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馅和好了,野菜也洗干净了。
清妍看了一眼手表,已经三点多了。
“红姐,朵朵,你们在这坐着,我去叫我婆婆和三嫂,一会一起包饺子。”
“去吧,我们看着孩子。”
朵朵看着院子里的几个孩子,她家的两个最黑,天天不进屋,不怕风吹日晒。
余家院子里,余母正在择野菜,余佳挨着奶奶坐着,也帮着干活。
“娘,你也上山了?”
“清妍啊,啥时候回来的?”
“早上回来的,昨晚夜班,明天放假,回来看看。”
余母站起来,把摘好的菜放一边。
“佳佳,老婶回来了,不记得了吗?”
小姑娘有点怕生,躲在奶奶的身后,没吱声。
余佳已经四周岁了,比绾绾大一岁,看起来没比绾绾高多少,比绾绾瘦一些。
“这孩子,就粘着我,胆子小,见啥都怕。也不知道是不是底子没养好,吃的少,长得慢。”
余母摸了摸孙女的头,心里有些心疼。老大两口子不干人事,孩子生了就不管,整的这孩子像个孤儿。
“是不是脾胃不和啊?”
清妍和这孩子不熟,没见过几次。
“谁知道呢,要不,清妍,你给她看看?”
余母试探的问了一句。
“那我给她摸摸脉,看看具体情况吧。”
作为医生,清妍没法拒绝这个要求。而且,不管咋说,她还担着孩子婶婶的身份。
余母把余家抱过来,让她伸出手,清妍手指搭在孩子的手腕处,感受她的脉搏。
“好了,手放下吧。”
孩子快速的把手缩回去,又躲在余母的身后。
“清妍,咋样,有啥毛病?”
“娘,没什么大毛病,就是有些脾胃不和。孩子小,也不用吃什么药,买点山楂丸子吃吃,多跑跑,运动量大了,胃口就好了。
孩子小,慢慢就调养过来了。”
这孩子六个月就断奶了,被送了回来。奶粉没有多少,是喂小米粥长大的。
老一辈的人,做饭就那么回事,不可能像清妍那样,给孩子单独做辅食。
都是大人吃啥,就喂孩子啥。
余佳是余母嚼着饭喂大的。
“那就好,那就好,这可怜的孩子。”
余母又在心里把老大两口子骂了一顿,真是作孽啊。
“娘,晚上过去吃饭吧,包饺子。三嫂没在家吗,我想喊她过去包饺子呢。”
“你三嫂和你三哥去木工房了,我一会喊她一起去。”
余母想着挺长时间没看见衡衡和绾绾,一会捡点鸡蛋给两个孩子拿过去。
“那行,我先回去和面,红姐和朵朵在我家呢,我们刚弄完饺子馅。”
清妍没多待,回家和面去了。
没一会,余母带着余佳过来,还拿了二十个鸡蛋,给衡衡和绾绾吃的。
“余婶子,余佳以后要留在队上上学吗?”
朵朵好奇,想到啥就直接问了。
“不地,今年过年就让她爸接她回去。那边上学比较方便,我们年纪大了,也顾不过来了。”
余佳想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又有点不敢,远远的站着看他们玩。
“衡衡,绾绾,奶奶来了。”
清妍喊了一声,两个孩子跑了过来。
“奶奶好!”
“奶奶好!”
绾绾学着哥哥问好,她有点不认识奶奶了。
“好,好,去玩吧。”
衡衡听奶奶说完,拉着妹妹就跑了。
两个孩子和奶奶不熟悉,也不亲近,他们更亲近太奶奶。
过了一会,余三哥和三嫂过来了,手里还拎着一筐野菜和一把野花。
“三哥,三嫂,你们这是上山挖菜去了?”
“没有,就在大队部的前面。绾绾,看看这是什么,你三娘给你采的花。”
余三哥挥了挥手里的花,喊着那边的绾绾。
“花,好看。”
绾绾跑了过来,看着花,又看了看拿花的的人,她不知道该不该接。
“妈妈!”
“绾绾,谢谢三大爷和三娘。”
“谢谢三大爷,三娘。”
有了妈妈的允许,绾绾才眉开眼笑的接过花,太多了,两个手捧着。
“哥哥,哥哥……”
衡衡跑过来,把花接过去,放进一边的小花篮里。
“三哥,余柏他们什么时候放学?”
“还得一会,天黑前能到家。”
余三哥看大伙准备包饺子了,他也去洗手,准备擀皮。
“娘,佳佳一直这么粘着你吗?”
清妍看着又躲在余母身后的余佳,看见余三哥也有些紧张。
“嗯,除了我和你爹,她是谁都害怕,也不知道咋回事。”
余母也犯愁,这孩子太不闯实,以后可咋整。
清妍也没见过这样的,看这孩子,也不像有啥毛病,可能,还是没有安全感吧。
大伙一起动手,饺子包的挺快的。
“娘,你们先包着,我去炖点鱼。”
清妍想着,也不能只吃饺子,也得整点菜啊。
昨天余三哥送来的鱼还有不少,清妍打算炖一条大鲤鱼,放点白菜粉条。再凉拌一个一个野菜,家里还有花生米,炒一盘,再炒个土豆丝。
清妍在脑子里想了一下要做的菜,开始动手准备。
人多力量大,饺子包好的时候,清妍的菜也做得差不多了,余庆林也回来了。
“庆林,你上山了,大军他们呢?”
余三哥以为庆林他们三个在一起。
“大军和杨哥一会回来,我去给老猎人坟头填填土。”
余庆林也没说谎,他是真的给老猎人清理坟头了。雪化了,坟头的土被风吹,被动物刨,都露棺材了。
杨哥和大军一起上山抓野鸡去了,应该抓到了,两人刚才从公社方向回来的。
开春的时候,余庆林就说了,他不打猎了。杨哥和大军要是抓到猎物,自己送到国营饭店去。
这么多年的关系,现在管的也不严了。而且,今年报纸上还说了,在南边建什么特区,以后好像不抓投机倒把了。
杨哥和大军也想挣点零花钱,所以偶尔抓到猎物也拿到公社去卖。
至于开荒种地的事情,他谁也没说,这个性质不一祥。
“爸爸,妈妈,我们回来了。”
正说着话呢,外面跑进来三个孩子。
毛丫在前面,余柏和毛蛋在后面。
余柏十二岁了,个子高高瘦瘦的,下学期就要去公社上初中了。
毛蛋九岁了,个子也长了不少,比毛丫还高一截。
“老叔你回来了,老婶和衡衡绾绾回来了吗?”
余柏和余庆林打招呼,毛蛋已经朝着衡衡跑过去了。
“回来了,都回来,饿了没,赶紧洗手,准备吃饭。”
三个孩子刚才回家了,看见家里没人,隔壁奶奶告诉他们爸妈在老叔家呢,他们才过来的。
“饺子好了,都洗手,吃饭了。”
闫朵朵嗓门大,她喊了一声,孩子们都跑了过来。
外面有点黑了,屋里的灯已经亮了,厨房热气腾腾的,香味传了出来。
喜欢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