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麒麟逆子

喜欢吃榴莲的胖虎

首页 >> 朱棣的麒麟逆子 >> 朱棣的麒麟逆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锦衣御明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特种兵之神话传说我是正统我怕谁我在明朝当国公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
朱棣的麒麟逆子 喜欢吃榴莲的胖虎 - 朱棣的麒麟逆子全文阅读 - 朱棣的麒麟逆子txt下载 - 朱棣的麒麟逆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8章 山水之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离开了肃杀壮阔的北疆,南归的路途仿佛也沾染了江南的温润。朱高晟似乎并不急于赶路,反而有意放慢了行程,时而驻足于名山大川,时而流连于清溪古渡,那模样,不像是一位刚刚立下不世之功、奉诏返京城的亲王,倒更像是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纵情山水的文人雅士。

这让随行的护卫和于谦都有些讶异,但看着朱高晟那难得放松、甚至带着几分孩童般好奇与欣喜的神情,谁也没有出言催促。或许,这位年轻的王爷,需要这样一段旅程来沉淀北疆的烽火与荣耀,梳理心中那庞大的蓝图。

这一日,队伍行至黄河支流畔,但见河水汤汤,两岸青山如黛,景色颇为壮丽。朱高晟兴致大发,命队伍在河边平坦处扎营暂歇。

他独立河岸,任凭略带湿气的河风吹拂衣袂,眺望着奔流不息的河水,以及远处水天相接之处,胸中顿生一股豪迈之气。北疆的金戈铁马,万民铺路的感动,与于谦肝胆相照的倾谈,以及那“天下为公”的宏愿,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化作澎湃的诗情,喷薄欲出。

他并未取出纸笔,而是负手而立,朗声吟诵。声音清越,穿透风声水声,清晰地传入身后不远处的于谦及一众亲随耳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一句,便气势磅礴,仿佛将时空拉长,于谦等人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那滚滚历史长河,无数英雄沉浮其间。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他借用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但意境却更为开阔,不仅怀古,更是在抒写自己面对这壮丽河山、身处这大时代的激荡情怀。

吟罢一首,他意犹未尽,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仿佛穿透了历史的迷雾,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他再次开口,吟出的诗句却让于谦浑身一震,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雄浑气魄扑面而来,比之前一首更甚!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此句一出,仿佛将北疆的辽阔与严寒瞬间带到了这温润的河边。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景象,这比喻,奇崛而壮丽,充满了动态的、征服自然的力量感!于谦屏住了呼吸,完全被这诗句描绘的磅礴画卷所吸引。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笔锋一转,于绚烂中见妩媚。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总结,道尽了江山与英雄的永恒主题。

随即,诗句进入了品评千古帝王的环节,语气变得深沉而睥睨: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一句,如同惊雷炸响在于谦心头!这是何等的口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至横扫欧亚的成吉思汗,在其口中,竟都各有缺憾!或文采不足,或风骚稍逊,而那蒙古天骄,更被评价为“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何等的自信与抱负?!这已不仅仅是文人品评历史,而是一位胸怀四海、志在超越古今所有雄主的未来帝王,在宣告自己的志向!

于谦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顶门,浑身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而朱高晟的吟诵还在继续,声音愈发高昂,带着一往无前的决心与信念: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还看今朝!”

最后四字,石破天惊!仿佛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照亮了天地,也照亮了于谦和所有听到之人的心!所有的历史辉煌都已过去,真正的风流人物,就在当下,就在眼前!这是对自己,也是对身边所有志同道合之人的巨大期许与自信!

诗句已毕,河边却一片寂静。只有风声、水声,以及众人粗重的呼吸声。所有听到这首诗的护卫、随从,包括于谦在内,都呆呆地看着那个重新变得沉默、眺望远方的年轻背影,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与崇敬。

于谦在心中反复咀嚼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彻底明白了,这位王爷的志向,绝非仅仅做一个守成之君,或是开疆拓土的帝王,他要做的,是超越前人,开创一个文治武功都达到前所未有高度的全新时代!其心胸气魄,简直吞天食地!

吟诗抒怀之后,朱高晟的兴致似乎转移到了眼前的河流上。他命人取来简单的钓具,竟真的像个小孩子一样,寻了处河湾树荫,坐在一块大石上,有模有样地垂钓起来。

韩固等人想要护卫左右,却被他笑着挥手赶开:“都离远些,莫把我的鱼吓跑了。廷益,你来,陪我说说话。”

于谦依言走近,在一旁的石头上坐下,看着朱高晟专注垂钓的侧影,心中依旧回荡着方才那首诗的余韵。

河水潺潺,钓线轻垂,气氛一时宁静祥和。过了许久,浮漂纹丝不动,朱高晟也不着急,反而悠悠开口,话题却跳脱无比:“廷益,你说这河里,鱼多吗?”

于谦愣了一下,答道:“黄河水系,鱼产应当尚可。”

朱高晟点了点头,目光却投向了更广阔的南方:“那海里呢?东南万里海疆,那里的鱼,该有多少?”

不等于谦回答,他自顾自地说下去,语气带着一种深深的惋惜:“海里面,那么多鱼,不能吃,真是浪费了啊!还有那珊瑚、珍珠、玳瑁……多少宝贝,沉睡海底,或者只能靠番邦小船零星获取。而我大明,片板不得下海,沿海百姓,守着宝山却要受穷,甚至还要忍受海寇侵扰。”

他的话题,骤然从闲适的垂钓,转向了严肃无比的国家政策——海禁!

于谦神色一凛,海禁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涉及沿海安定、防御倭寇,乃是极其敏感的话题。“殿下,海禁乃祖制,且海寇未平……”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海寇要平,但不能因噎废食。”朱高晟打断了他,目光锐利起来,“廷益,你想过没有,为何海寇屡禁不绝?除了其本身凶残贪婪,是否也因为我大明一刀切的海禁,断绝了沿海无数渔民、商人的生计,逼得其中一部分人也铤而走险,与海寇合流?”

他放下钓竿,转过身正视于谦:“而且,你算过吗?如果开放沿海贸易,设立市舶司,规范管理,允许我大明商船出海,也允许番邦商船前来贸易,每年能为国库增加多少税收?能养活多少沿海百姓?能让我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换取多少海外的白银、香料、珍奇物产?”

他伸出手指,蘸着旁边的河水,在光滑的石面上粗略划拉着:“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足以支撑北疆新政,支撑‘基石推演院’,支撑未来可能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甚至……支撑我们最终实现‘免除农税’的梦想!”

“免除农税”这四个字,再次让于谦心头巨震!这是何等惊人的目标!历朝历代,赋税主要来源便是农业,若真能免去农税,那简直是开天辟地以来未有的仁政!而王爷,竟然将它与开放海贸联系起来!

朱高晟继续描绘着他的蓝图:“我们可以先在几个条件成熟的港口,比如广州、泉州、宁波,设立特许贸易区。组建皇家海军,不仅要能防御倭寇,更要能护航商队,扬威海外!我们可以鼓励民间造船,发展渔业,不仅是近海,还要走向深海!海里的鱼,晒成鱼干可以供应内陆,解决多少粮食问题?海盐的制法也可以改进,降低成本……”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这件事,阻力肯定极大。朝中那些秉持祖制、或因自身利益反对开海的官员,还有那些可能与走私集团有勾结的沿海势利,都会跳出来反对。所以,我们不能莽撞。”

他看向于谦,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托付:“廷益,我希望你,从现在开始,就帮我暗中收集沿海各地的资料,包括人口、物产、现有走私情况、倭寇活动规律、以及可能支持开海的士绅商人。然后,草拟一份详细的《开海通商疏》。这份奏疏,要数据详实,论证严密,既要说明开海之利,也要提出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比如如何管理市舶司,如何组建海军,如何区分良民与海盗倭寇。”

“等我回京后,我会先去见太子大哥。”朱高晟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大哥仁厚,且深知国库艰难与百姓疾苦。若能先说服他,由我们兄弟联名上奏,再加上你这份沉甸甸的计划,面对父皇时,把握就大得多了!”

于谦听着朱高晟条理清晰、谋划深远的叙述,心中波澜起伏。他再次被朱高晟那超越时代的眼光和务实缜密的思维所折服。开放海禁,这无疑是又一招打破旧格局、开辟新财源的妙棋,其意义,丝毫不下于北疆新政和“基石推演院”的构想!

“臣,领命!”于谦郑重应下,心中已经开始思索如何着手进行这项艰巨而意义非凡的任务。他仿佛已经看到,一条通向浩瀚海洋、充满无限可能的黄金之路,正在这位年轻王爷的指尖缓缓勾勒出来。

垂钓半晌,终究一无所获。朱高晟也不气恼,哈哈一笑,抛下钓竿,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他看着周围那些虽然保持着警戒,但眼神中难免有些旅途疲惫的护卫们,心中一动。

“都过来,围坐一圈。”朱高晟招呼着自己的亲王卫队成员,“本王今日教你们些好玩又实用的东西。”

士兵们面面相觑,不知王爷有何吩咐,但还是依言迅速而整齐地围坐过来,连于谦也好奇地在一旁观看。

朱高晟命人取来清水、火折、以及一些随手可得的树枝、干草。他挽起袖子,亲自示范。

“野外行军,最重要的是什么?水、火、食物、庇护所。”他声音清晰,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先说取水,若在野外找不到干净水源,如何利用现有条件获取?”

他拿起一个普通的水囊,又找了一块相对干净的布:“看好了,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过滤器。用布包裹沙砾、木炭屑、细沙,层层铺叠,将浑浊的水慢慢倒入,下面用容器接住,虽然不能完全洁净,但能滤掉大部分泥沙杂质。”他一边说,一边动手操作,动作熟练得让人惊讶。

接着,他又演示了另一种方法:“如果有竹筒或者类似的容器,可以将不干净的水盛入,用泥巴封住口,放在火上烧。水沸腾产生蒸汽,用另一根竹管引导蒸汽,遇冷凝结,就能得到干净的蒸馏水。这叫蒸馏取水法。”

士兵们看得目瞪口呆,这些方法他们闻所未闻!于谦也是眼中异彩连连,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在绝境中可能就是救命的关键!

“再说生火。”朱高晟拿起一根干燥的木棍和一块扁平木片,“除了火折,还可以钻木取火。但要讲究技巧,找准引火物,保持耐心和速度。”他虽然没有亲自钻出火来,但讲解了要点和几种易于引火的材料(如干枯的艾草、木屑)。

他甚至提到了利用凸透镜(冰也可以磨制)聚焦阳光生火,以及利用某些特定矿石碰撞产生火花的方法,虽然受条件所限无法演示,但已经为士兵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还有辨识方向,看星辰,看树木年轮疏密,看苔藓生长……寻找食物,哪些野果、菌类可以食用,哪些有毒;如何设置简单的陷阱捕捉小动物;如何在野外搭建临时庇护所,防风防雨……”

朱高晟侃侃而谈,将他从后世各种野外求生节目(如贝爷的《荒野求生》)中学来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这些忠诚的士兵。他讲得生动有趣,不时还穿插一些小故事,引得士兵们时而惊叹,时而哄笑,气氛十分热烈。

这些知识,对于这些职业军人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财富,能极大提升他们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演示讲解完毕,朱高晟并没有就此结束。他让士兵们轮流尝试刚刚学到的方法,并走到他们中间,如同拉家常一般,随意地询问起来。

“王老五,你家是京畿的吧?家里几口人?田地够种吗?”

“李二狗,听说你爹娘身体不太好?军饷可还够用?若有困难,一定要跟韩固说,或者直接来找本王!”

“赵铁柱,你小子是不是快娶媳妇了?到时候记得请本王喝喜酒!”

他不仅能叫出很多普通士兵的名字,还记得他们家中一些情况!这份用心,让所有士兵都感到受宠若惊,心中暖流涌动。王爷不仅教他们保命的技能,更关心他们的家人和生活!这是何等样的主君?

于谦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看着朱高晟与士兵们谈笑风生,看着那些士兵眼中发自内心的爱戴与忠诚,他深深地被打动了。这位王爷,既有吞吐天地之志,又有体恤士卒、关爱百姓之心。他并非高高在上地施舍恩惠,而是真正地将这些人视为袍泽,视为子民。

一天的休整在轻松而充实的氛围中结束。夜幕降临,篝火燃起,士兵们围坐在火堆旁,还在兴奋地讨论着白天王爷所教的新奇知识,以及王爷那平易近人的关怀。整个营地的士气,变得无比高昂,凝聚力达到了顶峰。

于谦站在自己的帐篷前,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吟诗抒怀,彰显的是囊括寰宇的雄才大略;河畔垂纶,谋划的是开启国运的海洋蓝图;亲授新知,凝聚的是誓死相随的军心民意。

文韬武略,高瞻远瞩,仁德爱民……所有这些特质,完美地融合在了那位年轻王爷的身上。

于谦抬头望向璀璨的星空,脑海中再次回响起那石破天惊的诗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还有那沉甸甸的四个字——“天下为公”。

他紧紧地握住了拳头,眼中闪烁着无比坚定的光芒。

【这样的主君,才能够真正带领大明,打破千年兴衰的循环,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才能够让这天下百姓,无论南北,无论汉胡,无论士农工商,都真正有机会实现‘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的大同理想!】

【王爷之心,即是光明!王爷所向,即是未来!】

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仿佛将无限的信心与决心都吸入肺中。然后,他转身走入帐篷,点亮油灯,铺开纸笔。他要开始构思那份至关重要的《开海通商疏》,他要为王爷那宏伟的蓝图,添上自己作为臣子、作为同道者最坚实的一砖一瓦。

喜欢朱棣的麒麟逆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朱棣的麒麟逆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家娘子在修仙兵锋王座旧金山往事我的姑父叫朱棣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大清之祸害丹道仙途斗破后宫,废后凶猛虐他成瘾,宠她成性剑道至尊剑无双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猎谍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和离后王爷真香了雷裂苍穹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重生90:辣妻要翻天悍明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
经典收藏吕布有扇穿越门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特种兵之一夫当关绝对荣誉枌榆草木长秦有锐士三国之献帝兴汉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郭嘉盛世第一妾镇国二公子大明匹夫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从伍千里开始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大唐房二白话历史兴衰演义浪子列国历险记
最近更新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宫闱明君路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致诚汉末立志传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五世同堂记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靖康逆转:易枫传再造山河三十年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画启乾坤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高铭远传奇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三国渔皇美利坚望族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
朱棣的麒麟逆子 喜欢吃榴莲的胖虎 - 朱棣的麒麟逆子txt下载 - 朱棣的麒麟逆子最新章节 - 朱棣的麒麟逆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