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柠初青酸

首页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生子当如孙仲谋武神主宰女帝:别闹,朕怀孕了!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大唐极品帝婿特种兵之神话传说崇祯聊天群糜汉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神话版三国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柠初青酸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全文阅读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txt下载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章 断鳌立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明官员法定十天休沐一次,另有元旦、冬至、元宵、万寿节等假期,事假要上奏天听,繁琐严格,主因在于皇明公司太大,且交通不便。

张老爷正月初三回了府城,初五胡知县上门给老诰命拜年,张昊回拜。

任世骏等损友初六过来,几人结伴,提着冷猪肉去县学教谕、训导家拜年。

初七这天,张昊领着弟弟妹妹,去杨舍守御所小住一日,主要是为启程做准备。

当晚回城,翌日携带松江土特产,去养济院等处送温暖。

言而总之,大明好少年张昊为塑造自己的尊师重道和拥军爱民人设,不遗余力。

初九送别母亲、弟妹和奎叔,又给奶奶道别,带着青钿她们一起去田庄。

村口人满为患,前往松江的女工家人都来送行,拉拉扯扯,哭哭啼啼,好像一去不回似的。

时人就这样,受国策和交通所限,大多数人一辈子没出过脚下的几亩地,因此最重别离。

“没完没了是吧!”

老廖见徒弟赶来,恼火的吼一嗓子,催促众人上路,一行小二百男女,迤逦往杨舍而去。

杨舍守御所昨日便在清理码头的岸冰,夜里又冻上一层,不太厚,行船无碍。

黄河以南的江河湖泊结冰,在明人眼中不稀奇,比如正德丙寅(1506)年,单衣过冬的海南岛万州天降大雪,槟榔树尽皆冻死。

不过今年大江尚未封冻,破开缓水岸的冰凌,舟船仍然可以通航。

开船号子接连喊起,近岸的冰凌被水浪荡碎开裂,嘁哩喀喳声中,大船在前,小船随后,接连驶入大江。

顺流而下,船速很快,码头转瞬即逝,张昊搓搓耳朵,拉着裹成小猪的圆儿进舱。

船队到达东乡码头,杂事用不着他操心,捧着热水杯坐到火塘边,心里来回盘算。

曲家在上游加筑水坝,无意中帮了大忙,他没让曲家开闸放水,原打算利用河水干涸大修河道,然而计划被大雪阻挠。

眼下除了铁木工棚、砖瓦窑厂没熄火,民工大多无所事事,近万张嘴,人吃马嚼,耗费惊人。

他留下这些人,不是为了做慈善,等到化冻再开工,特么的黄花菜都凉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他们的付出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张昊伪善的给自己找了个借口,一声令下,坊区铜钟嘡嘡大响。

老会场没法聚众,因为留在工地的匠作并没闲着,各处室内空间都被占用,修建连灶炉台,打造各种木铁器具,大伙只能露天听训。

“雪一直下,今冬遭灾的乡亲肯定不少,各区坊队派人去周边村镇,广而告之,无论是谁,过不下去就带来工地,总能找到事做。

明日开工,修河道、架水车、采冰、建房、砍柴、拾粪,不拘做什么!账房把开工利事发下去,今冬酒肉管够,不够就去采买!”

众人打了鸡血似的,轰天叫好,个个笑逐颜开,狂拍马屁。

这些管事是食脑的,工地越忙他们越赚银子,至于匠夫死活,他们才不关心。

张昊摆摆手,转身回屋。

翌日雪花依旧飘洒,这是数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也是东乡工地最疯狂的时候。

若是从天空俯瞰这片冰雪大地,可以清晰的看到,人流宛若蚂蚁似的,无处不在。

沿河聚集的人流最多,民夫成群结队,挑担推车,运输砖石、木料、柴草。

间或一道道随风飘荡的黑烟,那是新搭的简易伙房,随时供应香辣鱼汤和米饭。

沿江码头上,荡地里,冰田中,是穿梭往来的采冰民工,打冰、运冰,各司其职。

天朝采冰藏冰技术到了元明时期空前成熟,在南方,尤其是东南沿海,还衍生出产业链。

每年江南的冰鲜船,先在上海收冰,然后再去诸港收江鲜、海祥,送到权贵巨富家中。

沪上百姓会在腊月农闲时,往田里灌水,生成天然冰,挖窖封藏,每年渔汛高价出售。

一亩稻田可以制冰20吨,因此本地有句俗谚:年年窖得一田冰,柴米油盐不用愁。

不过这都是闹倭寇之前的事了,连县城都被倭狗烧毁过,命都保不住,谁还去制冰?

为了把冰窖贮满,民工们三班倒,开凿出一块块方正的坚冰,采冰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二月风渐和,残雪已无多。

张昊三天两头往江边跑,看见的人都知道,小官人盼渔汛呢。

一场春雨淅淅沥沥下了四五天,寒侵衾被,这天终于见晴,快晌午时候,张昊叫上随从,十骑卷平冈,径往江边而去。

“刀给我。”

张昊脱了坎肩鞋袜,挽起裤腿,接过倭刀,在苇荡里跳来跳去,不时拿刀在泥沙里挖掘。

找了许久,终于在朝阳处发现一个打着骨朵的芦芽,喜滋滋喊老高来看。

高老头咧嘴笑:“小官人,最快还得半个月,今年水势涨的快不怕,就怕倒春寒啊。”

张昊仰头瞅瞅晴间多云的天空,瞬间没了精神,找个水荡子坐下洗脚。

大财主在东乡建园子的宣传波及甚广,开春就有人拖家带口来东乡,仿佛难民潮。

这些人都是青黄不接熬不下去的穷人,工地开销太大,他又不忍心赶人走,盼渔汛快要盼疯。

爬上劣马,沿着江堤往下游去,荡地盐田一望无际,都是强占旧盐场的地皮。

眼下他有用不完的土地和人手,几个港口同时开建,对外说是为了养活流民建渔场,其实是为造船厂做准备。

泗州罗员外办事还算利索,八十两银子一艘船,又给他买来十来艘二百料的大沙船,附送二十多条小货船。

沙船主要适航于长江流域和北方沿海,因其船底平、吃水浅,能直接驶上沙岸坐滩,不会搁浅,广泛用於运输货物,当然也能运兵。

一料保守估计一石,一石百斤开外,二百料大船长六丈余,宽一丈余,塞进去几百人不在话下,可这些船根本无法满足他的胃口。

他一心要出海捕捞,除了四处派人采买船只之外,也在设法购买木料、网罗匠师,打算自己建厂造船,哪怕耗费重金也在所不惜。

几个码头渔场驱马遛跶一圈儿,他突然发神经,仰天大笑一声,兜马扬鞭而去。

裘花等随从赶紧跟上,留下东一区的汪、施二位渔场管事面面相觑。

一个问:“老施,少爷何故发笑?”

一个答:“刀鱼已经零星上来了,渔汛说来就来,少爷可能是高兴吧?”

青钿听到外面马嘶,歪头看一眼,把桌上棉胎里裹的食盒打开,对进屋的张昊说:

“幺娘打了一头果子狸,我亲自下厨炒的,你尝尝。”

“气饱了,汪琦、施开秀简直就是饭桶加废物,渔场到处都是博戏扪虱的闲人!”

张昊坐下来大发一通牢骚,喷完忽然就释怀了,说到底,两个蠢材当初是他雇佣的,身为领导,要给属下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啊。

青钿明白他因何发愁。

账房每日给她汇报账目,开支触目惊心,她还得强自镇定,装作一副不过如此的模样。

“鱼获不好卖,他们私下里怎么说的,你又不是不知道,谷账房告诉我,去年你答应报销匠作的代役银,今年肯定会过来更多人。

我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反正银子是你挣的,随便你怎么花,眼下人手足够,要不调些人回去,把田庄码头和作坊扩建一下?”

张昊默默点头,青钿的建议值得考虑,老根据地确实需要扩建,尤其是铁坊,手里匠师云集,良机难再逢,是时候重温钢铁旧梦了。

“调人去江阴是个好主意,你给师父去信,让他合计一下,河道大修需要多少人。

至于那些说三道四的家伙,啥也不是,大海是银库,鱼获不愁卖,到时候你就明白。”

他在强行装逼,给自己打气:我还撑得住!

银子来去匆匆,他其实心疼得无法呼吸,但也换来了眼前的基业,拥有了更大的资本。

空手套白狼可一而不可再,钱生钱才是最快的挣钱途径,巨万不出去,哪得亿万回来?

至于鱼获难以变现,他早有考虑,收留灶户绝非心血来潮,这些人是他的底气和杀手锏!

“泼剌!”

幺娘披着湿淋淋的头发,扬手把盆里水倒掉,见青钿坐在隔壁屋里,问她:

“你要不要洗,我这里有开水。”

青钿出来瞧瞧太阳,难得好天气,头皮似乎有些痒痒,看一眼呆坐的张昊,叹口气,过去隔壁屋里,帮幺娘打理头发。

幺娘靠着椅背,笑眯眯道:

“伺候本小姐舒服有赏。”

“甚么赏?当我不知道你是个小气鬼,我先伺候你一回,等下你得给我洗头,老实坐着别动。”

青钿挽起袖子,用棉巾包住幺娘脑袋,给她擦拭按摩,手法轻盈娴熟。

她才来时候,见到工地上人山人海,表面平静,心里好不发怵,直到发现这个旁若无人的幺娘,才感觉吾道不孤,二人还算合得来。

暮色四合,晚钟在坊区回荡。

裘花牵来马匹,要扶少爷上鞍,张昊见幺娘出屋,一把推开这厮。

“姐,骑我的。”

幺娘毫不客气,抓鞍上马,抖缰走了。

张昊暗翻白眼,接过刘骁勇递来的缰绳爬上马。

“老刘。”

裘花把自己的马匹让给刘骁勇,跑去马厩再牵一匹,拍马去追。

他双臂早就好了,没啥后遗症,少爷的巨人跟班月初回来,当晚他就找少爷表忠心,指天发誓,要为少爷牵马坠蹬,肝脑涂地。

与胖虎竞争是他故意为之,所谓君择臣,臣亦择君,不出预料,傻大个下放坊队,他成了少爷亲随,月银不多,却是主家心腹!

中央区明晖楼大厅灯火辉煌,交椅里坐满各区管事,有的一身光鲜,有的满身泥灰,男女老少都有,众人交头接耳,厅内嗡嗡成一片。

“少爷慢着点。”

裘花当先下马,牵住少爷马缰,顺手帮刘骁勇把马匹也拴好,掸掸箭袖,脚步轻快的进厅。

大厅三面开有轩窗,正堂挂幅关二爷读春秋的图画。

左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驱驰时不忘赤帝;右联:青灯照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无愧青天。

中堂图画有来历,开春这边闹得动静太大,衙门卫所都被惊动,头头脑脑先后跑来巡视。

张昊只好到处回拜,去县城时候,满街字画摊,他一眼便看到这幅关二爷画像。

缘分不容错过,赶紧把财神爷请回来镇楼。

坊区主事里面有两个是秀才出身,见东家让人把关二爷挂厅上,一肚子槽不敢吐,待见到东家亲书楹联,瞬间拜服。

我大明崇尚火德,朱太祖,赤帝也,明晖楼挂上这副字画,绝了!

张昊到厅上坐下,众人随即安静下来。

厅左右两边各有三排交椅,后两排大多空着,大厅宽阔,随时还可以加座。

自打中央坊区这座楼宇启用,管事们便来此开会,凝聚力空前高涨。

尤其这些空空的座位,无形中给人一种先来为君,后到为臣的感觉。

在座头头脑脑,已经享受到与众不同的待遇,轻易不愿失去,更不舍得走。

有了这一批生力军加入,千秋大业也就彻底打牢根基。

“工地人手足够,还有年前探家的没来,大伙心里都清楚,届时肯定人满为患。

眼下皂务硬件系统基本搭建起来,下一步计划也有,要在诸码头营造坊厢街市。

部分做为福利分给各位,除此之外,按照贡献大小,匠夫和工丁也会分给住房。

静一下!看看你们的样子,丁点甜头就坐不住了,这算啥,更甜的还在后头呢!

将来如何分配,要立个规矩,此事容后再议,老董,坊厢营建你来抓,咋样?”

右手头把交椅里,坐了一个员外打扮的矮子,闻言拱手起身说:

“我一定尽心尽力,不辜负小官人的信任。”

晚会不长,散会后,裘花把牛皮筒里图纸挂在厅左墙壁上,这是一幅工程效果立体景观图画,众人涌上前观摩咂摸,啧啧赞叹。

“老牛。”张昊朝人群中一个脏兮兮的家伙招手。

牛管事小跑跟上,“东家,啥事?”

“去饭堂再说。”张昊笑笑。

老牛是本地灶户,现任杂工管事,兼灶户宿管,看着挺老,其实才三十出头。

大明盐民生存状态极苦,夏日暴晒,冬日冒寒,烟熏火燎,大多形容枯槁。

老牛这货因为貌丑性燥,人称牛疯子,但做事没的说,堪称才德双全。

渔产加工离不开盐,坊区不缺灶户,张昊准备把试验晒盐之事交给牛疯子。

私人制盐是犯禁,大张旗鼓不行,得暗戳戳来,他考察过盐场,潮做浇田雨,云成煮海烟,制盐得从盐田刮土淋卤,取卤水煎煮。

晒显然比煮容易,据说闽粤有晒盐法子,然则各大盐场始终靠煮,勿陷思,定体问。

二人打了饭菜,去新建成的小伙房单间,张昊一边吃饭,一边小声和牛疯子嘀咕。

喜欢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强农女之首辅夫人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气御千年太子妃必须骄养无上真身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将军不容易糜汉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兵锋王座九十年代小奋斗悍明青灯鬼语一品侍卫我成了六零后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仙农宗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大明第一臣丹道仙途
经典收藏贞观第一婿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大明匹夫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朱门华章录绝对荣誉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生子当如孙仲谋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护国驸马爷白话历史兴衰演义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一夫当关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我于历史中长生吕布有扇穿越门
最近更新最后的一位将军在大唐苟活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汉末三国路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穿越之边疆崛起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我自己搞,新大魏!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柠初青酸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txt下载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最新章节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