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疆前线陷入僵持,朱由检与皇太极进行着无声的战略博弈时,远在北京西山深处的皇家格物院火药司,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发生。这里戒备森严,高墙环绕,巡逻的士兵皆是来自新军的绝对忠诚之士,空气中常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和硝石气味。
最深处的乙字号实验室,更是连寻常工匠都不得靠近。此刻,实验室内的气氛却与往日的严谨沉闷截然不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激动与紧张。
宋应星,这位被皇帝寄予厚望的格物院主事,正死死盯着实验台上一个特制的玻璃器皿。他头发凌乱,眼布血丝,原本整洁的官袍上也沾满了不知名的化学污渍,但他浑不在意,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器皿中一小撮灰白色、略带黏性的絮状物上。
旁边,几位从全国各地征召来的顶尖炼丹师和火药匠师,同样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其中一人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铜质的臼杵,另一人则拿着记录本,手微微颤抖。
“院正……这……这已经是第七次提纯了……真的能成吗?”一位老匠师声音发干,带着难以置信的期待。他们按照皇帝陛下数月前亲授的、名为《硝化纤维素制备初探》的密卷上的指引,历经无数次失败、爆炸、甚至有人受伤,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宋应星没有回答,只是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他亲自拿起那撮灰白色絮状物,极其小心地取了一小点,放入一个特制的、带有长长引信的小铁管内压实。
“所有人,退至掩体后!”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迅速躲到以沙包和厚木板构筑的掩体后。宋应星将小铁管固定在远处的铁架上,点燃引信,然后也快速退回。
“嗤——”引信燃烧的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嘭!”
一声并不算特别响亮、却异常清脆的爆鸣声响起。没有预想中黑火药爆炸时那浓密刺鼻、久久不散的巨大烟团,只有一小股淡淡的、近乎透明的青烟迅速升起、消散。铁架上的小铁管被炸得微微变形,但威力控制得极好。
实验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死寂。
成功了?!
没有浓烟!真的没有那标志性的、会暴露位置、遮蔽视线的浓密白烟!
“快!测量残渣!检查威力!”宋应星第一个冲了出去,声音因激动而变调。
匠师们一拥而上。经过测量和检查,他们发现,这新式火药燃烧后残留的固体杂质极少,爆炸威力经初步测算,竟比他们用的最上等的发射黑火药还要强上近三成!更重要的是,它几乎不产生烟雾!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那位老匠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他一生与火药为伍,从未想过火药还能如此“干净”而暴烈。
宋应星强忍着仰天长啸的冲动,双手紧紧攥拳,指甲深陷掌心。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项突破意味着什么!陛下密卷中提到的“无烟火药”,他们真的在陛下理论的指引下,于这个时代,亲手制备出来了!虽然还只是实验室阶段,产量极低,稳定性也有待验证,但原理打通了!方向对了!
他立刻转身,对记录官吼道:“快!将全部实验过程、数据、所用物料配比、注意事项,一字不落,详细记录,封存归档!此乃绝密,胆敢泄露半字,格杀勿论!”
“是!院正!”
就在宋应星等人沉浸在巨大喜悦中时,一名格物院属官快步走入,递上一封密封的文书:“院正,陛下八百里加急密旨!”
宋应星心中一凛,连忙净手,恭敬地接过拆开。密旨内容很简单,先是询问无烟火药及后装枪炮研发进展,随后笔锋一转,提到了前线战事僵局,以及皇太极可能寻求破解明军火器优势的动向。皇帝在旨意中强调,技术优势乃国之重器,必须牢牢掌握,并要求格物院在确保绝对保密的前提下,加速相关研发,并着手制定大规模生产的初步预案。
看完密旨,宋应星激动的心情平复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陛下在前线与强敌周旋,后方格物院的责任,就是为陛下,为大明,铸造最锋利的矛与最坚固的盾!
他将密旨郑重收起,目光扫过实验室里依旧兴奋的众人,沉声道:“诸君,陛下殷切期望,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皆系于我格物院一身!今日之突破,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解决量产难题,要优化配方提升稳定性,要研究如何将这新式火药应用于枪炮之中!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锐意与激情:“自即日起,火药司乙字实验室全面封锁,所有参与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外出,一切用度由院内单独供给。我们要在陛下凯旋之前,拿出可以实战应用的无烟火药样品,乃至……适配新火药的下一代火铳设计图!”
“谨遵院正之命!”所有研究人员肃然应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参与和创造一个时代。
几乎在宋应星接到密旨的同时,远在蓟州前线的朱由检,正听取着孙应元关于近日小规模接触战的汇报。当听到一名哨官抱怨,在一次伏击战中,因三轮齐射后硝烟弥漫,无法看清敌军动向,导致部分残敌逃脱时,朱由检的目光微微闪动。
他望向西山的方向,仿佛能穿透重重关山,看到那实验室中升起的淡淡青烟。
“快了……”他心中默念,“等无烟火药问世,燧发枪的射速和持续性将再上一个台阶,炮兵观测也将不再受烟雾困扰。皇太极,你现在赖以周旋的骑兵机动和战场遮蔽,在真正的技术革命面前,都将变得苍白无力。”
技术的突破,往往在寂静中发生,却终将在战场上发出雷霆万钧的怒吼。这关键的突破,正为打破眼前的僵局,积蓄着决定性的力量。
(本章完)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