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人其实无足轻重,不过是清流一派,向来目下无尘,殿下可放一放,毕竟……这会子所有人都在关注本次恩科,若谢大人此时出事,怕是会惹得陛下大怒,到时候彻查起来,风声又紧,对我们反而不利。”
一幕僚忙劝说着。
魏衍之渐渐平息怒气:“这些言官文臣倒也好办,只要本王来日荣登大宝时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他们便不会说什么,只是这谢言——原先就与盛文祥交好,处处与本王作对;也罢,先留着他好了,一把老骨头了,还能折腾到几时。”
“从云州发来的邸报何时入京?”他终于问了一句最关键的。
“回殿下,一切打点妥当,邸报于三日后入京,消息已经传到琅王处。”
“很好,这是她领了这差事后的第一份邸报,要是出了什么事,或是没办好,父皇会怎么看呢?”魏衍之冷冷一笑。
“陛下自然会觉着公主到底是公主,女流之辈,纵然得封亲王之尊,也还是不能与皇子相较,这份差事自然会落到殿下的手中。”幕僚拱手,笑得点头哈腰。
魏衍之眉眼舒展:“有理。”
又是一日日落时分。
盛娇收拾好桌案上的所有书籍,起身离开文昌阁。
一小官跑来与她交接。
盛娇笑道:“辛苦你了,邹大人。”
那小官有些受宠若惊:“女君大人言重了,守夜执掌文昌阁门户乃下官分内之事,算不上什么辛苦。”
“编撰一任即将完工,届时我会向陛下献上一份名录,这段时日里只要用心负责的官员,我都会登记在册,以达天听。”
小官笑得满脸通红:“下官不过区区六品,何德何能……多谢女君大人赏识。”
说罢,他顿了顿,“听闻女君大人要参考本次特设恩科,有件事……下官想提醒一二。”
“但说无妨。”
“谢大人虽为本次的评定官,主掌阅卷与调度,但有些人还是不服的,尤其是对女君大人您,还望您小心些。”
“多谢。”
盛娇与那小官拜别,行的是文官之礼。
走出去老远,星女才好奇发问:“这姓邹的官员平日瞧着话不多啊,今日怎么这样古怪?”
“或许是好心吧。”盛娇又回眸瞥了一眼,轻笑转身,“其实我在魏衍之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也该取之为己用。”
星女:“娘子的意思是……”
“等着好了,既然他们要为难谢老爷子,那我就帮他们一把,也好让他们瞧瞧我的本事。”
盛娇垂眸弯唇,殷红的嘴角泛起阵阵寒意。
阴云密布,电闪雷鸣。
盛娇刚回府,倾盆大雨便落下。
窗棱之外的雨声噼里啪啦,大得吓人。
江舟担忧地看了看:“这么大的雨,别是明儿一早又要涝得很了。”
“琅王殿下已经提前请旨,将平民居多的城北一隅再次修缮,尤其城建水利一处,为的就是应对这个季节的天气。”
盛娇倒是不担心,“陛下心怀黎民百姓,自然不会懈怠这种利民利国的事。”
“是你给琅王提议的吧?”他一下戳穿,黑眸熠熠生辉。
“没法子,其实这件事当年我离京前就想做了,屡次让魏衍之去上书进言,可惜他无用,不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放在心上,是以这么些年过来,这事儿还摆在这呢。”
她的语气里多了几分嫌弃,“不过也好,正好给琅王和庄王加点功劳筹码在身上,就是苦了那些百姓了。”
“日后会好起来的。”江舟安慰。
“嗯。”
“不过……这事儿怎么又跟庄王扯上联系了?”他好奇发问,话音刚落自己就明白过来,“难道说你早就与庄王互通往来?”
是啊,若非如此,魏琮章怎么可能那么信任盛娇?
甚至还在皇帝面前举荐她为太子三师!
这是怎样一份厚重的信赖。
无关情爱,更是赤子般的坦诚。
盛娇莞尔:“你果然聪明;我被流放时,庄王曾想过搭救,被我拒绝了……我让他暗中办理京城内涝灾一事,这事儿说起来并不大,要想办好却不容易;你也知晓,那些个达官贵人所居之处不会有这些麻烦,但大部分的平民百姓就没这样好的条件了。”
“也是……京城气候如此,虽说不是年年这个季节都如此,但一旦发生内涝,便是一片狼藉;陛下也多次下令,让京兆尹府办理,可官员罢免了两三波了,这事儿依然没个了结。”
江舟边说,边嘲弄地摇摇头。
“正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也说了并非年年如此,又不是什么重要的官宦豪门,谁又真的将那些百姓放在心上?”
盛娇感叹,“不过庄王是个实在人,这些年自掏腰包,暗中修缮重建,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咱们静观其变。”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
大雨连着下了两天两夜。
如盛娇所料一样,平民居多的一带城区已陷入内涝。
上书的奏折刚送到皇帝手里,又听闻平川公主领着人已经开始着手处理。
原本暴怒的皇帝总算缓了口气:“转移受灾百姓,清理街道……琅王做得很好,让京兆府尹的人跟着好好学学,这些年给他们拨款让他们去办这些事,就是办成这个样子!还不如琅王这么个年纪轻轻的小丫头!!”
“陛下息怒,万幸咱们琅王殿下心系百姓,这事儿定然能平安度过的;况且,庆嘉郡主不也去帮忙了么?”祝公公忙宽慰。
“是了,还是曹庸会教孩子,你看看他家子女!”皇帝竟生出几分羡慕。
“瞧您说的,难道咱们琅王殿下不是您的亲生女儿么?”
皇帝被逗乐了:“还得是你,就知道哄朕开心!”
“对了,平川今晨冒雨进宫所为何事?”
“回陛下,琅王殿下亲自送来了云州邸报。”
“云州邸报?不是……还有差不多一两日才能到么?”皇帝奇了。
“老奴也觉着奇怪,多问了一句,琅王殿下说是怕京城这几日大雨连绵,恐误了邸报上的要事,便亲自去与驿馆的人会面,快马加鞭地去了距离京城还有七八十里的驿馆,先将这邸报拿到,又送了回来。”
喜欢乱春衫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乱春衫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