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三见太子垂询,精神一振,也不再拘谨。
他拿起一支燧发铳,指着那修长的枪管,尽可能清晰地解释道:“回殿下,这新铳管,确是关键!以往造铳,无论是鸟铳还是三眼铳,多用熟铁卷曲成管,再设法焊死。这般做法,一是管壁厚薄难匀,二是那焊缝总是薄弱处,极易炸裂。尤其是这燧发铳,用的药力猛,以往的法子根本吃不消。”
谷三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俺们试了许久,后来琢磨着,得从根子上变。首先,这炼铁的火,得旺。俺们把各处的炉子,能改的都改了,全用上焦炭,那黑黢黢的家伙,烧出来的火头,比木炭硬实多了,烧出来的铁水更纯,杂质少。”
“其次,是这铁料本身。”谷三拿起旁边放着的,一小块铁料,“以往灌钢,多是三份熟铁夹一份生铁,反复锻打。”
“俺们试着调整了比例,用了四份上好熟铁,配一份精心炼过的生铁,这般打出来的钢料,韧性更好,更吃得住劲。”
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自豪之色:“最要紧的,还是这打管子的法子!俺们弃了那卷曲焊接的老路,用的是‘钻膛法’。”
谷三顿了顿,继续解释道,“这新法,先取一块烧红的实心熟铁柱,用老大的水力钻床,硬生生从这铁疙瘩中心,沿着轴线,慢工出细活地钻出一个细孔来。钻得差不多了,再把这钻了孔的铁芯,烧红了,套在一根比想要的内径稍细些的坚硬铁芯棒上,然后由几个壮小伙,抡圆了大锤,就围着这铁芯,从外往里,一遍遍地锻打。”
“这般打出来的管子,是由实心生生打成空心的,内壁光滑,管壁均匀,厚实坚韧,浑然一体,再也寻不见那要命的焊缝了,任凭它燧发装置力道再大,药力再猛,也轻易炸不开了!”
谷三说得兴起,连比带划,唾沫横飞。
周围一众将领,包括黄得功、邓林祖这等见多识广的老将,都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虽常年使用火器,但对这制造过程中的艰深门道却是知之甚少,此刻闻听这“钻膛法”、“套芯锻打”等闻所未闻的工艺,只觉匪夷所思,又深感其妙无穷。
朱慈烺听得连连点头,心中更是赞叹不已。
这些明代的能工巧匠,一旦给予了正确的方向和足够的资源支持,其爆发出的创造力着实惊人。这“钻膛法”虽效率较低,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无疑是制造高质量铳管的最佳途径之一。
他大笑着,打断谷三愈发深入的技术细节:“好了好了,谷佥事,你这番道理,精深奥妙,孤与诸位将军怕是听得云里雾里了!”
朱慈烺继续笑道,“孤只需知道,你们找到了好法子,造出了好铳管,这便是天大的功劳!接下来,你要做的,便是将你这‘焦炭炼铁’、‘钻膛锻管’诸般有效之法,细细记录下来,形成定规!今后制造,便依此规范而行,并不断精益求精,可能做到?”
谷三见太子如此信任,激动得重重一拍胸脯:“殿下放心,包在俺老谷身上,定把这规矩立得死死的,谁敢偷工减料,俺第一个锤扁他!”
“好。”朱慈烺赞道,目光再次投向那燧发枪,“快!于佥事,你来为孤与诸位将军演示一番,这新铳究竟如何操作,威力几何?”
于宗林早已跃跃欲试,闻言立刻上前一步,郑重地双手捧起一支已然装填完毕的燧发枪。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讲解清晰明了:“殿下,诸位将军,请看!此铳之核心,便在于此处燧石击发机构,无需火绳,风雨皆宜。”
于宗林首先指向枪身右侧那如鹤嘴般的击锤:“殿下,此物名为击锤,其头部有一小夹,用以夹紧一块精心打磨的坚硬燧石。” 他熟练地扳动击锤,将其向后扳至待击发位置,发出清脆的“咔哒”声。
接着,他指向击锤下方、与枪管连接处那块L形的亮钢片:“此物名为火镰,其上方有一小凹槽,正对枪管后部的引火孔。待击发时,燧石猛力撞击火镰,刮擦产生大量炽热火花,直接溅入引火孔,引燃膛内火药。”
然后,他开始演示装填。
于宗林先是取过一个牛角制成的药壶,小心翼翼地往铳口内倒入一定量乌黑颗粒状的药粉:“此乃按新方制作的颗粒火药,燃烧更迅捷,威力更大。”
接着,他从一个皮袋中取出一枚用油浸过的麻布包裹着的圆形铅弹,从铳口塞入。
随后,他取下插在枪管下的推弹杆,其头部带有一个木制的凹面圆盘。他将推弹杆插入铳口,用力而均匀地将铅弹和火药压实,动作沉稳老练:
“此举名为‘送弹’,需用力得当,务使弹丸与火药贴实,闭气良好,方能发挥最大威力且保证安全。” 他反复压实了数次,确保无误。
装填完毕,他再次检查击锤是否扳起,然后用手拨开保护引火孔的一块小铜片,用一个小巧的药匙,将定量的细粒引火药倒入引火孔旁的药池中,再合上药池盖。
最后,他双手持铳,左脚微微前踏,身体侧立,将枪托牢牢抵在右肩窝。
左臂前伸,手掌托住枪管中部下方,以保持稳定;右手紧握枪托弯曲部,食指轻轻搭在扳机上。
于宗林眯起一只眼,通过枪管前端那个小小的准星和尾部简易的照门缺口,瞄向最远处一个披挂着陈旧棉甲的木制人形靶。
整个动作流程,相比于繁琐的火绳枪准备,已然简洁流畅了许多,尤其省去了点燃和调整火绳的步骤,且受风雨影响小很多。
所有围观者,从朱慈烺到黄得功、张无极等沙场老将,再到文立凯、庄一等人,无不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跟随着于宗林的每一个动作,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
“殿下,诸位,请看仔细了!”
于宗林低喝一声,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右手食指稳稳地扣动了扳机。
“咔——锵!轰!!”
一连串清脆的机械撞击声,与震耳欲聋的轰鸣,几乎在同一瞬间爆发。
只见那扳机带动机构,释放了被卡住的击锤。
击锤在强力弹簧的驱动下,以惊人的速度猛然向前下方旋转砸落,其头部夹紧的燧石,狠狠地刮擦在坚硬的钢制火镰之上。
刹那间,一蓬耀眼夺目的橙红色火星猛地迸发出来,如同节日最绚烂的烟花,大部分精准地溅入了打开的引火孔中。
几乎就在火星溅入的同一瞬间,铳口喷出一道长达尺余的橘红色烈焰。
巨大的轰鸣声如同平地惊雷,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浓烈的白色硝烟瞬间弥漫开来,散发出刺鼻的味道。
强大的后坐力猛地撞击在于宗林的肩头,但他身形稳如磐石,只是微微晃动了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越过硝烟,急切地投向远处的靶子!
只见最远处,那个披挂着棉甲的木制人形靶的胸部位置,赫然出现了一个清晰的破洞,棉絮从破口处翻出!
“中了!”
“好!”
“打穿了!”
短暂的寂静之后,靶场周围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与惊叹。
黄得功、邓林祖等武将更是忍不住大声叫好。他们都是行家,太清楚在这超过四十丈的距离上,能如此利落地击穿棉甲意味着何等恐怖的威力与精度,这远超现役的任何鸟铳。
朱慈烺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他快步上前,甚至不顾硝烟呛人,走到射击位前,目光灼灼地盯着那支尤自散发着缕缕青烟的燧发枪,仿佛在看一件绝世珍宝。
“好,好,好一杆自生火铳,好一杆燧发神兵!”朱慈烺连声赞叹,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狂喜。
“射速快,威力巨大,操作简捷!此燧发枪,若能量产装备,我大明新军战力,必将脱胎换骨,傲视寰宇!”
朱慈烺猛地转身,目光扫过激动不已的文立凯、于宗林、谷三等人,满是兴奋:
“文卿、于卿、谷卿,还有所有参与此事的工匠,尔等立下不世之功矣!孤都给你们记下了。”
朱慈烺无比激动,仿佛已经看到,成千上万手持燧发枪的新军将士,排着整齐的队列,以超越时代的火力,碾碎一切敢于阻挡大明复兴之敌。
燧发枪的成功,如同点亮了一支火把,照亮了前路,更点燃了朱慈烺心中那团复兴大明的熊熊烈焰。
想起原本历史轨迹里的明末,被一次次屠城的百姓……
嘿,有了燧发枪,在这超越时代的利器加持下,朱慈烺的决心和自信爆棚,心下暗暗立誓:
你多尔衮、李自成,好好洗干净了,给孤等着!
还有那几个,主导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和江阴屠戮的刽子手——多铎狗贼,还有什么阿济格、鳌拜,不是号称英勇?都洗干净了,一个个,给孤等着!
来都来了,定要屠尽那关外野猪皮!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