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烟波浩渺的长江,踏入南京地界,一股与陕北截然不同的繁华气息扑面而来。
虽然北方战火纷飞,饿殍遍野,但作为留都的南京,凭借着江南富庶的底子和相对安定的环境,依旧维持着表面的歌舞升平。
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鳞次栉比,行人衣着光鲜,空气中弥漫着脂粉香、酒香和淡淡的书卷气。
陈远一行人扮作的山西商队,混在入城的人流中,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但他们锐利的眼神和风尘仆仆的痕迹,与周围略显慵懒的氛围格格不入。
老黑等人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手始终不离腰间的短刃。
按照事先的计划,他们没有直接去寻找柳如是,而是先在南城一处相对僻静的客栈安顿下来。
陈远深知,在情况不明朗之前,贸然接触目标,极易暴露行踪,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老黑,你带两个兄弟,分头去打探消息。”
陈远低声吩咐,“重点打听秦淮河畔,有没有一位叫柳如是的姑娘,近况如何?
还有,留意有没有从北边来的、带着女眷的生面孔出现过的消息。
切记,要低调,不要暴露我们的目的。”
老黑领命,带着两个最机灵的斥候消失在南京城的街巷中。
陈远则留在客栈,凭窗远眺。
南京城的繁华让他心生感慨,这纸醉金迷的背后,是多少北方的血泪和这个帝国摇摇欲坠的根基。
他更加担心苏婉清的安危,在这人海茫茫、势力错综复杂的留都,她一个弱女子,如何才能找到柳如是?又该如何立足?
傍晚时分,老黑等人陆续返回,带回的消息却让陈远的心沉了下去。
关于柳如是,消息倒是明确。
她是秦淮河畔如今最负盛名的几位才女之一,才情出众,交友广阔,与不少东林复社的文人名士过从甚密,住在秦淮河畔一处名为“媚香楼”的画舫上。
但正因为名声太盛,想要见她一面并不容易,需得有引荐,或者在她公开亮相的场合才能得见。
而关于苏婉清的消息,却如同石沉大海。
老黑等人多方打听,甚至冒险去了北城流民聚集的区域查探,都没有任何关于一行北方来客带着年轻小姐的消息。
苏婉清一行人,仿佛进入南京城后就人间蒸发了一般。
“堡主,会不会……婉清小姐她们路上出了意外,根本没到南京?”老黑担忧地说出了最坏的可能。
陈远摇了摇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会。
江北渡口的消息应该可靠。
她们肯定进了南京城。
之所以打听不到,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她们隐藏得极好,用了假身份,避开了所有耳目;
二是……她们已经被人控制,或者遭遇了不测,消息被刻意封锁了。”
无论是哪种可能,情况都极其不妙。
“不能再等了。”
陈远下定决心,“我们必须主动接触柳如是!她是婉清唯一的希望,也是我们了解情况的关键。”
如何接触柳如是,却是个难题。
直接上门求见,必然引人怀疑。必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借口。
机会很快来了。
老黑打听到,三日后,秦淮河上有一场由几位名士发起的文会,柳如是将会出席。
这是一个公开的场合,鱼龙混杂,正是混进去的好机会。
三日后,华灯初上,秦淮河上流光溢彩,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无数画舫游船在河面上穿梭,其中最大最华丽的一艘,便是此次文会的举办地。
船上灯火通明,才子佳人,吟诗作对,好不风雅。
陈远换上了一身略显体面的文士长衫,带着扮作随从的老黑,混在登船的人群中。
他气质沉稳,举止有度,虽然衣着普通,但那份与众不同的气度,倒也没有引起太多盘问。
画舫内,宾客如云。
陈远无心欣赏歌舞诗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全场,寻找着柳如是的身影。
终于,在船舱主位附近,他看到了一个被众人簇拥着的女子。
她约莫十八九岁年纪,身着淡雅衣裙,容貌清丽绝伦,眉宇间却有一股不输男子的英气与聪慧,正是柳如是!
陈远心中一动,正思索如何接近,却忽然听到旁边几个士子的议论。
“听说柳姑娘近日得了一幅古画,乃是前朝遗墨,珍稀无比,今日或许会拿出来共赏呢!”
“是啊,柳姑娘眼界极高,能入她法眼的,必是精品。”
“只可惜,如今这世道,真品难寻,赝品横行啊……”
古画?陈远心中灵光一闪。
他前世虽非书画专家,但也有些许涉猎。
或许,这是一个切入点。
他不动声色地靠近那几位士子,拱手一礼,用略带山西口音的官话说道:“几位兄台请了,在下山西人士,姓陈,偶游金陵,听闻此间文会,特来叨扰。
方才听几位谈及古画鉴赏,在下家中世代经商,倒也收藏有几幅前人墨宝,略知皮毛,不知可否请教一二?”
那几位士子见陈远谈吐不俗,又是外地来的商人(士商交往在明末并不罕见),便也客气地回礼,攀谈起来。
陈远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和沉稳的气度,很快便与几人相谈甚欢,话题自然也引到了柳如是和那幅古画上。
就在这时,主位上的柳如是似乎听到了这边的讨论,盈盈目光向陈远这边瞥来。
陈远抓住机会,迎着她的目光,微微颔首,露出一个从容而略带探究的微笑。
柳如是微微一怔,显然对这位气质独特、不卑不亢的陌生“商人”产生了些许好奇。
文会继续进行,到了品画环节。
柳如是果然命侍女取出一幅卷轴,在案上缓缓展开。
是一幅山水画,笔墨苍劲,意境深远,题款模糊,但风格疑似元代大家之作。
众人围拢观赏,纷纷赞叹。
柳如是含笑问道:“诸位以为此画如何?”
多数人都交口称赞,认为是难得的真迹。
唯有陈远,仔细端详片刻后,眉头微蹙,沉吟不语。
柳如是注意到了他的异样,主动问道:“这位陈先生,似乎有不同见解?”
陈远拱手道:“柳姑娘明鉴。
在下才疏学浅,不敢妄断。
只是观此画山石皴法,虽得元人遗意,但用笔略显迟疑,少了几分浑然天成的气韵。
且这题款处的印泥,色泽似乎过于新鲜了些……当然,或许是保存得当,亦未可知。”
他这番话,说得委婉,但质疑之意已十分明显。
在场不少懂行的人闻言,也再次仔细审视,果然发现了一些刚才忽略的疑点。
柳如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欣赏。
她得到此画后,其实心中也存有疑虑,只是不好明说。
此刻被陈远点破,反而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
“陈先生果然慧眼。”
柳如是微微一笑,并不着恼,“此画确是妾身近日所得,真伪难辨,今日拿出,也正是想请诸位方家一同品鉴。
先生高见,令人茅塞顿开。”
这番对答,让陈远在众人面前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会结束后,柳如是特意让侍女留下陈远,请他到内舱一叙。
机会终于来了!
在内舱雅室,只剩下陈远和柳如是二人(老黑在门外警戒)。
柳如是屏退左右,看着陈远,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陈先生远道而来,恐怕不只是为了品画论道吧?
先生气度不凡,绝非寻常商贾。
不知……有何见教?”
陈远知道时机成熟,不再隐瞒。他站起身,郑重一礼,低声道:“柳姑娘明察秋毫。
在下陈远,并非商人,而是来自陕北野狐岭。
此次冒昧前来,实为寻人!
请问姑娘,可曾见过一位名叫苏婉清的姑娘前来投奔?”
“苏婉清?!”
柳如是闻言,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你是陈远陈堡主?!
婉清妹妹她……她出事了!”
喜欢只手覆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只手覆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