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前线的僵持,不仅是兵力、后勤的对抗,更是意志与谋略的较量。在通过电报系统稳定了后方、挫败了皇太极袭扰粮道的企图后,朱由检深知,单纯的防御无法赢得战争。必须在心理上给予对手持续的压力,瓦解其军心士气,方能打破僵局,为最终的决战创造有利条件。
“陛下,孙督师处又送来一批陕西战场的详细战报,还有俘获的流寇大小头目画押口供,涉及与晋商勾结、获取甲仗钱粮等细节。”参谋陈于阶将一叠文书呈上御案。
朱由检翻阅着这些文书,尤其是那些盖着血红手印的口供,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这些,正是他需要的“弹药”。
“将这些口供,尤其是提到范永斗、张存孟等人如何资敌,以及高迎祥部在获得资助后如何肆虐地方、屠戮百姓的部分,挑选最触目惊心的,着文书房用最通俗的白话文誊抄,不必文绉绉。”朱由检吩咐道,“同时,将孙传庭捷报中,阵斩高迎祥、俘获数万的战果,以及朕已下旨彻查晋商、抄没其家产以充军饷、赈济灾民的旨意,一并写明。”
“陛下的意思是……”李镇华似乎猜到了什么。
“攻心为上。”朱由检走到帐壁悬挂的北疆地图前,手指点在后金大营的位置,“皇太极麾下,并非铁板一块。有他的八旗本部,有蒙古附庸,更有被迫投降或裹挟的汉军、汉民。朕要让他们都知道,他们为之卖命、甚至不惜勾结内应的人,是什么样的货色!也要让他们知道,他们身后的‘援手’,已经被朕连根拔起!更要让他们知道,与我大明为敌,如高迎祥辈,便是下场!”
他看向孙应元:“命军中善射者,将誊抄好的文书,绑于箭矢之上,于夜间射入敌军前沿营寨。命嗓门洪亮、通晓蒙语、女真语的士卒,组成喊话队,于清晨雾气未散时,靠近敌营,大声宣读这些文书内容!重点告诉那些汉军旗和蒙古人,弃暗投明者,朕既往不咎,还可分予田地;执迷不悟者,高迎祥便是前车之鉴!”
“臣,遵旨!”孙应元眼中精光一闪,立刻领命而去。
当夜,月黑风高。数支明军精锐小队悄无声息地潜至黑松岭下,将一支支绑着卷成筒状文书的箭矢,用强弓射入了后金军的前沿哨卡和营区。
次日清晨,薄雾弥漫山岭。数十名被精心挑选出来的明军士兵,在火枪兵的掩护下,推进到距离后金大营仅一箭之地的土坡后,用硬纸壳卷成的简易喇叭,开始向着雾气缭绕的敌营方向,用汉语、蒙语轮番大声呼喊:
“对面的弟兄们听着!陕西巨寇高迎祥,已被我天兵阵斩!其部数万人或死或降!”
“资助高迎祥、勾结建奴的晋商范永斗、张存孟等,已被陛下下旨抄家问斩!他们的不义之财,已充作军饷,即将用来犒赏奋勇杀敌的将士!”
“尔等军中汉人、蒙古人,何必为虎作伥?陛下有旨,弃暗投明者,免罪授田!执迷不悟,与高迎祥同一下场!”
“皇太极!你勾结内贼,祸乱大明,人神共愤!你的火炮已成一堆废铁,你的内应已成刀下之鬼!速速束手就擒,或可留你全尸!”
喊话声在清晨的山谷间回荡,清晰地传入了许多后金士卒的耳中。起初,营中还有些骚动和斥骂声,但随着喊话内容不断重复,尤其是听到高迎祥覆灭、晋商被诛、皇帝许诺招降的消息后,骚动渐渐变成了窃窃私语,许多营帐陷入了异样的沉默。
汉军旗的营地中,一些原本就心向故国的士兵和低级军官,眼神开始闪烁。蒙古附庸的营地里,各部头领则聚在一起,低声商议,面露忧色。他们跟随皇太极入关,是为了捞取好处,可如今好处没捞到,明军却越打越强,连后路似乎都被抄了。
皇太极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压抑得可怕。几名贝勒脸色难看地站在那里,桌上放着几支明军射进来的“宣传箭”。
“大汗!明狗欺人太甚!让奴才带人冲出去,撕烂那些尼堪的嘴!”莽古尔泰怒气冲冲,按刀请战。
皇太极面无表情地拿起一份文书,看着上面用大白话描述的晋商如何资敌、高迎祥如何败亡的内容,手指微微用力,将纸张边缘捏得皱起。明军这一手,太毒了!这比真刀真枪的厮杀更让人难受。它像一根根无形的针,刺入军心最脆弱的地方。
“冲出去?然后呢?”皇太极冷冷地瞥了莽古尔泰一眼,“明军的火铳正等着我们。他们巴不得我们出去。”
他放下文书,声音低沉而冰冷:“传令下去,营中严禁议论明军谣言!有敢蛊惑军心、私通明军者,立斩不赦!各部贝勒、额真,严加管束部下!”
“嗻!”众人应道,但都能感觉到,这道命令透露着皇太极内心的忌惮。
接下来的几天,明军的“心理战”持续不断。夜间有箭书,清晨有喊话。内容也在不断更新,甚至开始具体点名某些汉军旗将领的姓名,称知其是被迫降清,望其迷途知返。后金大营中的气氛愈发诡异,一种猜疑和不信任的情绪,如同瘟疫般在暗中蔓延。虽然表面上无人敢公开议论,但皇太极能清晰地感觉到,部队的士气正在一点点被侵蚀,尤其是那些非八旗本部的力量。
这一日,喊话队甚至带来了几名被孙传庭释放的、愿意归顺的原高迎祥部小头目,让他们亲自喊话,描述朝廷如何安置降众,分发田地,与之前流寇朝不保夕的日子形成鲜明对比。
听着那带着浓重陕西方音的呼喊,后金营中一些汉军旗士兵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
皇太极站在帐外,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喊话声,脸色阴沉如水。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出兵攻击,正中明军下怀;固守不出,军心士气却在被不断削弱。
“朱由检……你很好。”他望着明军大营的方向,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这种无所不在、软刀子割肉般的心理攻势,让他感到了比面对明军枪炮时更深的无力感和……一丝寒意。
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尽快打破这个僵局,否则,不等明军进攻,他的大军可能就要从内部开始瓦解。
“传多尔衮、范文程来见本汗。”他转身走入大帐,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必须行险一搏了。
明军的心理战,如同一把无形的锉刀,正在缓慢而坚定地锯断皇太极大军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
(本章完)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