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场的鼓声渐息,午门广场的欢呼仍未散去,高铭远却带着几分疲惫,与李默并肩走下高台。禁军正有序疏散百姓,偶有路过的民众对着二人拱手作揖,眼中满是感激,高铭远都一一颔首回应,指尖却仍残留着握剑时的紧绷。
“大人,您先歇歇,属下已让人备了热茶。”李默看着他苍白的脸色,忍不住劝道。昨夜为防备周显党羽反扑,二人几乎未合眼,如今虽尘埃落定,紧绷的神经骤然放松,疲惫便如潮水般涌来。
高铭远刚点头,远处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内侍手持明黄卷轴,快步走来:“高大人、李大人,陛下宣二位即刻入宫议事。”
二人不敢耽搁,整理好衣袍便随内侍前往皇宫。御书房内,皇帝正站在窗前,看着庭院中修剪整齐的花木,见二人进来,转过身沉声道:“今日午门审案,你们做得好,总算还了百姓一个公道。”
“陛下谬赞,此乃臣等分内之事。”高铭远躬身答道。
皇帝走到案前,拿起一份奏折递给他:“周显贪墨的三百万两赈灾银,虽追回部分,但仍有缺口;且地方官员因此次案件牵连甚多,多地政务停滞。朕召你们来,是想让你们牵头,彻查地方吏治,同时督办赈灾余款的填补,务必让流民早日归家。”
李默闻言,立刻上前一步:“臣愿往!”他自始至终跟随高铭远查案,对地方情况颇为熟悉,此事交由他,再合适不过。
高铭远也点头:“臣会协同李大人,先从受灾最重的青州、徐州入手,逐一核查官员政绩,严惩贪腐之辈,选拔清正廉明者填补空缺。”
皇帝满意颔首,又叮嘱道:“此事关乎民生,切不可急功近利。另外,魏忠贤身为丞相,党羽遍布朝野,你们查吏治时,若发现其残余势力,不必手软,务必连根拔起。”
“臣遵旨!”二人齐声应道。
离开御书房时,夕阳已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宫墙上,映得红墙格外庄重。李默看着身旁的高铭远,忽然笑道:“大人,往后怕是又要忙起来了。”
高铭远望着街上车水马龙的景象,百姓脸上渐渐有了笑意,心中也安定下来:“只要能让这天下安稳,百姓安乐,再忙也值得。”
次日清晨,高铭远与李默便带着文书启程前往青州。刚到青州城外,便见官道旁聚集着数十名流民,为首的老者见到他们,拄着拐杖上前,颤声道:“可是高大人?我们听说您来查案,特意在此等候,想求您为我们做主,让我们早日能种上田。”
高铭远连忙扶起老者,温声道:“老人家放心,朝廷已调拨粮草,后续还会发放种子与农具,定会让你们早日重返家园。”
老者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身后的流民喊道:“大家听到了吗?高大人答应我们了!”流民们瞬间欢呼起来,围着二人不停道谢。
高铭远看着眼前的景象,转头对李默道:“我们得尽快查清青州官员的贪腐情况,把赈灾物资如数发放到百姓手中,不能让他们再等了。”
李默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属下这就去安排人手,先查青州府衙的账目,再走访各村镇,收集官员的政绩与民怨。”
就在二人着手部署时,青州知府赵德昌却已收到消息,正坐在府衙内焦躁踱步。他身旁的师爷低声道:“大人,高铭远此次来势汹汹,您当年挪用的赈灾粮款,怕是瞒不住了……”
赵德昌脸色铁青,猛地一拍桌子:“慌什么!我已让人把账目改了,他就算查,也查不出破绽!再说,我与前丞相魏大人有旧,只要他的残余势力还在,高铭远未必能奈何得了我!”
师爷仍忧心忡忡:“可昨日传来消息,魏大人的党羽已被朝廷抓获大半,您这……”
“够了!”赵德昌厉声打断他,“按我说的做,把府衙内的人都管好,不准任何人乱说话!只要撑过这阵子,等高铭远离开青州,一切就都安全了!”
然而,赵德昌不知道的是,他的一举一动,早已被高铭远派去的暗探看在眼里,一封密信正快马加鞭地送往高铭远手中。一场新的清查风暴,即将在青州掀起。
喜欢高铭远传奇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高铭远传奇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