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县审计局,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轨道。核对底稿,参加业务学习,撰写报告。但林浩能感觉到,自己看待这些日常工作的眼光已然不同。那些枯燥的数字和程序背后,似乎都能与调研所见的案例、与城投的经历产生某种遥远的呼应。他的报告里,开始不经意地融入更宏观的风险视角和更缜密的逻辑链条,这让他经手的材料,在老周那里通过的效率越来越高。
林浩坐在办公室的格子间里,刚把一份底稿复核完,指尖还停留在键盘边缘,便抬手揉了揉发紧的眉心。他伸了个懒腰,正要起身去茶水间倒杯温水缓解疲惫,门口忽然传来同事的喊声:“林浩,张局长找你呢!”
林浩心中微动,放下水杯,整理了一下衣领,快步走向局长办公室。
张局长正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份红头文件。看到林浩进来,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坐。”张局长的语气比平时更显凝重,“林浩,有个紧急任务。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将对我县所有国有企业开展常规巡察。第一站,就是城投集团。”
林浩的心脏猛地一跳,面上却保持着平静,等待下文。
“巡察组由县纪委牵头,县委组织部、巡察办共同组成,另从财政局及部分乡镇抽调了骨干力量。组织上考虑到你对城投集团的情况比较熟悉,经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抽调你进入本次巡察组,担任组员。” 张局长看着他,目光锐利,“你的主要职责是协助查阅资料、参与个别谈话,并负责与城投集团党委指定的联络员进行日常沟通协调,确保巡察工作顺畅进行。”
巡察组!集团联络员!
这两个关键词像两记重锤,敲在林浩心上。这意味着,他将以一种全新的、极具威慑力的身份,重返那个他无比熟悉又充满复杂纠葛的地方。他不是回去查账,而是去进行“政治体检”;他不仅要面对数据和资金,更要直面那些他曾并肩作战或暗中交锋过的人心。
“局长,我……”林浩下意识地想说什么,或许是顾虑自己与城投的渊源。
张局长抬手打断了他:“组织上充分考虑了你的情况。你在城投的工作经历,特别是参与周启明案调查的全过程,让你对那里的情况有深入了解,这是优势。更重要的是,你之前在审计部表现出的专业能力和政治素质,以及在党政办短暂的历练,证明了你能在不同岗位上恪尽职守。这次抽调,是信任,也是考验。”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了些,但依旧严肃:“记住你的新身份。你是县委巡察组的一员,代表的是组织的权威和纪律的严肃性。到了城投,要紧紧依靠组内领导,严格遵守巡察工作纪律和保密规定。联络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关键,分寸的把握尤为重要。”
“是!局长,我明白!”林浩挺直脊背,沉声应道。所有的疑虑和杂念,在这一刻都被压下。这是命令,也是责任。
从局长办公室出来,林浩感到肩头沉甸甸的。他没有回自己的办公桌,而是被直接带到了县委巡察办的临时集合点。
巡察组的组长是县纪委的一位副书记,姓谭,面容清癯,眼神沉稳,不怒自威。组里还有其他几名成员,有来自组织部的干部监督科科长,有巡察办的专职干部,加上林浩,一共七人。这是一个精干而权威的班子。
谭组长主持召开了简单的组务会,明确了分工和纪律。林浩除了承担一部分谈话、查阅党建资料等常规任务外,核心职责就是作为组内与城投集团党委的指定联络员,负责工作对接、资料调取、会议协调等日常沟通事宜。
这个位置,处于双方接触的第一线,敏感而关键。
第二天上午,两辆公务用车悄无声息地驶入城投集团大院。
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冗长的寒暄。谭组长带着巡察组六人,面色严肃地直接上了预留好的小会议室。那里已被临时改造成巡察组办公室,门上贴了醒目的标识和专门的举报信箱、联系电话。
进驻动员会议在集团大会议室举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各部室及主要子公司负责人全部到会。林浩作为巡察组成员,坐在谭组长侧后方的位置,他能清晰地看到台下每一张面孔。
王治邦坐在台下第一排正中,面色平静,眼神深邃,看不出丝毫波澜。林瑶坐在他斜后方,低头记录着,金丝眼镜反射着灯光,掩住了她的眼神。苏蔓也在,她今天穿得格外素雅,脸上是标准的、略带紧张的恭敬。秦清坐在靠边的位置,依旧是那副清冷模样,只是在目光扫过主席台,与林浩有瞬间交汇时,她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静,仿佛只是看到一个陌生人。
林浩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扫过自己。惊讶、探究、忌惮、审视……各种复杂的情绪在空气中无声地碰撞。他强迫自己忽略这些目光,将注意力集中在谭组长的讲话上。
谭组长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强调了巡察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纪律。最后,他特别说道:“……希望城投集团党委和广大干部职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支持配合巡察组工作,共同完成好县委交付的这项重要政治任务。”
会议结束后,巡察组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谭组长将林浩叫到身边:“小林,按照程序,你现在去和城投集团党委确定的联络员正式对接一下,明确后续工作联系机制。”
“好的,谭组长。”林浩领命,心中已然猜到对方是谁。
他走到集团办公室主任的门口,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林瑶平静无波的声音。
林浩推门而入。林瑶从办公桌后抬起头,看到他,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仿佛早已预料。
“林主任,”林浩公事公办地开口,语气平稳,“根据巡察组工作安排,由我担任组内联络员,负责与贵单位党委指定的联络员进行日常工作对接。”
林瑶站起身,绕过办公桌,走到他面前。她今天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套裙,显得格外干练而冷峻。
“林浩同志,”她回应着官方的称呼,声音清晰而冷静,“集团党委研究决定,由我担任本次配合巡察工作的联络员。”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没有寒暄,没有叙旧。在这一刻,他们是县委巡察组的林浩同志,与城投集团党委联络员林瑶主任。
“这是初步的资料调阅清单,请林主任协调准备。”林浩将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林瑶接过,快速扫了一眼:“好的,我们会尽快准备。关于谈话室、资料存放等具体事宜……”
一场在规则框架内、却又暗流涌动的对接,就此展开。林浩知道,从他敲开这扇门,说出第一句官方措辞开始,他在城投的这场全新历练,已经正式开始了。
城投集团的每一个“暗格”,都将在这盏强光灯下,接受最严厉的审视。而他,既是执灯人之一,也曾是格中人。
他现在坐在这里,手持的不再是审计的算盘,而是巡察的“探照灯”。
喜欢官场暗格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官场暗格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