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罗山县的巴特尔的心腹部将,阿鲁罕和他的几个兵丁。
正在罗山县衙内大口吃肉和喝酒。
罗山县确实富裕,此次收获不少,缴获了不少物资。
因此他们只得分批几次来回运送那些粮草。
今天巴特尔运走的,是倒数第二批了。
按原计划,明天最后一批,他们应该就可以离开此地了。
忽闻城外传来喧哗。
紧接着一名浑身血污、丢盔弃甲的蒙古骑兵被亲兵搀了进来。
那骑兵一进门便瘫跪在地,放声大哭。
“台吉!完了!全完了!”
阿鲁罕心中猛地一沉,认出这是巴特尔的亲兵百夫长脱脱木尔。
他一把揪住脱脱木尔乐的衣领,厉声喝问:
“慌什么!巴特尔台吉呢?运粮队何在?”
脱脱木尔眼神涣散,脸上满是惊魂未定的恐惧:
“台吉…巴特尔台吉他…他中了伪明狗贼的埋伏,英勇…英勇战死了!全军覆灭了!”
“什么?!”
阿鲁罕如遭雷击,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巴特尔带了近一千五百精骑啊!怎么可能全军覆没?他本人还能战死?”
“伪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是邓贼的主力到了吗?”
脱脱木尔趴在地上,不敢抬头,只是哆哆嗦嗦地回答:
“多…多得很!数不清啊台吉!那峡谷两边山上,全是明军的旗帜,箭矢像蝗虫一样飞下来!”
“我们…我们刚一进去,就被截成了数段,兄弟们根本施展不开…”
“巴特尔台吉力战,连斩数十名明军,可那明军主将甚是骁勇,还有无数乡勇助阵...”
“从四面八方射来冷箭…我们,我们拼死才杀出一条血路…”
他这番话含糊其辞,极力渲染明军的强大和埋伏。
战败的耻辱,让他不自觉地将敌人的实力放大了数倍。
旁边的副将听完,脸色煞白,对阿鲁罕道:
“台吉,脱脱木尔是巴特尔台吉的亲信,勇猛过人,连他都这么说…看来明军是真的主力尽出了!”
“恐怕…恐怕不止数千,得有上万人马啊!!”
阿鲁罕眉头紧锁,心中惊疑交加。
他本能地觉得有些不对劲,邓名的主力怎会来得如此之快?
但巴特尔全军覆没、本人阵亡的消息如同重锤。
加上脱脱木尔绘声绘色的“数不清”、“铺天盖地”的描述,让他不由得不信。
他沉吟片刻,终于接受了这个判断,沉痛道: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明军主力可能已至罗山城外,意图一举围歼我等!”
阿鲁罕正在惊疑不定之时。
城西突然战鼓震天,杀声四起。
守军来报:
将军,西门出现大量明军,看尘烟至少有数千之众!
阿鲁罕急忙登上城楼,只见东门外尘土飞扬。
无数旌旗在尘烟中若隐若现,战鼓声、呐喊声震耳欲聋。
更让他心惊的是,南门和北门外也不断有骑兵队伍往来奔驰,扬起的尘烟遮天蔽日。
副将惊慌道:
将军,连巴特尔将军都战死了,明军必定是主力尽出!我们只有千余人,守不住的!
阿鲁罕还在犹豫,这时城下突然传来一声大喝:
城上的蒙古人听着!巴特尔已死,我上万大军已经布下重重包围!下马跪地请降,我或许可以饶你一死!
听得懂汉话的阿鲁罕心头一震,上万大军?
他环顾四周,只见四面八方都是明军的旌旗和尘烟,一时间难以判断虚实。
传令,全军从西门突围,退回信阳以北大营!
阿鲁罕终于下定决心。
记住,保持队形,往信阳要道突围!
清军打开西门,阿鲁罕一马当先,率领全军仓皇而出。
然而他们刚出城门不到二里,就发现通往信阳的要道上到处布满了乱木和树枝。
大大延缓了行军速度。
由于时间仓促,唐天宇只来得及下令砍伐树木设置这些简易路障。
远不如在鬼见愁那般精心布置的陷阱。
但是对于此时只顾着逃命的骑兵来说。
也很有效果。
突然,砰砰砰一阵密集的火铳声响起,硝烟弥漫中,清军前锋顿时人仰马翻。
阿鲁罕心中大惊:
这火铳声如此密集,莫非真有大量明军步兵在此设伏?
他早就听闻明军火器厉害,此刻更是确信自己陷入了重围。
转向左侧小路!快!
阿鲁罕急忙下令。
可是这条小路更加狭窄,两侧林中不断射来冷箭。
更糟糕的是,路上布满了绊马索,使得骑兵难以前行。
就在这时,后方传来震耳欲聋的马蹄声。
之前一直充当疑兵的周德威率领的正追赶上来。
这些骑兵在马尾上绑着树枝,所过之处扬起漫天尘土,让阿鲁罕更加确信追兵众多。
台吉,我们好像被包围了!
亲卫惊慌地喊道。
此时的蒙古骑兵已经乱作一团,前后都是敌人,左右则是密林和障碍。
阿鲁罕还想组织抵抗,但周德威在乱军中,一眼就认出了这人,看他的样子和装束。
必然是领头的!
于是他抬起他的精弩,瞄准阿鲁罕的面门。
的一声,利箭破空而出,正中阿鲁罕的脸。
这位蒙古将领惨叫一声,从马背上栽落。
主将阵亡,清军顿时士气崩溃。
蒙古骑兵们见主帅已死,加上前后及周围似乎都有追兵,于是他们各自为战,逃命。
他们互相挤压踩踏,阵型大乱。
明军趁机从前后两个方向发动总攻,箭矢、弩箭和火铳齐发,局势完全一边倒。
一些清军试图负隅顽抗,但在混乱中根本无法组织有效反击。
另一些则跪地请降,高声求饶。
最终,只有约四百残兵仓皇逃回信阳,五百人在混乱中战死,其中很多都是被自己的人马活活踩踏而死的。
另有五百人见突围无望,主动放下武器投降。
唐天宇在战后清点时感叹道:
清军单兵战力本在我们之上,但主帅判断失误,全军自乱阵脚,这才让我们以少胜多。
周德威补充道:
特别是他们听到火铳声就以为遭遇了明军主力步兵,这才会惊慌失措。”
“实际上,我们只是把我们的骑兵配有火铳的士兵分散布置,制造出声势浩大的假象。
唐天宇感叹道:
“如果给我更多的时间来布置陷阱。那几百个残兵,根本跑不掉。”
战斗盘点,一共俘虏清军五百余人,缴获完好未受伤的战马一千余匹,自身伤亡几十人。
此外还缴获了运送粮草的骡马八百余匹、驴三百余头、牛羊四百余只。
加上先前在鬼见愁战斗所得。
两次战斗共计获得两千匹战马及其他牲口一千五百余头。
俘虏都有八百人!
唐天宇看着缴获的众多优质战马和俘虏,还有其他军资军械,不禁感叹:
这些鞑子,若非误以为我军主力来袭,断不会如此轻易弃城。这一战,胜在攻心啊!
周德威笑道:
他们怎会想到,我们只是用他们自己的战马,吓破了他们的胆!
-
当部队带着缴获的粮草、战马及俘虏,其他军械返回罗山时。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心痛不已。
城墙多处坍塌,城内到处是烧焦的废墟。
土地上还有尚未干涸的血迹,以及随处可见来不及掩埋的尸体。
忽然从城外传来阵阵人声。
起初只是零星的几个身影,渐渐地,从田野间、山林里,走出了越来越多的百姓。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的搀扶着老人,有的抱着孩童。
这些躲过屠城的幸存者们,听说明军光复罗山的消息后。
正从各处的藏身之地陆续返回故里。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走到唐天宇面前,老泪纵横:
将军...你们终于回来了...
话未说完,已是泣不成声。
唐天宇强忍心中悲痛,吩咐士兵们先帮助百姓安置。
然而当他走到县衙废墟前时,终于再也抑制不住情绪。
这座曾经书声琅琅的学宫,如今只剩残垣断壁。
他缓缓跪地,对着这片废墟郑重地三叩首:
恩师,学生为您报仇了。罗山光复了,您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周德威和幸存的乡勇们还有村民们也纷纷跪倒在场。
周德威泪流满面道:
“大人!终于为您复仇了!”
这些日子来压抑的苦难、屈辱和仇恨。
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宣泄,压抑已久的哭声顿时响成一片。
然而,军情紧急,不容他们过多悲伤。
唐天宇强忍悲痛,立即命令部队帮助百姓掩埋尸体。
另外,罗山县依然危如累卵,围攻光山、息县的清军随时可能回师反扑。
一旦鳌拜得知罗山失守的消息,势必率领大军再度来犯。
为争取时间、迷惑清军,唐天宇双管齐下:
增派探马严查敌情,同时命周德威在罗山东西两翼布设疑兵。
以延缓敌方掌握我方的真实动向。
另外他决定先处置那八百名俘虏再下达百姓南迁的命令。
处置俘虏一事,在军中引发了激烈争论。
这些蒙古鞑子,都该杀!
一名满脸刀疤的校尉愤然道。
罗山县数千百姓惨遭屠戮,难道就这么算了?
对!以血还血!
周围的士兵们群情激愤,不少幸存的百姓也围拢过来,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
周德威眉头紧锁,看向唐天宇:
将军,此事确实棘手。若不严惩,难以平民愤;但若全部处死,又与滥杀无异。
唐天宇沉思良久,想起邓名军门昔日的教诲:
战场上你死我活,但对待俘虏,须存仁恕之心。滥杀降卒,非仁义之师所为。
他抬起头,对众将说道:
我明白诸位心中的愤恨。但我们要杀的,是那些手上沾满无辜百姓鲜血的刽子手,而非所有俘虏。
经过与部下反复商议,唐天宇最终想出一个折中之策。
他所有俘虏被带到城西的空地上。
唐天宇站在高处,通过通译对俘虏们宣布:
今日,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但凡手上没有沾染过平民鲜血的,可以指证出那些参与过屠杀的凶手。”
“经查证属实者,可免一死。
俘虏中顿时骚动起来。一个名叫哈森的百夫长突然大声喊道:
这是汉狗的诡计!他们就是要让我们自相残杀!听说我,大家什么都不要说!
他的话在俘虏中引起一阵骚动。
他说得对!
另一个千夫长巴图也跟着起哄。
我们蒙古勇士怎么能做这种告密的小人?
唐天宇看着他们闹哄哄的吵闹。
于是冷笑一声。
下令点燃线香:
香尽之时若无人指证,你们就全部为死难百姓偿命。
此言经过通译的说出来。
俘虏中顿时大乱。
等了许久,终于,有一个年轻的蒙古士兵怯生生地站了出来。
他指着哈森说:
我...我指证!他在城破那天,亲手杀了十几个手无寸铁的百姓...
哈森立刻暴怒:
伊尔哈!谔修特!你胡说!当时你根本不在场!
我在!
伊尔哈坚持道。
我亲眼看见你带着手下在城南屠杀平民。
这时又有一个俘虏站出来:
我可以作证。哈森百夫长确实参与了屠杀。
哈森冷笑一声:
好啊,既然你们要诬陷,那我也有话要说。
他突然指向旁边一个一直沉默的士兵。
我看见他强奸了一个汉人女子。
被指认的士兵脸色顿时惨白,连连摆手:
没有!我从来没有!
周德威一直在仔细观察每个人的反应。
他注意到当哈森指认那名士兵时,周围好几个俘虏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他走到那个被诬陷的士兵面前,问道:
你当时在哪个营?负责什么任务?
通译于是翻译给那个士兵。
士兵急忙回答:
我是辎重营的,负责看管粮草,从来没有上过前线。
周德威又转向其他俘虏:
有人能证明他的话吗?
几个俘虏同时点头。
一个年长的俘虏说:
他确实是辎重营的,城破时我们在城北看守粮仓,根本没有去过城南。
哈森见势不妙,又指着另一个俘虏说:
那他呢?我亲眼看见他杀了人。
这次不等周德威发问,立即有俘虏反驳:
他在说谎!这个人是我们营里出了名的胆小鬼,连鸡都不敢杀。
周德威冷冷地看着哈森: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哈森咬牙切齿:
你们汉人就是这样,非要我们自相残杀才满意吗?
周德威平静地说,我们只要真相。
就在这时,一个一直沉默的千夫长突然开口:
我可以指证哈森。他不止参与了屠杀,还纵容手下抢劫百姓财物。当时我们很多兄弟都看不下去。
有了高层带头,指证过程骤然加快。
唐天宇同时令士兵找来幸存百姓现场辨认,加快核查速度。
不到一个时辰,经过多方对质查证,最终从八百名俘虏中甄别出四百人确系参与屠杀的战犯。
当天傍晚时分,以唐天宇、周德威为首。
所有参与光复罗山的将士、幸存的多勇以及闻讯赶来的百姓。
密密麻麻地肃立在废墟前的空地上。
举行了简短的祭奠仪式。
一片相对平整的断墙前,设立了简易的祭坛。
巴特尔和阿鲁罕的头颅被放置在祭坛最前方,其后是那四百名被甄别出的绑着的战犯。
他们此刻在无数道悲愤的目光注视下,瑟瑟发抖。
唐天宇亲自宣读祭文,声音哽咽却坚定:
罗山的父老乡亲们,今日,我们在此以仇敌之头,祭奠逝去的亡灵。愿你们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随着令旗挥下,四百名战犯被处决。
围观的百姓们痛哭失声,这哭声中有悲痛,也有大仇得报的释然。
唐天宇对剩余四百名俘虏宣布:
你们虽免一死,但须戴罪立功。”
“即日起编入苦役营,协助百姓转移,修缮城防。待战事平定,表现良好者可获自由。
喜欢明末:铁血山河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明末:铁血山河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