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管家被押上来,一眼就看到主事血淋淋的惨状,吓得魂飞魄散,双腿一软,几乎瘫倒在地。
裴庆拿起旁边行刑用的铁锤,轻轻放在管家的头顶,那冰冷的触感让管家浑身一颤,裤裆处瞬间湿了一片,腥臊之气弥漫开来。
裴庆俯视着他,声音不高,却带着致命的威胁:“想活命,就要听话。吾问一句,汝答一句。若有半句虚言,或是迟疑,嗯?”他掂了掂手中的铁锤,“便敲碎尔脑袋!”
管家涕泪横流,连连磕头:“小人说!小人什么都说!只求明王饶命!”
裴庆问道:“荀氏卖粮给曹操,可有详细账目?”
管家感受到头顶铁锤的重量,忙不迭地喊道:“有!有账目!都藏在颍阴老宅书房下的暗室里,用木匣装着!”
“自韩太守归顺明王以来,荀氏共计卖给曹操多少粮食?除了粮食,还贩运了何物?具体买通了哪些官员,才得到路引许可?又是如何绕过边境巡防将士,将东西运过黄河的?”裴庆一连串问题抛出。
管家为了活命,不敢有丝毫隐瞒,将自己所知和盘托出:“回……回将军,主要是买通了颍川郡丞,通过他向刺史府拿到了路引批文。粮食、铁锭、铜锭这些都是先运至黄河边一个叫野牛渡的小渡口。”
“那渡口的守将被吾等设计拿住了贪墨的把柄,不得不听从安排,在夜间放行船只过河。自韩太守归顺以来,前前后后,大约运了十多万石粮食,还有数十车的铁锭、铜锭到河内,以前袁术掌豫州时也偷运不少过去”
裴庆仔细听着,与之前鹰卫探查到的零散信息相互印证,心中已明了大概。他点了点头:“很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免了皮肉之苦。”
随即,他转头对身旁负责记录的文书道:“将笔录整理清楚,画押后,立刻呈送郭尚书。按此供词,可以动手拿人了!这些吃里爬外的蠹虫,一个个都罪该万死!”
命令下达,阳翟城内城外,顿时奔出一队队精锐骑兵,手持令箭,分赴颍川郡内各相关衙署、豫州刺史府及边境驻防地,按照名单、口供捉拿涉案官吏。
一时间,郡内风声鹤唳,一批与荀氏勾结、违反禁运之令的官员落网,同时追缴回大量的钱粮及若干其他东西。
颍阴荀氏作为主谋与牵头者,罪行确凿,极其恶劣,波彦对此毫不手软,下达了最终判决,灭颍川荀氏一族。
此令一出,天下震动。这不仅是对荀氏资敌的严惩,更是波彦向所有心怀异志、脚踏两只船的世家大族发出的最严厉警告。
消息很快传至曹操控制的地盘。
荀彧与荀攸叔侄闻此噩耗,如遭雷击,悲痛万分。家族覆灭,根脉被断,二人捶胸顿足,泪洒衣襟,荀彧更是仰天长叹:“是吾等之过,连累了宗族!彧之罪,百死莫赎!”
极度的悲痛与愤恨让他们暂时失去了平日的理智与冷静,一同向曹操请命,望发兵征讨波彦,以报此血海深仇。
然而,曹操虽同样对波彦此举感到愤怒,却深知眼下并非大举兴兵的良机。他好言安抚荀彧叔侄,以时机未到,粮草不继,需与袁绍协同进兵为由,婉拒了他们的请战。
私下里,曹操亦感到一丝庆幸。
一方面,他与袁绍的同盟关系已然巩固,得以从河北获取部分粮食接济,加之在河东、上党、太原三郡大力推行屯田,军中粮草短缺的状况正逐步缓解,对境内世家大族的粮食依赖有所减轻。
回想当初,为了筹集军粮,他不得不向荀氏、卫氏这些大族妥协,甚至将不少肥沃土地低价卖出。
为了换取卫氏支持,他能得到河东以及稳固河东一郡,更是将利润丰厚的盐业专营之权拱手相让。
每每思之,心中常怀不甘。若非波彦大军时刻威胁,为了维持治下几郡稳定,他早想效仿波彦的某些治政手段,遏制这些尾大不掉的世家豪强。
可惜,一步慢,步步慢。
如今波彦已凭借其强势与手段,在其治内初步完成了集权与变法,而他曹操却受制于形势,暂时无法放手施为。
曹操心中暗忖,唯有等待与袁绍联军,彻底击败波彦,占据其广袤土地,凭借那时无人能及的威望,才能毫无顾忌地推行他心中的抱负,将权力真正收归于自己手中。
否则,贸然行动,只会引起内部动荡,适得其反。
此次颍阴荀氏被灭族,虽折了荀彧、荀攸的宗族,却也使得他们与波彦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曹操料想,自此以后,这两位智谋之士,为了复仇,也为了他们自身地位与未来的抱负,必将更加尽心竭力地辅佐自己,助他曹操击败波彦。祸福相依,世事之奇,莫过于此。
宛陵也迎来开春,各部各司府衙都在准备北迁事宜。
明王府后宅内,波彦母亲陈兰,也就是明王太后正在招待娘家人。他兄长带着主支的人前来拜访她。
“拜见太后,太后万年。”
陈兰抓紧扶起兄长等人说道:“兄长不必如此,都是一家人,吾等兄妹已经好些日子不见,今日妹妹定要亲自下厨,让兄长几人与吾家老头喝上几杯。”
“来人,去寻昶儿祖父前来,就说昶儿祖舅来了。需他陪客。”
陈兰兄长连忙说道:“太后不用如此客气,吾等前来是有要事需太后牵线,欲让陈氏与明王府亲上加亲。”
陈兰听喜事到来,高兴道:“看上孤家那个小子,昶儿已经定亲,兄长不用考虑他了。二小子跑到洛阳去学修城、三子跟着他阿父外出打仗都快一年了。四子五子年幼还不宜定亲。”
这时,一同前来主支的人说道:“太后误会了,吾等此次上门,是替宗主嫡长子求亲,听闻太后长孙女安翁主淑质贞亮、幽闭婉顺。欲让二人结秦晋之好,让波陈二族亲上加亲。”
陈兰听到陈氏欲娶自己长孙女安安,瞬间变了脸色,她自己为陈氏之女,也是知晓陈氏宗主嫡长子这人,刚加冠不久,文不成武不就。
本来没有考上入政务学院资格,是陈氏宗主求上门来,自己儿子看在舅舅面上,勉强让人入学。可是在学院中,每次考核都得下评,不能结业外放历练。自己退学回家中去了。
这般差劲之人,还敢舔着脸上门求娶明王府掌上明珠。
陈兰转头盯着自己兄长看,“兄长,尔可知此人如何?如今陈氏都这般没落了!不以功绩立足,专走捷径,没有了当年老太公在世时的风骨。陈氏多次厚着脸皮求上门来,不是求官就是求财,上次还大言不惭索求盐铁之职,吾一妇道人家,也知那盐铁官职对国家的重要,而陈氏为了私欲想染指盐铁。”
“这江山是波氏所掌,不是陈氏,刚刚还说什么秦晋之好。吾波氏是秦,难道陈氏是晋,昶儿可是告诉吾这个祖母,晋地在曹操手中,不是在陈氏手中,不会说话,下次不要出言。”
陈兰话一出口,吓得主支之人下跪,要是今日之言被明王得知,他陈氏得脱层皮。
“好了,今后什么亲上加亲不要再提了。吾是陈氏之女,听听就算了,要是吾儿听到陈氏无耻这般求亲,那陈氏吾只能保住亲兄这支。尔等回去好好教育后代,比什么都强,书读不好,可以提刀上阵杀敌立功。烈属营那帮小子就不错,敢打敢杀。”
也不怪陈兰如此说,她依仗不是陈氏,而是她儿子,陈氏对她来说无足轻重,且对明国没有立下功勋,他儿子称王时,陈氏没有一人得到封赏,陈群也只是得擢升而已。
要不是念及血缘,兄长对她不错,凭陈氏这多次的无理要求,早进不了府门。
以为有外戚身份,可以肆无忌惮,真是分不清主次,愚蠢至极。
喜欢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