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杂烩

用笔完成

首页 >> 历史杂烩 >> 历史杂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将军好凶猛逍遥侯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贰臣明末:乱世崛起三国:东归志!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锦衣御明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
历史杂烩 用笔完成 - 历史杂烩全文阅读 - 历史杂烩txt下载 - 历史杂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章 桑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初冬的逻些城已见霜雪,农桑都护府的庭院里却暖意融融。老周刚送走波斯农桑使团,案头还摊着使团留下的《波斯橄榄种植图谱》,羊皮纸边缘带着旅途的褶皱,墨迹里似乎还残留着波斯湾的咸湿气息。他指尖划过图谱上橄榄树苍劲的枝干,忽闻院外传来熟悉的马蹄声——是从大食国归来的斥候。

“周都护!”斥候翻身下马,冻得通红的手里攥着一封蜡封书信,“大食国哈里发听闻丝路农桑大会盛况,特意派使者携国书前来,愿与我朝共推农桑互鉴!”老周连忙拆开书信,泛黄的莎草纸上,大食文书写的字迹流畅工整,字里行间满是对中原农桑技艺的向往,还特意提及希望引进抗虫棉种与曲辕犁,愿以大食的椰枣种、水车技艺作为交换。

捧着书信,老周快步走向议事厅。厅内,十余名农桑官员正围着西域地图讨论春耕计划,木雅刚从于阗赶回,正指着地图上的于阗绿洲汇报:“去年推广的筒车已建成三十余架,双季稻亩产较往年翻了一番,百姓们都把筒车称作‘周公车’呢!”话音刚落,见老周进来,众人纷纷起身见礼。

“诸位不必多礼,”老周扬了扬手中的大食国书,“大食国愿与我们开展农桑交流,这是丝路农桑事业的新机遇!”他将书信递给身旁的关中农官李衡,“李大人,你熟悉西域与中亚商路,此事就由你牵头筹备,选派十名精通农艺与外语的农技生,随大食使者一同前往。”

李衡接过国书,眼中满是振奋:“周都护放心!属下一定挑选最优秀的农技生,把咱们的农桑技艺传到大食去!”老周点点头,又看向木雅:“木雅,于阗的农桑学堂已具规模,你且留在逻些,协助我筹备农桑都护府的日常事务,尤其是多语种农书的修订工作,务必确保每种文字的释义准确无误。”

安排妥当后,老周回到书房,开始整理前往大食国所需的农桑资料。他从书架上取出《抗虫棉培育手册》《曲辕犁制作图谱》,又特意将波斯送来的《橄榄种植图谱》一同放入木箱——大食与波斯相邻,气候相近,或许橄榄在大食也能种植。他还在箱中塞进一包刚收获的双季稻种,稻粒饱满,带着阳光的气息,这是他特意挑选的优质种子,希望能在大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三日后,大食使者在驿站辞别,十名农技生背着行囊与农具,跟随使者踏上前往大食的旅程。老周亲自送到城外,握着带队农技生赵括的手叮嘱:“到大食后,要尊重当地习俗,耐心传授技艺,若遇难题,可通过波斯商队传信回来。记住,你们不仅是农技生,更是丝路和平的使者!”赵括重重点头,转身翻身上马,与同伴们一同消失在茫茫戈壁之中。

送走农技生,老周马不停蹄地赶往印书坊。印书坊内,油墨香气弥漫,数十名工匠正忙着印刷新版《农桑全书》。王师傅拿着刚印好的波斯文版本过来,笑着说:“周都护,这波斯文版本可费了不少功夫,好在有波斯使团的通译帮忙校对,如今终于印刷完成了!”

老周接过书册,仔细翻看。书页上,波斯文的字体工整清晰,配图生动形象,从稻种筛选到棉田管理,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详细易懂。他满意地拍拍王师傅的肩膀:“王师傅辛苦了!这批波斯文农书,一部分要送到波斯农桑学堂,另一部分则随赵括他们运往大食,让更多人能学到先进的农桑技艺。”

离开印书坊,老周来到农桑学院的试验田。此时虽已入冬,但暖棚内却一片生机。达瓦正带着几名西域留学生给抗虫棉苗浇水,棉苗长势喜人,叶片翠绿厚实。“先生!”达瓦看到老周,连忙放下水壶跑过来,“您看这抗虫棉,经过改良后,抗寒能力也增强了,就算在初冬的暖棚里,也能正常生长!”

老周蹲下身,轻轻抚摸棉苗的叶片,眼中满是欣慰:“好啊!达瓦,你在疏勒积累的治蝗经验和抗虫棉培育技术,要好好总结,编入《西域农桑补遗》中,让更多人受益。”他顿了顿,又道,“明年春天,我打算派你去龟兹,协助阿吉推广双季稻和抗虫棉,龟兹的绿洲面积大,潜力十足,你可要好好把握。”

达瓦兴奋地答应下来,转身又投入到棉苗的培育工作中。老周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从一个只会放羊的吐蕃少年,到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农技骨干,达瓦的成长,正是丝路农桑事业发展的缩影。

转眼到了腊月,逻些城飘起了雪花。农桑都护府的议事厅内,却热闹非凡。来自西域七国、吐蕃各部的农桑官员齐聚一堂,召开年度农桑总结大会。老周坐在主位上,听着各地官员汇报一年来的农桑成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龟兹的阿吉汇报说,去年引进的双季稻种在龟兹试种成功,亩产达到了六石,比本地稻种高出两石,百姓们纷纷要求扩大种植面积;疏勒的古丽则带来了好消息,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扩大到万亩,今年的棉花产量比去年翻了一番,疏勒的棉花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还通过丝绸之路销往了波斯和大食;羌塘草原的巴图也赶来参会,他激动地说,草原上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今年收获的青稞和燕麦足够部落百姓过冬,再也不用过颠沛流离的游牧生活了。

听完汇报,老周站起身,环视众人:“诸位,过去一年,我们的农桑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这只是开始。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扩大农桑技艺的推广范围,在西域新增五所农桑学堂,在吐蕃北部草原推广耐寒作物种植,还要加强与大食、波斯等国的农桑交流,让丝路农桑之风吹遍更广阔的土地!”

众人齐声响应,议事厅内掌声雷动。大会结束后,老周留下李衡和木雅,商讨明年的具体工作计划。李衡建议,春季先在西域开展农桑技艺培训,组织农技生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导百姓种植新技术;木雅则提出,要加快农桑驿站的建设,确保农技生能及时传递信息,解决百姓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周一一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安排。

春节过后,冰雪消融,大地复苏。老周带领农技生们踏上了前往西域的旅程,开始了新一年的农桑推广工作。他们第一站来到了龟兹。龟兹的农桑学堂里,阿吉早已带领学生们做好了春耕的准备。老周查看了学堂的试验田,只见土地已经深耕细耙,稻种也已筛选完毕,就等播种了。

在龟兹的日子里,老周亲自指导学生们播种双季稻。他教大家如何使用秧苗密度尺丈量间距,如何控制播种深度,如何合理灌溉。阿吉和学生们学得格外认真,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请教,老周总是耐心地一一解答。在老周的指导下,龟兹的双季稻播种工作顺利完成,绿油油的稻苗很快就覆盖了田间。

离开龟兹,老周又来到了疏勒。疏勒的抗虫棉田长势喜人,古丽正带领百姓们给棉苗施肥。老周查看了棉苗的生长情况,发现部分棉苗出现了轻微的病虫害,他立刻指导百姓们使用自制的药粉进行防治。他还教大家如何识别棉苗的病虫害症状,如何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让百姓们掌握了科学的棉田管理方法。

从疏勒出发,老周一行又前往了于阗、焉耆等西域城邦,每到一处,都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百姓种植,解决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老周和农技生们的努力下,西域各地的农桑事业蓬勃发展,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初夏时节,老周接到了来自大食的书信。信中说,赵括带领的农技生在大食受到了哈里发的热烈欢迎,他们不仅成功推广了抗虫棉种和曲辕犁,还帮助大食百姓修建了筒车,解决了灌溉问题。大食百姓对中原的农桑技艺赞不绝口,哈里发还特意赏赐了大量的椰枣种和水车图纸,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与中原的农桑交流。

老周捧着书信,心中充满了喜悦。他立刻安排人手,将大食送来的椰枣种和水车图纸送到农桑学院的试验田,进行培育和研究。同时,他还决定,秋季再选派一批农技生前往大食,继续推广农桑技艺,深化两国之间的农桑合作。

七月的逻些城,烈日炎炎。农桑学院的试验田内,一片繁忙景象。达瓦正带领学生们给抗虫棉打顶,他动作熟练,手法精准,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一片棉田的打顶工作。老周走到他身边,查看棉苗的生长情况,满意地点点头:“达瓦,你的技术越来越娴熟了。这批抗虫棉长势很好,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更高。”

达瓦笑着说:“先生,这都是您教导有方。现在疏勒、龟兹等地都在推广抗虫棉,百姓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大家都非常感谢您!”老周拍拍他的肩膀:“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农桑事业关系到百姓的生计,只要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我们的辛苦就没有白费。”

就在这时,一名农技生匆匆跑来:“先生,波斯使团到了!他们带来了波斯最新的农桑成果,还说要和我们交流橄榄种植技术呢!”老周连忙起身,赶往驿站迎接波斯使团。

波斯使团的团长是一位名叫哈桑的农桑专家,他见到老周,热情地走上前:“周都护,久仰大名!贵国的农桑技艺真是名不虚传,我们波斯百姓受益匪浅啊!”老周笑着回应:“哈桑团长客气了,波斯的农桑技艺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次你们带来的橄榄种植技术,正是我们需要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老周和哈桑带领双方的农桑专家,在农桑学院的试验田内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哈桑详细介绍了橄榄的种植技术,包括土壤选择、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等;老周则向波斯专家展示了抗虫棉、双季稻的培育技术,以及筒车、曲辕犁等农具的使用方法。双方还互相交换了种子和农书,约定今后要加强农桑交流与合作。

交流结束后,哈桑握着老周的手说:“周都护,这次交流让我们受益匪浅。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丝路农桑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老周点点头:“哈桑团长说得对!丝路农桑不仅是一项事业,更是连接各国百姓的纽带。让我们携手共进,让稻穗和橄榄的芬芳洒满丝绸之路!”

送走波斯使团,老周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他要抓紧时间整理与波斯交流的成果,将橄榄种植技术编入《农桑全书》续篇中;还要筹备秋季前往大食的农技生队伍,确保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

深秋的阳光洒在逻些城的大地上,农桑学院的试验田内,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抗虫棉也挂满了洁白的棉桃,一派丰收的景象。老周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丝路农桑事业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让和平与友谊在丝绸之路上永远传递。

他转身回到书房,摊开《农桑全书》续篇的手稿,拿起狼毫,在新的一页写下标题:“稻榄共香丝路长”,然后开始记录与波斯交流的橄榄种植技术,记录大食国农桑事业的发展情况,记录那些为丝路农桑事业默默奉献的人们……笔尖在纸上流淌,仿佛能听到稻穗摇曳的声音、棉桃绽放的声音、各国百姓欢笑的声音,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更加动人的丝路农桑之歌。

接下来,老周计划在冬季组织农桑官员和农技生进行集中培训,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经验,学习新的农桑技术;明年春季,将橄榄种在西域和吐蕃的适宜地区进行试种,同时继续扩大双季稻和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夏季,举办第二届丝路农桑技艺大赛,促进各国农桑技艺的交流与提升;秋季,派出新一批农技生前往大食和波斯,深化农桑合作。他相信,在这些计划的推动下,丝路农桑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喜欢历史杂烩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历史杂烩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离婚女人图鉴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雾都侦探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大明第一臣糜汉将军不容易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悍明我的姑父叫朱棣剑道至尊剑无双妖妃其实是药引小时候救的校花,长大后她倒追我兵锋王座神权之上锦衣御明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九州我为王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浴火焚神
经典收藏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穿越三国,匡扶汉室!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贞观第一婿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大宋说书人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唐房二人在大唐本想低调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
最近更新开局迎娶双胞胎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我统一了战国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历史杂烩明末:铁血山河梁朝九皇子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从流民到燕云王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大秦,让我魂牵梦绕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
历史杂烩 用笔完成 - 历史杂烩txt下载 - 历史杂烩最新章节 - 历史杂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