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的旗舰“晋王号”冲破浑浊的浪涛,船首包铁的撞角在晨曦中闪着寒光。数十艘战船紧随其后,船上的晋字旗与汴梁城头的硝烟形成惨烈对比。
“放闸!”陈远在城头挥旗。
预先设置在河道中的铁索骤然绷紧,首当其冲的三艘敌船船底破裂。但“晋王号”竟毫发无伤地碾过铁索——它的船底包着特制的青铜装甲!
“用火攻!”赵匡胤令旗再挥。
城墙上的投石机齐射,装满火油的陶罐在空中划出弧线。然而敌船突然撑起浸湿的牛皮篷,火焰在篷面嘶嘶熄灭。
凌素雪银铃急响:“他们在船头装了犁刀!”
果然,后续敌船轻松劈开沉船残骸,直抵城墙。云梯钩住垛口,晋军死士如蚁群般攀援而上。
“铁山营,迎敌!”陈远拔刀出鞘。
重甲步兵在城头组成铜墙铁壁,但晋军的进攻异常疯狂。这些死士眼中泛着不正常的红光,即便身中数刀仍奋力前冲。
“是五石散!”韩知古捡起敌尸怀中的药包,“石敬瑭用药物操控士兵!”
水战持续到午后,城下浮尸塞流。就在守军渐感不支时,北方突然传来号角声。耶律阮率领的契丹骑兵竟沿着黄河北岸杀到,用火箭覆盖了晋军后阵!
“陈防御使!”契丹可汗在马上高呼,“苍狼旗永远站在北疆这边!”
石敬瑭见状急令转舵,但为时已晚。契丹骑兵特有的连环马战术切断了晋军退路,幽云骑趁机从城中杀出,形成夹击之势。
混战中,陈远突见“晋王号”舱门开启,一个披着斗篷的身影在亲卫簇下登上一艘快船。他立即率铁山营跳水追击,在齐胸深的洪水中与敌死士展开肉搏。
快船上的斗篷人突然回身张弓,三支连珠箭破空而来!陈远挥刀格挡,第二箭却射中身旁的亲兵。当第三箭将至时,一支契丹箭矢后发先至,在空中将其击落。
耶律阮收起长弓,朗声笑道:“草原上的雄鹰,从不欠人情!”
斗篷人见势不妙,命快船向东南疾驰。陈远正要追击,凌素雪乘小舟赶来:“城内发现地洞!”
当众人返回皇城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在太庙废墟下,竟藏着一条可容双马并行的地道,入口处散落着崭新的开凿工具。
“难怪石敬瑭能突然出现在汴梁城外。”赵匡胤检查着地道结构,“这工程至少需半年时间。”
冯道颤巍巍指向地道深处:“老臣想起来了,先帝在位时,曾命王朴督修太庙地宫...”
真相逐渐清晰:假王朴借修缮之名,暗中挖掘了这条通往城外的密道。而真王朴,恐怕早在工程开始时便已遇害。
陈远命人深入探查,在地道中段发现了更惊人的东西——整整一仓库的霹雳炮和猛火油!这些本该用于边关防御的军械,竟被偷偷运到天子脚下。
“他们原本打算在科举日动手。”凌素雪清点着数量,“足够炸毁半个汴梁城。”
正当众人后怕之际,地道深处突然传来巨响!碎石飞溅中,一股浊流汹涌而入——石敬瑭竟炸毁了黄河堤防的另一段,要将地道变成葬身之地!
“快退!”陈远拉起冯道疾奔。
洪水如巨兽般追咬着众人的脚跟。当最后一人冲出地道时,整条密道已完全塌陷。赵匡胤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三个探路的铁山营士兵。
陈远望着重归平静的水面,忽然道:“石敬瑭不会只有这一条密道。”
次日清晨,斥候在城西污泥中发现一艘沉船。船中除了晋军尸首,还有几个身着江南服饰的商人。他们怀中搜出的信函,揭露了一个更大阴谋:
吴越钱氏早已与石敬瑭结盟,约定在汴梁城破后瓜分江淮。而作为交换,钱氏将提供建造海船的技术,助石敬瑭在登州建立水师基地。
“难怪晋军战船如此精良。”王铁匠检查沉船残骸,“这工艺明显出自吴越工匠之手。”
更令人担忧的是,信中提及钱氏已派使者前往幽州,意图说服刘仁恭共同出兵。若幽州军南下,北疆将面临三面受敌的绝境。
“必须尽快解决石敬瑭。”陈远展开地图,“耶律可汗,能否请你牵制幽州军?”
耶律阮郑重点头:“契丹铁骑即日北上。”
就在契丹军队开拔的同时,南方传来急报:吴越水师已突破长江防线,兵锋直指扬州!
赵匡胤拍案而起:“这是要断我们粮道!”
然而陈远却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或许...这是个机会。”
他命人取来缴获的晋军铠甲,对凌素雪轻声嘱咐。当夜,一支打着晋字旗的船队悄悄驶出汴梁水门,船上满载着“投降”的北疆精锐。
朝阳初升时,石敬瑭在旗舰上接到捷报:汴梁守军内讧,部分将士献城请降。
这位沙场老将抚须冷笑:“传令全军,准备入城。”
但他没有注意到,降船吃水线下的暗格里,藏着北疆特制的轰天雷。
喜欢从流民到燕云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从流民到燕云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