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竹院外就传来了“哗啦”的舀水声。王彬挑着两只木桶,正往院角的空地走——昨夜老周说,再过些日子降温到冰点,院里的水井容易冻住,得在背风处修个储水池,提前存些水过冬。
徐嘉已经在空地挖好了土坑,坑底用碎石铺了一层,正拿着夯石砸实。“坑挖得差不多了,就是怕渗水。”他见王彬挑水来,直起腰捶了捶背,“老周说要在池底铺层黏土,你昨天在山涧边挖的黏土还够吗?”王彬放下木桶,指了指墙角的布包:“够,昨晚已经晒得半干,等会儿和水搅成泥糊,糊在碎石上就行。”
两人分工,王彬负责和黏土,徐嘉则继续修整坑壁。刚忙没多久,老周就拄着拐杖过来了,手里还拿着几片晒干的芦苇叶:“黏土里掺点碎芦苇叶,能防裂,储水的时候就不容易漏了。”他蹲下身,手把手教王彬把芦苇叶撕成碎末,混进黏土里:“以前在山里住,储水池都是这么修的,零下十几度都冻不透池底的水。”
小石头和毛豆也凑过来帮忙,两人拿着小铲子,把和好的黏土糊往坑底的碎石缝里填。“要填严实哦,不然水会跑掉的。”老周拍了拍小石头的头,小石头立刻用力把黏土往缝里按,小脸蛋憋得通红。毛豆则负责递水,每次只敢拎半桶,小步小步地挪到王彬身边,生怕洒了。
临近中午,储水池终于修好了。坑底和坑壁都糊了厚厚的黏土,表面还撒了层细沙,看着光滑又结实。王彬挑着水桶,一趟趟往池里倒水,徐嘉则蹲在池边看有没有渗水。“没漏!”徐嘉突然喊了一声,指着池壁,“你看,水面一点没降,这黏土糊得真严实。”大家都笑了,小石头还跑到池边,伸手摸了摸水面,凉丝丝的,笑得眼睛都眯了。
午饭李翠做了荠菜鸡蛋饼,还煮了红薯粥。鸡蛋是前几天老母鸡下的,一共就三个,李翠全磕进了饼里,切的时候能看到金黄的蛋碎。“多吃点,下午还要给狗搭窝呢。”李翠把最大的一块饼递给王彬,“之前编的竹窝不抗冻,得用木板和芦花搭个暖窝,夜里狗在门口守着也不冷。”
午后的阳光正好,王彬和徐嘉把早上劈剩下的短木段拼起来,做狗窝的框架。林笑和张茜则把晒干的芦花抱过来,用粗布包成厚厚的垫子,铺在框架里。“要铺厚点,不然风会钻进去。”张茜把芦花往垫子缝里塞,塞得鼓鼓囊囊的,摸起来软乎乎的。小石头抱着自己编的竹篮,往窝里放了块红薯干:“给狗留的,它晚上守着门,饿了能吃。”
狗是上个月王彬在山里捡的流浪狗,通体黑毛,大家都叫它“黑炭”。这会儿黑炭正蹲在旁边,看着大家给自己搭窝,时不时摇摇尾巴,还用脑袋蹭蹭小石头的手,惹得小石头咯咯笑。等窝搭好,黑炭立刻跳进去,蜷成一团,尾巴还露在外面,轻轻晃着,像是在说“舒服”。
傍晚的时候,老周突然想起什么,拉着王彬往菜窖走:“得去看看菜窖的温度,要是太凉,得在窖口再加层茅草,不然白菜会冻坏。”两人走到菜窖边,老周让王彬把胳膊伸进去探了探:“还行,比外面暖不少,但夜里温度低,还是得加层草。”他们从柴垛里抱来几捆干茅草,仔细铺在窖口的木架上,又用绳子绑紧,才算放心。
晚饭过后,大家围坐在灶膛边,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老周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说:“明天可能会下霜,早上起来得把院里的菜苗盖起来,不然会冻蔫。”他从怀里掏出几张油纸,分给大家:“这是之前用油布剪的,明天早上盖在菜苗上,中午再掀开,能防霜。”
小石头拿着油纸,好奇地问:“霜是什么呀?会咬菜苗吗?”老周笑着摇头,指着火塘边凝结的水珠:“霜和这个水珠差不多,就是天冷的时候,天上的水汽落在菜苗上,冻成小冰晶,会把菜苗的叶子冻坏。”小石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油纸叠好,放在枕头边,说要明天第一个去盖菜苗。
林笑和张茜还在缝衣服,这次是给王彬和徐嘉缝厚外套,布料用的是之前染的深灰色粗麻布,里子塞了芦花和碎羊毛,缝得厚厚的。“你们白天进山冷,穿上这个能暖和点。”林笑把缝好的外套递给王彬,王彬试了试,大小正合适,裹在身上,暖融融的,连风都透不进来。
夜深了,竹屋里的灯灭了,只有灶膛里还留着一点余火。黑炭趴在新搭的窝里,偶尔发出几声轻哼。院子里的储水池泛着月光,菜窖口的茅草在风里轻轻晃。王彬躺在床上,想着明天要盖菜苗,想着储水池里的水,想着大家手里的活计,心里踏实得很——这个冬天,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不管风雪多大,这个小巢都会暖暖的,稳稳的。
喜欢穿越女配和校霸的联手逆袭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女配和校霸的联手逆袭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