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光点还在闪烁,十几个小亮点在地图上连成一片。老夫子盯着看了很久,手指慢慢从键盘上移开。
阳光照进屋子,落在桌角那个红色布袋上。平安符的一角翘着,像是被人翻看过很多遍。
他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百叶窗。光线一下子铺满整张办公桌。秦先生端着水杯走进来,看见他在那儿站着,没说话,只是把杯子放在一边。
大番薯抱着一叠纸跑进来,差点撞上门框。“找到了!”他喘着气,“这是第一批学员的反馈表,全齐了!”
老夫子转过身:“放桌上吧。”
大番薯把纸摊开,又顺手把红布袋往中间推了推。“咱们要不要做点啥?总不能光看数据吧。”
秦先生喝了口水:“你想怎么办?”
“搞个会。”大番薯说,“不请外人,就咱们自己人,加上那些教手艺的老师、学手艺的孩子们。大家坐一块儿,说说话。”
“别整成颁奖。”老夫子说,“没人要奖状。”
“我知道。”大番薯点头,“就摆几张桌子,谁想讲就讲。摸一下红袋子就算轮到你,像以前那样。”
秦先生看了看表:“下午三点开始行不行?我这边能腾出来。”
“行。”老夫子说,“我去通知几位老人。”
三人分头行动。老夫子拿出手机,一条条发消息。陈阿婆回得最快:“我带新剪的五张贴纸过去。”王伯的儿子也回了:“我爸录好了两段口诀,让我带上播放器。”李奶奶只回了一个字:“好。”
两点五十分,长桌已经摆好。没有横幅,没有座位牌,只有几样东西静静放在中央——一本写满字的笔记本,一段未编完的竹篮提手,一张孩子画的感谢卡,还有一副老花镜压着的童谣歌词纸。
保洁阿姨提着热水壶过来,挨个给杯子添水。她把最后一个杯子放在老夫子面前,轻轻碰了下杯沿。
人陆陆续续来了。
最先开口的是个年轻妈妈。她掏出手机,按了播放键。一段摇篮曲响起,声音有点沙哑,但节奏很稳。
“这是我妈唱的。”她说,“她以前从来不肯录,说没人听这种老调子。现在我儿子每天晚上都要听一遍才睡。”
屋里很安静。有人低头抹了下眼角。
接着站起来的是个少年。他手里拿着一幅画,展开后是三个人影并肩走着,背后是夕阳。
“这是我画的。”他说,“他们教会我说谢谢。我现在在学工艺设计,以后想把这些老花样用到新东西上。”
老夫子看着那幅画,没动。秦先生轻轻咳了一声,把记录本翻到了新的一页。
大番薯突然站起来,走到红布袋前,伸手摸了一下。袋子晃了晃,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我也说两句。”他说,“最开始我们啥都不懂,光想着帮人。后来才发现,其实是他们在帮我们。每次看到有人学会一个口诀、记住一首歌,我就觉得……这事没白干。”
没人接话。但这话好像落到了什么地方,稳稳地停住了。
老夫子站起身,走到白板前。上面还留着几天前写的字:“不是做大,而是做深;不是扩张,而是扎根。”
他拿起笔,在下面写下新的内容:
“种子计划启动。每位完成十次教学的志愿者,可推荐一位新传承人。基金会提供材料、设备和助手支持。”
然后他转身,看着屋里的人。
“我们做的不是一时的事。”他说,“是要让这些东西一直有人教,有人学。将来有一天,你们教的人再去教别人,那就成了。”
话音落下,没人鼓掌。但好几个人同时点了点头。
陈阿婆把带来的剪纸分给大家,每人一张“福”字。王伯让儿子打开播放器,把那段竹编口诀放了一遍。李奶奶拉着身边的小孙女,低声哼起开头几句。
保洁阿姨一直坐在角落。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她慢慢站起来,走到老夫子旁边,握住他的手。
那只手有点凉,握得也不紧。但一直没松。
老夫子低头看了眼,也没说话。
秦先生打开电脑,开始整理名单。“第一批符合条件的有十二人。”他说,“下周可以安排见面会。”
“我去联系场地。”大番薯说,“社区中心还有空教室。”
“设备呢?”有人问。
“林工那边答应了,新一批录音套装明天送到。”秦先生回答,“够用二十套。”
老夫子点点头,又看向窗外。天还没黑,楼下的路灯已经亮了。一个骑车的年轻人路过,车筐里放着个红色布袋,看起来和桌上这个一模一样。
他收回目光,发现保洁阿姨还在身边。
“你也想去看看?”他问。
阿姨笑了笑,指了指桌上的热水壶:“先加点水。”
她提起壶,一圈圈倒下去。蒸汽微微升起,在灯光下飘了一小段距离,就散了。
大番薯忽然拍了下脑袋:“哎呀,忘了问!”
他转头看向老夫子:“要是以后有人不想干了,或者身体不行了,咱们怎么办?”
老夫子没立刻答。他走到电脑前,调出金手指系统界面。
屏幕上跳出一条提示:
【自动监测功能已启用】
【连续三日未授课者将触发提醒】
【系统优先匹配附近助教替补】
他又点开另一个页面:
【家庭传承关系图谱更新】
【新增跨市连接:2例】
【语音模型识别准确率:97.6%】
“已经有了。”他说,“只要还在教,总会有人接上。”
大番薯松了口气:“那就好。”
秦先生合上电脑:“我去打印一份流程说明,明天发给大家。”
“我帮你。”大番薯抓起背包,“顺便把红袋子也带上,一人发一个。”
他们一前一后走出门。走廊灯光照进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屋子里剩下的人也开始收拾东西。陈阿婆把剩下的剪纸折好,放进布袋。王伯的儿子关掉播放器,小心包进毛巾里。年轻妈妈把手机贴在胸口,轻声说了句“谢谢”。
保洁阿姨最后一个离开。她把所有杯子收进托盘,临走前回头看了一眼。
老夫子还站在白板前,手指轻轻划过新写的那行字。
她没叫他,只是把门轻轻带上。
门锁咔哒响了一下。
老夫子转身,走到桌边,拿起那个红色布袋。袋子表面有些磨损,边角起了毛,但他没放手。
他把袋子放进抽屉,又打开系统后台。
页面跳转,出现一组实时数据流:
【今日新增教学记录:18条】
【跨区域传承请求:3项】
【待响应替补申请:1人】
他点了确认接收。
屏幕刷新,地图上又亮起一个小点。
在南城方向。
那是王伯住的地方。
《老夫子之打工皇帝》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老夫子之打工皇帝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老夫子之打工皇帝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