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州招待所住了三天,林枫没有再去硬闯西海药材收购站。他改变了策略,每天带着小赵和张师傅,像普通药材贩子一样,在集市上转悠,跟人聊天,帮忙搭把手,偶尔买点不值钱的草药,慢慢融入当地的环境。他很快发现,收购站的站长扎西虽然不轻易见外人,但他手下的几个藏族小伙子和收购站的老会计,每天都会来集市采购生活用品或处理一些杂事。林枫没有直接上前攀谈,而是通过请喝茶、递烟等自然的方式,慢慢和他们混了个脸熟。他尤其留意到收购站的老会计,一个姓马的汉族老人,似乎对药材颇有研究,有时会跟张师傅讨论几句。林枫让张师傅主动与马会计交流药材知识,两人相谈甚欢。从马会计口中,林枫得知,今年草原确实牛黄产量不错,但收购站资金有限,原有的几个大药厂压价又狠,扎西站长正为如何卖出好价钱又不失信于老客户而发愁。这个消息让林枫心中一动。他意识到,机会可能就在这里。第四天下午,机会终于来了。集市上一个牧民与外地药贩因为牛黄交易价格争执起来,几乎要动手。扎西站长恰好路过,出面调解。他为人公正,几句话就平息了纠纷,让双方按市场公道价成交。林枫在一旁静静观察,等事情平息后,他才走上前去,用这几天学的简单藏语问候道:“扎西站长,您好。”扎西站长对这个连续几天在集市上出现的年轻人有点印象,看着他,点了点头,眼神依旧带着警惕。林枫没有提收购的事,而是诚恳地说:“刚才看您处理纠纷,非常公道,令人佩服。我们是从省城来的,对草原的药材很感兴趣,尤其是对如何辨别牛黄的品质,想向您请教一下。” 他示意了一下身后的张师傅。扎西站长看了看年纪较大的张师傅,神色稍缓。张师傅适时地拿出随身带的几份不同产地的牛黄样本(是之前在集市上买的,有真有假),用专业的术语向扎西请教起鉴别要点。谈到专业领域,扎西站长的话多了起来。他拿起样本,仔细讲解,指出优劣,言语间透露出深厚的经验和对药材品质的执着。林枫在一旁认真倾听,不时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显示出他不是外行。一番交流下来,扎西站长对林枫这个“懂行”的年轻人印象改观了不少。天色渐晚,林枫趁机邀请道:“扎西站长,马会计,感谢指点。我们住在招待所,带了点家乡的茶叶,如果方便,想请二位喝杯茶,再聊聊。”扎西犹豫了一下,看了看诚恳的林枫和一脸善意的张师傅,又瞥了一眼旁边跃跃欲试的马会计,最终点了点头。当晚,在招待所简陋的房间里,林枫泡上来时带的龙井茶,几人围坐交谈。他没有急于谈生意,而是真诚地请教草原的风土人情、药材生长规律,也介绍了省城医药行业的一些发展和需求。他谈吐得体,态度谦逊,逐渐赢得了扎西的好感。聊到深处,林枫才顺势提到:“扎西站长,不瞒您说,我们省公司正在开发一个重要的急救药项目,急需高品质的天然牛黄。我们了解到您这里的牛黄品质是河州最好的,但我们也知道您有固定的合作伙伴。我们不敢让您为难,只是希望能有机会,在您方便的时候,优先考虑一下我们。价格方面,我们可以比市场价上浮一成,而且可以预付部分定金,缓解您的资金压力。”林枫的提议,既表达了需求,又充分尊重了扎西的信誉和困境,尤其是“预付定金”这一点,直接击中了收购站资金周转的痛点。扎西站长沉默了很久,手里的酥油茶碗端起又放下。马会计在一旁忍不住帮腔:“站长,省城的大公司,信誉应该不错。而且他们确实懂行,给的价也合适……”最终,扎西站长抬起头,看着林枫,眼神锐利:“你们公司,真的需要好牛黄?不是为了转手倒卖?”“千真万确!”林枫拿出省公司的正式介绍信和项目说明(部分公开内容),“这是我们公司的项目,牛黄是核心原料,我们对品质的要求极高。我们可以签订长期合同,保证收购。”扎西站长仔细看了文件,又沉吟片刻,终于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我相信你们!明天,你们来站里,看货!如果品质你们满意,我们可以先签一小部分试单合同。”“太好了!谢谢扎西站长!”林枫心中大喜,知道最关键的一步成功了!第二天,在西海药材收购站的仓库里,林枫和张师傅看到了他们此行梦寐以求的优质天然牛黄——色泽金黄或棕黄,体轻质脆,断面有清晰的层纹,气味清香浓郁,是真正的上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磋商,双方签订了首批试单合同,价格公道,并约定了后续合作意向。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合同和珍贵的样品,林枫一行踏上了归途。这次西北之行,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公司找到了稳定优质的牛黄来源,更让林枫积累了与少数民族地区打交道的宝贵经验,磨练了在复杂环境下谈判和破局的能力。当他回到省城,将合同和样品呈交给王副总和孙科长时,得到了高度赞扬。他在原料寻源小组的地位更加稳固,也为“安宫牛黄丸”项目的顺利推进立下了头功。然而,林枫还没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一个从家乡传来的紧急消息,让他瞬间变了脸色——母亲李秀兰病重住院了!
喜欢激荡1983:从负开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激荡1983:从负开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