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考核分两天进行,第一天考图纸设计和机床操作,第二天考故障诊断。林晓棠带着沈廷舟借她的笔记,提前半小时来到考核现场,反复在心里过了一遍关键知识点,紧张又期待地等待考核开始。
图纸设计考核率先进行,考官给出的题目是“绘制主轴零件装配图”,要求在两小时内完成,不仅要标注完整参数,还要画出零件配合关系。这是林晓棠最擅长的领域——之前参与机床升级项目时,她画过十几张类似的装配图,连沈廷舟都夸她“标注精准、逻辑清晰”。
拿到图纸后,林晓棠没有急于下笔,先在草稿纸上梳理零件结构,确定基准面和标注顺序,然后才拿起绘图笔,一笔一划认真绘制。她的笔尖在图纸上流畅移动,齿轮、轴承的配合关系画得清晰明了,参数标注更是分毫不差。不到一个半小时,她就完成了图纸,又花半小时逐处检查,确认没有遗漏后,才自信地交了卷。
旁边的赵莉莉看到林晓棠提前交卷,心里满是不屑:“肯定是画不下去了,才这么早交卷,等着看她出丑!”可当考官拿起林晓棠的图纸,忍不住点头称赞“标注规范、结构清晰”时,赵莉莉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下午的机床操作考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加工出一个精度达0.02毫米的轴类零件。林晓棠走到熟悉的2号机床前,按照流程检查急停按钮、主轴箱,确认设备正常后,熟练地装夹工件、安装刀具。启动机床时,她眼神专注,手指精准控制操作面板,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调整得恰到好处。
切削声平稳响起,金属碎屑均匀落下。王师傅作为考核评委,站在旁边观察,看到林晓棠不仅加工动作熟练,还时不时用卡尺测量工件尺寸,及时调整参数,忍不住小声对身边的考官说:“这姑娘操作比不少老员工都稳,零件精度肯定没问题。”
考核结束后,卡尺测量显示,林晓棠加工的零件精度达到0.015毫米,远超考核要求。而赵莉莉因为紧张,加工时进给速度调快,导致零件表面出现振纹,精度只勉强达标。
第二天的故障诊断考核更是林晓棠的强项。考官模拟了“主轴转速忽快忽慢”的故障,要求在半小时内找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林晓棠根据沈廷舟笔记里的案例,先检查主轴箱离合器间隙,再查看传动皮带松紧度,很快发现是离合器间隙过大导致动力传递不均。她不仅准确指出故障点,还详细说明了调整步骤和注意事项,连考官都忍不住追问:“你这故障排查思路很清晰,是自己总结的吗?”
“是跟着沈科长学习时,结合书本案例总结的。”林晓棠如实回答,语气里满是自信。
考核结束后,成绩在三天后公布。公告栏前围满了人,林晓棠挤在人群后,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当看到“临时工组考核成绩”一栏里,“林晓棠”三个字后面跟着“总分292分(满分300),排名第一”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图纸设计98分、机床操作97分、故障诊断97分,竟是临时工组的最高分!
“哇!晓棠姐也太厉害了吧!临时工组第一!”小李激动地喊出声,周围的同事纷纷围过来祝贺。
“晓棠,你这成绩比不少正式员工都高,太惊艳了!”
“我就知道你能行,之前解决机床故障时就看出来你技术扎实!”
林晓棠笑着向大家道谢,心里满是成就感——这三天的极限补学没有白费,沈廷舟的资料也帮了大忙,更重要的是,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待。
就在大家欢呼时,张副厂长也来到公告栏前。他原本以为这次临时工考核会是那几个老员工领先,没想到林晓棠竟拿了第一,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盯着成绩表看了半天,语气生硬地说:“虽然成绩不错,但转正名额还要综合考虑资历,不能只看一次考核。”
这话一出,周围的气氛瞬间冷了下来。沈廷舟刚好路过,立刻开口反驳:“张副厂长,之前厂长说过,考核通过的临时工优先转正,林晓棠不仅通过考核,还是临时工组第一,按规定理应优先考虑。而且她入职半年,参与重点项目、解决关键故障,贡献有目共睹,比不少老员工都突出,为什么不能转正?”
张副厂长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悻悻地说:“我只是提醒一下,具体还要开会讨论。”说完就匆匆离开了。
看着张副厂长的背影,同事们纷纷为林晓棠抱不平:“明明成绩这么好,还找借口,就是不想让晓棠转正!”
“别担心,晓棠姐,沈科长肯定会帮你争取的!”
林晓棠心里却很平静——她知道,考核第一只是第一步,转正的路上或许还有阻力,但她已经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坚持下去。
沈廷舟走到林晓棠身边,眼里满是赞许:“恭喜你,这是你应得的成绩。转正的事,我会继续跟厂长沟通,你放心,你的能力和努力,没人能忽视。”
林晓棠看着沈廷舟,用力点点头:“谢谢您,沈科长。不管结果怎么样,能通过考核证明自己,我已经很满足了。”
夕阳下,公告栏上的成绩表格外醒目。林晓棠知道,这次考核的佳绩,不仅是对她技术的认可,更是她成长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她会带着这份底气,继续在技术道路上稳步前行,用更多的成绩,回应所有的期待与质疑。
喜欢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