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文气如丝,缠绕寒鸦墨笔,裂痕深处那缕黑雾微微一颤,竟似有灵性般退入笔杆暗隙。沈明澜眸光未动,心念却已沉入识海。
系统“知识萃取”轰然启动,《文心雕龙·神思》篇精义化作千丝万缕的文气,在识海边缘织成一道光幕,如古卷铺展,字字生辉。那缕文心蛊毒甫一触及,便如飞蛾扑火,发出细微嘶鸣,被牢牢压制在经脉末端。
他尚未松劲,监考官的声音已如铜钟敲响:“次轮诗赋,题——边疆。”
二字落定,全场笔尖微顿。
沈明澜眉峰一凝。系统瞬间反馈:【文气波动异常,题面蕴含“文道逆流阵”残纹,破题方向偏差超三成将触发反噬】。
边疆?看似寻常。
可就在他凝神推演的刹那,识海光幕竟泛起涟漪,仿佛有无形之手在搅动文脉之河。文心蛊虽被压制,却借题面文气共振,悄然渗入左臂经络,指尖一麻,几乎脱笔。
他不动声色,借换笔之机,右手轻震,一缕文气自太极符印裂痕处迸发,如剑斩丝,将蛊毒逼回笔杆深处。同时,左手悄然抚过腰间竹简玉佩,系统“天演推演”全速运转。
三百种破题路径在识海炸开。
直抒边塞豪情?错。题中暗藏“逆流阵”,若以热血激荡文气,地脉阴气将反冲文宫,轻则吐血,重则道基崩裂。
偏重征人悲苦?亦错。此为“哀兵困局”,文气滞涩如陷泥沼,终将文思枯竭,墨尽神散。
两条路,皆是死局。
唯有第三条——以古破今,以虚写实。
系统推演最终锁定:唯有借用尚未现世的乐府体结构,以“秦汉旧调”破“今文死局”,方有一线生机。然此法险极,若无文脉支撑,极易被判定为杜撰,当场黜落。
他闭目,文宫十二玉柱齐鸣,浩然长虹在识海深处缓缓升腾,如剑未出鞘,锋芒已裂云。
笔未落,意先至。
《塞上曲》三字在心头浮现,如星垂野,如月涌江。
他提笔,墨落。
“秦时明月汉时关——”
第一句出,纸面竟凝出一层薄霜,如北地寒夜,霜华满地。墨迹未干,文气已如铁马踏雪,自笔尖奔涌而出,直冲文宫。
十二玉柱共振,太极符印裂痕处,《正气歌》残句与新凝文印双阵互锁,如双龙盘柱,镇压识海动荡。那缕文心蛊毒再欲上行,却被文宫异象一压,如蛇冻僵,寸步难进。
系统提示:【文脉逻辑补全完成|乐府古调与现世文气兼容度98.7%|破题密钥激活】
他笔势不停,第二句紧随而至:“万里长征人未还。”
八字落纸,识海骤然一震。
地脉微动,仿佛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一道虚影自文宫深处浮现——铁马冰河,夜雪如刃,寒光映甲,战旗猎猎。那是一支不灭的孤军,踏着千年风雪,自诗中走出,又隐于识海深处。
虚影未现于外,却令整座考舍的文气为之一凝。
三丈内,十余考生笔尖齐颤,墨迹歪斜。一人惊得抬头,却见沈明澜笔下寒霜未散,字字如刻,仿佛不是写诗,而是凿碑。
监考长廊,那戴金丝眼镜的副官忽然驻足。
他站在廊柱暗处,墨家机关锁微震,镜片反光中,一行小篆浮现:“文宫推演频率异常,疑似触及未现诗文结构,上报世子。”
他指尖轻点名册上“沈明澜”三字,勾出一道蛇形细线,随即合册,隐入长廊深处。
沈明澜浑然未觉,笔走龙蛇,第三句已至:“但使龙城飞将在——”
字字如钟,文气凝而不散,笔尖寒霜更盛,竟在案台凝成一线冰痕。那缕文心蛊毒受诗文压迫,终于暴动,自笔杆裂痕喷涌而出,化作一缕黑雾,直扑识海。
他左手猛然按住竹简玉佩。
系统“知识萃取”再启,《孙子兵法·虚实篇》精义如洪流灌顶——“攻其所必救,避其所不攻。”
他不退反进,文气自文宫倾泻,沿经脉直入笔锋,竟将那缕蛊毒逼入诗句韵脚之中,以“在”字收束,如封印阵眼。
黑雾嘶鸣,被死死镇于纸面。
第四句落:“不教胡马度阴山。”
八字如刀,斩断阴风。
文宫异象轰然一震,浩然长虹自识海深处一闪而过,如天剑划破长夜,压下所有异动。十二玉柱齐鸣,玉柱之上,浮现出“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虚影轮廓,虽未外显,却令地脉阴气为之一滞。
全场文气凝滞一瞬。
三丈内考生笔尖齐断,墨汁泼洒如血。
沈明澜缓缓搁笔。
诗成。
他闭目调息,文气回流,太极符印裂痕处,《正气歌》残句与《塞上曲》文印交相辉映,如双星拱北,镇压识海余波。那缕文心蛊毒虽被封于诗句之中,却仍在“阴山”二字下微微搏动,似未死透。
他指尖轻抚案台,触到那道“锁心扣”机关纹。
纹路微光一闪,竟与笔杆裂痕共鸣,如墨家机关暗启。
是谁留下的?
那乞儿?还是幕后之人?
他尚未深思,袖中忽地一热。
是那灰片。
昨夜焚尽的纸条残屑,此刻竟在袖中凝而不散,灰面之上,三行小字再度浮现:
“东首第三案,非死局。”
“笔有毒,案有眼,心有蛊,皆可破。”
“若见星垂平野阔,莫忘月涌大江流。”
最后一句,字迹微颤,似书写者文气不稳。
他指尖一动,文气探入灰片,系统瞬间反馈:【文气烙印残留,来源非本时空文脉,疑似跨时文道投影】
跨时?
他心头一震。
就在此时,案角寒鸦墨笔忽地一颤。
笔帽螺纹处,那道裂痕竟缓缓扩大,黑雾自缝隙渗出,腥甜之气再起。
文心蛊未死。
它借诗文共鸣,借笔杆裂痕,借地脉阴气,正悄然复苏。
沈明澜眸光一沉,指尖凝聚文气,如丝如线,再度缠向笔杆。
笔未动。
裂痕深处,黑雾翻涌,竟在笔尖凝成一点猩红,如血将滴。
他右手缓缓抬起,指尖文气如刃,直指笔尖。
就在此时,灰片上的“星垂平野阔”五字忽地微光一闪。
那光与诗中“阴山”二字遥相呼应,如星月交辉,铁马冰河的虚影在识海深处再度浮现,比先前更清晰一分。
他指尖一热,似有文气自灰片反哺,涌入经脉。
他未及细察,笔尖那点猩红突然跃起,化作一线血丝,直射眉心。
喜欢文宫觉醒:赘婿的万古传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文宫觉醒:赘婿的万古传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