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这天,兰考的雪停了,太阳透过薄云洒下来,把屋顶的积雪映得发亮。天还没亮,苏晚就起身往灶房去,炉膛里添上劈好的干柴,火苗“噼啪”舔着锅底,锅里煮着的小米粥很快飘出香气。
高铭远则在院里贴春联,红纸是前几日和村民们一起裁的,墨汁研得浓黑。他握着毛笔,一笔一画写“春回大地千山秀,福降人间万户欢”,赵珩在一旁帮忙扶着春联,虎子也凑过来,用冻得发红的手指蘸了点墨,在春联边角画了个小小的太阳,惹得两人都笑了。
早饭刚过,周石头就领着几个村民来帮忙。有的搭灶煮肉,有的劈柴烧火,还有的帮着苏晚包饺子——面团是用新磨的白面和的,馅料有白菜猪肉,还有村民特意送来的荠菜。虎子跟着学包饺子,捏出的饺子不是露了馅就是歪歪扭扭,苏晚笑着把他包的饺子单独放在一个篦子上:“虎子包的饺子最特别,煮好要先给你吃。”
午后,村里的孩童们结着伴来拜年,手里拿着刚剪好的窗花,兜里揣着炒花生。苏晚把早就备好的糖块分给他们,孩子们接过糖,脆生生地喊“苏姑娘新年好”,然后蹦蹦跳跳地跑向别家,笑声在雪地里传得很远。赵珩也跟着孩子们去串门,回来时兜里装满了瓜子和红枣,还不忘给高铭远和苏晚各塞了一颗甜枣。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出了炊烟,肉香、饺子香混着酒香,在村子里弥漫开来。高铭远家的堂屋摆了张方桌,周石头、李大叔带着家人来一起守岁,桌上摆着蒸好的腊肠、煮得酥烂的猪肉,还有周石头带来的米酒。苏晚把煮好的饺子端上桌,虎子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包的那些“特别”的饺子,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烫得直咧嘴也舍不得放下。
饭吃到一半,赵珩忽然想起什么,跑回里屋拿出个布包,里面是他用省下的笔墨画的年画——画里有高铭远在田埂上查看庄稼,苏晚在给村民们分种子,还有他和虎子在水渠边认字。“这是我给大家的新年礼物!”他把年画分给众人,李大叔捧着画,眼眶有些发红:“珩儿画得好,这就是咱们兰考的好日子啊!”
夜里,炭火盆里添了新炭,红光映着每个人的脸。大家围坐在一起,说着今年的收成,盼着明年的光景。周石头说要跟着高铭远学修水渠,李大叔说要多种两亩稻子,虎子则攥着高铭远的手说:“俺明年要认更多字,还要帮着种庄稼!”苏晚把挑好的花籽分给大家,每人一小袋,红布封面上写着“盼春”二字:“等开春了,咱们把花籽种在田埂边,让咱们兰考的春天,比画里还好看。”
快到子时的时候,村口传来了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高铭远领着赵珩和虎子去院子里放爆竹,噼啪的声响惊飞了枝头的积雪,碎雪落在肩头,却一点也不觉得冷。苏晚站在门口看着他们,手里捧着刚温好的米酒,月光洒在她身上,和屋里的暖意融在一起。
子时一到,新的一年来了。高铭远走回苏晚身边,接过她手里的米酒,和她碰了碰碗。“新的一年,咱们一起把兰考的日子,过得更踏实。”苏晚笑着点头,米酒的暖意从喉咙滑到心里,她看着眼前热闹的人群,看着院外亮着灯的家家户户,忽然觉得,这份在兰考扎根的牵挂,早已成了彼此最珍贵的年味。
窗外的月光更亮了,落在雪地上,像铺了层银霜。屋里的笑声、酒香,还有对春天的期盼,在新岁的夜里,酿成了兰考最温暖的光景。
喜欢高铭远传奇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高铭远传奇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