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数日,终于抵达了神都洛阳。
回到熟悉的京城,众人皆有恍如隔世之感。
还未等他们好好休整,宫中的旨意便已传来:
皇帝于次日召见裴昭明、裴昭雪、白砚舟、苏九四人于紫宸殿偏殿。
次日,四人整理衣冠,入宫觐见。
紫宸殿偏殿内,熏香袅袅,气氛肃穆。
景和帝端坐于御案之后,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眼神锐利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沉。
他虽未穿朝服,只着一身常服,但久居上位者的威仪依旧令人心生敬畏。
“臣(裴昭明\/裴昭雪\/白砚舟\/苏九)参见陛下。”四人齐声行礼。
“平身。”景和帝的声音平和,却自带威严。
他目光缓缓扫过四人,在裴昭雪吊着的手臂上略一停留,“昭雪,伤势如何?”
裴昭雪心中一暖,恭敬回道:“劳陛下挂心,只是皮肉之伤,将养些时日便好,并无大碍。”
“嗯,那就好。”
景和帝微微颔首,随即拿起御案上的一份奏章,正是裴昭明呈报的江南绣娘案详细卷宗,“江南之事,你们办得很好。案情错综复杂,牵扯前朝旧怨、人心鬼蜮,更有妖僧以幻术惑众,险些酿成大乱。尔等能抽丝剥茧,查明真相,擒获元凶,安抚受害,更促使江南氏族立碑忏悔,消弭了一场潜在祸端,功不可没。”
他放下奏章,看向裴昭明:“裴爱卿,你身为御史台少卿,主持大局,调度有方,沉稳干练,朕心甚慰。”
又看向裴昭雪:“昭雪,你洞察细微,勇毅果决,于关键处屡破迷障,甚至不惜以身犯险,朕这‘神断’之名,看来是要坐实了。”
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揶揄和宠溺。
再看向白砚舟和苏九:“白卿医术药理,独具匠心,于乱局中能定人心神,破邪妄之术;苏医女妙手仁心,救治伤患,安抚无辜,功亦不小。”
一番褒奖,将四人在案件中的贡献都点到了。
“陛下谬赞,此乃臣等分内之事。”裴昭明代表众人谦逊回应。
景和帝笑了笑,示意身旁的内侍。
内侍立刻端上几个锦盘,上面放着赏赐之物:
给裴昭明的是一套御制文房四宝,彰显其文采与干才;给裴昭雪的是一柄镶宝石的短匕,名为“破障”,寓意其能斩破迷雾;给白砚舟的是一套前朝御医留下的金针和几卷孤本医书;给苏九的则是一些珍贵的药材和一套宫造的精巧医疗器械。
赏赐不算特别丰厚,却都颇为用心,贴合各人所需。
“些许薄赏,聊表朕心。”景和帝淡淡道。
“谢陛下恩赏!”四人再次躬身谢恩。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觐见即将结束之时,景和帝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深沉起来:“江南之案,虽已了结,然其中牵扯之前朝乐律、符号、乃至那玄鹤暗影……尔等想必也已有所察觉。”
他目光如电,扫过四人,最后落在裴昭明和裴昭雪身上:“前朝旧事,犹如沉疴积弊,盘根错节,非一日可清,亦非尔等所能尽窥其全貌。朕知尔等忠心,锐意进取,但有些界限,需得把握清楚。追索真相固然重要,然则,当以社稷安稳、朝局平稳为重。切莫……深陷其中,徒惹祸端,可明白?”
这番话,说得意味深长。
既是肯定了他们查案的功劳,更是明确的警示——关于前朝和玄鹤卫的调查,到此为止,不要继续深入,以免触动某些敏感的神经,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及自身。
裴昭明心中一凛,立刻躬身道:“臣等明白,定当谨记陛下教诲,以国事为重,恪尽职守,不敢逾越。”
裴昭雪、白砚舟、苏九也齐声应和。
“嗯,明白就好。退下吧,好生休养。”
景和帝挥了挥手,重新拿起了御案上的另一份奏章,不再看他们。
四人行礼,退出偏殿。
走出宫门,阳光刺眼,但方才皇帝那番警示的话语,却如同无形的阴云,笼罩在心头。
帝王的赏赐与警告,如同一体两面,预示着他们未来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
而玄鹤卫的阴影,以及裴昭明身世的谜团,在皇帝的这番警告下,似乎变得更加深邃难测。
喜欢神都昭雪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神都昭雪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