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野去上海参加学术会议的日子到了。出发那天清晨,宁晚特意早起,陪他走到校门口等去机场的专车。夏日清晨的阳光已经有些灼人,空气中浮动着青草被晒热后散发的干爽气息。
“东西都带齐了?”宁晚看着他手边那个熟悉的、略显陈旧的黑色登机箱,里面大概只装得下几件换洗衣物和必备的电子设备。
“嗯。”江野点头,目光落在她被阳光照得微微眯起的眼睛上,“实习模型,按新思路跑通了吗?”
“昨天试了因子分析,效果好了很多,虽然还有细节要调。”宁晚汇报着进展,心里却惦记着他即将开始的行程,“你那边报告准备得怎么样?”
“没问题。”他语气笃定,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机场大巴缓缓驶来,停在他们面前。江野提起登机箱,看向宁晚。
“路上小心。”她轻声说,心里那丝因为短暂分别而产生的不舍,在此刻变得具体起来。
“嗯。”他应了一声,顿了顿,又补充道,“保持联系。”
还是那四个字,但在此时此地,却带着比以往更重的分量。
他转身上了车,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隔着深色的车窗玻璃朝她挥了挥手。宁晚也抬起手,直到大巴驶远,汇入清晨的车流,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独自走回宿舍的路上,阳光似乎变得有些刺眼。宁晚深吸一口气,将心头那点空落感压下。她还有实习的工作要完成,有模型需要优化,生活依旧要继续。
接下来的几天,生活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白天,宁晚在政策研究中心全力投入项目,与数据、模型和项目组的同事们打交道;晚上回到学校,除了继续打磨模型,她开始阅读江野之前推荐的一些关于“高维统计学”的进阶文献,试图拓宽自己的方法工具箱。
与江野的联系,变成了隔着屏幕的、异步的交流。
他会在会议茶歇时,发来一张会场外陆家嘴天际线的照片,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阳光,配文:“‘城市集群’的‘网络密度’可视化。”
宁晚会在午休时回复一张自己午餐的沙拉照片,开玩笑地写道:“试图优化‘能量摄入函数’。”
他会在深夜回到酒店后,简短地描述当天某场报告的前沿观点,或者某个学者提出的有趣质疑。宁晚则会在第二天早上看到后,回复自己的理解或疑问。
他们仿佛两只在不同时区、却沿着相似轨迹运行的卫星,通过断续却稳定的信号,交换着彼此世界的坐标与见闻。
思念,并未因距离而变得焦灼,反而沉淀成一种更沉静、更扎实的存在。它藏在宁晚看到某个复杂计量方法时,下意识想到“如果是他会怎么理解”的瞬间;也藏在江野听到某个与宁晚研究方向相关的议题时,目光在会场搜寻、仿佛想与她分享的刹那。
一次,宁晚在调试模型时,遇到了一个关于“时变系数”设定的难题,卡了整整一个下午也没有头绪。 frustration 逐渐累积,她有些烦躁地合上电脑,走到窗边透气。傍晚的天空被夕阳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她拿出手机,点开与江野的聊天界面。上一次对话还停留在他提到会议晚宴的菜品“不符合能量效率优化准则”的吐槽上。
她犹豫了一下,没有直接抛出问题,而是拍下了窗外那片绚烂的晚霞,发了过去。配文:“这里的‘环境参数’似乎进入了日变化的高梯度阶段。”
不过几分钟,手机屏幕亮起。
他回复了一张照片。是酒店房间窗外的夜景,浦江两岸灯火辉煌,如同倾泻的星河。
附言:“这边‘光照参数’由自然源切换为人工源,‘频谱’发生变化。”
宁晚看着那张璀璨的夜景照片,和他那句带着他们特有默契的回应,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烦躁的心情奇异地平复了下来。他没有直接问她是不是遇到了困难,但她知道,他懂了。而他分享的这片异地的星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陪伴与安慰。
她重新坐回电脑前,深吸一口气,换了一个思路重新开始。这一次,之前堵塞的关卡似乎变得顺畅了许多。
周五晚上,是江野会议的最后一天。宁晚完成了一周的工作,抱着略显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她算着他应该已经结束了晚宴,回到酒店。
手机屏幕适时地亮起,是江野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
她立刻接通。屏幕那端,他似乎在酒店的写字台前,背后是那片熟悉的璀璨夜景。他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领口松开了第一颗扣子,脸上带着一丝连日奔波后的倦意,但眼神依旧清亮。
“会开完了?”宁晚靠在床头,看着屏幕里他清晰的脸庞,几天来积攒的细微思念,在此刻变得具体而鲜活。
“嗯,刚回房间。”他调整了一下镜头,让身后的夜景更完整地呈现出来,“明天早上的高铁回去。”
“累吗?”她轻声问,注意到他眼底淡淡的阴影。
“还好。”他顿了顿,目光透过屏幕落在她脸上,带着不易察觉的仔细打量,“你呢?模型进展如何?”
“基本跑通了,下周可以开始写分析报告。”宁晚汇报着,心里因为他专注的目光而微微发热。
两人隔着屏幕,安静地对视了几秒。千里之外的繁华夜景仿佛成了模糊的背景,屏幕上彼此的眼眸成了唯一的焦点。
“上海,”宁晚忽然开口,声音很轻,“星星多吗?”
江野似乎愣了一下,随即微微侧头,看向窗外那片被灯火映得有些发白的夜空,回答道:“城市‘光污染’参数太高,‘可见星等’受限。”
一本正经的术语,却让宁晚忍不住笑了起来。她也看向自己窗外A大那片相对静谧、能看到疏朗星辰的夜空。
“没关系,”她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屏幕里的他,声音温柔,“很快就能看到真正的星星了。”
屏幕那端的江野,眼神明显柔和了下来。他看着她,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低声道:“嗯。”
视频通话没有持续很久,他需要收拾行李,她第二天也要早起。但挂断之后,宁晚看着窗外A大的夜色,心里那片因为短暂分离而产生的微澜,已被重逢的期待彻底抚平。
沪上的星辉璀璨,却终究隔着一层都市的浮光。
而她已知晓,那颗指引她方向的、最亮的星,正穿越夜色,踏上了归途。
喜欢别在我的世界里降温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别在我的世界里降温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