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卷藏匿着惊天秘密的金线,随着绣娘们“无意”间掺杂进送往宫外仿制的样本中,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深宫高墙。
它承载着苏清辞的焦灼与期望,穿越了层层宫禁的盘查——那些守卫的目光只停留在金银丝线的成色与数量上,无人能窥见其中以独特捻法编织的死亡讯号。
消息几乎是同时抵达了东宫与京郊别苑。
当萧景澜解读出那金线中蕴含的“陛下中毒,缠丝萝,周明堂,钱禄”等关键信息时,年轻的太子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眼前甚至黑了一瞬。弑君!他的父皇,竟是被身边人用如此阴毒的手段长期谋害!愤怒、悲痛、以及一种近乎窒息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
这已不是简单的权力倾轧,这是泯灭人伦的罪行!
几乎在同一时刻,一份来自靖安王府密探的、更为详尽的报告也摆在了他的案头。
报告证实了苏清辞的判断,并补充了更多细节:暗卫监控发现,周明堂近期频繁通过一个秘密渠道,从京城一家看似普通的香料铺获取某种不明粉末,而那香料铺的背后东家,经查与早已被流放的二皇子母族旁支有关。
所有的线索,都死死咬住了二皇子萧景渊及其母族林氏!
“他们……他们怎么敢?!”萧景澜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指节瞬间泛白,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颤抖。他想起父皇日渐憔悴的容颜,想起林贵妃那张看似担忧实则冰冷的脸,想起被阻于养心殿外的无助……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殿下,此刻需冷静。” 一旁的心腹幕僚连忙劝谏,声音同样沉重,“此事实在骇人听闻,一旦披露,必将引发朝野震荡,甚至可能给对手狗急跳墙的借口。况且,我们目前尚未拿到周明堂下毒的实证,那香料铺的东西,也未必就是毒药。”
萧景澜剧烈地喘息着,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幕僚说得对,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对手是盘踞朝堂多年、势力盘根错节的庞然大物,行事又如此狠绝,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殿下,靖安王府密信。”
萧景澜立刻接过,展开。信是萧惊寒亲笔,只有寥寥数语,却重若千钧:
“消息已知。太子宜即刻请旨监国,以安朝野之心。稳字当头,剪其羽翼,断其爪牙,勿打草惊蛇。证据之事,臣自会处置。宫内苏氏,亦需保全。”
萧惊寒的策略清晰而冷静:利用皇帝病重、朝局不稳的现状,先将监国之权名正言顺地抓在手中,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然后,在不直接揭破弑君阴谋的前提下,利用太子的合法权力,系统性地清除二皇子一党在朝中的势力,削弱其反抗能力。同时,由他在暗处继续搜集铁证,等待最终雷霆一击的时机。
这是目前最稳妥,也最有效的策略。
萧景澜深深吸了一口气,将胸中的惊怒强行压下,眼神逐渐变得坚毅。
他是太子,是储君,此刻必须站出来,稳住这即将倾覆的朝局!
翌日,东宫属官联同多位内阁大臣及宗室元老,以“陛下沉疴,国事不可一日荒废”为由,集体上奏,恳请太子萧景澜监国理政。
此举合情合理,符合祖制。纵然林文敬、崔明远等人心知肚明这是太子一系的进攻,但在明面上却找不到任何反对的理由。尤其是在皇帝病重、无法亲自理政的情况下,由太子监国是顺理成章之事。
在一种微妙而紧张的气氛中,由皇后盖印、内阁附议的监国诏书,正式颁布天下。
萧景澜,名正言顺地开始执掌帝国最高权柄。
监国之初,萧景澜并未立刻表现出咄咄逼人之态。
他每日勤勉政务,召见大臣,处理积压的奏章,姿态谦和,遇有重大决策,必召集群臣商议,充分尊重内阁与各部院的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那些观望的中立派,也暂时麻痹了林文敬等人,让他们以为太子年轻,尚需倚重老臣,不敢轻易动手。
然而,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萧景澜首先瞄准的,是吏部。
吏部侍郎崔明远是二皇子党的核心干将,把持官员升迁铨选,势力根深蒂固。
萧景澜并未直接动崔明远,而是以“整饬吏治、考核官员”为名,连续罢黜、调任了数名由崔明远一手提拔、且劣迹斑斑的地方大员。这些人的罪证,早已由萧惊寒暗中提供,证据确凿,崔明远连求情的话都说不出口,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羽翼被一根根剪除。
紧接着,萧景澜以“加强京畿防务,以备不虞”为由,对虎贲卫中郎将高焕的职权进行了调整。明升暗降,将其调离了实际掌控京城部分戍卫的关键岗位,转任虚职。接任者,是萧惊寒早年安插在军中、一直低调潜伏的将领。
对于都察院的赵志坤,萧景澜则采取了分化拉拢的策略。
他亲自召见了几位素有名望、且与赵志坤有隙的御史,鼓励他们风闻奏事,纠劾不法。很快,几份弹劾崔明远门下官员贪腐、以及高焕部下军纪涣散的奏章便递了上来。萧景澜借此机会,严令彻查,进一步压缩二皇子党的生存空间。
这一系列动作,如春雨润物,看似不疾不徐,却招招精准,打在对手的痛处。
林文敬等人又惊又怒,他们试图反击,或在朝议上借故发难,或利用言官上疏指责太子“任用私人”、“动摇国本”,但都被萧景澜或以确凿证据驳回,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更猛烈的弹劾顶了回去。
萧景澜展现出的政治手腕与日渐沉稳的气度,让许多原本摇摆的朝臣开始真正归心。朝局在太子的主持下,非但没有如林文敬等人期望的那般陷入混乱,反而呈现出一种异样的、紧绷的稳定。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萧惊寒那双无形的手在强力支撑。
所有的罪证,所有的情报,所有关键岗位的人员调动建议,都经由隐秘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入东宫。太子在明,靖安王在暗,两人配合无间,如同一把精准的剪刀,一点点剪除着盘踞在帝国肌体上的毒瘤。
紫宸殿偏殿,如今已成为太子监国的日常理政之所。
萧景澜批阅完最后一本奏章,揉了揉发胀的眉心。连日来的殚精竭虑,让他俊朗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愈发锐利明亮。
一名内侍悄声入内,低语了几句。
萧景澜眼中寒光一闪,低声道:“告诉靖安王,林文敬今日暗中联络了戍卫皇城的另一名将领,似有异动。还有,宫中……务必保护好苏先生。”
“是。”
内侍退下。萧景澜走到窗前,望着暮色中宫殿巍峨的剪影。
监国理政,这只是开始。他知道,对手绝不会坐以待毙,更疯狂的反扑还在后面。父皇身中剧毒的真相如同悬顶之剑,宫内宫外,暗战正酣。
但他已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等待、无力挣扎的皇子。他是监国太子,他的身后,有智勇无双的皇叔,有舍生忘死的苏先生,有无数忠于社稷的臣民。
这场关乎国运的博弈,他必须赢,也一定会赢。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