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西家派人到以色列全境和犹大,并写信给以法莲和玛拿西的人,邀请他们来到耶路撒冷,在耶和华的殿里向以色列的上帝守逾越节。
王和首领,以及耶路撒冷的全会众商议,要在第二个月守逾越节。因为在正月的时候,祭司们还没有足够的人自洁,百姓也还没有聚集在耶路撒冷。这个计划在王和全会众眼里看为合适。于是他们决定发布告示,从别是巴直到但,传遍以色列,让百姓都来耶路撒冷向以色列的上帝守逾越节。自从写明的条例以来,从来没有这样大规模地守过。
照着王的命令,传令的使者带着王和首领的信走遍以色列和犹大,信上写着:
“以色列人哪!你们要归向耶和华—亚伯拉罕、以撒和以色列的上帝,他就会转向你们这些脱离亚述诸王手下幸存的人。不要学你们的祖先和同胞那样,他们对列祖的上帝不忠心,结果你们亲眼看见他使他们成为人所憎恶的对象。不要再像你们祖先那样顽固,要归顺耶和华。来进入他永远分别为圣的圣所,事奉你们的上帝,好叫他的烈怒离开你们。如果你们归向耶和华,你们被掳的弟兄和子女必蒙怜悯,回到这地。因为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有恩典,有怜悯,你们若归向他,他必不转脸不理你们。”
使者走遍以法莲、玛拿西直到西布伦的各城,但百姓却嗤笑他们,讥讽他们。然而,也有一些人从亚设、玛拿西和西布伦谦卑自己,来到耶路撒冷。
在犹大,神的手也感动百姓,使他们同心遵行王和首领照着耶和华话语所传下的命令。于是,许多百姓聚集在耶路撒冷,要在第二月守除酵节。
他们一同除去耶路撒冷的祭坛,把烧香的坛拆毁,丢在汲沦溪谷。他们在二月十四日宰杀逾越节的羊羔。祭司和利未人因惭愧而自洁,把燔祭献到耶和华殿中。他们站在自己的岗位上,照着神人摩西的律法行事。祭司从利未人手里接过血,洒在坛上。
因为会众中有许多人没有自洁,利未人就代替他们宰杀逾越节的羊羔,好为一切不洁净的人献给耶和华。虽然从以法莲、玛拿西、以萨迦和西布伦来的人,大多数没有按规矩洁净自己,却仍然吃了逾越节的羊羔,这不合规定。但希西家为他们祷告,说:“至善的耶和华啊,愿你饶恕一切立志寻求你,就是寻求耶和华—他列祖的上帝的人,虽然他在圣所的礼仪上不洁净。”耶和华垂听了希西家的祷告,就医治了百姓。
在耶路撒冷聚集的以色列人,欢乐地守除酵节七日。利未人和祭司天天用耶和华的乐器大声颂赞耶和华。希西家向一切善于事奉耶和华的利未人说了许多鼓励的话。七日之久,他们一同守节,吃所分的祭物,献平安祭,称谢耶和华他们列祖的上帝。
会众大家一致决定再多守七日,就又欢乐地守了七日。犹大王希西家为会众提供了一千只公牛和七千只羊群;首领们也提供了一千只公牛和一万只羊群。许多祭司因此分别为圣。
全体犹大会众、祭司、利未人,以及一切从以色列来的会众和住在犹大的外族人都一同欢乐。自从大卫的儿子所罗门作王以来,耶路撒冷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喜乐。
祭司和利未人起来为百姓祝福,他们的声音上达到天上的圣所,被神垂听。
---
总结与启示
这一章是 属灵复兴走向全民化 的见证。
1. 领袖带头,发出邀请:希西家不仅顾念犹大,还主动邀请北国的支派归向耶和华。这体现出真正的复兴不是狭隘的,而是渴望全体合一。
2. 归向与悔改的呼召:信中的劝勉强调“不要刚硬”“归顺耶和华”。复兴的关键在于心的转回,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宗教行动。
3. 少数人的顺服:虽然许多人嘲笑,但仍有人谦卑回应,走向耶路撒冷。神看重的不是人数,而是愿意回应的心。
4. 上帝的恩典宽容:即使百姓没有完全遵守礼仪的细节,神因他们真心寻求而赦免、医治他们。这表明神的恩典胜过人的不完全。
5. 属灵的喜乐与合一:节期成为全体同心、全境同乐的盛会,甚至外族人也一同加入。真正的复兴带来合一和极大的喜乐。
现实指导意义
信仰更新要有包容性:复兴不是只顾“小圈子”,而是广发邀请,敞开怀抱。
不要因别人的冷嘲热讽而灰心:真心寻求神的人,即使是少数,也会蒙神悦纳。
神看重内心胜过形式:只要心里真诚归向神,哪怕外在不完全,神仍会赦免并赐下医治。
复兴带来合一与喜乐:当人们一同归向神,不但敬拜恢复,更带来群体之间的合一与喜乐。
应用:今天的信徒和教会,也要学习希西家的心胸,广泛发出邀请,让更多人回归神,不论他们背景如何;同时自己也要以谦卑与真诚来寻求神,经历神赦免与同在所带来的真实喜乐。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圣经21世纪GQ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