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满朝文武,再无一人敢言。
这些藩王本以为,这场风波过后,这位新皇会给他们一个体面,让他们尽快返回封地。
然而,退朝之后,他们等来的不是返回封地的旨意,而是来自宫中的第二道命令——
“陛下宣召在京诸王,即刻前往京营大教场,观摩新武器操演。”
这道旨意,让所有藩王都摸不着头脑。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
京营,大教场。
这里早已被南京督导总队的精锐层层戒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硝石、机油和钢铁混合而成的奇特味道。
燕王朱棣、晋王朱棡、宁王朱权、周王朱橚等一众藩王,全数在列。
他们脱下了沉重的朝服,换上了亲王常服,但每个人的脸色,都无比凝重。
朱棣站在队列中,他的脸色最为复杂。
他刚刚才被迫交出了投名状,又在朝堂上亲眼目睹了新皇准备册立太子,断绝了他所有的念想。
他打量着四周。
他发现在场的藩王中,发现朱权非但没有半分紧张,反而隐隐带着一丝兴奋和骄傲?
朱棣心中一动,他压低了声音,凑到朱权身边。
“十七弟,”朱棣的声音有些沙哑,“陛下召我等前来,观看这新武器,你可知是何物?”
朱权闻言,看了一眼身旁的四哥。
若是半年前,面对这位手握重兵的四哥,朱权必然是毕恭毕敬。
可现在……
“四哥,”朱权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刻意的疏离和恭敬,“您这可就问倒我了。”
“陛下的神机妙算,岂是我能揣测的?”
朱棣的眉头,猛地一皱。
他听出了朱权话中的公事公办。
朱棣耐着性子,继续试探道:“十七弟,你之前征伐高丽,一战定乾坤。为兄在北平可是如雷贯耳。听说你当时所携带的,就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神器,名曰风火铳?”
“难道……今日这新武器,就是那风火铳?”
提到风火铳,朱权那张年轻的脸上,瞬间闪过了一丝难以遏制的狂热和得意!
但他立刻就想到了朱雄英的威严,那股狂热瞬间被他压了下去。
朱权摇了摇头,故作神秘地笑道:
“四哥,那风火铳乃是陛下的不传之秘。至于今日这武器……弟弟我也说不好。”
他看了一眼帅台的方向,压低了声音:
“您啊,就别猜了。等陛下圣驾到了,您自然就知道了。”
“你!”
朱棣被朱权这副故作高深的模样,噎得心头火起。
他这才惊觉,不知不觉中,他这个十七弟,也早已成了朱雄英的铁杆心腹!
他已经被彻底孤立了。
就在朱棣心中一片冰凉之时,大教场入口处,传来了一阵山呼海啸般的甲胄碰撞声!
“陛下驾到——!”
“参见陛下!”
帐内所有藩王,无论年长年幼,纷纷起身,躬身行礼。
“诸位皇叔免礼,请坐。”
朱雄英的声音清朗而平静。他径直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全场。
“今日请诸位皇叔前来,不为别的。”朱雄英开门见山,没有丝毫寒暄,“只为让诸位皇叔看一样东西。一样足以改变大明,乃至改变整个天下战争形态的东西。”
他顿了顿,吐出了三个字:“燧发枪。”
朱权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错愕:“燧发枪?陛下,这难道是风火铳的改良款?”
“啪。”朱雄英打了个响指。
李景隆立刻会意,从身后的护卫手中接过一杆通体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火枪,呈了上来。
这杆枪与朱权的风火铳有七八分相似,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区别。
风火铳,手工锻打,外表粗糙,大小不一。
而眼前这杆枪,枪身线条流畅,每一个部件都仿佛是精工细作的艺术品,尤其是那精巧的击发装置,透着一股严丝合缝的工业美感。
朱雄英笑着站起身,轻轻抚摸着冰冷的枪身:“没有错。皇叔,这燧发枪正是风火铳的改良款。”
他看向众人,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但它与风火铳最大的不同,不在于设计,而在于生产。风火铳需要最顶尖的工匠和工人,耗时很久才能打造一把。而这燧发枪,”他拍了拍枪托,“是通过一种名为蒸汽机的机器驱动机床,生产出来的。”
“它生产出来的每一杆枪、每一个零件,都一般无二。其质量、其性能、其激发效率,都是风火铳的数倍!”
蒸汽机?机床?
藩王们听得云里雾里,但他们听懂了最后一句。
质量、性能、激发效率……是风火铳的几倍!
晋王朱棡早就听说了高丽的传闻,此刻再也忍不住,站起身问道:“陛下!臣听说十七弟在高丽,以数千之众,一战而歼灭李成桂五万大军,扭转乾坤。难道……靠的就是那风火铳?”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朱权这一次没有谦虚。他面带得意之色,朗声道:“三哥所言不差!若非陛下赐下风火铳,高丽之战,胜负尚在两可之间!”
他回想起那天的战场,依旧心潮澎湃:“就是它!我们以三千火铳兵,列阵于前。李成桂自诩精锐的骑兵一个冲锋,就被我们三轮齐射,打得人仰马翻!那李成桂连我们的阵前百步都未能踏入,便全军崩溃!”
“此战,我军轻取高丽全境,迫使其王室俯首称臣,为我大明带来了数不尽的利益。这都是陛下的盖世奇功!”
“皇叔过誉了。”朱雄英摆了摆手,将功劳推了回去,“火器再利也需人来操控。能打赢是你们的功劳,是前线将士用命换来的。”
他环视众人,微微一笑:“不过,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诸位皇叔随我来,亲眼看看这燧发枪的威力吧。”
朱雄英当先走出帅营,众人紧随其后,来到了京营最大的一处靶场。
靶场之上,早已列队完毕。
一排排身穿特制黑色军服的士兵,正持枪肃立。他们站得笔直,如同一排排标枪,纹丝不动。
在他们前方一百米处,立着一排排厚重的圆形木靶。
朱雄英指着那些士兵,向藩王们介绍道:“诸位请看,这些人便是我大明南京督导总队的士兵。”
“督导总队?”朱棣皱眉,这个编制他从未听过。
“没错。”朱雄英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这些士兵与我大明任何一支卫所军都不同。他们不习弓马,不练长枪,他们从入伍的第一天起,只学三样东西。”
他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服从!绝对的服从!”
“第二,射击!精准的射击!”
“第三,拼刺!用枪上的刺刀,与敌近身搏杀!”
朱雄英的声音在空旷的靶场上回荡:“所以,这个兵种的锻炼方式非常简单。首重纪律,他们要做到令行禁止,如臂使指。再次才是锻炼射击的准头。”
他看着藩王们震惊的表情,抛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恐怖的结论:
“以这种方式练兵,快则三个月,便可成军!一支战力远超寻常老兵的强军!”
“三个月?!”
饶是朱棣这般沙场宿将,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三个月,只能让新兵蛋子勉强学会怎么拿枪。而朱雄英却说能练出一支强军?
这,这怎么可能!
朱雄英看出了他们的不信。
他没有多言,只是转过身,对着那支方阵的指挥官,下达了命令。
“全军!准备——!”
指挥官拔出指挥刀,猛地向前一劈,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吼声:“第一排!举枪!”
“哗——!”
整齐划一的金属摩擦声。
第一排的一百名士兵,同时举起了手中的燧发枪,枪口直指百米外的木靶。
“开火!”
“砰——!!!!”
不是一百声零散的枪响。
而是一道,仿佛连天空都要撕裂的雷鸣!
巨大的轰鸣声震得所有藩王耳膜嗡嗡作响,胆小的几人甚至下意识地蹲了下去。
一股浓烈的硝烟味瞬间弥漫开来。
还未等他们从震撼中反应过来,指挥官的怒吼再次响起!
“第一排!退后装填!”
“第二排!上前!”
“哗啦!”
黑色的军阵中,第一排士兵迅速后退,开始熟练地执行装填动作。
而第二排士兵,则迈着同样整齐的步伐,踏前一步,举起了枪。
“开火!”
“砰——!!!!”
又是一声惊天动地的齐鸣!
“第二排!退后装填!”
“第三排!上前!”
“砰——!!!!”
三段式的连绵轰鸣,仿佛永无止境的雷暴。
当硝烟终于散去,藩王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前方的靶子。
那些厚实的木靶,此刻已经千疮百孔,碎屑横飞,几乎没有一块是完整的!
朱棣的双手死死攥着栏杆,他看到的不是靶子。
他看到的,是如果把那些靶子换成那些蒙古铁骑……
那将是,一场何等恐怖的……屠杀!
喜欢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