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掌心娇

漠海苍茫

首页 >> 赘婿掌心娇 >> 赘婿掌心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逍遥侯修罗武神古玉穿越公子崛起雄霸三国铁血宏图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郭嘉扛着AK闯大明将军好凶猛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
赘婿掌心娇 漠海苍茫 - 赘婿掌心娇全文阅读 - 赘婿掌心娇txt下载 - 赘婿掌心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章 粮种新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青川渠的渠水滋养着沿岸农田的第三日,沈辞在州府衙署的书房里,拆开了苏清鸢从江南捎来的锦盒。盒内铺着丝绒,放着两袋鼓鼓的粮种,一袋是颗粒饱满的籼稻种,一袋是色泽深褐的番薯种,旁边还附着一张纸条,写着“江南新产,亩产可抵寻常粮种两倍” 。

“大人,林按察使来了,说有要事跟您商议 。”赵武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沈辞将粮种收进抽屉,起身开门。林文渊穿着常服,手里拿着一份公文,脸色凝重:“沈知府,刚收到北境传来的消息,匈奴虽然暂时退了,但今年冬季可能会出现极寒天气,朝廷让各州府提前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

沈辞接过公文,快速浏览一遍,眉头渐渐皱起。靖安州今年秋收虽丰,但百姓大多留够自家口粮后,余粮不多,若是冬季极寒,牲畜冻死、麦田冻伤,明年开春很可能出现粮荒 。“林按察使,你觉得咱们该如何应对?是增加粮税,还是从邻省调粮 ?”

“增加粮税会引发民怨,从邻省调粮成本太高 。”林文渊坐在椅子上,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我查了往年的粮库记录,靖安州的官仓存粮只有两千石,根本不够应对极寒天气。沈知府,你有什么办法 ?”

沈辞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晾晒的稻谷,眼底闪过一丝算计:“办法有两个,一是推广新粮种,提高粮食产量;二是改良粮仓,减少粮食损耗。正好,苏清鸢从江南捎来了新的稻种和番薯种,咱们可以先在青溪县试种,若是效果好,明年就在全州推广 。”

“新粮种 ?”林文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沈知府,这新粮种真的能提高产量吗?万一试种失败,不仅浪费银钱,还会耽误农时 。”

“我有把握 。”沈辞从抽屉里拿出番薯种,递给林文渊,“这是番薯,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就算是山地也能种植,亩产可达三千斤,是寻常粮食的三倍。而且,番薯既能当主食,又能喂牲畜,正好应对极寒天气 。”

林文渊接过番薯种,放在手里仔细查看,疑惑道:“这东西看起来不起眼,真有这么神奇?沈知府,你怎么确定它能在靖安州种植 ?”

“我在一本古籍上见过记载 。”沈辞半真半假地说,他总不能说自己来自现代,知道番薯的种植方法。“青溪县的气候和土壤,跟江南相似,很适合番薯生长。咱们可以划出一百亩荒地,派专人试种,再请江南来的农师指导,肯定能成功 。”

林文渊点点头,语气缓和下来:“既然沈知府有把握,那咱们就试试。不过,推广新粮种需要银钱,购买农具、聘请农师、给试种的百姓补贴,这些都需要钱,咱们从哪里凑 ?”

“从追缴的赃银里划拨五千两 。”沈辞语气坚定,“另外,咱们可以让试种的百姓,用新粮种产出的粮食抵扣部分粮税,这样百姓们才有积极性 。”

两人商议完毕,林文渊起身告辞,去筹备试种的事宜。沈辞则让人去青溪县,通知李修远挑选试种的田地和农户。没过多久,陈六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大人,苏小姐派人送来消息,说江南的农师已经出发,三日后就能到青溪县,还带来了种植番薯和新稻种的详细方法 。”

“太好了 。”沈辞接过书信,心中松了口气。有农师指导,试种的成功率就更高了。他对陈六吩咐:“你去青溪县,协助李修远挑选五十户有种植经验的农户,每户分两亩荒地试种番薯,一亩水田试种新稻种,给每户发放五十文补贴,用于购买农具和肥料 。”

陈六领命而去,沈辞重新坐回书桌前,写下番薯和新稻种的种植注意事项。他根据现代的农业知识,详细记录了翻土、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要点,尤其是番薯需要起垄种植、新稻种需要育秧移栽等关键步骤,都用红笔标注出来 。

三日后,江南农师周农抵达青溪县。沈辞亲自去城门口迎接,周农是个年过花甲的老者,穿着粗布长衫,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各种农具和种子 。“沈知府,老夫奉苏小姐之命,来靖安州指导新粮种种植。这是种植番薯和新稻种的图谱,你先看看 。”

沈辞接过图谱,翻开一看,上面画着详细的种植步骤,与他写的注意事项基本一致。他笑着说:“周农师,辛苦你了。咱们已经挑选好了试种的田地和农户,明日就可以开始播种 。”

次日一早,沈辞带着周农师和李修远,来到青溪县郊外的试种田。五十户农户已经等候在田边,手里拿着农具,脸上满是期待。周农师走到田边,蹲下身子查看土壤,又询问了当地的气候和降雨情况,然后对农户们说:“乡亲们,这番薯种植,最重要的是起垄,垄高要一尺,宽要两尺,这样既能排水,又能提高地温 。”

说着,周农师拿起锄头,亲自示范起垄。农户们围在一旁,仔细观察着他的动作,时不时提出疑问,周农师都一一耐心解答。沈辞站在田埂上,看着农户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心中安定下来 。

“沈大人,您看那边 。”李修远突然指着远处,沈辞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十几个穿着绸缎的人站在田埂尽头,正对着试种田指指点点,为首的正是青溪县的乡绅王大户 。

沈辞眉头一挑,走到王大户面前,语气平淡:“王大户,你带着这么多人来这里,是想看看新粮种的种植方法吗 ?”

王大户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沈大人,咱们就是路过,好奇这新粮种是什么样子。不过,沈大人,这新粮种来历不明,您让百姓们试种,万一出了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 。”

“多谢王大户关心 。”沈辞冷笑一声,“不过,试种的田地都是荒地,就算失败,也不会影响百姓的口粮。而且,咱们给试种的农户发了补贴,就算没收成,他们也不吃亏 。”

王大户脸色僵了一下,又说道:“沈大人,您推广新粮种,是不是想趁机增加粮税?咱们青溪县的百姓,刚过上好日子,可经不起折腾 。”

“王大户这话就说错了 。”沈辞转身对着农户们大声说,“乡亲们,咱们试种新粮种,是为了提高产量,让大家明年能有更多的余粮。朝廷不仅不会增加粮税,还会给试种成功的农户奖励——每亩番薯地奖励五十斤稻谷,每亩水田奖励三十斤稻谷 。”

农户们闻言,纷纷欢呼起来,看向王大户的眼神带着几分不满。王大户见状,知道再挑拨也没用,只能带着人悻悻离去 。

沈辞看着王大户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冷光。他早就听说,王大户囤积了不少粮食,想趁着冬季极寒抬高粮价。推广新粮种,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打破王大户的垄断,让百姓们不受粮商的剥削 。

接下来的日子,沈辞每天都去试种田查看。周农师指导农户们起垄、播种、浇水,番薯苗和稻种很快就发了芽,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农户们见新粮种长势良好,更加用心照料,还主动向周农师请教种植技巧 。

这日,沈辞正在试种田查看番薯苗的长势,赵武匆匆跑来,脸色焦急:“大人,州府传来消息,王大户联合其他乡绅,囤积了五千石粮食,把粮价从一文钱一斤涨到了两文钱一斤,百姓们买不起粮,都闹到州府衙署了 。”

“来得正好 。”沈辞眼底闪过一丝腹黑的笑意,“赵武,你立刻带捕快去王大户的粮仓,以‘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罪名,把他的粮食全部查封,然后张贴告示,以一文钱一斤的价格卖给百姓 。”

“那王大户的后台硬,咱们这么做,会不会惹麻烦 ?”赵武有些担心,王大户是京城吏部尚书的远房亲戚,之前一直没人敢动他 。

“有林按察使在,不怕 。”沈辞语气坚定,“林按察使刚给我送信,说朝廷已经下令,严禁各州府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违者严惩不贷。咱们正好借着朝廷的命令,把王大户这些囤积粮食的乡绅一网打尽 。”

赵武领命而去,沈辞转身对周农师说:“周农师,麻烦你多盯着试种田,我去州府处理粮价的事 。”

等沈辞赶到州府衙署时,衙署门口已经挤满了百姓,林文渊正站在高台上,安抚百姓的情绪。见沈辞来了,林文渊连忙说道:“沈知府,你可来了!王大户他们囤积粮食,百姓们都快闹起来了 。”

“林按察使放心,我已经让赵武去查封王大户的粮仓了 。”沈辞走上高台,对着百姓们大声说,“乡亲们,朝廷已经下令,严禁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今日起,州府会查封所有囤积的粮食,以平价卖给大家,保证每个人都能买到粮食 !”

百姓们闻言,纷纷欢呼起来,对着沈辞和林文渊拱手道谢。没过多久,赵武带着捕快回来,身后跟着押解的王大户等人,还有几辆装满粮食的马车 。“大人,王大户的粮仓已经查封,共搜出五千石粮食,其他乡绅的粮仓也都查封了,共搜出八千石粮食 。”

沈辞点点头,对林文渊说:“林按察使,咱们把这些粮食分发给各州府的官仓,再在每个县城设立平价粮点,让百姓们都能买到平价粮 。”

林文渊应下,让人去安排。王大户被押到沈辞面前,脸色惨白:“沈知府,我是吏部尚书的亲戚,你不能抓我!你快放了我,不然尚书大人不会放过你的 !”

“吏部尚书又如何 ?”沈辞冷笑一声,“你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违反了朝廷的法令,就算是皇亲国戚,也得依法处置。赵武,把王大户和其他乡绅都押进大牢,等候审判 !”

处理完粮价的事,沈辞回到青溪县。此时,试种田的番薯苗已经长到一尺高,稻种也已经移栽到水田,长势喜人。周农师见沈辞回来,笑着说:“沈大人,这新粮种的长势比我预想的还要好,照这个势头,明年肯定能大丰收 。”

“太好了 。”沈辞心中松了口气,“周农师,辛苦你了。等试种成功,我一定向朝廷举荐你,让你在全国推广新粮种 。”

周农师连忙拱手道谢:“沈大人客气了,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是老夫的心愿 。”

接下来的日子,沈辞一边关注新粮种的长势,一边整顿粮仓。他让人把旧粮仓的木质结构改成砖石结构,在粮仓底部铺设防潮的石板,顶部加装通风的瓦片,还在粮仓周围挖了排水沟,减少粮食的霉变和损耗 。

冬季来临,极寒天气如期而至。青溪县的百姓们提前买到了平价粮,又用番薯喂养牲畜,家家户户都备足了过冬的物资。试种田的番薯和新稻种,因为提前采取了防寒措施,也没有受到冻伤 。

这日,沈辞正在粮仓查看粮食的储存情况,陈六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大人,朝廷派来的巡粮御史来了,明日就到青溪县,要检查咱们的粮仓和新粮种试种情况 。”

“巡粮御史 ?”沈辞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正是向朝廷展示新粮种成效的好机会。他对陈六吩咐:“你去准备一下,把试种田的长势情况、粮仓的改良成果、平价粮的销售记录都整理好,明日巡粮御史来了,咱们好好给他展示展示 。”

次日一早,巡粮御史张大人抵达青溪县。他穿着一身官服,面容严肃,刚到青溪县,就直奔粮仓而去。沈辞陪着他查看粮仓,张大人看着砖石结构的粮仓、防潮的石板和通风的瓦片,忍不住点头:“沈知府,你这粮仓改良得很好,粮食损耗比往年减少了三成,值得在全国推广 。”

“张大人过奖了 。”沈辞笑了笑,“这都是为了应对冬季极寒,减少粮食损耗,保障百姓的口粮 。”

离开粮仓,沈辞又带着张大人去了试种田。此时,番薯已经成熟,农户们正在地里挖番薯,一个个硕大的番薯堆在田埂上,看起来十分喜人。张大人蹲下身,拿起一个番薯,惊讶道:“沈知府,这番薯真的能亩产三千斤?老夫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番薯 。”

“张大人,您可以亲自称重 。”沈辞让人拿来秤,农户们随机挑选了十株番薯,称重后一算,平均每株番薯重达十斤,一亩地种三百株,亩产正好三千斤 。

张大人看着称重的结果,脸上露出了笑容:“沈知府,这新粮种真是神奇!老夫一定会向朝廷禀报,在全国推广番薯和新稻种,让百姓们都能吃饱饭 。”

沈辞拱手道:“多谢张大人。这都是百姓们和农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官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

张大人离开青溪县前,对沈辞说:“沈知府,你为靖安州的百姓做了大好事,朝廷定会重赏你。老夫在京城等着你的好消息 !”

送走张大人后,沈辞回到试种田。农户们正在分番薯,每个人脸上都满是喜悦。一个农户拿着刚挖出来的番薯,对沈辞说:“沈大人,这番薯真是好东西,不仅产量高,还好吃。明年俺要多种几亩,给家里多存些口粮 !”

沈辞笑着说:“好好种,明年朝廷会在全州推广新粮种,到时候咱们靖安州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试种田上,农户们扛着番薯,说说笑笑地往家里走。沈辞站在田埂上,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推广新粮种只是第一步,未来,他还要推广更多的现代农业技术,让靖安州的百姓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

当晚,沈辞在书房写下了《新粮种推广策》,详细记录了番薯和新稻种的种植方法、试种成效和推广计划,准备呈给朝廷。

喜欢赘婿掌心娇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赘婿掌心娇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浴火焚神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快穿:总裁攻略手册万界永仙旧金山往事穿书后和反派boos同生共死了神剑无敌系统糜汉我靠穿书拯救世界一品侍卫朝阳警事丹道仙途魔法史记苏泽列传雾都侦探极品妖孽兵王我的神通有技术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
经典收藏朕的大学时代春秋发明家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糜汉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绝对荣誉歃血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骑砍三国之御寇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秦有锐士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
最近更新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南诏残魂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大夏九皇子与紫微大明巨匠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三国:我在三国支教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我在明朝修铁路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醉剑江湖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
赘婿掌心娇 漠海苍茫 - 赘婿掌心娇txt下载 - 赘婿掌心娇最新章节 - 赘婿掌心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