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南城牛街。 礼拜寺周边以往尘土飞扬的道路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批工匠劳役正在忙碌,铺设着一种黑油油的全新路面。这路面在秋日微凉的空气中冒着丝丝热气,散发出一股浓烈而呛鼻的特殊气味——那是加热后的沥青(石油炼化副产品) 初次使用的标志。虽然气味不佳,但路面却显得异常平整坚固,车马行走其上,平稳无声,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啧啧称奇。
礼拜寺内,一处被改造为临时化学实验室的偏殿(由原先的丹房扩建而成),空气中弥漫着更复杂的化学试剂气味。丁度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听着几个蓬头垢面、衣衫被烧出不少窟窿的“丹师”(实为早期化学家)互相打趣。
一个老者指着同伴花白的胡子笑道:“王老倌,还记得你那次想把硝石、硫磺和木炭末儿放锅里炒,说要炼‘速燃粉’,结果差点把丹房顶掀了的事不?哈哈!” 那王老倌也不恼,反唇相讥:“李酸丁,你也好不到哪去!谁抱着刚析出的‘绿矾油’(硫酸)坛子傻乐,结果溅出来烧坏了新袍子,疼得龇牙咧嘴还不敢喊?” 众人哄堂大笑,这些昔日炼丹失败的糗事,如今都成了苦尽甘来、共享成功的笑谈。正是在无数次失败甚至危险中,他们才逐步掌握了火药提纯、酸液制备、甚至沥青应用的初步技术。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风尘仆仆的林冲和吕师囊大步走了进来,脸上虽带疲惫,但眼神锐利如鹰。实验室内的笑声顿时收敛,众人肃然起敬。
林冲目光扫过众人,毫不寒暄,直接开始布置任务,声音沉稳而有力: “诸位辛苦!成果斐然,陛下与朝廷皆已知晓。然时不我待,今日带来新指令,需即刻执行!”
“其一,‘大有’系列武器生产,须立刻进行分级。分为‘自用版’与‘外销版’。”林冲语气加重,“自用版,务求最好材料、最佳工艺、最强威力、最远射程、最大弹容!外销版,则需适当降低性能,或缩短射程,或减少连发次数,或增加故障率,且关键部件须用易损材料!要通过严格控制外流武器的性能,从根本上决定潜在战争的胜负天平!”
“其二,能量转换、存储与传输的科研,须与武器研发同步进行,甚至要更快! 石油不仅能炼油铺路,其力更应驱动机械!陛下欲亮汴梁之志,尔等需全力以赴!能量块、电机、传动之法,皆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其三,加大弹药生产!建立三条独立生产线,昼夜不停! 要确保无论北方草原、东海之滨,还是西域高原,凡我大宋将士及盟友前线,弹药永远够用! 这是底线!”
“其四,着手开发舰上武器! 未来在大海之上,‘大有’亦需发威!要研制能固定于甲板、承受后坐力、射击更远更准的舰载型号,以及能毁伤敌舰水线之下的大型水雷!”
林冲条理清晰,句句关乎国运。丁度等人听得心潮澎湃,又感责任重大。
此时,吕师囊上前一步,补充道:“林将军所言,皆为武备。然《周易》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技术军转民,亦要同步进行,不可偏废。 如这铺路之沥青,如炼油所得之灯油、润滑脂,乃至未来能量转换之成果,皆可惠及民生,充盈国库,反哺军工。此乃良性循环之道。”
任务布置已毕,林冲目光转向一直静立一旁的石秀。 “石秀兄弟!” “末将在!” “命你即刻点齐一百名最精锐的光明卫,每人配备双枪(‘大有’二十响快枪),足备弹药,南下前往方腊处!”
石秀眼中精光一闪:“请将军下令!” “传我帅令,命方腊不惜一切代价,集中人力物力,迅速开发东南沿海的深水港口!选址需隐蔽且战略位置重要,港口规模要能停泊大型海船,设施需齐全。最好能兼具军民两用功能,明为商港,暗藏军械!此事关乎未来海上命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你部抵达后,负责监督工程,并保障方腊部及港口绝对安全!”
“得令!”石秀抱拳,转身便去准备。一支携带恐怖火力的特遣队,即将如利剑般南下,将燕京的战略布局,推向帝国的东南海岸。
密室之中,灯火通明,新的蓝图已然绘就,一场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技术与战略布局,悄然拉开了序幕。
正是:
黑途初展腾烟处,利剑南指筑港忙。
喜欢林冲君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林冲君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