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滚滚,带着一身西北的风尘与深入骨髓的疲惫,也带着暂时卸下重担的些许松弛与对未来的隐忧。
何雨柱与苏青禾终于踏上了归途,并于数日后,在一个天色灰蒙蒙的下午,回到了四九城。
他们直接来到了位于纱络胡同7号、他们精心布置、视为真正港湾的家。
推开那扇熟悉的、略显厚重的木门,小院内静谧安然的气息扑面而来,与西北金川的粗粝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是冬日,院角那几株耐寒的冬青依旧挺立着墨绿的叶片,廊檐下挂着的几串干辣椒和玉米棒子,在微风中轻轻晃动,透出几分寻常百姓家的烟火气。
“爸!妈!”
一个清脆如乳燕初啼的声音从正房门口传来,随即,一个穿着红色碎花小棉袄、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小小身影,像颗小炮弹似的从屋里冲了出来,直扑向刚刚进门的何雨柱与苏青禾。
正是他们的女儿,何晓。
不过月余不见,何晓似乎又长高了些许,小脸蛋被屋里的暖气熏得红扑扑的,一双酷似苏青禾的大眼睛此刻亮晶晶的,盛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和依赖。
何雨柱只觉得一路的疲惫在这一声呼唤和这个拥抱中瞬间消散了大半。
他弯下腰,一把将女儿捞起,紧紧抱在怀里,感受着那小小身体传来的温热和蓬勃生机,心中一片柔软。
胡子拉碴的下巴故意在女儿娇嫩的脸颊上蹭了蹭,引得何晓“咯咯”直笑,小手胡乱推着他的脸。
“哎呦,我的晓晓,想死爸爸了!”何雨柱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宠溺。
苏青禾也眼圈微红,上前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和后背,柔声道:“晓晓,在家有没有爷爷奶奶的话?”
“听了!晓晓可乖了!”何晓用力点头,搂着何雨柱的脖子,小嘴叭叭地开始汇报,“我每天都按时吃饭、睡觉,爷爷还教我数数了呢!”
这时,听到动静的何大清和刘翠兰也从屋里走了出来。刘翠兰系着围裙,手上还沾着面粉,显然是正在准备晚饭,脸上洋溢着淳朴而欣喜的笑容:
“柱子,青禾,你们可算回来了!路上辛苦了吧?快进屋歇着,屋里暖和!”
何大清站在刘翠兰身后,看着儿子儿媳安全归来,眼中也流露出显而易见的安心和欣慰,他搓了搓手,问道:“事情……都还顺利?”
“爸,妈,我们回来了。”
何雨柱抱着女儿,对二老点了点头,给了何大清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外面冷,进屋说。”
一家人进了烧着暖炕、温暖如春的堂屋。
炕桌上已经摆好了刘姨刚沏的热茶,袅袅白气带着茶香弥漫开来,驱散了从门外带进来的最后一丝寒意。
何雨柱和苏青禾在炕沿坐下,何晓就赖在何雨柱怀里不肯下来,小手好奇地摆弄着他棉袄上的扣子。
“雨水那边……一切都好?”
何大清终究还是没忍住,压低声音问道。
他知道儿子儿媳这趟西北之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安置苏青禾的父母,但也牵挂着小女儿雨水。
苏青禾接过刘翠兰递过来的热茶,道了谢,闻言看向何雨柱。
何雨柱轻轻拍着女儿的背,组织了一下语言,避重就轻地说道:“雨水挺好的,工作干得不错,已经是技术科的骨干了,领导和同事都很看重她。”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真正的、带着宽慰的笑容:“而且,这丫头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她在那边……处了个对象。”
“哦?”
何大清和刘翠兰都露出了惊讶和感兴趣的神情。
何晓虽然不太懂,但也仰着小脸,眨巴着大眼睛看着爸爸。
“是个叫赵卫国的技术员,跟雨水一个单位的。”
何雨柱继续道,语气中带着认可,“小伙子人不错,踏实,稳重,有担当,技术也好,对雨水是真心实意的。我和青禾都见过了,觉得……挺靠谱。”
他没有提及赵卫国那骇人的家庭背景,只说了他本人给他们的观感。
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对何大清和刘翠兰而言,知道未来女婿人品可靠,比知道他背景通天更重要,也更能让他们安心。
“好好好!”
何大清脸上笑开了花,连连点头,“雨水这丫头有眼光!找个知根知底、本分上进的,比什么都强!这下我可算放心了!”
他漂泊半生,最牵挂的除了儿子,就是这个从小没了娘的小女儿,如今听闻女儿终身有靠,心中大石落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姨也笑着附和:“是啊,雨水那孩子又聪明又懂事,肯定能找到好人家。这下柱子你和青禾也能少操份心了。”
苏青禾微笑着补充道:“雨水和卫国感情很好,互相扶持,我们在那边的时候,卫国也很照顾雨水。虽然西北条件艰苦点,但有这么个人在身边,我们离开也安心些。”
她的话巧妙地印证了何雨柱的说法,也将“离开”的原因部分归结于对雨水现状的放心。
何晓听着大人们的话,似懂非懂,但感觉到气氛的轻松和喜悦,她也跟着笑起来,奶声奶气地说:“小姑姑有对象啦!是不是就像爸爸和妈妈一样?”
童言稚语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堂屋里的气氛更加温馨融洽。
何雨柱看着女儿天真烂漫的笑脸,心中感慨万千。
将妹妹托付给了可靠的人,他们肩上的担子确实轻了不少。
如今回到这方小小的、温暖的天地,抱着软糯的女儿,听着家人的闲话,仿佛外界的一切风波与算计都暂时被隔绝在了那扇木门之外。
然而,这份温馨与宁静,并未能完全驱散他心底深处那自西北归来便一直萦绕不去的隐忧。
灵泉空间的异动,如同一个微小的、却持续存在的警报,在他意识的边缘轻轻鸣响。
当晚,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顿团圆饭。
何大清拿出了看家本领,做了几个拿手菜,何大清也兴致勃勃地开了瓶存着的二锅头,和何雨柱小酌了两杯。
饭桌上,主要聊的都是家里的琐事,何晓的趣事,以及何大清和刘姨在食堂工作的日常,刻意避开了那些沉重的话题。
喜欢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