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尘大侠抱拳领命,腰间长剑随着动作轻响,转瞬便消失在山道间。
不出三日,各方能人纷至沓来。五个精于锻造的铁匠扛着风箱、铁砧,锤头碰撞声一路作响;三个曾在别处矿洞讨生活的老矿工,背着锈迹斑斑的鹤嘴锄,眼中闪着对厚酬的渴望;更有二十余名当地贫苦农民,攥着粗布衣裳,带着仅有的家什,只为能吃上饱饭、挣些银钱。
朱允炆亲自清点人数,将众人分成开采、锻造、警卫三组,又命人在附近村落招募了几个婆娘做炊事员,她们挎着装满咸菜坛子的竹篮,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如何把麦面馍蒸得更松软。
浩浩荡荡一行人向着铁矿进发。山路崎岖,朱允炆却走得飞快,他指着半山腰一块背风的空地道:“就在此处落脚!”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青壮年砍树伐木,铁匠临时支起炉子打造铁钉,老矿工凭借经验丈量地基。
不过两日,三间简易木板房拔地而起,屋内长木板床整齐排列,虽无雕花装饰,却足够结实。
夜幕降临,山风裹着寒气呼啸而来。工人们缩在薄被里瑟瑟发抖,朱允炆看着他们青紫的嘴唇,心中一紧。
他与柳雨嫣连夜商议,次日便带着众人收集枯叶,用麻袋装了厚厚几摞,分发到每张床铺。“先将就些,等铁矿出了铁,打出工具,咱们就去开垦新地……”朱允炆望着远处漆黑的山林,低声呢喃,“到时候,定要种出能御寒的棉花。”
炊事房内,炊烟袅袅升起。咸菜混着麦面的香气飘散开来,工人们捧着粗陶碗,蹲在木板房外大快朵颐。
有人啃着馒头感慨:“从前给地主家干活,哪能吃上面馍?更别说还有银钱拿!”
朱允炆倚着木柱,望着这烟火人间,忽觉肩头担子更重了几分,不禁吟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矿山虽寒,他却定要在此踏出一条造福百姓的路来。
矿山之上,寒风呼啸,可工人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朱允炆站在简易的炼铁炉旁,望着那熊熊燃烧的炉火,心中满是期待。
他看着十名矿工肩挑手提,将一块块矿石从狭窄的隧道中艰难运出,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可他们的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大伙加把劲!咱们离成功不远了!”朱允炆大声喊道,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他亲自拿着镐头,加入到矿工的队伍中,一边刨着矿石,一边仔细观察着矿山的脉络。
“大家注意,顺着矿石的纹理刨,这样省力!”他大声指导着矿工们,手中的镐头一下又一下地刨着坚硬的岩石。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山间回响。
而逸尘大侠则带着六个侍卫,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他亲自布置了拒马绳和陷阱,确保矿山的安全。
“任何人都不许靠近!”逸尘大侠大声呵斥着,眼神中透着威严。他站在岔路口,看着那些试图靠近矿山的人,心中充满了警惕。
“这矿山是咱们的希望,不能有任何闪失!”他喃喃自语道。
此时,一个背着篓子,自称是来采野菜的人试图靠近矿山。
“站住!这里不许进!”一个侍卫大声喊道。那人见状,只好转身离开。
逸尘大侠看着那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的安排。
朱允炆望着忙碌的矿山,心中感慨万千。“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他低声吟道。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前方的路还很漫长,但他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矿山上的人们,正用自己的双手,打造着未来的希望。
当第一筐矿石被运出隧道时,堆积的矿石堆在阳光下泛着银灰色的光,恍若一座未被雕琢的金山。
简易高炉早已砌成,朱允炆从怀中小心翼翼掏出那张泛黄的炼铁步骤纸,指尖摩挲着纸张,眼中满是期待与紧张:“皇爷爷,孙儿今日便要试试!”
可难题接踵而至。虽说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但以目前的财力,根本烧不起煤。
无奈之下,众人只能在山上砍伐大批木材。然而木材能否炼铁?朱允炆心中也没底,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突然想起勘探铁矿时,曾在山的另一侧发现过黑色岩层——或许那就是未被开采的煤矿!
当下,他立刻安排几名经验丰富的矿工,带着工具前去探查。果然,那不起眼的黑色岩层正是煤矿!双矿齐开的计划,就这样意外地提前展开。
冶炼第一炉铁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朱允炆按照步骤,先将矿石敲碎,与木炭层层交错放入高炉。
可当炉火熊熊燃起,他才意识到新的问题:铁水如何导流?总不能任由它流到荒草上引发火灾,普通材质的导流槽又定会被高温铁水瞬间融化。
他望着炽热的高炉,突然灵光乍现——用耐火泥!
五台山本就多黏土,他指挥众人挖来黏土,又混入砂石、草木灰,反复揉捏烧制,终于制成了耐高温的导流槽。
当通红的铁水顺着特制的导流槽缓缓流出,映红了众人的脸庞,朱允炆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可意外再次发生。因火候把控不足,第一炉铁杂质过多,质地脆硬。朱允炆并未气馁,他带领众人调整配比、改进工艺。
经过三天三夜的反复尝试,终于,一炉泛着金属光泽的铁水顺利浇筑成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朱允炆抚摸着尚有余温的铁块,声音中带着哽咽。
山风呼啸,吹不散矿山上的热火朝天,这来之不易的第一炉铁,恰似一颗火种,点燃了众人心中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
朱允炆站在热气腾腾的炼铁高炉前,高炉中跃动的火焰映照着一张张专注的挥汗如雨的铁匠们面庞。看着一道道火龙从炼铁炉道涌出——心中满是自豪。
喜欢大明,朱允炆我来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