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抵达伊比利亚之前,这趟旅途对众人来说甚至称得上十分愉快。
虽然天天睡棺材,但在雷姆必拓购置了垫子枕头填充物等生活用品后,睡眠体验好了很多(那些装在棺材里的填充物本来是芭比玩偶用的,人睡在里面却意外地舒适,就是有种变成“人偶”的诡异感觉)。
而尽管一路“断网”,博士渊博的学识和妙趣横生的语言风格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这一路上,他几乎是把pRtS里面录入过的埃里克森《大地巡礼》讲了一遍,唯一的小问题是博士夹带了无数诸如“深海教会是海嗣同好会”这类暴论,使得几人的世界观接受了暴风骤雨的洗礼……
直到这一天,博士照例在副驾睡着(毕竟他的作用是导航,每隔几个小时醒过来纠正一下方向就可以了),醒来才发现开车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换成了w,见他醒了,w又开始了嘲讽——自从博士“抛弃”了龙门的伙伴,又“利用”Logos和她逃出龙门,w就对他很有意见:“哟哟,在我面前睡着,你很胆大嘛。说不定一觉醒来,人就被绑到卡兹戴尔了唷?”
博士摸摸鼻子,还没想好怎么转移话题,w仿佛完成了“今日嘲讽打卡”,转而说起了正事:“我们的补给不够了。最晚后天,必须找个城镇停靠。”
如果还在雷姆必拓,这并不是一个问题;但他们已经进入伊比利亚,就不太好办了。
正如前面提到的,因为自然环境恶劣、野外难以导航等原因,泰拉人一向聚集在城市和周边小镇、在信号塔代表的文明的覆盖范围内生存,因此泰拉诸国的“领土”,严格意义上是一座座城镇的集合。
炎国在“六十年基建计划”中修建了连接各城市的驰道系统,并在驰道上实现了信号覆盖,是为数不多(或许其实是唯一的)称得上“一体化”的国家,其他国家则仍然是“菌落群”。
而即使大炎,也不会在野外国境线上设置博士生活过的史前文明那种、隔一段距离就放几个士兵的岗哨,毕竟野外是生存不下去的;在泰拉诸国看来,只有进入城镇,才算是进入该国的领土。
因此,博士一行虽然可以凭借惊人的方向感在伊比利亚的野外往来无阻,但要进入城市获取补给,就要从长计议了。
“叫醒所有人,我们讨论一下吧。”博士按了按太阳穴,让自己清醒一点。
等人全都从棺材里叫出来了(好像有哪里奇怪),博士在车厢里铺开两张伊比利亚地图——其中一张是“大静谧”之前的,还有一张是现在的版图:“惩戒军最多、也是审判庭控制最严密的地方,大致是这些,”他在当下版图上画了几个圈,“要么是支撑伊比利亚不陷入崩溃的工业基地,要么是靠近海岸线的防线。”
关于伊比利亚的许多政治机密,包括惩戒军的布防,还是龙门方面提供给博士的(显然大炎在伊比利亚有不少探子,以及诗怀雅看来已经猜到了博士的出走跟年预言到的沉船有关),这让博士更加愧疚,决定捞到罗德岛后一定回龙门道歉(啊这大概就是他们的目的吧,果然阳谋无法抵抗)。
拉回正题——在地图上,博士绕过这些圈,画出了一条曲折的路线,途经几个既不沿海、也缺乏工业基础,因而不受审判庭重视的荒僻小城镇作为补给点,然后指向最终的目标:格兰法洛。
“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Logos从记忆中搜索,找到了唯一跟这座城镇有关的事物:“伊比利亚之眼?”
“没错。但我们真正要找的,是一艘沉船。”博士拿出从年的电影胶片里冲洗出来的一帧图像,铭刻着“罗德岛”的沉船,“就是它,‘罗德岛号’。”
因为离开龙门过于匆忙,之后又一直断网,Logos还没看过博士和年导的“贺岁大片”,但以他对语言的敏感,很快看出了沉船上铭文的玄机:“这是……旧文明的造物?”他蓦地抬头,“这就是您要找的遗迹?”
博士点点头:“这里会有比维多利亚大考古更完整的传承。我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大静谧’后的海洋如您所言,”Logos理解了博士意图,但随之皱起眉头,“我们恐怕没有能力打捞一艘沉船……连下潜到海底都不太可能做到。”
斯卡蒂抱着胳膊坐在旁边,没有插话。她当然明白海洋的危险,这一趟跟来,就是想看看传说中的博士兴冲冲地跑来捞船,到底有什么办法——如果他真的有,那么这或许也是回归阿戈尔的线索。
“我们不用捞船,”博士当然考虑过以伊比利亚的衰落程度,出海尚且困难,打捞更是无从谈起,“我们要做的,是尝试进入信号范围,启动‘罗德岛号’。我们甚至可能不需要下潜——这要到附近看看才能确定。”
“可是从照片上看……”阿米娅指着沉船上遍布的藤壶和海百合,“这艘船沉没已经很久了。它还能启动,甚至是自己浮起来吗?”
不怪阿米娅怀疑,这听起来确实痴人说梦。
但博士只重复了一句话:“这艘船是旧文明的造物。”
旧文明,对于泰拉来说,不仅仅是科学启蒙、工业源泉,也是一种信仰。
根据原作的信息,“罗德岛号”埋在雷姆必拓地下漫长的岁月,“出土”后依然可以使用(鉴于泰拉没有能够修复它的技术,大概率没有多少损坏)。现在虽然被命运扭曲、乾坤大挪移到了海底,但博士不认为旧文明的造物有这么容易损坏。
博士生活的史前文明尚且可以用车钥匙远程解锁座驾,“罗德岛号”应该不至于这么不智能……但一切还得到现场去,看看能否接收和解读“罗德岛号”的信号,再做打算。
“情况就是这样,”博士最后总结,“你们不一定要陪我去冒这个险。如果——”
“请不要这么说,”Logos还是第一次打断博士的话,并且为了强调自己的在意,他又重复了一遍,“请再也不要说这种话。”
“……抱歉,”博士只好换了一种说法,“我的意思是,我不能让你们一无所知地陪我冒险。总之,计划就是这样。”
“下一步呢?”斯卡蒂问——大概是“我知道了,然后?”的意思。
“……去最近的补给点,”既然没人被劝退,博士用笔戳了戳他刚刚画出来的路线上,最近的一座叫“马纳瓦拉”的城镇,“台风正从那里路过,或许能帮助我们掩盖行踪。”
后来Logos请教博士,在缺乏当地气象台数据的情况下,他究竟是如何准确预测天气的,博士回答这是一种大炎祖传艺能,叫做“夜观天象”——但这是后话了,当天他们把车开到马纳瓦拉附近时,瓢泼的大雨果然铺天盖地。
“我和斯卡蒂先进去打探一下,你们在车里接应,”博士作出安排,“如果惊动了审判庭,我们就先撤;但我猜测,两个陌生的阿戈尔出现在镇上,深海教会恐怕会比审判庭知道的更早。”
经过博士这些天的暴论洗礼,阿米娅觉得自己开始跟得上博士的思路了:“这就是您说的,‘群众基础’吗?”
“不错,”博士露出“孺子可教”的笑容,“因为高压政策,伊比利亚居民恐怕畏惧审判庭甚于海嗣,反倒是深海教会在群众中渗透很深。发现两个不认识的阿戈尔,去向深海教会告密的人,多半比去报告审判庭的要多。”
这可以说是一次“钓鱼”行动。
博士还是那一身帽衫,打着一把大黑伞;既然是钓鱼,斯卡蒂没有遮掩自己阿戈尔的特征,也不打伞(雨水让她感到舒适),一身流浪歌手舞裙就进城了。两人走在一起,可以说浑身上下都写着“可疑”。
即使隔着厚重的雨帘,博士也能看出城镇的没落:超过一半的建筑都年久失修,外墙和砖缝在潮湿的气候中生出青苔,显然已经无人居住;而剩下那一小半还有人住的,也缺乏修缮,散发出一种对生活敷衍了事的颓丧态度。
询问了两个居民后(对方看出他们的种族后态度怪异,介于欲言又止和惊恐躲闪之间),两人得知镇上甚至只有一家接待信使的旅店。
旅店的电路似乎出了一点问题,大堂的灯泡一直在闪,一个老黎博利坐在前台打瞌睡,博士叫了他两声才猛然惊醒:“什么?住店?”
“房间有的是……就是设施都老化了,今天又太潮,柴火也湿了,壁炉点不着。”他仿佛没有注意到两人的种族似的,自顾自念叨,“一晚房费65皇家比塞塔,早餐另外收5比塞塔。”
“皇家比塞塔”是伊比利亚黄金时代的铜钱,但现在官方货币早已换成了审判庭印发的纸币。比塞塔竟然还在荒僻的角落流通,再次让博士意识到这个国家的凋敝。
好在博士早有准备,提出用赤金付账(这是一种典型的赏金猎人行为),果然成功入住。
因为随时准备跑路,当然不可能真的睡觉。好在他们没有等太久,接近凌晨,博士试图教斯卡蒂下泰拉象棋的时候(后者对这种游戏不感兴趣,拿着棋子一通乱走),房门被敲响了。
喜欢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