心中充满了欣慰。
她知道,凤曜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继承人,只要好好培养,他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延续大凤的盛世。
就在这时,殿外又传来了太监的声音:“陛下,丞相李斯年求见,说是有要事启奏。”
沈软软的眼神微不可察地一冷。
李斯年,这是原主晚年最信任的奸臣之一。
他为人阴险狡诈,贪婪无度,靠着阿谀奉承得到了凤临的信任。
然后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是导致大凤皇朝衰败的罪魁祸首之一。
她不动声色地说道:“宣他进来。”
很快,一个穿着紫色丞相袍的中年男子,走进了殿内。
他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的样子,面容和善,眼神里却藏着不易察觉的算计。
他走到殿中,躬身行礼:“老臣李斯年,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软软坐在龙椅上,眼神平静地看着他:“李丞相,你说有要事启奏,是什么事?”
李斯年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担忧”:“陛下,老臣昨日收到消息,说是太子殿下私自拟定了江南赈灾的方案,还请求陛下调拨大量的粮草和银两。
老臣以为,江南水灾虽然严重,但太子殿下毕竟年轻,经验不足,拟定的方案可能存在疏漏。
而且,朝廷的粮草和银两都是有限的,若是贸然调拨这么多,恐会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
老臣恳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沈软软心中冷笑。
李斯年这是在变相地阻止赈灾,同时还在挑拨她和凤曜的关系。
她看向凤曜,发现凤曜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苍白,眼神里带着一丝愤怒和委屈。
她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起桌上的奏折,慢慢翻开。
语气平静地说道:“李丞相,你说太子的方案存在疏漏,那你倒是说说,这个方案哪里有疏漏?”
李斯年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沈软软会这么问。
他根本就没有看过凤曜的方案,只是想借机打压太子,所以一时之间,他竟说不出话来。
“怎么?李丞相说不出来?”沈软软的语气带着一丝嘲讽。
“还是说,你根本就没有看过太子的方案,只是想随口污蔑太子?”
李斯年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连忙跪在地上,他不明白皇上怎么像之前一样了。
颤声说道:“陛下,老臣……老臣不是这个意思。老臣只是担心太子殿下年轻,考虑不周,绝没有污蔑太子殿下的意思。”
“担心?”沈软软冷笑一声。
“你若是真的担心,就应该仔细研究太子的方案,提出合理的建议,而不是在这里信口雌黄,挑拨离间。
李丞相,你身为当朝丞相,应该以国家大事为重,以百姓的安危为重,而不是整天想着如何打压异己,如何阿谀奉承!”
李斯年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不停地磕头:“陛下息怒,老臣知错了,老臣再也不敢了!”
沈软软看着他,眼神冷冽地说道:“念在你是老臣的份上,这次本宫就饶了你。但你记住,若是再有下次,本宫定不轻饶!”
“谢陛下饶命!老臣遵旨!”李斯年连忙磕头谢恩,然后狼狈地站起身,躬身退了出去。
看着李斯年离去的背影,沈软软的眼神越来越冷。
她知道,李斯年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一定会想其他办法,继续挑拨她和凤曜的关系,继续为非作歹。
而她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备,一步步揭开他的真面目,将他和他背后的党羽一网打尽。
凤曜走到沈软软面前,眼中带着一丝感激:“多谢母后为儿臣做主。”
沈软软看着他,温柔地说道:“曜儿,你是大凤的太子,是未来的君主。
本宫相信你,也希望你能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国家大事为重,以百姓的安危为重。
不要因为别人的几句谗言,就动摇自己的决心。”
凤曜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地说:“儿臣记住了。儿臣一定不会让母后失望,一定会好好为百姓谋福利,为大凤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沈软软欣慰地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本宫相信你。你快去户部安排赈灾的事情吧,一定要尽快将粮草和银两送到江南,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儿臣遵旨!”凤曜躬身领命,然后转身快步离去。
看着凤曜离去的背影,沈软软的眼神更加坚定了。
她知道,她的任务,从这一刻,正式开始了。
她会代替凤临,清除朝堂上的奸臣,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延续大凤的盛世,让这万里河山永远昌盛,让百姓永远安居乐业。
喜欢快穿:死后成了白月光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快穿:死后成了白月光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