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

黎明前的琉璃色

首页 >> 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 >> 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风入邺逍遥侯紫鸾记去大明扶贫糜汉
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 黎明前的琉璃色 - 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全文阅读 - 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txt下载 - 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0章 双影同巡,暗流竞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子车驾的动静,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整个雒阳朝堂激起了滔天巨浪。

北寺狱,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绝望。

自司马氏专权以来,这里便是他们用来剪除异己的屠宰场。

无数曹魏宗亲、忠贞旧臣被冠以“谋逆”、“不臣”的罪名,投入这暗无天日的牢笼,最终悄无声息地化为一抔黄土。

如今,这里关押的,大多是近期“肃清司马余党”行动中被牵连下狱的嫌犯,足有七十二名。

群臣想不明白。

胡奋等一众帝党以为陛下是要亲自审问,震慑宵小;而那些心中有鬼的旧臣则惴惴不安,以为天子在敲山震虎,要将清洗扩大化。

车驾在北寺狱门前停稳。

此地常年阴森,即便在朗朗白日下,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腐朽与血腥交织的恶臭——那是铁锈渗入泥土的腥气,混着霉烂稻草与陈年血渍蒸腾出的气息,钻入鼻腔便令人作呕。

阳光斜照,却无法驱散那层层叠叠的阴影,仿佛整座牢狱都浸在一层灰绿色的薄雾之中。

狱卒们战战兢兢地跪了一地,连头都不敢抬,粗重的呼吸声在死寂中清晰可闻,像风掠过枯叶。

曹髦没有下车,只是掀开了车帘一角,清冷而威严的目光扫过那扇冰冷的铁栅栏。

那栅栏在正午的日光下泛着幽黑的光泽,每一道焊缝都如凝固的血痕,触手生寒,宛如巨兽张开的獠牙,吞噬过太多未尽之言。

“开门。”

两个字,轻飘飘的,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皇权威仪,落地如钟鸣。

狱丞连滚带爬地跑过去,用颤抖的手打开了沉重的铜锁。

随着“嘎吱——”一声令人牙酸的巨响,那扇吞噬了无数生命与希望的大门,在时隔多年后,第一次向着皇权彻底敞开。

锈屑簌簌落下,像枯骨剥落的碎末。

“内察司宣谕使,孙元何在?”曹髦的声音再次传出,低沉却不容错辨。

孙元自人群中走出,他伤势未愈,脸色依旧苍白,但脊背挺得笔直,军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笃定的回响。

他手中捧着一卷名册,羊皮纸边角已被摩挲得发毛,那是他这三日不眠不休,根据内察司的卷宗与廷尉府的勘验记录,核对出的名单——指尖还残留着墨汁与灰尘混合的涩感。

“臣在。”

“宣。”

孙元深吸一口气,走到狱门正中,展开名册,用尽全身力气,朗声喝道:“陛下有旨!北寺狱中,凡罪证不确、仅凭牵连攀诬入罪者,皆乃朕之子民,岂容错判枉杀!今朕亲临,拨乱反正!念到名者,即刻出狱,与家人团聚!”

声音在空旷的狱前广场回荡,甚至穿透了幽深的甬道,传进了每一间牢房。

石壁之间,回音嗡嗡作响,如同亡魂苏醒的低语。

起初是一片死寂,那些在黑暗中早已麻木的囚徒,以为自己听错了。

紧接着,孙元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而洪亮:

“原河内郡丞,张茂!查无实证,释!”

“原屯骑校尉属官,王其!查无实证,释!”

“故吏部尚书许允之侄,许康!查无实证,释!”

每念出一个名字,狱卒便会从黑暗中押出一个形容枯槁、衣衫褴褛的身影。

他们脚步虚浮,脚镣拖地发出刺耳的刮擦声,破布般的囚衣下露出溃烂的膝盖。

许多人多年未见天日,骤然暴露在强光下,双眼灼痛流泪,只能用手遮住脸,指缝间透进来的光线如同刀割。

狱外,早已被闻讯赶来的囚犯家属和围观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人潮涌动,哭声、私语声、孩童惊惧的啼哭汇成一片低沉的海啸。

当第一个被释放的囚徒,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走出狱门,看到人群中那个同样白发苍苍、哭得肝肠寸断的老妻时,他呆立了片刻,随即双腿一软,跪倒在尘土中,嚎啕大哭。

那哭声嘶哑干裂,像是从胸腔深处硬生生撕扯出来的,引得四野呜咽。

这声哭,仿佛一个信号。

数百名囚徒踉跄而出,与等候在外的亲人抱头痛哭,积压了无数日夜的恐惧、绝望与委屈,在这一刻尽数迸发。

有人紧紧抱住幼子,嘴唇颤抖着亲吻他的额头,泪水滴落在孩子发间;有人跪地叩首,掌心磨出血痕也不觉痛;一位母亲抱着儿子瘦骨嶙峋的身体,不断喃喃:“回家了……回家了……”

哭声、喊声、叩谢天恩之声混杂在一起,震天动地。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百姓们自发地跪倒一片,对着天子车驾的方向,一遍遍地叩首,额角沾满尘土,声浪如潮,连地面都在微微震颤。

他们或许不懂朝堂上的权谋交锋,但他们看懂了,这位年轻的天子,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天下人——他,在乎公道,更在乎人命。

车帘之后,曹髦的面容平静无波。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看着,感受着这股由他亲手点燃的人心之火。

指尖轻轻抚过案上玉镇纸,冰凉坚硬的触感提醒着他:人心易燃,亦易熄。

然而,就在这片感恩戴德的喧嚣中,一道不和谐的铁蹄声骤然响起。

马蹄敲击青石,节奏冷峻如鼓点,划破温情的帷幕。

曹英一身黑甲,策马缓缓而来。

玄铁重铠在阳光下泛着哑光,肩吞兽首狰狞,披风猎猎如乌云蔽日。

他身后,数十名鹰扬卫如同一片移动的乌云,无声无息地封锁了广场的外围。

他们的目光如刀,扫视人群,盔甲摩擦发出细微的金属刮擦声,与周遭热烈的气氛格格不入。

他勒住马缰,冷眼旁观,直到最后一名囚徒走出狱门。

忽然,他抬起马鞭,指向人群中一名正被儿孙搀扶着的白发老者,声音不大,却如寒冰般清晰:“站住。”

哭声与欢呼声为之一滞,仿佛时间冻结。

所有人目光聚焦过去。

曹英策马上前,居高临下地盯着那老者:“汝名赵安,曾为废帝(曹芳)时卫将军司马望之府掾。三年前,仍与其子司马洪有密信往来,商议联络旧部。为何释之?”

孙元立刻排众而出,挡在老者身前,据理力争:“鹰扬校尉!此案卷宗我亲自核查过,所谓密信,查无实物凭证,仅有其邻里因田产纠纷而做的攀诬口供,不足为凭!按律,不可定罪!”

“律?”曹英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冷笑,“律法是死的,人心是活的。你们看不见证据,我看得见他眼里的恨。你们放走的不是一个人的冤屈,是一条会反噬的祸根。”

话音未落,他猛地一挥手。

“拿下!”

两名鹰扬卫如狼似虎地扑了上去,不顾那老者家人撕心裂肺的哭喊,粗暴地将他从亲人怀中拖出,拳打脚踢之下,老人口中溢出血沫,银发散乱。

他们用麻绳狠狠捆住其双臂,直接绑缚着扔上了一辆黑色的囚车。

车轮碾过血迹斑斑的石板,发出沉闷的咯吱声。

“曹英!你敢!”孙元目眦欲裂,他指着曹英怒喝,“陛下在此,国法在上,你竟敢公然另设私刑!”

曹英根本不看他,只是遥遥对着天子车驾的方向,抱拳躬身,声音沉凝:“陛下,臣只为陛下剔除心腹之患,不问律法,只问忠奸。”

车帘微动,一只素手悄然握住了冰冷的玉镇纸,指节微微泛白。

这诡异的沉默,让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彻骨的寒意。

天子释放,鹰扬抓捕,这“双影同巡”的一幕,像一出精心编排却又处处透着矛盾的戏剧,让在场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与恐惧之中。

消息顺着朱雀大街飞奔,穿过后苑角门,惊醒了正在梳妆的张美人。

她手中金钗跌落于地,发出清脆一响。

“娘娘,您快劝劝陛下吧!”张美人跪在卞皇后面前,梨花带雨,泣不成声,“昨夜东坊有一家老小披麻戴孝跪于宫门外,说是父亲被鹰扬卫抓走,只因曾替司马家抬过棺木。奴婢听得真切,那孩子哭喊着‘我爹没罪啊!’——这样的事已有十九起……他们把人关进了鹰扬司自己的地牢,称之为‘静思室’,说那些人‘该死’,不必走廷尉府的流程……这,这与司马家的酷吏何异啊!”

卞皇后秀眉紧蹙,她扶起张美人,心中同样波澜起伏。

香雾渐稀,风声渐起,她换上一身素雅的宫装,亲自捧着一盅参汤,步履匆匆登上了观星台。

台上,曹髦正在抚琴,琴声清越,是一曲《鹿鸣》,意在宴飨宾客,君臣和乐。

热汤氤氲的白气拂过她的指尖,与远处铁甲寒光形成鲜明对照。

卞皇后将参汤放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直到曲终。

残月西斜,露水打湿了石阶,仿佛昨夜的眼泪还未干透。

“夫君。”她柔声开口,“妾闻,良弓藏,走狗烹。可如今,狡兔未尽,走狗却已显露獠牙。您纵鹰犬捕鼠,是为国除害。可倘若这鹰犬凶性大发,不分敌我,甚至转头要啄主人的眼睛,又当如何?”

曹髦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

他没有回答,而是伸手,轻轻握住卞皇后微凉的指尖。

“琳儿,朕不怕他咬人。”他凝视着妻子担忧的眼眸,一字一顿地说道,“朕只怕他不敢咬。”

他的目光越过卞皇后,望向远处灯火通明的太极殿,声音幽深而悠远:“这朝堂上下,有太多人习惯了躲在律法和规矩的背后,做着最肮脏的交易。对于他们,你讲道理,他们跟你讲资历;你讲律法,他们跟你讲旧例。只有让一个像曹英这样完全行走在法律之外的疯子出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感到切肤之痛,他们才会害怕,才会明白,原来法律之内的公道,是如此可贵。”

这一夜,观星台灯火未熄。曹髦召来孙元与黄门令,低语良久。

翌日清晨,一道出人意料的圣旨传遍京畿。

天子曹髦,将亲巡京畿四坊,体察民情。

更令人震惊的是,鹰扬校尉曹英将随驾护卫。

于是,在这个看似太平的夜晚,一座城市分裂成了两种真相:一种照耀在金盖之下,一种蛰伏于屋檐之上。

夜幕降临,两支截然不同的队伍,一明一暗,同时出发。

明处,是天子的仪仗,羽盖飘扬,金光闪耀,龙首卫甲胄鲜明,气势煊赫。

所过之处,百姓焚香跪拜,山呼万岁,一片祥和景象。

暗处,是曹英的鹰扬卫,他们如同鬼魅般潜伏在街角的阴影里,游走于高耸的屋脊之上,足音轻如落叶,披风在风中无声翻卷,构成一张无形的、充满杀气的网。

行至东市一座酒肆前,一阵凄厉的哭喊声忽然从店内传出,打断了这片和谐。

只见几名鹰扬卫正将一名衣着体面的商贾往外拖拽,商贾的妻儿死死抱住他的腿,哭天抢地,指甲在青石上刮出白痕。

“何事喧哗?”曹髦的声音隔着车帘传出。

一名鹰扬卫上前禀报:“启禀陛下,此人乃东市富商钱丰,据查,他曾多次暗中资助司马余党家眷。”

曹髦眉头一挑:“带上来,朕亲自问话。”

那商贾被带到车驾前,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语无伦次,嘴唇哆嗦着,冷汗顺着鬓角滑落,浸湿了锦袍领口。

曹髦没有理他,而是对一旁的孙元道:“孙卿,你去查问,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孙元领命而去,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回来复命:“启禀陛下,已查明。所谓‘资助’,乃是三年前钱丰借给司马家一位远亲一笔钱,用以安葬其父,有借契为凭,并非无偿资助。且此事发生在陛下登基之前,按大魏律,旧事不究。”

曹髦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不知何时已出现在车驾旁的曹英。

“放人。”曹髦的声音里听不出喜怒,“曹英,你要记住,你抓的是嫌疑,但朕要救的,是民心。为了一桩捕风捉影的旧案,便当街锁拿,只会让全城的商贾人人自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你不该不懂。”

曹英沉默了片刻,玄色的面甲在火光下看不清表情。

他低下头,声音沙哑:“可民心,最是健忘,也最会养贼。”

他没有再争辩,挥了挥手,手下立刻将那商贾释放。

归途之中,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渐渐远去,唯有几片破碎的孝布,还在风中打着旋儿,像是这场风暴留下的余烬。

车驾缓缓西去,而阴影中的黑骑却调转方向,奔向城北荒岗。

曹英驻马于一座高岗之上,遥遥望着远处灯火璀璨的太极殿,久久不语。

夜风吹动他的披风,猎猎作响,如同冥火招魂的幡。

一名亲信,陈七郎,如同幽灵般出现在他身后,低声道:“主公,我们在九真郡李崇家的废墟之下,发现了一处密窖。里面……藏有贾充亲笔所写的往来书信,共三百一十二封,其中涉及朝中七名二千石以上的大员,皆是如今陛下倚重之人。”

曹英的眼神骤然亮起,仿佛暗夜中被点燃的鬼火。

他猛地回头:“名单呢?”

陈七郎迟疑了一下:“密信刚刚送到,尚未……尚未呈报陛下。”

曹英握着刀柄的手猛然收紧,骨节发出“咯咯”的轻响。

他转过头,重新望向那座辉煌的宫殿,嘴角逸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那就别报了。”他低声说道,“有些火,得先在暗处烧干净了,才能让陛下看见干净的土。”

话音落下,他双腿一夹马腹,整个人如同一支离弦的黑箭,再次义无反顾地冲入了那片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观星台上,烛火摇曳。

曹髦刚刚批阅完最后一份关于北寺狱释放人员安置的奏报。

他拿起朱笔,在一份记录着鹰扬司近期所有行动的密奏上,找到了“鹰扬司行动暂缓,收束权限”的字样,在那上面,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夜色渐深,更漏声残。

整个皇城在经历了白日的喧嚣与震动后,终于归于沉寂。

黎明的第一缕微光,尚未能驱散宫门前那片渐浓的、宛如实质的寒意。

喜欢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锦衣御明极品妖孽兵王神剑无敌系统穿书后和反派boos同生共死了亲亲总裁,先上后爱七零位面小军嫂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雷裂苍穹快穿:总裁攻略手册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纯情校医我靠穿书拯救世界宋成祖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旧金山往事
经典收藏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贞观第一婿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三国之极品富二代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我在水浒开了个挂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大宋第一太子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浪子列国历险记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三国之献帝兴汉歃血盛世第一妾镇国二公子春秋发明家
最近更新穿越隋末,君临天下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这个藩镇过于凶猛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烟雨龙魂路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开局迎娶双胞胎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醉剑江湖老子今朝,点检形骸楚汉争霸演义只手覆明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
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 黎明前的琉璃色 - 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txt下载 - 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最新章节 - 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